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一大堆藉口、說法、用詞,
不想積極改變讓自己變好的人,
其承諾不值得信賴。
因為換了新車的關係,近幾個月的洗車頻率變的很高,即便後來鍍膜,也還是得定期泡沫洗車、擦乾,而車長5m、車寬2m、車高1.68m 這對身材嬌小迷你 又可愛 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浩瀚宇宙的超級工程。
原本抱持著“洗車兼運動”的心情在進行這份勞務,但就在後來花了錢、鍍了膜之後發現竟然還是要滿頭大汗的泡沫清洗、擦拭車輛之後,我決定把時間花在真正的提升自己 寫文章 ,去找一家洗車店把這個工作交棒出去。

「我建議你們要在路邊的看板上打上這個服務與價格,有鍍膜車的時候當然就不接現場洗車,但是當天如果沒有排定車輛,你們這種15分鐘就能將外表清洗而且擦乾的服務,應該是很多人會想要的,而且每次才 300元,慢慢累積客源呀,本來習慣幾百塊打蠟的客人洗久了可能就會願意花幾千塊鍍膜…」當我第二次去洗車的時候,因為擔心店家可能會經營不善而消失,因此我給了一些建議。
店老闆說:「不會啦,我跟房東合約打到明年,一定會繼續經營下去的。」
因為車身已經有鍍膜的關係,所以15分鐘來洗車、擦乾,對他們來說是綽綽有餘,即使我目前的車真的有點巨大。
雖然、縱使環境有點髒亂,滿地煙蒂,而且在他們工作告一段落後,我發現他們都用手機、遊戲來填補時間…,但因為快速、方便、價格能接受,因此我每個禮拜就去會洗一次車。

「如果你們拿iphone的話,我建議你們要戴 apple watch ,現在 3代降價到6000多就有了,可以降低漏失訊息的機會…」第四次去洗車時,我這麼說著。
我話還沒說完,店老闆就急著打斷我的說詞:「其實是因為新的 Line@ 很容易造成訊息遺失,我們有時候會收的到,有時候就會收不到,真的沒辦法…」
「因為我希望你們能永續經營,所以真的會建議你鍍膜沒接到車子的空窗期,要多接一點現場洗車,增加現場流動率與收入,雖然洗車三五百的收入有點微薄,但有在動、有在收總是會比較好,就像附近的餐飲店,你也可以主打“吃頓飯的時間就能洗好車去拜訪客戶”…」第四次洗車在沒講完水果錶的事情就被打斷後,我不氣餒地繼續思考並提供著各種我認為的有效建議。
店老闆:「不行啦,那種來吃飯洗車的,常常一停就是好幾個小時,都叫不走,而且你跟他收停車費的話,他以後就不會再來洗車了…,你真的不知道,像你這樣好的客人很少了,這裡都是奧客呀,常常車子停了就走,也不管你店家要不要營業…」
我:「你可以透過 line 訊息上的白紙黑字呀,洗完車訊息通知的 20分鐘內不來處理就開始加收每小時 100元的處理費呀,而且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奧客不來,這不是剛好而已嗎?」
「你要想辦法留住的是好客人、提高優質客戶來消費的服務,而不是這個不行、那個也沒辦法,我真的希望你們可以永續經營呀…」
店老闆:「這我沒辦法,這邊奧客真的很多…,而且合約打到明年底了,一定會繼續服務的,不用擔心!」說完,也擦乾了車尾最後一道水痕,我上車後在離去前,透過後視鏡頭的超大螢幕畫面,看著他與其他幾位員工坐下來又開始玩起了手機。

第五次去洗車時,店老闆跟我說:「其中一個阿弟因為家庭因素不做了,所以未來的營業時間會變更,不會那麼早,而且假日因為人不多所以也不開了。」
我說:「其實,當別人都不營業的時候,你開門營業等於是獨賺,你假日沒人是因為附近沒人知道你們有營業,你的行銷廣告做得不夠多,代表不夠努力呀~」
第六次去洗車,因為前一次被告知週日可能不營業了,所以我改成週六前往洗車,店老闆卻在我抵達後說:「雖然離打烊時間還很久,但因為今天器材已經都關了,所以麻煩你明天再來…」
隔天,我出門前傳了訊息問幾點開始營業,得到的回應是「你先加我私line…」,我沒多理會。
我直接開車到店門口,此時店老闆面有難色地走出來告訴我:「抱歉,我昨天晚上跟員工打了一架,雖然後來還有一位想要回來工作,但我覺得真的理念不合,所以不想再跟他們合夥了~」
「昨天因為打得很兇,所以我現在兩手舉不起來,我現場的車輛是昨天還沒完工,因為我無法施工,得請之前的同事回來幫我,如果你不趕時間的話,我也可以請他幫你洗車…」
此時,現場的另外一個沒見過的人走了過來並開口:「能參觀一下內裝嗎?」
現場數組三條線馬上登場、非常無言的我,只輕聲、客氣地跟老闆說了一句:「沒關係,我們再約…」馬上直接驅車離開。
當下已經打定主意要再找新的洗車點,然後沒多久…
就在隔天馬上收到店老闆傳來「不再營業」的簡訊。

總是一大堆藉口、說法、用詞,
不想積極改變讓自己變好的人,
其承諾不值得信賴。
很多自認為自己是千里馬,只是欠缺識貨“伯樂”提攜的人,常常都是好逸惡勞、怨天載道,總是眼巴巴羨慕著別人所擁有的機會,卻從來不正視自己手上握著的可能性。
「我沒辦法、這我做不到、你比較厲害、他比較有錢、我們只是…」這種自我慰藉、我就是要耍廢型的生命結界,不過就是一種劃地自限,總是用著羨慕又不滿的口吻批判著“別人擁有著自己不曾擁有過的機會”,卻連眼前應該把事情做好的正確態度都完全沒有。
上班時想著等等要吃什麼,吃飯時想著下班後要幹嘛,下班後想著工作沒做完,睡覺時想著今天好多事情都沒做…
真正會成功的,往往是會積極尋找各種可能性的人,而不是坐等各種可能性降臨的人。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以前我覺得這句話根本屁,但是這幾年觀察下來,這名言還真的是貨真價實的屁準!
在診間裡總是有兩種人:「是,醫師您說的我會馬上處理」、「這我沒辦法耶,怎麼辦?(說完後兩手一攤)」。
那一種人的療程會比較短?受的苦痛會比較少?
這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努力沒有成果,就代表方向不對,或是努力不夠多,這時候除了審視方向的正確性,就是只能繼續努力。
以我自己寫文章為例…
每一篇文章在完稿之前,我必須多方確認自己腦袋裡的認知與相關資料是否具備可靠性?因此必須研讀、考證多少期刊、論文與國外新知?這些閱讀與書寫在這麼一段的漫長歲月裡,無形地為我的知識背景與論述能力增加了多少硬實力?
更何況,每一篇文章的深度、廣度、字數、用詞方式、內容題材,都會影響到“觸及讀者的客層”,因此每一篇文章都必須經過顧問與律師的合理風險控管、行銷評估才能發表,有意識地進行客群篩選,並且提高自身對於優質客戶的服務能力,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持續努力在做的能力進化。
被目標客群看見,
才是精準的真行銷!
被非預期的目標客群看見,
只會打亂經營場域與原本期待建構的能力。
依照那間洗車鍍膜店的包月規則,我每個月只要付1200不到,就能包月無限次洗車擦乾,為何我要選擇每週都給付300元?
因為我希望大家都能在正確的經營道路上擁有可以改善生活品質的獲利空間,讓彼此可以永續經營。
與其找出一大堆理由、說法、藉口,你不如好好想想「為什麼跟你說話的這個人,他說你做得到?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滿嘴的藉口,究竟是為了欺騙對方?
還是為了蒙蔽自己?
你說的那些,到底是控制變因?操縱變因?還是賣弄著結果?
找原因,不找藉口,才能真正使自己與周遭的生命夥伴一起共好!
對於健康沒有一定信念,
對於醫療價值與服務人員沒有一定尊重的人,
我們沒有任何能力可以為您提供服務,
請您務必另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