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各種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 心得・開始 ——————
—————————————————–
三月,春分,今年正處在這個雨季中卻沒有此氛圍,連空氣中都沒有雨的味道,實在令人落寞,在古時是會舉辦獻祭儀式的方式來祈求下雨,若長期乾旱的土地,沒有雨水的滋養,無法豐收,是會影響到整個土地上人民及下一代子孫的生活及生死,總而言之,雨在古代蘊含了許多古人用水的節儉美德,以及滋養了肥沃土地,而如今在這個科技蓬勃的時代,如此習慣用水的生活中,雨與水已經大致上區分開來,雨變成一種表現情緒的方式,我也用「令人落寞」的表現方式來形容它,還記得兒時常常在雨過天晴後被母親牽出去散步,那種味道到現在都含記憶猶新,有點酸卻又夾雜著令鼻腔清新的草味,還會有一成團的蚊子聚集在一起,經過時都要刻意避開,直至長大後,接觸了山林,才明白上山總要依靠水來生存,遇見了活水源當然是最幸運的,但若是死水源還是得裝,總是希望上山的人能夠順利獲得水源,當我們上山時也可以看到山上的天池都有水源,而我也想來場有雨天的浪漫旅行。
下雨,以前的我總是厭惡無比,我想大家也討厭下雨天,它既定的印象就是如此,視線不良、不能出門遊玩、弄髒衣物、淋成落湯雞等,它會暫時隱蔽住前方的目標,導致自己只能停滯不前或是更壞的迷失方向,除了人類,萬物都會獲得新的濕潤,甚至是依靠雨來生長出新的生物。但我從今年開始越來越期待下雨天,想由我親手接住這大自然美妙的餽贈,雨聲,也是我最安心的入眠劑,「越是膽怯、神經質的人,就越是渴盼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這句話格外的貼切我,或者是之細之膩的淅淅聲,造就了無比安全舒適的夢鄉,兩者我皆貪婪。順帶一提,某一年夏季的某一天夜晚裡我聽陳綺貞老師的歌曲聽到睡著,當我半夜突然醒來,迷迷糊糊地發現音樂還繼續播放著,正是「雨天的尾巴」,窗外迎來夏雨,淅淅瀝瀝的雨聲,手風琴、曼陀林琴與鈴鼓的伴奏,是從未體驗過的清爽感,之後又繼續進入了溫柔大草原夢鄉……。
雨季/情緒點到了
回歸正題,我之所以會提到雨天,對我來說與這部「令人討厭松子的一生」極為相似,但是為溼氣如此之重、不透風的空間中,到最後的河堤處像是剛下完了場大雨、滋養了大地,植物又復甦般的淨化萬物的氛圍,消除整部片的溼悶感。第一次因同事的推薦下觀賞了這部電影,我首先看了預告,發現這個風格非常鮮明古怪,有點瘮人,一點也不好笑,但後來才發現這部電影如此不同。
戲劇化的電影描述著戲劇化的一生,或許越是如此戲劇化,對比的內心越是孤寂淒涼,好似去年參加的當代藝術展。我剛開始會無法適應,有種吊詭、有時喜有時悲,沒有一個政治正確的合理片段接續著,結合了西方拍攝技巧但又故意展現出陽春的一面,很像在看歌劇院,演員會跟著音樂擺動打節拍,還有迪士尼動畫一般的夢幻配樂,總是有星星滑過的聲音,是既美滿又殘酷的大結局。
觀看過程會有點頭暈目眩,雖然人物故事表現得很清楚,但還是不免會懷疑這是現實還是夢境亦或是夢中夢?強烈光影打出不同豔麗的色彩,越是浮誇、突兀越是表現出松子腦中的樣貌,色彩斑斕但卻孤寂,像是我小時候獨自在房間與芭比娃娃們玩樂。但不禁一想,每個人腦中幻想的模樣應該也都是如此,由成千上萬的畫面拼湊在一起,在腦海裡我只會感受到模模糊糊的碎片印象,但當它很清晰的全部攤開時,就像是這部電影呈現的樣貌,有看似合成的不協調感,不過比起電影的樣子,人腦清楚的樣子應該比宇宙的樣貌更佳壯觀吧,想到這邊,我大概能接受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其實一點也不怪異。
畫面一開始是男主角阿笙的分手戲,因女友明日香覺得跟著阿笙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分手後阿笙開始喝個爛醉,過著糜爛的生活,直到某天父親到訪請他整理松子的遺物,一切的因緣才又接上。
阿笙是松子的姪子,看似有點距離的關係,於不同時空中卻能緊緊連繫著,故事線為現在、過去、現在反覆交織,最後碰撞在一起。或許阿笙是第一個接受、無意間親近她的親戚,也是與松子年輕時蠻相似的個性,都在體驗沒意義的人生,所以才讓他體會了姑姑的故事,這部電影有阿笙的口吻來當旁白,也有一部分為松子敘述著,一同相纏在一起。
昭和30年 07歲的松子
因為生病的妹妹只能長期躺在床上無法出門,使得父母親都將專注力轉移在妹妹身上,導致松子從小過著缺愛的生活,某次父親帶著她去遊樂園時看見了扮醜的小丑們歪嘴歪腦使得眾人哄堂大笑,於是松子第一次透過扮鬼臉讓不苟言笑的父親展露笑容,純真的松子於日後都透過扮鬼臉逗父親開心,也是如此她以為自己所缺失的愛可以以此慢慢填補起來。
漸漸的松子越來越大,依舊使用她的招牌鬼臉來逗父親開心,她努力成為父親理想的女兒,「希望得到他的愛,我照他的意思」,卻終於明瞭她這幾年來填補的都是空虛,同時也得到了後遺症,只要感到壓力,變會露出鬼臉,甚至成為了她的習慣。
後來松子依循著父親成為了老師,同時也是學校的歌唱老師,這是松子最單純的一段時光,可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唱歌。某次校外出遊因為自己學生偷了旅館的錢,松子無法讓學生認錯,因此她使用最糟糕的方式去處理,她便拿了同事的錢先去賠償店家,但老闆要求當事人須親面致歉,松子一急之下先露出了鬼臉後來聲稱是自己一時糊塗犯下錯誤,不過最後卻被主任發現此事,為求保密,松子也聽從主任的指示露出胸部,但最後卻鬧到整間學校的老師都得知此事,後果可想而知並無人幫助松子。
主任性騷擾松子這段其實是用非常詼諧的方式與音效帶過,但我認為這種方式的呈現更加可悲,對於權力者、上位者、旁觀者等只會覺得這種事情微不足道,甚至很稀鬆平常。metoo事件眾說紛紜,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每件事件也是有不同的觀點與走向,有人認為應該要揭露出來,有人認為說出來了只會讓自己的疤痕癒合更慢,但假設當你已經到達地獄了,還會覺得分別使用這兩種方式來表達有何不同嗎?
昭和46年 23歲的松子
想當初那個於松子小時後父親帶她去的遊樂園,並且藉由舞台上的小丑來逗父親笑出來,而現在的她卻是為了利益而前往或者是破壞這個回憶的地方,她的一隻眼睛被紗布包裹著,並且與親弟要了最後一筆錢,就此恩斷義絕,弟弟臨走前,松子詢問了:「爸爸呢?他很氣我吧!」這可能是松子最後倔強的語氣,她總是很輕柔的說出傷害自己的話以及令人傷心的話。樂園中小孩的笑聲依舊,同時從弟弟口中聽見父親的死訊,舞台上的表演就有如松子內心的感受,最後換成了松子在上面表演,成功詮釋了哭笑不得的樣貌,她的第一句「為什麼」於此脫口而出,緊接著後面還會有許多個為什麼。
後來才得知松子所掙來的錢財都是給了八女川,他是松子眾多男人中最有印象的一位,也是首位對松子施暴的男人,是一位窮作家,凌亂的小房間中貼了一張顯眼的太宰治畫像,只依靠著松子掙來的錢度日,但就算拿了錢依舊會對松子施暴,他最後抱著松子時以及自殺前最後一眼看得出來他很愛松子,只是那些行為對八女川可能就是愛她的表現吧,或是為他無能為力的自責。
八女川死後半年松子成為了岡野的情婦,與岡野在一起的時光中,可以看見松子整個房間的擺設充滿了花,裙子、地毯、壁紙、窗簾、桌上、垃圾桶、冰箱、走過的路上、河堤旁,及腦海中遍佈……。
也是因為松子認為她感受了被愛於是開始唱起了歌,這也讓我想到斜陽裡的女主角和子曾經一度想成為情婦來支撐一家的經濟來源,起初我也覺得和子求愛的文中內容很不妥當,但後來看見了她的獨白:「藉由破壞之後再重建,試圖完成的夢想。而且一但破壞,明知或許永無完成之日,即便如此,還是為了愛情不得不破壞。不得不發動革命。」只可惜的是,最後松子的革命失敗了。「為什麼?」松子第二次憤怒的問,她才得知岡野對他來說不過就只是個虛榮的物品,是八女川的女人,是身爲對手的他激起了佔有慾罷了。
於八女川在一起時,松子為了他到處籌錢,到最後與岡野結束後有了決心,當起了土耳其浴女郎,她經歷成為紅牌的時期。其實這段很有趣,藉由舞台劇將性服務比擬的既曖昧又鮮明,到後迎來了年輕的大學生脫衣舞孃,江湖女時代宣告結束,雖然松子面臨落寞,房間堆滿了沐浴乳,但她還是不忘努力深蹲練習等待著,到最後結束了白夜,她還是持續著,可能認為持續做、持續努力還是會迎接美好的未來,但現實並不允許她這樣。
昭和49年 26歲的松子
松子離家後第一次回家,看見父親的遺照並發現了日記,才發現她離家後父親每日一直在等著她的消息並寫在日記上,這時久美也突然感應到下樓與松子重逢,讓一切來不及準備好的松子嚇到,也正因為他最愧對於父親與久美,逼得松子不得不離開這個令她又愛又恨的地方,她的倔強心還是抵不過本能,無法挽回、接受就遠離,「我覺得隨便吧怎樣都好,只要我不是一個人就好」松子說著,隨後跟隨了小野寺,又是很快的結束,因小野寺的背叛讓松子有人殉情的想法,她殺死小野寺時身後佈滿了紅玫瑰,接著松子正想接著跳下樓自殺,但她的手緊緊了抓住欄杆,本能地告訴著她還想活下去。
昭和57年 34歲的松子
日暮窮途的松子後於自殺途中遇見了第四個男人島津,他雖不怎麼好看但為人憨厚,松子開始唱起歌來,那時看似美夢正要開始時,可惜的是她背負著小野寺的殺人罪,被找上門的警察帶走,那一走就是長達八年之久,不過因為她遇上愛人後才入獄,突然間松子想起了島津後在監獄裡充滿冀望,就像老朽的枯木,依然堅信等待著綠葉綻放的一天來臨。
「What is the life?」「我活著為了愛,如果有愛,我就可以活,愛就是人生」
這兩句是松子在監獄的背景音樂歌詞裡面中覺得最有意思的話,也是我喜歡的一小段插曲,前面看到她如此的墮落、狼狽,但此時的她完全可以抵擋任何人,眼神的改變,因為她有了信念、有了愛,看到她還是每日做著深蹲,學習美髮,考到證照,會發現當她有個巨大目標等待著她時,能夠持之以恆,不管多久,這樣無所畏懼、堅定地前往。泡泡浴女郎時同事曾對她說:「人不管是不是過時,都得活下去」,看來松子是很被動的人,只要有一個目標,但她可以待在一個地方很久很久,任何藉口都能填滿腦中,時代的落寞以致於最後是以被迫的方式離開。
結果這八年的等待,島津已與別的女人重組家庭並生下了孩子,當出獄的松子重返那間充滿愛的理髮廳時,她沒有歇斯底里,只說了句我回來了,便笑著離開,松子又再一次陷入無限的墮落之中,又成了孤單一人。看到這邊,想必身為觀眾的我及大家的內心一定有許多怨言,比嗑了虐戀愛情劇還要咬牙切齒。島津的移情別戀於這八年中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想島津心裡還是有松子,只是不是最優先的那個位置了,對他的時間產值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思索後的我同時也明白了時間的極端,它既可以留存於永恆,也可以稍縱即逝。
這次松子連發動革命的意思都沒有了,或許她不想玷污這般純情的愛,也無法拯救她,這是絕望再絕望的深淵,彷彿已接近地獄。
在監獄期間看得到松子的態度。持之以恆、專心地得做著同樣的事情,演變成單調地、乏味地得做著同樣的事情,是現代人極度容易到達的,但持之以恆地、專心地做著同樣的事情,成就出異常的新鮮感是極度困難的,好比專心於自己每一日的生活,要講求做事意義及效率並且內心成就快樂,聽起來很困難,但是若有愛與革命,想必非常容易。
最近也與朋友發現出門旅遊時依舊再使用手機窺探這毫無意思的人間生活,於是我們規定下次出遊時要專心的遊玩、專心的使用五感去享受這世界的美妙,這些好的時間、好的回憶裡不該是胡亂打發過去的。
澤村惠是松子入獄時的獄友,也是巧遇阿笙牽引他的人,三人的關係如此陌生卻又微妙地串聯在一起。起初阿惠覺得松子是一個很怪的人,不和人說句話、一直做著深蹲、半夜爬起來唱歌,後來出獄後於理髮廳看見正在為自己剪頭髮的松子,才開啟了這段知己的關係。
阿惠在松子的人生中不算是個很刻苦銘心的角色,算是松子的道路上與她順行的人,所以他們可以很開心度過這段日子,阿惠輔助、關心著松子,當然她自己的故事可能也可以寫成一篇長篇故事,因為她自己走來也不容易,但阿惠有著松子遙不可及的夢想。她與阿笙對談時,阿笙曾說到:「我覺得我可以理解,你們乍看很像,但妳有老公,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可是姑姑她……孤單一人,沒有情人,沒有家人,什麼都沒有。」從阿笙的一語道破就看得出來兩位的差異,尤其是松子的內心深如谷底,她只依靠著表面瘋瘋癲癲再過生活,阿惠沒有發現也很正常的,但我以為阿惠會用那種驚恐的表情說出原來松子這麼孤單的對話來,阿惠卻回阿笙:「她有你啊」,瞬間讓我破防……。
再來就是松子人生最後一段大紀事,對她以及對我影響最深的男人,在巧妙的因緣際會下遇到了學生龍一,也是當初偷皮夾裡的錢包的那位學生,他已經混入黑社會中。龍一向她坦承當初是他的栽贓是因為喜歡她才這樣做,松子也訴說了後來她一連串的悲慘過程,在她在最討厭的雨天中,松子最終選擇跟著龍一,在即將到達地獄的松子認為:「我跟他,就算地獄我也會去,待在這裡是地獄,出去外面也是地獄,不管怎樣都是地獄,就算被打也比孤獨一人好。」於是他們便成為了於地獄遊走的亡命鴛鴦。
昭和63年 40歲的松子
後來龍一因種種原因入獄,松子照樣打理好生活,等待著龍一回來,一個人等待著愛人歸來,另一個人選擇不想傷害愛人而不再與愛人相見。龍一出獄後第一眼看到的是等待他的松子,但他內心還是無法釋懷,便一拳把松子打在地上,發瘋似的逃跑。龍一便開始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反倒覺得入獄能讓她自己安心點。
龍一後來再次入獄,在監獄時接觸了聖經,無意間翻到了「神就是愛」,他終究不理解四個字的意義,跪在神父面前顫抖著詢問,神父說:「因為人心是脆弱的,所以無法原諒憎恨的人,但可以藉由神的力量來原諒敵人,然後愛他。」這邊的「他」是龍一自己,他總是無法原諒自己,認為松子的愛太過眩目,自己沒資格獲得愛。
實不相瞞,這部電影心得我也是渾渾噩噩從三月寫到七月,但也是因為這樣,這是我後來看懂了、最喜歡的一段。很冷、很暗、很藍的地方,在以前的我只喜歡暖色調,任何照片我都要加入橘色、黃色、紅色,我極度厭惡冷色,認爲那是精神病該有的顏色,光看藍色情挑前20分鐘我也是睡著不知道幾次了,最後看完還是一個冷感。
釋懷,給人感覺寬闊、心緒安定,正常該用高飽和、暖色調來形容,不過龍一在監獄與神父慚悔時的色調正是我當初最討厭的藍灰色,但如今我卻覺得這色調才是身而為人該帶有含有狹隘的釋懷吧。
平成11年 51歲的松子
阿笙的父親對阿笙說小時候有與松子見過面,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那刻是我覺得松子最溫柔、最美的時候,不再像是正中午時炎熱熾盛的太陽,是像午後溫暖和煦的太陽,在車上弟弟說久美死於去年秋天,久美的遺言是「姊姊,歡迎你回來」,一敗塗地松子不再有當年的傲性,隨之而來的是簌簌流下的淚水。我想這是壓垮松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或是領悟過後的松子,好像一身空洞,如此廢然,在火車上松子看見了那個與家鄉河川相似的荒川而選擇了住在這邊。
這是一個分水嶺,也是松子停止追求夢想的階段。日本開啟新年號,為1989年01月08號明仁繼任開始使用,那一年發生了柏林圍搶倒塌、美空雲雀逝世、光GENJI的誕生,松子對愛絕望、革命失敗,不愛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人,游離了這個新世代,孓然一身。
「我開始什麼都不做,吃吃喝喝,有時看著河,想著故鄉的事,我不化妝,不打扮,也不打掃,連呼吸都嫌麻煩,就這樣我覺得就這樣死吧的時候,認識了你。」光GENJI,是在松子絕望中又突然升起的一小道曙光,但又快速的重重墜下,她開始沈迷於偶像團體,那些日子裡好像為了他們而活,如此瘋狂、如此著迷,松子將有關於她的人生札記寫了厚厚一疊寄給偶像,於是開始每日翻著郵筒,期盼能收到偶像回信的那一天,但她卻遲遲等不到回信,最後又變回了那一如既往沒意義的人生。
平成13年 53歲的松子
腳步踉蹌的松子開始因為精神錯亂而去醫院拿藥,也是多年後與阿惠再次相遇,那時的松子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樣貌了,即便意志已經極為薄弱了,蓬頭垢面的松子慌張地離開了那個已脫離了人、事、物,直至荒川前坐著,才冷靜了不少,好似如今只有這條河能夠緩解她的抑鬱。
美髮在這部電影並不是個很重要的東西,但對松子來說卻算是個契機,與當初認識島津時的那間理髮店,於監獄裡取得的美髮證照,最後想起了生病的妹妹,並想像幫她剪了頭髮,之後興奮的松子跌跌撞撞的走向荒川旁的草地,想要去找尋下午丟在那邊的名片,途中從樓梯跌倒下來,她是先趴著好幾秒,再轉身仰望著天空,看到遍佈的每一顆星星綻放、閃耀著,使我眼眶有點濕潤,好像這一切並沒有這麼不好了。撿到名片那一刻的松子好像敞開了心扉,竟然對人開口,但卻因為這句話被玩耍的孩子打倒在草地上,最終松子再也沒有爬起來,我怎麼想也沒想到這居然是最後的結尾,確實既荒唐又可悲……,淒慘結束這令人討厭的53年。
最後的運鏡很甜美,但卻令人淚流不止,我想著最後這一段的松子是否有釋懷,或者是她自己根本就不用釋懷,因為她是神,最後是否是她擁抱了、撫慰了所有她經過的地方。發現原本家鄉的河堤,甚至是之後荒川,都有松子的記憶,經過了松子徬徨不安,殺人、看河川、騎腳踏車離家出走、在船上唱歌、一天的時間從清晨到日落,彷彿走完松子的一生,最後的最後,松子回到了最初的家,與父親相望,她沒有噘起嘴巴,父親便對她微笑,妹妹依舊站在樓梯上呼喊著她,頭髮被剪短了,松子也笑著踏上階梯。
「我這麼努力地去愛這世界、愛這些人們,為何沒有人真的可以愛我?」這是我描述松子的一句總結。小時候松子藉由突如其來的搞笑逗笑了父親,從小缺愛的她便認為這是她用來博取關注的一種方式,松子太相信任何人,一直以為她的善良會救贖任何人,包括她自己,但總是一次次的被吞沒。於第一次偷錢事件被辭退後正式對自己的失敗以及父親對她愛就此幻滅,開始尋找能夠滿足她這個缺愛的人,落魄作家甚至還讓我有些許同情,再來成為情婦、與正宮喧賓奪主革命失敗、背叛殺人,皆是利益上的愛情,接著剛遇見了純粹的愛,卻因殺人罪入獄,嘗過這些失敗滋味的松子,每一段感情從開始到結束,她只會問一句「為什麼」來對自己安慰、劃下句點,就類似於「那不公平」,為輸家的證明,或許可以想一下從當老師時遇見初戀的純真,到最後「不管我受到多少傷害,我都愛他。」以及龍一描述的「她的愛過於絢目」,她或許都沒想過自己在愛裡頭過於瘋狂,以致於最後如此千瘡百孔。
劇中最大的借物表現是花,是憐愛松子的方式,它遍佈整個電影,哪裡都會不時出現著,有紅花、黃花,也有紙紮的花,年輕時的松子急著來回經過家鄉那條河川,但她沒發現的是,河堤上的花朵都為她綻放著,花朵都會於松子經過的地方特意被打亮,讓畫面有很強烈的對比,與岡野在一起時整個房間都是印花圖案最為刻意,而她更不知道的是,最後倒在的草地上也為她開滿了花朵,結尾有更多花朵的不同樣貌短暫出現幾秒,縱使松子已經不相信愛,在多麼漆黑的深夜裡,她身邊依舊有溫柔的花朵等待著她綻放。
「人的價值,不在於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而是自己究竟可以給別人什麼。」明日香開頭時於電話中對阿笙說,說完就去烏茲別克了,結尾時阿笙在荒川旁又說了一次。每日努力的工作賺取金錢,認爲這就是自己的價值,或是認爲自己辛苦的價值期盼著得到別人的一句辛苦了,都是單方面的;但如果反過來思索一番,自己究竟有什麼價值能夠帶給他人,或者是無法取代的價值,便是雙方面的。我也曾捫心自問,如果我成為了松子,體驗了她一無所有的人生,我能夠做得比她更好嗎?能帶給自己或者這世界什麼價值?
【然而,松子給了那些人什麼?】
1.「松子…….,她是我的神。」龍一藉由松子來原諒自己並說出了這句話。
2.「可以讓人打起精神、可以愛人,但是她自己卻總是渾身是傷,總是孤獨,完全跟不上潮流,像這樣乍看徹底腐敗的人,我願意相信她是神。」阿笙看著顫顫巍巍的松子走向那片最後的草原時曾說過。
想到小時候在補習班時,考試分數尚未達標的同學差一分補一下,有位同學的手被打了好幾下之後老師才發現看成別位同學的分數了,而原本那位同學是不用被挨打的,老師補了她幾顆糖果,她便喜孜孜的回座,那時的我只覺得她好笨,為什麼被誤會還那麼開心接受這幾顆糖果,現在我才發現她是用挨打去換得糖果,那既然得到糖果了,為何還要去在意被挨打的疼痛呢,我想這就是松子的思維模式,我既然獲得了愛,為何要去在意之前傷疤。
松子認為八女川是太宰治轉世,之後也想去玉川水上自殺,她與太宰治羈絆著,八女川的遺言以及老年後的松子於牆壁上刻著太宰治的經典台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即便「身而為人,我很抱歉」此句經典台詞不是為太宰治所說,卻是最符合他那消沈又叛逆及自我痛苦的性格。
《人間失格》與這部電影中無形的串連了起來,除了藉由「搞笑」來迎合眾人、迎合這人世間,兩位是相背而行,但最終走向的都是孤獨。葉藏依靠著搞笑來迎合眾人,而松子是以戲劇性的搞笑來迎合我們,松子依照父親的理想當了老師,葉藏因畏懼父親而放棄美術學院進了高中,松子變本加厲地無條件付出愛、尋找愛,葉藏散發的孤獨感卻讓女性依藉著本能靠近他。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對於人類,我滿懷怯懼,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於是我,我依靠著『搞笑』這一根細繩,維持住了與人類間的一絲連繫。表面上,我強裝笑臉;可內心裡,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人間失格》。
「從小,我便一直無以理解家裡的人每天都在思考些什麼,又是如何地艱難求生。這樣疏離感令我恐懼,以致不得不採去扮丑的方式來搞笑蒙混。於是乎,不知不覺間,我成了一個不說真話的孩子」-《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裡的男主角葉藏出生於貴族,從小便不知道飢腸轆轆是何等滋味,導致自己無法領悟幸福是什麼,而對於我們來說幸福或許很簡單。他瞧不起虛偽的大人們,但卻又害怕父親,他不喜歡遭到別人的譴責與怒斥,有一次父親要出遠門,召集了小孩們詢問要帶什麼禮物回來,父親詢問葉藏:「還是要書嗎?」對於這種年紀的孩子來說沒有選擇舞獅或許太無趣、太不熱鬧了,這時他慌了,他無法在喜歡與厭惡之間擇一,也感受到惹惱父親,取悅不了,因這件事使他徹夜難眠,最終趁夜晚在父親的筆記本寫上舞獅,最後讓父親忍不住笑了,才安了葉藏這種發慌羞辱的心,想想看我小時候挑禮物時還在挑哪個看起來最豪華。
為何要以搞笑的方式來矇混過去呢?引起眾人注意,注意到這個人最外表樣貌,但卻帶著面具不想讓人發現內心痛苦難堪的模樣,此舉是為了保全自我。
但的確,他這個無賴派作家,能讓這麼多人激起漣漪,起初看完這本書時,我並無向其他讀者所描述的如此悲痛萬沉或者是抑鬱一整個禮拜,太宰治的說法其實令我彆扭,我覺得他只是換一種說法來修飾這種孤獨感,並藉由與其他人的正確活著方式不太一樣,來讓孤獨的寂靜感更為猛烈,從葉藏的童年記事來說,內心從小就開始封閉,只對自己傾訴,彷彿是另一個世間,以致於長大後的他對任何事物不抱持任何想法,他也能徹底的看穿每一個人,無情地嘲諷他。但後來我大約能夠理解他的行為,發現連他的文也都是含了戲謔自己的方式在裡頭,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這是他的痛苦呻吟,當然他的文章中不全然是這個,也有他的生活、陋習在其中,因為依靠了許多女人,在描寫女性獨白時也是有為之細膩的地方。
「就在那瞬間,我的人生結束了!」阿笙說,而他身旁的電視劇總是有聽似偶然的旁白:「你的人生還沒結束!」這種老套的台詞也是這部電影讓我很喜歡的幽默風格。阿笙很瘦弱、沒有力量、又毫無目標,卻是我覺得最欣慰的角色,從一開始看似玩完了的人,無意間觸碰到了姑姑的資訊,不只是聽從父親的指示去安頓好姑姑的遺物,也讓她對姑姑開始了許多好奇的想法,慢慢地推進故事,時空交錯中反而讓阿笙漸漸的長大以及令人理解。
阿笙帶著姑姑的吊飾,彷彿是松子還陪伴在他身上,太陽之塔為1970日本萬國博覽會的象徵,藝術家岡本太郎所設計,看過大人帝國的反擊就會對他有印象,也是象徵著那個日本經濟起飛的美好年代。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有點詭譎,但確實如此,它總共有三張臉,黃金之臉、太陽之臉以及背面的黑太陽,分別象徵未來、現在以及過去。也算是呼應這部劇時間的走向,算是阿笙串連松子的一個媒介,阿笙藉由它喚起了松子的「過去」,而阿笙是「現在」,也是松子的「未來」,它掛在松子的包包上,在某個傳遞的時刻都會出現這個吊飾鈴鐺響起的聲音,在我工作的地方也有擺放著兩個太陽之塔的公仔,或許我也是像松子藉由鈴鐺聲傳遞阿笙時自然而然的透徹了。
阿笙開頭曾說:「小時候大家都覺得未來是光明的,但是長大後,卻發現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於是傷心、難堪、憤怒。」中間還有以為自己是白天鵝卻變成了黑天鵝的台詞。確實是這樣,身旁的家人、老師、同學一定問過你長大要做什麼?或者是在意著別人的想法,認爲自己是天選之人,亦或認為在班上總是考第一名的同學未來絕對會是無限光明。只因為想學老師於考試卷中使用紅筆打勾,想在黑板上寫字曾填過老師,只因想戴著貝雷帽拖著調色盤於巴黎寫真而填了畫家,只因有很多五顏六色的食材想在繪畫上多一點顏色而填了廚師,只因想從魔術帽中抓出兔子而填了魔術師,甚至有很多同學填了總統,令人會心一笑,但一路上,有荊棘、有誘惑、有深坑、有懶散、有岔路…還有返回,長大後誰還會在意兒時充滿志向的玩笑呢?阿笙這個角色被演繹的淋漓盡致,看似大人卻又是個小孩,善良又矇懂無知的小孩。
而當松子要奔向草原時,阿笙站在後凝視著並稱姑姑是神,這一刻時光終於平行在一起,最後松子好似幻化成蝴蝶從阿笙身旁飛過,鈴聲也為之響起,或許這次是換作姑姑先向姪子道別。
探討這部電影的故事線其實最為多餘的,不要想著這劇情走向不合理、不可能發生,或是藉由其他認識過松子的人來評判松子是什麼樣的人亦是,故事結構是很精彩,不過去探討松子以及各個角色對自己的罪才是最為重要。松子被栽贓的事情,整部劇沒有還給她清白,也是到後面才默默得知是龍一所為,這些或許都不重要,只是編劇要留下了一些痕跡,松子從教師離開了這二十幾年中,她有曾經為此事遺憾嗎?我們也不該為此忿忿不平,她只是繼續帶著歌聲往前走,也是龍一最後在河堤旁看見年輕的松子在船上唱歌的畫面,松子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她沒有後悔過每個選擇。
後悔,是每個人很常發生的思考情緒,也許是每日重蹈覆轍再後悔,每選擇一條叉路後,若不符自己理想的樣貌,便會驀地產生後悔,我們也能透過小事的後悔,來讓下一個抉擇減低風險,不過後悔也不全然就一定是不好的事,輕鬆一點看待就好似做夢,明知已不可能再迴轉,但我們依舊會藉由後悔來幻想著美好事物,會先讓心情愉悅後再拉回現實,確實自己也模擬了一遍很幸福的想像,才會有開頭阿笙所說的「做夢是自由的,可以實現夢想幸福過活,然而大部分的人並非如此…… 。」
這部電影拍攝方式於松子後期時很特別,忽遠忽近,放大又縮小,起初我沒有發現到,原來透過拍攝的手法也能更加描述女主角此時此刻的感受,她雖已封閉自我,但內心依舊如我們用手指堵住螻蟻唯一去路時的慌張。使用的顏色絢麗奪目,油黃色、冷藍色,交互對比交替使用,打霧、打光、過度曝光更是全片的核心,整部片雖看似很不整齊,但不如說是特色,或許這樣更能表現出這個故事、眾多角色內心的想法,最終與松子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五彩繽紛的色彩,許多畫面都是像藝術品般成型。
在音樂上也是非常吸引人,Candy Tree、Dream Train、Happy Wednesday都是松子前期的音樂,像是舞台劇般來描述小時候對於未來的憧憬,如此甜美可愛,USO是松子第二次於遊樂園與弟弟斷絕關係、聽見父親過世時的欲哭無淚,Love is bubble是岡野最後離別時對他說「你的身材真的太好了」,憑藉著這句話松子有了勇氣二次踏上風化場所決心走上這條路,開始徹底出賣自我,她也曾說過「我才不會為了錢墮落成那樣」,What is a life為入獄時期的松子,她每日做著深蹲,那段期間是她最穩重的時候,是她經歷了利益的愛之後重新思索的決定,得出來的結果就是愛,Walking On Springtime是最後的收尾,每個琴鍵分明,沒有複雜的協奏,像是母親於春日擁抱著孩子輕柔的唱著歌的愛,「彎著身,伸長手,抓住天上的星星」,まげてのばして這首是最常出現於劇中的背景音樂是松子內心的靈魂,也是小松子,應該說即使松子一直長大,小松子似乎仍存在靈魂中陪伴著她,想法總是單純、天真,到五十歲時還會用腳踢著節奏,以及最後依舊是以小女孩的形式與大家道別。
松子喜歡唱歌,不,應該說她喜歡在開心時唱歌,仔細想想除了教職時期,會讓她唱歌的只有在岡野以及島津,尤其與岡野在一起時她唱了最多,穿得最亮麗、房間打扮得最華麗,甚至有勇氣去發起革命,至於島津她才剛唱了一段就被打斷了,而最後她也似乎忘記了唱歌。最近因為一些事情導致我的身體不受自己控制,我不經意的緊張、害怕,害怕洗澡、吹頭髮、爬山,害怕任何事的到來,即便是開心的事情亦是,只想做著安全的事情,有一次我洗澡時突然唱歌了,我感覺自己特別放鬆、舒坦,後來才理解為何聲樂老師要我們想著開心的事情來唱歌,原來我好久沒有這樣唱歌了,我甚至沒發覺我多久沒有唱歌了,原來可以使腦中的所有東西暫時都化為空白,就只快樂唱著歌。
七月,大暑,承受不住今年的艷陽,三月底祈求下雨,現在也已迎來了颱風,導致有時會下點小雨,撰寫這篇文章時,是我一點一點補起來的,我的內心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內心很難過、全身無力,甚至不太敢再點進去看一遍,又要再重新經歷這令人不捨的一切,但我也看到很多與初次觀看時的有所不同,好比龍一的釋懷,為何每個人都一定要釋懷、原諒自己?儘管如此堅強的人心依舊是脆弱的,也讓我就此改觀。在這半年中,我也不斷地在體驗葉藏的生活與思想,很奇妙就是只有悶,但又覺得很新奇,看來雖然我是體驗異地人的生活思想,卻一點也不陌生,反倒很融入。神的反義詞是撒旦,救贖的反義詞是苦腦,愛的反義詞是恨,光明的反義詞是暗,善的反義詞是恨,罪的反義詞究竟是什麼?
—————— 心得・結束 ——————
—————————————————–
【 繳交時限 】
本次無繳交期限,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7/18 09:38 繳交。
【 主管個人建議 】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7月份獲得 6% 的 iPhone 14 pro Max 128G + 30% Dyson Omni-Glide+ SV19 (原價14900),Dyson Omni-Glide+ SV19 已於2023.07.18 提前兌換。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