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5

沒有持續為自己進化努力的夥伴,那來的幸福企業?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穿著 Prada 的惡魔」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心得開始)

距離上一回,同樣這部電影心得,與近日由主管重新協助同事導讀已經過了一年又四個月,我也沒想過,經過這一次的導讀後,我對這部電影的許多橋段皺了眉,心想怎麼會是這樣呢?有些片段加深了我的疑惑,跟過去的看法有些出入,不再單純地只是一部遇上女魔頭的助理轉變旅程,導讀過程中,我們不停地暫停與播放,來回重複觀察數次,如果沒有更深入去探討,我的心得與答案僅至於此,而在不同人的想法論述與交換,以及經過這一年多成長的自己,當然也會有更在意的層面。

首先…,我認為「初衷」不應該是另一種變相的「設限」,當然我明白它會是在你偏離之時,將自己拉回軌道的提醒,或是在沮喪之時,再次點燃動能的一盞明燈,但是每個人成長的曲線、當下交付的勇氣與現況機運,有時後需要你的放手一搏,即使它也可能使你重重的跌了一跤,但這就是人生,而不是失去了一段感情或友誼,即開始懷疑改變後的自己叫做「迷失」,這是我瀏覽了以前同事的文章,無法認同的觀點。

片頭一開始,鏡子中的安迪正在梳洗,與其她女孩準備上班前的畫面交織,從刷牙、上妝、挑選內著及穿衣搭配中開啟一天的挑戰,穿高跟鞋或舒適的平底靴,搭計程車或地鐵上班,吃健康不發胖的早餐或喜歡的精緻澱粉,每個微不足道的行為都從你睜開眼的那一刻,開始不停地做出決策與選擇。

這個時候的安迪,並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我反而認為,當時的她應該很確信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至於思考想要什麼,可能還僅能從「我現在需要一份維持生計的工作」開始,雖然不是最出色的,卻是她紐約啟程之時的青澀模樣,就像我們回想起來自己很笨拙的時期,當下還是活的自然、奔放,不是散發自信光彩那個,卻有獨特的傻氣與幹勁,她明白自己不夠漂亮、身材不夠瘦,但她很聰明,能夠學習得很快,這樣敢於爭取的她,卻意外使她順利獲得米蘭達助理一職。

安迪:「我很高興受到青睞」,原來在伸展台工作是許多人搶破頭都想得到的機會,當時她是這麼的回應,這樣聽似謙虛的話在艾蜜莉的耳裡卻有些可笑,更何況妳連今天可能成為妳老闆的人叫什麼名字都不曉得,又是怎麼會覺得自己是受到青睞所以才得到面試機會呢?「我的履歷使我得到貴公司的面試邀約,是我的榮幸」這一句話可能還比較符合現況。

另外,這一次的導讀,雖然沒有特別探討這一段,但我有些印象深刻,就在艾蜜莉收到米蘭達貼身司機的簡訊後,震醒公司的所有人,瞬間全員動身,這些畫面真實與反差大到,如果是身為老闆的我,應該是不願樂見...,有人趕緊丟掉正在吃的碳水化合物、換下舒適的平底鞋、急忙的補唇膏,隨著米蘭達搭乘的電梯就快抵達,桌上該擺放的雜誌、承裝的水,通通衝促的就定位,而電梯門一開,艾蜜莉的小奔跑顯得一點也不從容,其實還輕微的碰撞到了米蘭達,就因為這個行程並沒有在上班前再次被確認,所以臨時的異動與提前也導致大家早晨就混亂的像在打戰,如果平常就能夠做好這些,代表公司的文化已渲染了自己,也不必如此緊張。

這些片段讓我想到之前閱讀過的書「為什麼精英都是細節控」,書中許多的例子都是因為沒有「提前再次確認」並「向上回報」使得許多當下發生了窘境,甚至造成公司或客戶的損失,在伸展台工作這些看似是基本要素,但連已任職幾年的艾蜜莉都還無法得到認可,對於艾蜜莉辦事不佳的解釋一點也不感興趣的米蘭達,進門便一連串的交代起工作,一個閃神都可能漏掉重要的待辦的事項,難怪傳言如果能在米蘭達底下工作,外面一定很多人會用你,真的嗎?前提應該是能夠做到米蘭達要的水平啦...

我想,一個好的企業所能帶給員工的並非僅是薪資,而是這個人能夠透過每一次將工作做得更好的同時,也逐漸進化了自己,不管是所學到的技能、看待事物的觀念或是溝通表達的能力...等,終將成為自己未來寶貴的資產,也是我們需要不斷追求的目標!

而且當你習慣將事情做到一定的標準時,即便它們曾使你燒腦及疲勞,但久而久之自己也很難再次將處理事情的水平降低了。

我很喜歡米蘭達親自面試安迪的橋段,她開口的第一句就問:「你是誰?」、「妳為了什麼來這裡?」,想必還沒有人思考過問題的答案應該怎麼回答吧!一句僅只三個字的簡單文法卻是艱澀的令人難以反應,米蘭達俐落的表達了她所需要知道的兩個問題,妳具有什麼優勢以及目的?

而第三個問題它不是一個問句,而是一個總結,這段對話非常有趣,可見一個人若沒有漂亮的履歷及外貌,那麼她應該至少要有一身得體的裝扮吧。

初期進入 Runway 的安迪,在「工作心態」上有著不小的問題,尤其當安迪看不懂團隊為了兩條在她眼中看來是一樣的皮帶因而苦惱,使她噗哧一笑的橋段,以前我只是覺得這樣的她很沒禮貌,但畢竟她不理解這個領域,骨子裡住著與時尚沾不上邊的靈魂,只是眼色不好出了點糗罷了,但現在看起來,這樣嘲笑他人專業不僅是冒犯,還凸顯了「以為自己知道,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可怕,我們可以不自覺自己的無知,但不能將他人的知識亦視為自己無知下的產物。

回家後,她用著尖銳的音調與幾乎沒有換氣的語速,向男友抱怨著其實她根本不理解,也未曾想了解的專業,安迪認為他們花大量的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怎麼不回頭想想,如果配件樣式及色調的搭配不值得她們花上心力,那時尚界重要的是什麼?難道一堆人都是在倒頭做白工還樂此不疲嗎?

這一段極為諷刺,也非常值得反思,許多人總是落入了抱怨多過於實際上的付出,但是敘述的過程卻又像自己無比的委屈,是人都會抱怨,但是請提高水平,讓它可以不只是單純的抱怨。

過去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先埋怨才摸摸鼻子去執行,直至完成了一樣專題或任務,才發覺過程中我獲得的是如此多,以往每個工作都有這樣的經驗,才學習到不如把抱怨的力氣省下來,成為「主動」的那一方,展開隱形的羽翼,才是更快累積能力的利器。

為什麼同樣是購物,有些人會覺得實用就好,有些人更偏好有品牌的精神指標?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包包夠裝就好了,有些人花費上萬元購入裝不夠的小包也覺得非常值得?為何有些事你覺得做到這個程度就差不多了,但總是有人想得比你更多、做得比你更好?這部電影中傳達著不同立場看待事物的想法,當然宇宙有多大,這些從自己出發的視角就有多豐富,你可以選擇接受或不認同,但這樣不同層次的價值都因與你不同的人而容納著,這也是事實,所以千萬別輕視在小細節刁鑽、龜毛的人,他們都正盡力在把一件你不懂的事做到最好。

想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甚至超越,就必須重視每個枝微末節,就好像現在公司所使用文字的訊息,力道上更深卻也更柔軟,比過去也來得更精準、專業,即便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構出像主管一樣的脈絡,但我們在閱讀時只會想著,他是如何才能夠打出這樣的文字,在心態上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自覺。

一開始的安迪,把與她不同的那一派人稱作為喀喀一族,這樣子劃分界線,標立自己與那種人身份的不同,更讓我覺得她為了在紐約找到一份理想工作,選擇先進入一份自己不認同也不感興趣的時尚產業,卻又在面試最後一刻開口為自己爭取,安迪當時的心態,使她在工作上只能庸庸碌碌奔波於一個又一個被指派的任務。

導讀來到了安迪的學習能力,因為她學習能力快,短短幾個月內超越了第一助理艾蜜莉,這中間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只要撐過一年,就可以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是其實她也不想就這樣被打敗,安迪為了得到讚賞而嘗試,漸漸的比過去更為積極,但努力卻沒有如願以償為她帶來稱讚,反而認為受到指責很委屈、不公平...,但是當個好人本來就不會是領導人的義務,帶領公司進步才是,他們也只是盡力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是嗎?

曾經,我也覺得前輩在我新人時期對我很嚴厲、苛刻,說話讓我心裡有些不舒服,甚至積累許多不必要的壓力,使我在某些時候爆棚...,「妳現在會有這些感覺,是因為妳的能力還不及於她」,這樣一句完全沒有打算安慰人的話,也點醒了我,成為至今我依舊銘記在心的一句名言,於是我放下不用一直握著的,也拋開不該在意的,讓自己好好的專注在進步就好...,雖然那些過程並不是容易的。幾年後我們來到了較資深的身份,也開始帶領新人時,我才發現,許多的溝通與測試未必會是新人們想要的方式,但我們也跟你一樣正在努力做好這一階段的任務。

雖然我覺得,安迪自從造型改頭換面後,像是換了一個全新的腦袋,她處理事情的能力轉變的飛快,根本難以想像那是同一個人,除了觀察並效仿如何做以外,認同工作代表自己,開始會為了想把事情做好不斷想辦法解決問題,心態的改變與自我定位使她能夠善用優勢,逐漸在工作上發揮出比不同於第一助理的效率與產值。

為什麼最後能與米蘭達一同前往巴黎時尚週的會是安迪而不再是艾蜜莉?正因為剛升上第一助理的艾蜜莉無法透析局勢,不但沒有藉由第二人的力量來輔助米蘭達完成每個交辦任務,或是達到相較以往更接近老闆所期待的效益,反而讓合作共好的關係,演變一次又一次的幸災樂禍,種種原因導致形勢扭轉,米蘭達對於安迪嶄新的樣貌以及工作能力全然改觀。

在沒有同事的後援之下,她得想辦法取得哈利波特尚未出版的原稿,米蘭達的指令一下,她在焦頭爛額之際開始釐清事情的先後順序:「我有四個小時去弄不可能的原稿..,牛排館還沒營業..,我要怎麼先搞定牛排」,這一個艱難、甚至荒謬的要求讓她覺得無計可施,但還是先想辦法擠出對策,其實從這裡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安迪真的不一樣了,她沒有選擇先抱怨或放棄,而是拎著包包馬上外出執行必須優先搞定的牛排。

打了許多的電話求助,雖然並不能保證一定能夠順利完成,但仍希望這個不可能有機會能夠化為一絲可能,如果你能做完老闆才正要向你開口吩咐的需求,我想任誰都會感到驚艷,第一次看見安迪自信洋溢臉上,一份原版備份與三點鐘的星巴克如期抵達,還有其他要交代的嗎?

當時我覺得,如果當初艾蜜莉手把手帶著安迪,協助她所有不懂或無法解決的事情,那今天的安迪還會有這樣預料之外的進步嗎?有潛力的人可以透過自己觀察及主動請教,以自己的方式理出一個脈絡,滲透出超出旁人期待的進度表現,耐吉當初的一番話也僅是幫助安迪有了一個方向,實際上,許多方法與可能性還是要靠自己主動去發掘的。

這幾年,我們開始把崗位大綱、觀念、流程、話術及重要事項電子化,製作成影像或心智圖,協助新進人員能更快上手,我記得主管說過,對於新人在工作上非惡意造成的疏失,給予適當調整的空間,協助他們找出原因及解決辦法,我認為複製正確的工作流程固然重要,但同時會不會可能剝奪了一個人可以訓練思考及優化路徑的能力呢。

「When your whole life goes up in smoke. That means its time for a promotion.等你的生活瓦解時,那代表你該升職了。」這一句話對於一年多前的我極為深刻,我當時想,難道生活與工作之間非得如此極端才會有飛躍式的成就嗎?它們是否能夠有個平衡?而現在我認為,其實不需要去執著那所謂的平衡或不平衡,或許它並不存在,我們每個人肩上所背負的責任與所在意的事,端看自己如何做出取捨,不該套用在一副天秤去衡量,前幾日,心容醫師回覆給某一位患者的話,讓我每次看都會紅了眼眶,也讓我銘記要真誠的對待自己當下所做出的選擇。

漸漸地,安迪在朋友眼中,為了工作不再如往常總是提前赴約,現在的她,因為工作的忙碌經常遲到或未到、聚會時也總是隨時待命,這時期的安迪充滿魅力與神采,對比過去的模樣真的差異很大,工作可以為一個人帶來如此巨大的不同,這樣的改變是多麼的令人振奮啊!但這樣的努力與轉變並未得到自己在意的人所給予的鼓勵或喝采。

奈特在餐廳工作,他知道專心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對於時尚圈摸不著頭緒,也沒有想過要理解對方現況的轉變裡頭,有什麼有趣的事,安迪告訴男友,自己仍是以前的小安,只是穿著更好看的衣服,但是這樣刻意定型自己的不變並不能因此讓感情走得更長久,一段好的關係中,應該是共同成長,為彼此所追求的目標給予支持與關懷,而非當某一方好不容易往前跨足一步,卻是滿懷著愧疚感,關於她與男友的感情課題,有時候,彼此應該理性的意識到,是時候不繼續走在一起了...。

安迪時常將「I have no choice. 我別無選擇」掛在嘴邊,彷彿一切的推進都不是自願的,包括取代了比她更資深的艾蜜莉,獲得與團隊前往巴黎時尚週的機會,如果她能夠更坦然接受自己始終擁有選擇權,即使是在這些非預期的事情當中,亦做出了使她得到更多機會的決定,雖然一開始不是很懂為什麼安迪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確實改變了,但不一樣又怎樣?或許是因為她知道曾經的自己也是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跟著批評的那一個,一開始 RUNWAY 對她而言也不過就是一份溫飽的工作與跳板,直到真正理解到時尚並非這麼表淺,她應該對這份投入與自己正在做的事引以為傲才是啊!

車窗外倒影著巴黎的絢爛,夜晚的街道迷幻了各種的想像,華麗的衣裳、自信的面容,巴黎氛圍不禁讓坐在車內的安迪露出期待的微笑,雖然我沒有去過,但它的美,我已在同事們口中看見了!真希望未來某一日仍可親身前往一探究竟,置身於那樣的浪漫。

導讀到了後半段,安迪在巴黎的飯店看見米蘭達未上妝,面容有些憔悴的模樣,那時她剛與老公談完離婚一事,卻能夠把自己拉回現實,討論座位表的安排,這與平常所樹立的自信、氣勢形象全然不同,更讓安迪訝異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米蘭達要表達的重點仍是工作上的事情。

導讀這一段時,主管認為米蘭達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們也開始討論到會說出「不公平」是一個弱者的行為,但我的想法,在這裡米蘭達口中說的「不公平」並不是陳述自己,她並不在意媒體又即將如何在報導中描述她,甚至開始自嘲自己的新聞提升了他們的銷售量,使她真正在意的,是二個寶貝女兒須連帶承受的再一次失望...。

我想,不刻意地去掩飾自我情緒,不誇張、不扭曲、不過度糾結,擁有面對脆弱的勇氣才是一個成熟的人吧,她知道自己並無法改變前夫想要離婚的決心,在當下仍能理智的回應安迪:「做好妳的工作」,因為此時的米蘭達仍舊盡力在做好自己的工作。

再強勢的女魔頭,內心面對又一次結束的婚姻,是人都會有軟弱的一塊,在公司以她說了算,所有的排版與內容,主題到風格定位都要她一個點頭,她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從年輕走到現在可以帶領著整個公司,一路上的選擇、犧牲與堅持都讓她嚐過獲得亦使她明白失去,但她清楚自己所要的,即使在雨中也能屹立不搖的綻放,這是米蘭達所令我欽佩的,她接受自己全然的面貌,即便那在別人的眼中是不近人情甚至是殘酷的。

身而為人始終會有自己不可控的因素,不論是在感情、工作上或是家庭中,都無法保證怎麼做就能擁抱美滿幸福與成功,但在面對當下的問題,或任何不如自己心意的事,有些人會選擇主動去接受並解決,以過去可行的經驗去處理,也有些人寧可選擇逃避、置之不理,等到問題解決了自己,侵蝕到生活,影響到其它的層面,才臨於崩毀邊際。

片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耐吉,原本即將成為詹姆士新創立公司的合夥人,在米蘭達的策劃之下卻由另一人取代了自己,確實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有些不道義,但對米蘭達而言,與其任由她人上位取代自己,然後自己抱怨著不公平,她選擇主動出擊捍衛屬於自己的事業,這也算是米蘭達在職場生涯中的危機處理吧,如果站在爭取自己極為重視的立場而言,她這麼做是合理的,而且她個人承認這一切是她精心的策劃,那是她做的「選擇」,而非以「我沒有辦法」或是「我不得不這麼做」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卑劣,我是指,如果你覺得她這樣很惡劣,那也是你們的事,但如果有其他人能更有本事不受這些操弄,那就超越她吧!沒錯,就是超越她。

米蘭達最後在車上與安迪進行的那一番話,我其實很意外,因為我甚至有種猜測,如果不是米蘭達真的太大意了,不然就是其實她已視安迪為可全然信賴的自己人,因為「從妳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不是我認為她會說的話,但總之,米蘭達誤判了形勢,她對安迪說:「你想要這種的人生,就得做出這些選擇」,就連取代了艾蜜莉來到巴黎這件事,她仍舊認為自己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這麼做的,那些話在安迪心中燃起一個深刻的警示,原來別人看似亮麗的生活其實是由許多失去所堆疊的體悟,但這會是自己要的嗎?

下車後,安迪轉身往反方向走去,代表著她回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她將手機丟入了噴水池,並露出一抹釋然的微笑,空氣中開始飄著一股釋然的透明泡泡,原本我對這一段不以為意,畢竟電影情節的最後總要有個符合劇情的收尾,但在聽完導讀後,對於安迪當下這樣的舉止我覺得極為不專業,也讓人很失望,即便自己心有所悟,但只要仍身為團隊的一員,就不該如此一聲不響拋下工作,這與公私不分有何差別呢?

雖然安迪從此刻開始主動的為自己做出了選擇,選擇在握有大好機會之時又瞬間的放掉,但有沒有可能,就算走在看似相同的道路,還是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徑、甚至是更勝於米蘭達的結果呢?他認為自己無法做出米蘭達對於奈吉所做的事,這些絕不會是她會做的事而毅然決然地離開,但是不是應該有個更負責任的方式啊?

當然,我們都有選擇生活型態怎樣去過的權利,劇情走向完全往大眾較能接受的方向收尾,回到了紐約,她決定找回初心,也應徵了其他的報社,想要重拾自己的夢想,在準備面試前,她與分開的前任男友見了面,「I think might be you are right.我想你是對的」,安迪向奈特說的話是我這一次在這部電影中眉頭皺最緊的一段,我也不是很喜歡這邊的鋪陳,其實她可以不用如此的低頭,如果他們真的舊情復燃了,那這趟巴黎之旅還真是幫了他們感情一個大忙啦...我這樣說會太諷刺嗎?。

歷經過 RUNWAY 的淬煉,安迪找到自己最舒適的模樣,妝容與穿著已不同以往,但看得出來她喜歡這樣的自己,這一切改變的好快,彷彿像是做了一場夢,一個非常值得的旅程,我過去曾因為米蘭達最後坐上車後,嘴角上揚的一抹微笑而感動到落淚,我覺得這一部分反而觸動了我,雖然她們從此可能不再相干,但這段時間都為彼此上了一課,米蘭達依舊走在屬於她建立的伸展台,而安迪也正回歸寫作的路上,這隱約的笑容就像是一個肯定和一份祝福。

能夠擁有選擇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它與努力成正比,也會隨著怠惰而消逝,不用去排斥那些可以帶給自己成長的機會,雖然好像永遠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算我們通過了各種學科的測試,等實際坐到駕駛開上道路那一刻,才真正學會開車,那些過程積累出屬於我的底蘊,直到能夠駕輕就熟,有餘裕欣賞著沿途景色,還理出了一些感受與想法,為之後的考驗鋪路。

主管經常問我們:「未來妳們都會離開這裡,但在離開前,問問自己能夠帶走哪些能力?」,我覺得生活中遇見一個米蘭達的角色就跟擁有一個合適的舞台一樣,只要願意投入就不怕沒收穫,持續的挖掘自己深藏的潛能,好比重新寫同一部電影心得,真的是一大挑戰,但幸運地來說,我們的努力真的未曾有一絲的浪費。

(繳交心得結束)

因考量整體閱讀速度,本次繳交期限為於 05/16 23:59,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5/16 23:32 繳交。

個人建議:

這篇心得,無可挑剃。

但,依照敝院的經營理念「好,還要再更好」,我相信你一定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診所的工作上得到這麼大幅度的進步吧?

不過,人生的確有各種不太一樣的階段,你也必須審慎思考自己現階段人生裡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如何提前準備可以讓自己安然度過轉型期的能量與能力?

我一直認為「傳承,是生命的最終目的」,但是,傳承的意義在於該生命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特性與價值,不然是傳假的嗎?

身為一個母親,可以是各種形狀,而強大也可以是其中一種,試著在未來整合出更好、更棒的自己。

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孤獨的來,也會孤獨地離開。

自己,才是連結一切的根源。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5月份獲得 20% 的 Dyson Corrale 直捲髮造型器 HS03 + 14% 的 iPhone 13 pro Max 128G ,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

【 延伸閱讀 】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一次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一次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6

【 試用期新進投稿 】「穿著 Prada 的惡魔」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6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