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此篇為員工自發性的選擇文本書寫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內容開始) 這本書主要以印度哲學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生活的事件,以求實求真的精神去面對我們周遭的事件;資訊爆炸的時代,何謂實何謂真,我們所吸收所觀看的每一字句都在影響你、洗腦你,我們如何辨別我們是用理性還是直覺去面對我們的生活,更有意識到真正的自己的思緒。正因為我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容易想到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情、或是一些小事,就足以影響我,晚上常常哭著睡著。 書本一開頭從人類演化的部分解釋,我們人類為了生存所演化出的本性,在現代是水土不服,人類大腦重視的是物競天擇下的生存,這種適合生存的大腦,並不適合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舉例人類祖先的那個年代,糖分最高的就是水果而已,在有限的資源下,糖分幫助生存,但在現代糖分隨處可得、讓人容易攝取過多造成嚴重的生理問題,對我們是很不健康的,遠古的大腦設計,到了現在反而是傷害;人類的大腦不適合今日的生活型態,大腦有兩種機制對我們影響深遠「直覺腦」、「理性腦」,但現代追求快速的社會,容易讓我們採用快速、本能、直覺去對事件反應,導致我們容易活在「自以為是」的假象中。 書中說到人類是群居動物,想得到他人認同是天性,對於害怕不同以及追求認同這段我非常有感,從幼稚園開始,就非常害怕自己跟大家不同,幼稚園時女生都要穿白紗,同學們都穿著像裙擺蓬鬆的新娘白紗,但我是一件白色的布料小洋裝,我對我媽非常生氣,為什麼不幫我準備跟大家一樣的,這讓我感覺很糟,而這樣的模式到了國中更是變本加厲,若朋友嫌我五官,例如眼睛大小、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臉很圓、小腿很粗,跟當時的審美觀比較起來,這些都成了我的匱乏感,我覺得自己很不足,想著我要如何成為條件上的好,當時也起想要割雙眼皮的念頭,而我這樣的行為就等同把自己想法的主控權給了對方,我總是得不到快樂、不滿意自己,所幸後來到了高中,遇到了欣賞我以及認同我的朋友以及師長,才讓我有更加正確的認識自己;簡單解釋是透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我照著做對結果有預期的我,因為結果沒有到預期,而產生這樣的感受,更會扭曲我的情緒,扭曲的情緒帶來更多負面想法。 但為什麼這些事能夠影響你的情緒,能夠影響我們情緒的人通常都是我們身邊很在意的對象,我們大部分的行為,表面上是為了自己,但仔細的追根究底後「其實是想獲得認同而已」,當你對對方越在意,對方能夠影響你的能力就越大,人性對認同的期待,付出越多期待就越高,若付出後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更加劇匱乏感所帶來的感受扭曲情緒,如果我們忽略這點,就等同於把自己快樂、生命的主控權,都交給他人。 容易讓我們做選擇採用快速的直覺思考,在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我們忽略問題的背後不是只有單一原因,直覺思考通常是以我們感受了什麼,而這個感受所帶來的情緒,情緒讓我們付諸行動,情緒由三股力量組成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若我們用情緒去回應事件,這三股力量的組成如果我們對於事件只是單純用情緒去做回應,那將會導致更多的負面反應,離事實越來越遠。 現代人口快速增長,人與人競爭比起過去更加的激烈,一個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不斷下跌,想起之前看 netflix《智能社會》(←推薦!網路是如何操縱你的思想、行為)根據統計,社交網路誕生後,美國的青少年憂鬱症的比率是過去幾年的好幾倍,社群軟體的通知提醒著自身與他人之間龐大的差距所帶來的焦慮,也間接地警告你多不足,社群軟體的存在放大我們追求認同的天性。現代的消費主義以及資本主義更加劇這種現象,滿街的醫美看板、現代潮流趨勢、快時尚的興起,我們隨時都在接受我們很不足的訊息,而現代的消費主義告訴我們,只要消費什麼就能解決我們的匱乏感,消費這個行為能夠立即滿足這個需求,我也曾對網購上癮,只要焦慮睡不著,只要網購個一件商品,不管是什麼小東西,從消費獲得滿足感,就能讓我心滿意足的睡著,但這有解決我的匱乏感嗎?我的匱乏感是來自我對我生活的不滿、我覺得只要購買這個商品,就能夠讓我的生活有更好的體驗,但只是讓我的房間,徒增很多小垃圾,有很長一段時間,情緒化的我對生活不滿,對我的伴侶不滿、我對我的家庭不滿、我對我自己不滿,以為我想要的東西,我緊握著我很悲慘的信念,我們如何更貼近事實呢?提高對「得」的認知敏感度,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寫日記,對自己的得失有更寬廣、公平、客觀的認知,紀錄現在的得與失源自何處,我們的得失是經許多的選擇產生的結果,我們的選擇,對我們一路上有多少的改變。 我朋友一樣自己創業、做著夢想的工作,我就會很羨慕覺得他們很強,相較之下自己就覺得自己能力都不如他人,有時候會想其實起跑點都是一樣,一開始的差距不大,我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對於損失感很強烈,就會開始自責自己不夠努力,我忽略了我於自身的所有努力以及過程,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可憐,我怎麼做都不如他們;在進行這個思維訓練之前,我可能認為自己就這樣被別人超越,不會變好了,可是當我回頭觀察自己就會發現這段時間我是有變化的,我真的認為他們的成就是我想要的嗎?我現在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換個角度想家庭也很融洽,我也開始真正學習什麼是健康的兩性關係;我為什麼有那些負面想法,也是因為我緊握才導致的,我對於事件感受所帶來的情緒所做出的選擇,若沒有這些事件發生我也不會去思考我的選擇對我造成什麼影響,我從109/4/30開始寫日記的習慣,中間有因為情緒關係少數日子沒寫到,但持續到至今練習反思,持續的反思練習對於自我的掌握更加清楚,必須知道我們的選擇都有得有失,而面對我的損失感,理解我對我的生活努力了什麼、我的思維上成長了什麼,注重我的得到,而非使用悲觀天性去關注那些我沒有的,學習了斷捨離的概念,我清除了我不需要的、也理性的拆解自己的思想、背後的執念,回顧起覺得自己對於情緒掌控有更加的穩定,脫離負面的環境想法就會完全的豁然開朗,我更知道我討厭什麼、喜歡什麼、適合什麼,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重視的是什麼。 如果事情沒有照所期待的發展,直覺性的思考進而延伸出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感,而這是自己造成的,反而更難去釋懷,我們如何去「接受」事件的發展、詳細的解說我們的所思所言做出的行動前的感受,情緒的組成、產生的後果,後果之後的影響;以我的心得無法完整的傳達本書的內容,書本輕薄,人的天性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用人性的基本延伸出的現代問題,書中都是舉簡單的例子說明,套用到生活、社會問題都可以用這些人的天性去解釋,這就像我們人的底層知識,透過書裡的方法轉換思考,我發現理性的覺察思想,比起直覺更需要深入思考,必須認知不把情緒的主控權交給他人,但這件事沒有說起來這麼簡單,對我來說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只有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提供了檢視自己內在想法的方法,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不用苛責自己、苛責情緒,因為人類天性本身就是如此,但也因為我們有智慧、有理性,可以透過理性的思維去活出自己想要的自己,如何處理認知上的陷阱以及跳脫我們對事情的成見。 這本書給我的幫助,鬆綁我對家庭、感情、婚姻的執念,裡面對於情緒、原因歸納、靠近事實、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在迷惘再決定上時,給出不同的想法應對事件,並不是單純的告訴你說,負面就想開一點、事情不是這樣的去否定我們的感受,因為有時我對這件事就是覺得難過,但或許對方不這麼認為,對方不這麼認為就代表我的感受是不對的,而是我們的信念不同,我們對事件的認知,感受到的情緒還有行動也會不同,如果理解了這個我們所有的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單一原因這個道理,而願意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不是用直覺去反應,對於他人以及自己就能有更多的包容以及接受。 (繳交內容結束)
本次為自發性繳交心得,因此沒有題目與繳交期限,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5/29 23:11 繳交。
個人建議: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裡面不只是有故事與對話,更有大量的批判性思緒,很值得一看再看。
你還年輕,所以可塑性很高,只要你願意用正確的方式為自己努力一段時間,你將可以獲得更好的自己、視野與能力。
沒有一項工作是微不足道,也不會有一種工作是沒有辦法讓人進步,看似非常簡單的診所助理與清潔工作,裡面充滿著各種進化的可能性,若希望能成為極致,那除了在特定領域要有職人般的努力精神,更需要四面八方發展自己所有會遇到的工作需求。
唯有「為自己努力」這是你必須時時刻刻記住的,還有「說話要再大聲一點、要記住保持微笑」這兩個習慣若能養成,也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無論他人的評價與言語,我們自己都應該要能清楚知道「為什麼選擇這個?」、「為什麼不選擇那個?」,並為自己的選擇與行為而有所負責與承擔。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5月份獲得 12% 的 iPhone 12 pro Max 128G,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