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容中醫

精準 ∣ 隱私 ∣ 品味 ∣ 共好

Home » 👩🏻‍⚕️ 專業醫療知識與個人臨床經驗 » 2019.02.14 診間速寫 (成本、風險、病識感與異位性皮膚炎)
2019.02.14 診間速寫 (成本、風險、病識感與異位性皮膚炎)


診間速寫,為了避免速寫對象被認出,文章內容會適當的放大特徵或是縮小特徵或是扭轉特徵,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而影響您的心情~

當飛機因為各種原因而停飛時,你願意用多少力氣、花多少金錢、承擔多少風險飛走?

目前我門診「人力備用容量」大約是0%,意思就是人力運用幾乎是100%運轉。然而,卻有 57.6% 的機會,會因為助理排休而必須將原本100%的人力效能降低到80%。

幸好過去因為有幾位因生涯規劃,從「正職轉為兼職、支援」的同事願意在自己ok的「診所人力缺口」時段上班支援,使得「造成人力缺口的機率」下降到大約30%。

這次的應徵、面試,的確就是為了降低目前因排休而出現「人力運作低於100%,所衍伸的工作精準度風險」。


經營與人生,就是不斷的「看見風險、轉移風險、承擔風險」。

這是我們自己為了降低風險機率,而必須做的「常備人力增加」。但,這樣做不只是人事成本因此增加,就連管理風險與成本也跟著增加。

成本提高的目的:「維持最高水準、品質,保有持續進化的動能」~

沒有持續為自己進化努力的夥伴,那來的幸福企業?

若非因為「預視危機、風險」,我想…人都是有惰性的,而惰性就像摩擦力一樣,往往使得我們必須不斷的投入能量、成本、時間,才能夠持續好好的穩定運作。(其實我們每個人可以移動,也是因為摩擦力與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因此有摩擦力不能算是完全不好~)

也因此,我們才會花很多時間、力氣,想盡辦法讓工作夥伴能持續進步:又是移師台北晶華酒店進行員工訓練、又是巴黎倫敦員工旅遊、又是看漫畫看電影寫報告得獎金…

一直一直以來,我們想告訴夥伴們的一件事情就是:「這是一個需要持續進步的工作場域,你們如果願意不斷努力進化自己、改善工作環境,那麼你不只是能得到相對的能力進化,你也能在薪資條件上得到如實的金錢回饋~」。

雖然近期應徵者的所有面試我並沒有實際參與,但,我與經營團隊一直以來的共識是「有正確的工作心態,再講求好的工作狀態,最後才是考慮工作能力」。

沒有「正確的工作心態」,即使一開始試用期間、新人期間進步得很快、狀況很好,但也會因為某些“機率性的失誤”,在沒有正確工作心態的引導下,使得工作狀況無法再順利,也無法及時回復往日應有水準~

為成就自己而進化,為成全夥伴而努力!

工作能力再強、工作狀況再好,總是會有「機率型的失誤、缺失」出現,這個時候就更凸顯了「正確心態」的重要性。


正確心態,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理性分析,屏除情感壓力,在失誤的過程中剝離憤怒、失望、難受。

正確心態,會追求實事求是並分析失誤原因,依照現況與能力選擇適時改善或暫時包容,而不是流於情感用事~

若沒有正確的工作心態,就會出現當工作狀況上手穩定之後,自己的能力也會因此停止進步,甚至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工作疲乏、開始不知道自己每天是為了什麼而努力。

藤原佐為所追求的「神乎其技」、追求著更好的一手,就是這樣的 工作 心態,使得他可以擁有徘徊千年也不厭倦的動力。


一個死去的幽靈,都能這麼奮力追求極致,那麼還活著的我們怎麼能不希望自己擁有追求極致的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願意當銀行的卡奴,持續用著借貸、入不敷出的方式來提升我們診所自己的軟、硬體。

因黃背心運動而被封鎖的塞納河、協和廣場,好像更適合觀光?XD

掛號看醫生,這不也是一種風險移轉的行為?
花錢、費時看病,就是為了縮短病程、盡快恢復體力,好自己可以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

因此,追求進步、讓自己進化,其本質就是提高自己能「承擔風險的能力」、「快速移轉風險的效率」,甚至可以一眼望穿各種行為模式下的風險成本~

一個重要會議前半小時,突然車子拋錨無法從停車格開出去,只好立刻打開手機APP叫小黃。但,如果你的 現金 承擔風險能力不夠,就可能會決定呼喚誰誰誰繞道或專程來救援自己趕去上班~

但,前提是被你招喚的人,不趕著上班,或是願意順從你的招喚,而且你也欠下一個人情。不然,你可能得選擇用走的、騎腳踏車、搭公車去上班,甚至是乾脆翹班。

當飛機因為天候因素、機場視線不良而無法起降,你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也執意要飛走?
當飛機因為某航空公司罷工而無法起降時,你又願意承擔多少價格,重新買一張機票飛走?

與其對相關人員發怒、生氣,倒不如第一時間想想自己願意承擔多少風險、成本,是不是有機會在合理的風險成本增加範圍裡頭,同時也降低了自己因為滯留而產生的損失?

就如同搭高鐵,如果我不想提早買對號座,那我只好承擔自由座一路站到目的地的風險,若我存著僥倖心態覺得時間抓得剛剛好,讓到站的車廂決定我有沒有位子可以坐?那我就要有勇氣與體力,接受一路上的搖搖晃晃、不能休息。

我想…這也就是那些正在我門診調理身體的高階主管、企業主的共同認知,他們很清楚「寧願先吃點苦、多花點錢,也不願意等到身體出現狀況了,才賠了更多時間、體力,甚至也賠了苦心經營多年的事業體」。

快閃倫敦的行程,托助理們搶票的速度,讓我們一起有機會親眼見識這麼一場有趣的表演~

前言雖然好多,但今天想聊的是初三早晨回國時在高鐵上看見的狀況。

經過13小時的航程,我們從巴黎戴高樂回到桃園機場,落地時大約是七點整,由於我們不是來自非洲豬瘟疫區的航班,因此我們飛快地通了關、領了行李,迅速的搭機捷回到桃園高鐵站的時候,大約是早上八點半。

在購票時,我考慮了兩秒鐘,直接按了自由座車票,理由是「對號座的車廂通常行李都要拖很久才會到,而且現在應該還早,應該不會有太多乘客吧?」

但,我錯了,我錯得離譜!

我錯估了「在初三早晨搭高鐵會無位可坐」的風險,結果就是我跟小鬼很困窘的、拉著超大行李箱,跟很多旅客一起站在車廂的走道上,動彈不得。

本來還打算拿出電子書來善用這40分鐘的行車時間,但因為行李擺放區被擺了莫名其妙的鍋碗瓢盆,還有小於20吋明明可以放頭上置物架的小行李,我只好在走道上貼身保衛自己的29吋行李箱不要隨便去碰撞、損害他人的健康。

沒辦法看書,那就看人吧~

看人,也是一種訓練觀察力、分析力的方式,就像是福爾摩斯抽絲剝繭,用諸多觀察到的小細節拼湊出事物可能的全貌,再從中解構假象、真相,進而推測對方的職業、習慣、個性,甚至可能出現的疾病。

很快的,我的目光被距離我數排座位之遙的一個小女孩所吸引~

這小女孩約莫三、四歲,不停哭鬧、一直拉扯領衣服的領口、用力的抓脖子,也不斷把手伸進領子搔抓腋下,也反覆的把手伸進褲頭抓自己的肚皮,而兩手臂的衣袖已經被她拉到手肘位置,卻還是不停的抓。

神色看起來非常疲倦的父親曾經試圖安撫她,想讓她安靜下來,但都徒勞無功,只能緊緊地摟住小女孩讓她在自己的大腿上扭動、抓癢、哭叫。

大概是從業幾十年來的職業病吧?
我開始仔細觀察小女孩的皮膚狀況與穿著。

她滿臉漲得通紅、兩頰有許多紅疹,一路延伸到下巴、頸部。雙手肘窩粗糙不平整、乾燥掉屑,局部區域還能看出龜裂流血,初步判斷這是一個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

異位性皮膚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嬰幼兒可能從二、三個月大開始就出現雙頰、前額、口唇部位的乾燥脫皮,有時也可見到分泌物、結痂。

進入兒童期之後,病灶會開始以「癢疹」或「苔蘚」的型態出現,皮膚可能增厚、紋路變深、出現灰褐色皮屑,主要顯現部位為手肘窩、膝窩(四肢內面的彎曲部位,因此醫學古籍稱此疾病為「四彎風」)、頸部、前胸、腹部等。

兒童常因衣物包覆過度、悶熱摩擦患處而加重病情,於是更容易出現「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

進入成人期之後,則會因溫差變化、睡眠障礙、情緒壓力、月經週期等刺激而導致症狀惡化、反覆不癒。

但,無論這個小女孩是什麼樣的切確(皮膚)疾病,今天讓她穿成這樣,也實在是太熱了!

小女孩裡面一件高領(無法目視確定材質)、外面一件已經洗出毛球的連身衣裙(上面是冰雪奇緣,下半身是粉紅泡泡紗裙的那種),下半身是一條褪色的燈芯絨長褲,縱然在有冷氣的高鐵車廂裡,但由於乘客太多的緣故,車廂冷氣實在起不了什麼調節溫度的作用,況且當天台中的中午溫度接近30度。

而且,因為小女孩年紀太小,還無法意識到身體的不舒服是因為什麽,更無法準確地向疼愛自己的父親表達,因此只能不斷地抓癢、哭鬧。

我望著這痛苦的小女孩不斷用力的抓著自己的皮膚,心裡實在難受,很想用悟空的瞬間移動那招瞬身到那位父親身邊去告訴他:「你一直跟她說『趕快睡,睡醒就到阿罵家』是沒有用的,這不是一句魔咒可以讓孩子馬上變乖巧」。

「拜託,至少幫她把裡面那件高領脫掉吧!這種體質的孩子最怕熱,一流汗就會更刺激皮膚,讓她更癢、更不舒服!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

我超想瞬身到小女孩的父親旁這麼說。

但,那時候我只能吶喊在心裡。
一來,我連轉身都有困難(天知道過載的車廂有多難移動?)
二來,我還在尋找更適切的時機,好讓我去做這個「雞婆」、「多管閒事」的舉動。

無論如何,生命的各種型態都有值得被欣賞的美感~

既然寸步難行、什麼都不能做,我就繼續觀察小女孩的父親。
這才發現…原來父親的皮膚狀況也不好。

前額、鼻翼、髮際都有明顯的發紅、脫屑。
聽他說話聲音、臉容,他年紀應該比我輕,但頭髮已經花白,而且可以看到許多大片的雪花 頭皮屑,這種皮膚狀況應該是脂漏性皮膚炎,這個疾病目前確實成因未知,常出現在皮脂腺分佈較多的位置,可能與皮脂分泌不平衡以及黴菌感染有關。

再掃視了一下這對父女身邊的旅客,確定小女孩的母親沒有隨行。(當然,這個部分有許多種可能,例如「母親被迫與他們分開坐」、「母親回娘家去過年了」、「母親另有要事沒有同行」,或者「沒有母親」等等。)

但,無論我的思緒如何天馬行空的發展支線,我還是為眼前所見到的這對父女嘆息~

看得出來,父親是非常疼女兒的。
然而他可能因為忙於工作、疏於照顧孩子,或是因為常識、知識不足,因此不知該怎麼更妥善的照料有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的孩子,而使得孩子的病況難以得到改善,而自己也疲累不堪。

雖然這麼說有點殘酷、缺乏人性,但從理性層面來剖析的話,疾病的治療與保健,其實就是一種「看見風險」、「預防風險」的概念,也就是我們之前文章中常出現的「病識感」。


病識感愈高的患者,愈能意識到疾病對「自己與家人」在「當下及未來」可能造成的傷害,而願意付出相對的金錢、時間,去治療、預防家庭成員的疾病。

這在人生中也是一種重要的「風險控管、避險」行為。

反之,「看不見風險」、「無法面對、處理風險」的人,就極有可能把工作以外的時間花費在「無意識的滑手機」、「吃吃喝喝」、「漫無目的性的追劇」這些對積極的自我成長沒有直接幫助的事物上,而不是將時間善用在積極求醫、改變生活型態、檢討飲食習慣、穩定運動習慣,以減輕疾病對自我,甚至是對家人、家族的傷害~

更讓人心酸的是,上一代、父母的這種生活模式,會因為耳濡目染而內化到子女的行為模式裡,形成代代相傳、無可逃脫的枷鎖。

想著想著,突然發現座位上的父女不見了,即使我狼狽的拉著小鬼與行李箱,從人潮推擠中逃出車廂,終究沒有找尋到那對父女。

直到現在,心裡對那個「全身都癢」的小女孩,都還有點愧疚、牽掛~

牽掛,是一種愧疚時自我美化的美感操作~

就讓我再多囉唆個幾句吧,把照料「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注意事項稍做解說~

謹希望能讓更多「家有癢癢人兒」的父母看到。
(同病況的成人也適用)

1️⃣ 儘量剪短指甲,避免睡著或無意識搔抓時,讓皮膚受傷。

2️⃣ 沐浴時,儘量少用肥皂、或含有香精的清潔劑,也不要用太熱的水沖洗身體,以免皮膚表層保護性的皮脂流失而使皮膚乾燥。

沐浴後可塗抹適量「不含藥、香料、防腐劑」的保濕、潤膚乳液。

3️⃣ 儘可能穿純棉質衣物、避免穿著羊毛、尼龍等容易早成皮膚刺激的材質,也不建議穿發熱衣、過緊衣物,盡量保持皮膚表層涼爽、乾燥,避免太陽直接照射。

4️⃣ 遠離二手菸、香水、蚊香、芳香劑、樟腦等刺激性物質及氣味。

5️⃣ 家中建議使用空氣清淨機,並定期更換濾網,將相對濕度控制在 50 ~ 65% 之間,避免過大的溫差、濕度變化。

6️⃣ 某些患者可能對牛奶、蛋、海鮮、小麥、花生、大豆等食物過敏,可觀察是否在食用特定食物後出現嚴重的皮膚搔癢現象,或積極的做「過敏原檢測」。

但,我個人並不建議100%的避免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在不會危及生命的前提下(像是引發過敏性休克),目前醫界也普遍認為:「可少量的攝取各種食物,讓身體有機會循序漸進的產生抗體」,畢竟我們也不可能生存在完全無菌、無髒污、無過敏原的環境中,因此適當的讓身體面對病菌、過敏原,也是讓自身免疫力自然提高的一種有效方式。

7️⃣ 減少情緒起伏波動、調適精神壓力,規律作息。

8️⃣ 皮膚傷口要注意清潔,避免引發感染。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有效治療,不只是需要醫師、院所,更需要患者的共同配合。
「Hung HsinJung」的個人頭像

關於本文作者

是一個開業幾十年,卻還是很愛跟患者拉低賽的不大不小誠實中醫師。 喜歡花草植物、攝影、繪畫、電影與音樂,對於文學也有自己的執著,很喜歡出國旅行,偶爾會客串在家自學不用去學校白爛女兒的無奈媽~

更多臨床經驗與文章…

Read All Posts


探索更多來自 心容中醫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