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內容開始) 這是我閱讀《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這本書籍的第三遍,我很推薦給即將踏入職場的新鮮人或是進入職場後鬱鬱寡歡的年輕人,開頭從履歷自傳點起許多年輕人經常犯的錯誤,以及就算畢業科系與要應徵的工作產業兩者是豪不相干的,該如何展現自己的優勢?一家公司開啟職缺欄,可能是成千上萬封訊息蜂擁而至,你都知道自己是非本科系畢業出生的,你憑什麼不努力?一定是想盡辦法在上千條自傳裡脫穎而出,講述為什麼想要應徵此份工作以及自己的特長與過去的成績(成就)。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要先選對正確的方向再開始努力,要先瞭解自己擅長什麼,而不是喜歡什麼,好比說,有人對數字天生敏感,可以往會計或銀行這方面發展;有人很喜歡聊天,就很適合當業務;有人說服力很強,可以當產品銷售人員,善用自己的優勢,去創造更大效益,再將賺來的錢,做喜歡的事情、買喜歡的東西。 我自己有空閒時會滑 Dcard 的工作版,那是個匿名論壇平台,常發現有許多人會發問,工作第 X 天,發現不適合怎麼辦?不敢提離職...又害怕是自己還沒有適應完全等各種疑難雜症,我的看法是投履歷前要三思,一:你要確定這是你擅長的、你有興趣的,也是你願意做的,而不是撒網群發訊息給各行各業、二:看清楚該公司的性質與職缺的內容,真的也是與你心中相符的嗎?、三:上網查詢該公司的消息,包含過來人分享的工作經驗。 以上若都與你期待的工作內容相同且該公司也願意給予面試機會,那就是準備好即出發,當然公司的說法與你的想法(或實際工作內容)可會有落差,早點提出來對雙方都是好事,不浪費彼此的時間。 總歸一句「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你想得到一份好的薪資、生活、工作、頭銜,就要比別人付諸更多努力。 觀看本書的同時也在省思這幾日主管對我說的話:「你就是信念不夠強大,所以對於某些判斷才會遲疑,不敢為自己發聲,我希望你講話能勇敢一點。」 因為我過去的生命經驗幾乎是由別人做決定,我都是擔任聽命行事的角色,少了提出事情的勇氣,缺了勇敢為自己爭取的聲音,我從大一開始打工,至今第五年工作了,第一次有人對我說這個,當下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我有這樣嗎?」,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還好有人提醒我,當下我的確不能理解我怎麼會被貼上“缺乏信念”的標籤,回過頭來想想,在每個月的月底填寫工作意向調查表,我給予其他同事都是正面、高分的評價,我可能害怕得罪人,導致沒辦法分辯好與不好的差別;去餐廳吃飯,都覺得服務員表現良好,我看不到負面的、需要改進的地方,無法分辨是非,以至於我無法進步,目前的我還在學習中,我的想法是對於人事物要更勇於嘗試與體驗,對事情的看法要更有認知... 前幾個禮拜,同事A 對於同事B 的清潔速度提出需要改進的空間,同事A 是直接對著同事B 說,當下我被同事A 的魄力給震驚了,因為同事A平常都是溫柔帶點搞笑的角色,她一臉正經嚴肅的告訴同事B,我心裏是佩服的:「哇!她怎麼敢直接說?」是我的話,即便我有發現一定不敢講,第三十章節-成為領導者,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看到這章節,腦裡慢慢浮現某些同事的臉,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們很兇(當然會被別人兇,一定也是有做錯事情),但正是因為他們謹慎小心的做事態度,才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方向。 「領導者最不該做的,就是當濫好人」 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我目前的課題,若每個人都只想當濫好人,沒有人願意提出改進的空間,整個團隊就會因此消極、墜落,我來這裡要追求的是「我的工作能力與表現,一定要更好,我要跟大家一起追求更強大的進化。」有人願意告訴我,代表他認為我還有救!還可以調整得更好,當其他人不願意再跟你訴說道理時,你可真要緊張了。 「你知道你現在唯一的優勢是什麼嗎?」 「ㄜ…積極嗎?」 「是『年輕』」 以前還在打工時,會覺得自己還在讀書,所以犯錯的機率比別人高是合理的,不會也是正常的,我卻忘了我要善用自己的優勢,因為我還年輕,我的腦容量記憶體要比別人更新得更快;因為我還年輕,我的體力要比其他人更能熬才對;因為我還年輕,我要比其他人進步的更加快速,善用自己的優勢,否則幾年後,很快就有一批年輕人能取代你的位置。 綜合整本書,我整理出幾項很多人常犯的錯誤 一、落實回報 有工作項目或老闆交代事情,落實回報機制,永遠要先比老闆早開口,主動是你可以展現的,千萬不要覺得「老闆會不會覺得我很煩」、「等我完成了,再跟老闆說吧」,你該擔心的是老闆不知道你有在做事,回報進度才能讓老闆放心,也會看到你有在努力。 二、換位思考 我們總希望能遇到「好老闆」,能準時下班、最好事情少一點、薪水多一點,換個角度想,你是老闆的話,你希望員工怎麼做?提前到達公司、希望每位員工都能為公司帶來最大的產值、上班時間專心做事情,那現在的你有做到嗎? 三、自由的前提是自律 之前在新聞上看過,國外的某公司裡面有溜滑梯穿梭在樓層之間,還有吧檯椅以及免費的零食飲料唾手可得,看了也很令人心動,他們擁有那樣的環境,想必員工也是很自律,不用拘束、不用框架、不需要死板的規距,自己就能在期限內完成任務,若想拿下高薪,勢必有所付出;想要擁有自由,前提是要先學會自律。 雖然我近幾個月看了許多關於職場文化的書籍與電影,對於職場的眉眉角角比以往更有認知,但若能真的將其精華融會貫通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將知識發揮其最大效益,我總愛帶著過去的思維與經驗,套用在現在的我身上,舉凡電腦包,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因為這件小事“唸”了我半小時多,只不過是一個電腦包而已,有必要嗎? 但是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在說的時候,我卻沒有反駁的餘地,因為他說的是事實呀!拿以前的東西裝現在的電腦,拿這麼大的電腦包裝這麼小的筆電,筆電表面都被刮傷了,裡面還放了些不相干的雜物,你想要進步就請先拋開過去舊有的思維,不要被綁架,多去嘗試、吸收新的事物,逛百貨公司、吃好的餐廳、聽好的音樂,等你更進步,站在更高的領域時,所看到的視野會更不同,身邊朋友、伴侶的層次也會提升。 切記,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而精進。 (繳交內容結束)
本心得為自主繳交,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 2022/02/28 11:06 繳交。
個人建議:
你的優勢除了年輕、還有積極,如果能不斷堅持努力,而且看見真正的各種價值,你自然會增加了精準度、開創突破性…等各種優勢。
要急著努力,但是別急著做出成績,自律就是要管理自己的步伐、呼吸、想法、作為、選擇、夥伴、工作、休閒…。
相信自己可以,也要相信身旁的夥伴可以讓自己一起更好、共好。
看見問題,不代表要批判;批判問題,不代表要尖酸苛薄,我們可以試著去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還有理解整個行為模式下的必然性。
理解錯誤發生的原因,不是要讓我們認同錯誤,而是找出錯誤發生的突破點,修補它。
讓自己強大,是讓自己與讓周邊的人能共同幸福的唯一一條道路,不然魯夫就不會在海上漂流了一百多集,而且還沒當成海賊王了…(我到底是在公三小朋友?)
為自己努力、為自己勇敢吧,別為了挑食而影響到自己的視野,而且要對自己的外表長相更有自信一點,你看看凱蒂就算沒有嘴巴,她還不是風靡全球的怪物貓。
「知道自己為什麽要什麼?知道自己為什麽不要什麼?」這是一樣重要的問題!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3月份獲得 6% 的 iPhone 13 pro Max 128G,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
《 延伸閱讀 》
員工教育相關心得文章 (可點選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