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態,成為了現況的行為模式;
現況的行為模式,成就了下個階段的心態。
下個階段的心態,成為當下新的行為模式;
新的行為模式,又成就了下下個階段的心態。
Apple 的產品,我從不屑…到這幾年來的家裡與診所滿滿都是。
遙想我當年第一隻智慧型手機是 hTC 的 Desire。
我還記得當初是被朋友推坑,而當時我一開始所推拒的用詞是:「我買那個幹嘛?我又用不到這種東西?」
出社會後的那幾年我的愛用機是 Motorola 與 Nokia 這兩大國際廠商的產品,但此時此刻的現在他們似乎已經…呈現假死、真往生的狀態?
我買那個幹嘛?
我又用不到!
從持有第一隻智慧型手機到幾年後的現在,我診所裡用的是大量的iMAC、Macbook Air(2019) 、Macbook (2017)、Apple TV 4K、iPhone Xs Max 、AirPods、iPad、Apple Watch Series 4、Macbook Pro (2017)…。或許有人會說:「你根本是超大果粉」,但其實我個人蠻不屑「果粉」這種說法的!
就因為使用過其他家商品,也知道 Apple 產品的各種缺點,因此我認為這是一種「知悉各選項下的抉擇行為」,而不是因為信仰而產生的盲目跟從,就如同最近已經下訂(也準備貸款)了的 Tesla Model X ,可是我從去年完成試駕後,就一心想要出手敗家的科技車款,但包括外觀與內裝上的公差、行車上的異音、無備料的待修期程、近期在中國上海的火燒車、加州的自駕意外、Elon Musk的各種瘋狂行徑…,我都很仔細地持續追蹤了解。
若不能盡量了解一項產品的優劣之處,那麼我們要怎麼樣透過這項產品來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優勢?

以當年要入手 Macbook Air 之前,我已經在市場上做過各種比較與功課,即便是號稱雙A等級的廠商,其體積與外觀也只是靠攝影與PS後製去呈現出輕薄的假象,我無法忘記「那種在現場看到實際產品的失望,然後抬頭看到賣場牆上張貼海報裡頭的海市蜃樓是多麽輕薄的美妙」,實在是可笑與諷刺!
自從這樣的選購經驗,我沒花多少時間遲疑,就買了將近雙A兩倍價格的 Macbook Air 客製款,也從此進入了 Mac 的”花光世界”。(花光積蓄)
如同當年購買 hTC Desire 後的使用經驗「永遠的記憶體容量不足,就算插入再大容量的記憶卡都一樣」,於是我再也不買 hTC 的產品,因此我也不再考慮雙A的筆電了。從 hTC 之後,我用了兩款共4年多的 Samsung 手機,後來在 iPhone 大螢幕手機上市後,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硬是要擠上這句被濫用的台詞…)
我們台灣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店家,很喜歡偏重於「硬體思考」,甚至只願意在投資金錢與時間在「硬體」上,然後軟體就像是”買菜一定要拗蔥”的市場奧客哲學一般,買了好硬體之後永遠都只想要不斷省錢,包括後續的軟體更新、硬體維護汰換,似乎一直是「使用年限未到,你就不能死」的霸氣不花錢思維。
去年底發生的普悠瑪事件,就是在這種思維底下所產生的重大事故。
「該換的不換,拖著拖著…能開就好,出事了就把罪過放到當天值班與開車的人身上就好…」,也因此這是我個人最無法接受台鐵後續各種作為的原因之一。
我們經營與決策者要做的功課與努力,
是如何有效降低「各種風險的發生機率」,
而不是創造出一個完全零風險的假象!
若無法有效降低風險的發生機率,
就必須考量如何有效提高「承擔風險的能力」。
因為我那在家自學的小鬼緣故,我過去參與了幾次審議與訪視,曾經親耳聽過某知名審查委員在公聽會現場大放厥詞說:「每一個孩子,我們都要救~」,於是本來應該要一一花時間到訪自學家庭的自學訪視,變成每年每個自學生只有15分鐘的表訂時間、統一地點的集合式面訪。
若能有效地建立起風險評估的能力與系統,將資源與更多的關注放在相對高風險的個案上,有效減少在低風險個案的經費與時間浪費,那是不是會比「每個自學生都看似很公平的只擁有15分鐘的訪視時間」來得更能有效降低整體風險?
行政上的方便、公家機關從業人員的低風險,似乎已經是這個號稱是亞洲最民主的國家幾十年來的唯一行政準則。
因為我個人不信任小米、華為,所以我不會買這些廠商的產品,來放在可能產生高風險的危險區域。但,我還是會透過低敏感、低風險的區域或目的,來使用這些相對較低價格的產品。
有效降低風險產生的機會,
並且有效提高承擔風險的能力。
在建構一個品牌,無論是個人品牌、店家品牌、企業品牌、國家品牌,硬體的建構思維根本不夠,不是花了錢購買硬體就能成就品牌。
花錢就能解決的叫做招牌,而不是品牌!
花了錢建構硬體,接著要有好的軟體使用,要有擅長操作軟體的人員支撐,還要有能排除軟硬體問題的維修人員養護。
但很遺憾的…
絕大多數的決策者都認為花錢解決了硬體就好,剩下的你們誰誰誰來處理,去想辦法學一學、弄一弄,根本完全不懂得尊重各行各業的專業能力!

感冒咳嗽就隨便到處吃老菜脯,或是自己隨便路邊野草抓一把吞下去~
人家、隔壁、聽說、電台、同事、朋友、網路上、電視…各種說法與建議滿天飛,但有那幾樣是真的源自於專業人士?又有那幾樣是在傳遞資訊的過程中並沒有失真、重譯的?
就連我自己執業幾十年了,也還要努力研讀國際醫學期刊、追蹤目前比較新的醫學新知,因為我完全沒有自信可以把過去在學校所學的、將課本上所寫的內容就這樣原封不動、想也不想的搬出來用~
你相信嗎?這十年來的資訊流通與新增的量,可能已經超過這百年來所新增、流通的資訊量。甚至有一種比喻是:「當今台灣的高三生所擁有的知識量,可能已經超越牛頓本人一輩子所能想像的~」
好啦,我知道以上扯得有點遠,但我想說的是…
有效降低「風險的發生機率」、有效提高「承擔風險的能力」,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決策者都應該仔細去思考與拿捏的,而不是一昧追求「完全零風險」的各種假象。
畢竟,凡是有通車就有行車風險、有呼吸就有疾病,不是嗎?
因此…現階段的我們不只強化各種客戶服務應有的品質與技巧,我們也正在強化全體助理對於 Apple 產品的使用熟悉度,包括 icloud 、備份、與一些常用的APP,因為我希望未來我們的全體助理都能提供「Apple 產品使用上的 教學與 敗家推坑 服務」。
以台灣地區來說,icloud 的 2T 容量每個月收費是300元,可以分給共 6個家庭成員使用(家庭成員與形式完全不受民法限制),若再加上 Apple Music 每個月共240元的家庭分享,等於是每個人每個月只要90元就能使用Apple上的各種音樂,還能隨時自動雲端備份手機裡的所有資訊,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手機遺失或損毀而必須上演搶救資料大作戰的劇情,而且假如自己的家庭成員中有人很喜歡買 iTunes 的電影(或音樂),甚至也可以讓全部成員共同觀賞,不僅方便有效率,更能有效的降低資料的保存風險。
什麼?你說你不相信Apple公司的隱私政策?
那…我也很想知道檯面上還有那一家公司的隱私政策值得相信?(非常歡迎大家能提供~)
未來,若看診患者的 Apple 產品有使用上的問題,或是想要被施予“敗家前的臨門推坑一腳”,歡迎來找我們助理,但也要麻煩你在預約門診時提前說明需要這項”特殊”服務。

硬體是花錢就能滿足,但軟體是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甚至是更多的金錢成本,才能完善與進化的~
尊重專業、尊重價值,是我們一直以來希望追求、也期待能呈現的。
以下速寫內容是針對「來自患者腦木」所噴發的終極逆襲招式,比飛馬流星拳或靈氣彈都還要恐怖萬分,絕對是「花錢看醫生,不如先花點時間改變腦子」的最好例子。
花錢看醫生,
不如先花點時間改變腦子。
昨天有位40出頭的氣質美媽回診,一進門就跟我大吐苦水、哀怨的說:「這一次的生理期不但肚子痛到爆炸,腰也痠到快斷掉,還上吐下瀉、整個人累個半死!」。
她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我:「本來讓您調理的這兩三個月以來,我已經覺得人舒服很多了,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月經來會變成這樣?」
今年年後沒多久,我們一團人浩浩蕩蕩剛從歐洲匪累回來(最新的貸款敗家進度是我正評估今年的11月帶員工們去關西賞楓),這預約全自費的美媽就在此時出現在診間裡。
「我有很嚴重的子宮腺肌症,每次月經的前三天就會下腹脹痛、頭痛,平常就很容易腰痠背痛,到了經期就更慘,會酸痛到好像整個人斷成兩截一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這位非常溫婉的美媽以一種「只有美女使用能博取同情」、「我這種胖妹使用會被扁」的“呢喃發聲法”繼續說著。
「婦產科醫師說我的子宮已經變得很肥厚,但是因為腺肌症的面積太大、分散太多部位,就算動手術效果也不會很好,但他建議我把子宮息肉處理掉,或許可以減緩經痛。所以,我三個月前就去做了子宮鏡把息肉切除,但是,切除後月經痛一點都沒有改善…」
「而且,我便秘好嚴重,都三四天才便一次,而且而且還是像羊咩咩一樣的乾硬便便,老是脹氣、消化不良。」
「晚上還常常失眠,睡個兩三小時就醒,白天總是處在頭暈、頭痛的狀態,也莫名其妙的反覆喉嚨痛、老覺得喉嚨有東西卡住,但我都沒有其他的感冒症狀啊!目前我已經有開始運動,但自己覺得問題實在太多了,所以想來請醫師幫忙一下,把身體調理好一點。」
老是在喉嚨痛或咽喉有異物感的這些症狀,其實是因為她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而導致“胃酸灼傷咽喉粘膜”所引起的,這類病症在中醫古籍裡有一個活靈活現的名字叫做「梅核氣」,意思是患者會覺得喉頭像是卡著梅子中間那顆硬硬的果核一樣。
這在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身上十分常見~
許多人都以為這是鼻涕倒流造成的,但事實上查看這些患者的咽喉,可以見到咽喉粘膜反覆受損後的暗紅色發炎病灶,這時候光只是吞“化痰”或“清鼻涕”的藥物效果都不會太顯著,反而必須從穩定情緒、改善腸胃機能等方向去調整,如此一來她的睡眠品質與便秘的問題也能獲得同步改善。
這是位“只是穿著簡單的名牌白T、牛仔褲”都顯得很有型的美媽。
隨著兩週一次的回診調理,這位美媽首先感受的是「喉嚨痛的感覺,幾乎已經不再出現,而且大便很規律順暢的在起床後就解決」,接下來「睡眠中斷的情況減輕許多,白天精神變好,也不太會頭暈頭痛」,再來是「平時都不會腰痠了,經前、經期的腹痛也改善很多,可以不用再吃止痛藥,經血的量也不會像之前那樣暴衝」。
如此兩個多月過去,在兩週前我對她宣布:「如果下一次月經來,一樣可以順利度過,那麼妳就可以直接 滾蛋了 畢業了。」
她聽了很開心,露出甜美的微笑,我看得目瞪口呆~
沒想到40多歲的女人笑起來,還能這麼好看,不像我總是「笑裏藏刀」,一笑起來只會讓患者覺得心裡發毛、手腳發顫,只會想走、想跑、想逃,就是不知道醫師想幹嘛。
但,你知道的…
劇情是導演說了算~
而且,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也不敵「半路殺出的程咬金腦木」這麼威猛。
兩週後的昨天,她回診所述說的情況,真讓我覺得晴天霹靂。
「這一次的生理期不但肚子痛到爆炸,腰也痠到快斷掉,還上吐下瀉、整個人累個半死!」
「本來讓您調理的這兩三個月以來,我已經覺得人舒服很多了,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月經來會變成這樣?」
她用水汪汪的大眼睛說完。
藥不是吃得好好的嗎?
這一路評估她的脈象下來,氣血都已經從虛弱缺損轉變成充盈緊實,怎麼這一次的經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的變這麼糟?
但不是只有我覺得驚愕,連她自己都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樣,我雖然覺得好氣又好笑,但還是得板著臉拷問她:「妳,最近有沒有吃到什麼違禁品?外食踩到地雷?冰品?冷飲?寒性偏重的水果?」
很恐慌的她一直搖晃著手:「沒有沒有,沒有喔!我超聽話的!您上次給我的備忘錄我有很仔細看,都沒有亂吃,也沒有亂進補,就吃三餐而已,一片西瓜都不敢碰!」
我冷冷瞧著這個極力撇清的美媽(經驗告訴我:「通常事情沒這麼單純,兇手可能不只一個,但真相一定只有一個!」),順勢拿起已經回沖好幾次的花草茶潤潤喉。
當那口早已沒什麼味道的洋甘菊茶通過我的喉嚨時,這個歪著頭、腦袋顯然正在快速播放她人生膠卷的美媽忽然幽幽的說:「我…最近是有喝了一點小金英啦,不知道跟這個有沒有關係?」
啊?小金英?
備註:
小金英(I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是台灣民間煮苦茶、青草茶常用的植物,俗名稱「兔兒菜」、「鵝仔菜」,屬於菊科(Compositae)植物,味苦性寒,在台灣常被充用於「蒲公英」這個藥材。
部分藥理研究顯示小金英的水萃物,對小鼠脾臟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除具有抗發炎活性之外,也可降低四氯化碳誘發的肝損傷作用。
若與類固醇並用,對於紅斑性狼瘡的小鼠具有部分療效,有減緩細胞主導之發炎反應的功能。
聽了後,我差點嗆到,那口無味的茶正準備要從鼻孔噴發出去前,很快的被我的理智給吸回來吞下肚(好噁)。
我不可置信地發出連珠砲般的質詢:「妳說什麼?妳剛剛說什麼?妳從哪弄來的小金英?沒事為什麼會去喝那個?!妳到底是喝了多少?!」
美媽吸了口氣、噘起俏唇:「是我媽給我的,她說喝那個消炎保肝退火兼顧身體,很棒的!至於喝了多少喔……」她用手比了一個長度:「挺大罐的耶!大概是古道西風瘦馬梅子綠茶的大瓶裝那麼大罐喔!就是因為太大瓶了卻又不能放很久,所以我趕在月經來之前,分兩天就把那瓶當水喝掉了~」
聽到這裡,我手握拳頭,一口濁氣上湧:「妳知道那一味草藥性味苦寒嗎?偶爾喝一點點消消暑也就算了,妳給我在月經前兩天灌兩千CC?這,不是自尋死路嗎?難怪妳這次月經來會痛成這樣,之前幫妳調節好的氣血平衡全部被打亂掉了啊!!!!!!!!!!!!!!!!!!!!!!!!!!!!!!!!!!」
美媽眼睛睜得老大:「是這樣吼?我自己其實也在懷疑會不會跟喝那個有關,可是…」
她這一次像小女孩一樣的嘟起嘴唇說:「那是麻麻辛苦去田裡採摘的、洗乾淨、晾乾然後煮出來的,是麻麻的愛心呀~」她用軟軟綿綿的腔調敘述,只差沒用手在胸前比個愛心形狀。
要不是主管機關禁止擅自使用未經認證的醫療技術,不然我超想使用“師傳”許久的寒冰烈火掌,讓她臉上有熱熱的巴掌、心裡有寒冰般的冷冽。
超想塞個巴掌麵包給她的~
清醒點好嗎?
我很無奈(無奈身懷絕世武功不能施展在該屎的患者身上)的說:「媽媽還有體力去田裡摘那個,表示她老人家身強體健、萬事如意對吧?麻煩妳告訴她,女兒我自己有病會看醫生,請媽媽把時間與體力拿來好好的頤養天年,或是要出國去玩都好,就是不要再自己煮這些東西惹!!!!!」
「小金英的確有消炎功效沒有錯,但妳究竟是想要消什麼炎、退什麼火?不是便秘就叫火氣大!之前就跟妳說過了,妳的便秘是因為缺乏運動、心臟pump的能力不足,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的供血量(包括腸子在內),再加上妳有骨盆腔沾黏的問題所導致的。這種情況需要搭配有氧運動、腹部核心肌群鍛鍊、藥物調理、飲食控制等多方面同步進行調整,才能在短期內有效改善。光一味藥性偏寒的藥物這樣無差別、無診斷的大劑量使用,只會導致血液循環更差,子宮收縮能力不足、腰椎承重能力變弱,所以月經來會爆痛又爆量,真的是剛剛好而已!!!!」
唉~
一陣沈默後,我語重心長的說:「我知道媽媽很愛妳,但是有時愛之適足以害之。我們原本就不建議單味中藥或草藥在無差別、無診斷的情況下大劑量使用,更何況是妳這種完全沒有評估過體質的狀態?所有的食品與藥物都有自己的物性,是兩面刃,用對了可以救人,但如果用錯了就可能產生無法預估的傷害啊!」
她聽了後也長嘆一口氣:「所以…我今天領不到畢業證書了,對吧?」
對,廢話!
延畢、留校察看、妳給我去角落蹲著畫一百個圈圈,妳想怎麼說都好~
我也不想這樣啊,我超想用最短的時間內叫所有的患者滾蛋畢業!
但,我真心希望大家來我們診所走一遭、吃一頓苦之後,不管帶走的是「一條小人命」、「可以呼吸的鼻子」、「不會痛的子宮」…什麼都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得到正確的飲食養生觀與人生經營的價值觀,未來才不會反覆在各大小醫院之中穿梭著,永無止境,當個醫療院所的角落地縛靈呀!
是說…這也得我們台灣的健保沒有其他國家的喪屍奔進來分食這塊已經很小的「小時候大餅」才行吧~)。

雖然在診間裡,我常常遇到各式各樣的逆襲,總是防不勝防、非常頭痛,但最近在日常生活裡遇上的這個生物武器也是挺嚇人的。
跟我一樣熱愛生態研究的小鬼非常興奮,以為是什麼美麗的蛾類在此繁衍下一代。
因此每天出門與回家時,她都會很仔細的觀察這些蟲卵的變化,非常熱切的期待眾多新生命破卵而出的那一天~
十幾天後,這些蟲卵果真順利孵化,但孵出來的並不是小鬼所期望的蛾類,而是從腹面看起來有點像是蜘蛛的東西,14隻,一隻都沒少。此時我微覺事態不對,因此在尚未確定這些生物種類時,我先把玻璃窗關上,免得牠們鑽進室內的公共空間,而且也同時交代小鬼不要觸碰。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天意?
在蟲卵孵出的隔天,我就在臉書上看到那個「個人版上向來只有宵夜文(但最近多了很多感嘆文)的牙醫學弟胖普烏」轉貼了一篇有關於「荔枝椿象」肆虐的相關連結,上頭清楚說明了荔枝椿象的習性、卵及若蟲(幼蟲)的型態與防治,包括此生物受驚嚇時會噴出有如鹽酸的刺激性液體等等,文圖並茂,卻看得我頭皮發麻。
這時,我才驚覺那些紗窗上那些看起來像蜘蛛的東西就是荔枝椿象的一齡若蟲!!!(眼神死)

我馬上抓起手機、趕緊傳送訊息給已經出了門要上課的小鬼(在家自學生也是要到處上課的,更忙!),叫她要非常小心,結果她卻回訊:「早就已經看到胖普烏轉貼的連結了」,我才稍微放心。(很愛亂加大人的臉書,不知道是不是在家自學生的共同症頭?)
下班後一看,那些若蟲已經不見了~
推測是被晚上的大雨給沖走,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心有餘悸…
14隻!
一想到差點被繁殖力這麼強大的蟲蟲大舉進擊,真讓我覺得崩潰~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