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氧偵測 〉小米手環6代與AppleWatch7代

疫情急速發展,但其實我個人認為在大感染時代,已經不是要執著在隔離與否,而是如何快速得知自己是否有染疫?必須及時得知自己身體是否有因為染疫而出現無法自知的症狀?

血氧偵測(SpO2),是這兩年來我們自己在疫情期間最重視的健康數據之一,尤其是在常常出現慢性缺氧、快樂缺氧、突然就暈倒猝死最後才被確診的情況下,去年(2021年) 5月中在疫情爆發時,我自己就幫自己的長輩與孩子升級了 AppleWatch 到第六代(以下簡稱 AW6),而如今我們現況所有工作夥伴也都隨時配戴 AW 6代以上、有血氧偵測的手錶,目的正是「要預防因染疫後而不自知的缺氧情況」。

不過,有血氧偵測功能的 AppleWatch 6代、AppleWatch 7代標準售價都落在一萬二左右,說實在的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近期我入手了價格不到 九百元的小米手環 6代(以下簡稱米環6),目的就為了測試其血氧偵測功能是否具有可信度?

結論是…

小米手環 6代的血氧偵測是有參考價值的。

根據我這週很潮的一隻手戴兩錶、兩隻手戴兩錶的測試經驗中,價格不到九百元的米環6,所偵測到的血氧數據,跟價格一萬兩千多的AW7,誤差大約 1% ~ 2%左右。

左側數據是 AppleWatch 7代,右側數據是小米手環6代。(14求4,是我們的宗旨,拒絕「44鵝飛」~)

根據這幾日的測試經驗與目的,米環6 的確是疫情期間小資族可以考慮添購的血氧偵測產品,但,因為售價相較於 AW7 低了十數倍,因此當你血氧測量到低於93%的時候,我會建議你多測量幾次。

若真的多次測量都是低於 90% 的血氧數據,那你就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血氧情況是否有因為染疫而被影響到。

在這個即將邁入、或是其實已經一腳邁入的大感染時代,我們應該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身體徵兆,縱使無論是 AW7 或是 米環6 都不算是合格的醫療檢驗器材,但是,如果這些隨時穿戴式的裝置可以無間斷偵測自己的體徵(尤其是心率與血氧),那我們在大感染時代的可參考體徵數據自然會比較即時,也可能因此將自身病情惡化的風險自然降低許多。

至於,當你確定自己的血氧數據太低時該怎麼介入處置?
我的個人建議是先快篩確定有沒有染疫的可能性,接著適當地尋求醫療院所的協助。

但,嚴格來說,我們自己去年就已經準備好了兩台氧氣製造機,一台存放在家裡、一台存放在診所裡,目的就是為了能盡力避免快樂缺氧的憾事發生。

2022.05.09 白天的測試,米環6幾乎看不到螢幕資訊。
【 AppleWatch 7代的缺點 】

1️⃣ 貴。
2️⃣ 每日都要充電。
3️⃣ iphone專用。
4️⃣ 可能會異常掉電。

【 小米手環6代 的缺點 】

1️⃣ 螢幕太小。
2️⃣ 螢幕太暗,白天、室外幾乎看不到資訊。
3️⃣ 血氧偵測速度太慢,每次偵測將近一分鐘。(AW7 只要 15秒)
4️⃣ 得用專屬APP,而且資料似乎無法直接匯入 iPhone 的「健康」App。

大感染時代應該注意 】

1️⃣ 請備妥足夠的止痛藥、消炎藥、感冒用藥。

2️⃣ 如果有慢性疾病,一定要多準備至少兩週的藥品。

3️⃣ 正常生活、避免熬夜飲酒與不正常飲食、準備好所有可以監控自己的儀器 (AW6 以上、或米環6,有血氧監測功能,可以持續監控血氧與心律的手錶)。

因為國際已有許多已經開放共存的形勢,我不認為我們現況會有封鎖的情況發生,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我們自己的大感染時代已經來臨,我們該思考的是「要怎麼用一般的常備用藥,來降低感染後所產生的可能風險?」,這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還有,還沒打疫苗的,要趕快去打


很簡短快速地寫完這篇產品測試文章,但,如果真的要我推薦,我還是會極力推薦 Apple Watch 7代。

推薦原因在於,AW7 除了耗電以外,它的表現都遠遠優異於米環6,而且所有的偵測數據(心率、睡眠、噪音、步數…)都會進到 iPhone 的「健康」APP裡,還可以直接同步分享資訊給長輩或晚輩、或是其他醫師進行遠端資訊分析,的確是一個無論在工作上、或是身體健康偵測上都是很好使用的穿戴工具。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