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看了昨天的速寫以後,一定不少跟我一樣的中年婦女跪在地上就好比咕嚕得到了魔戒欣喜若狂一樣,覺得自己拿到了鹿鼎記2中的平西王手上那面免死金牌,有了可以「傲視群雄、狂嗑食物」的超正當理由,不只暗爽在心內而且還去叫了滿桌的食物,決定放棄「腦海中載浮載沉數十年,卻從沒有生還過的減重計畫」,而且還順便把文章分享給好姐妹、好兄弟,開始趴踢模式,打算接下來的幾天假要到處去大吃大喝、夜夜笙歌了,是吧?
喂!文章不是這樣看的,重點全部劃錯了!!!
凡是體脂超過30%的都給我皮繃緊一點,之前就講過N次了,過度肥胖是會致死的,麥來亂!

我今天要稱讚一個很有決心減重的OL美眉,她非常有恆心毅力的按時回診服藥,從去年10月到現已經減掉了10公斤。但令我們最開心的不是她減輕的體重有幾公斤,而是當她變瘦之後,原本怎麼用西藥催經都催不太來的生理期,這兩個月都自動報到了!
昨天晚上她回診,屁股都還沒坐穩、我也還沒開口問問題呢,她就很高興地告訴我:「醫師,我這個月月經又來了!而且只比上個月的時間晚幾天,量也很多!」
哇!我聽了簡直感動得想要抱著她哭,因為她是個多囊性卵巢的患者,開始減重之前,她的月經根本是我行我素、非常任性的說不來就不來,有時候好幾個月才給你來兩滴,說聲哈囉就又不見了,絕大部分的時間,月經完全是在扮演透明人,根本看不到人影啊啊啊啊啊!
之前在我們的文章中就強調過,「肥胖」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息息相關,如果「肥胖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希望月經週期能夠規律,那麼除了藥物調理之外,規律運動、作息以及情緒調整都缺一不可,而更重要的關鍵就在「減重」這件事上,大家一定要切記!

好,接下來我要說另一位很特別的患者。
昨天晚上十點多,我已經看得頭暈眼花,但外面還有超過5位患者在等待就診。助理按燈號,進來的是一個20出頭、看起來有點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年輕女生,因為是初診,我照例問她:「今天怎麼樣呢?」
這個女生邊吸她手上的手搖冰飲(瓶身整個濕漉漉都是水珠),邊吸鼻涕邊說:「喔,我現在是中醫系X年級的學生,想說要來調一下鼻子過敏,還有想跟前輩聊一下我的前途該怎麼走下去。」
啊?我聽了非常非常之傻眼!
第一,妳鼻子過敏這麼嚴重,然後還一直喝冰飲?
第二,妳怎麼會覺得我有時間陪你聊天、或是妳怎麼會覺得我應該陪妳聊天?
但,沒關係,既然她今天是以患者的身份進來的,身為一個專業醫師,我還是應該要處理她的疾病。
所以我照流程走問了診、看了舌頭、把了脈,了解一下她的病史,打算先開藥讓她回去吃,其他的未來有機會再說吧!但她顯然對於自己的疾病沒有很在意,因為趁著我開藥的空檔,她開始自己就巴拉巴拉開始說她自己的故事。
我聽完之後,才發現前面那段白X開場根本不算什麼,真正勁爆的根本才要開始!

她說:「是這樣啦,我現在中醫系X年級,單主修中醫。但是我讀到現在,覺得我好像被我高中生物老師騙了,因為他把中醫講得多好多神奇,所以我才會來讀中醫系。可是我讀到現在,發現學校教的東西跟我想像的差太多了,然後下個星期就要授袍,我很焦慮,焦慮到睡不著,只覺得現在頭洗下去了、洗到一半,到底是要繼續唸下去還是乾脆回去重考,很難決定,所以想說來了解一下中醫診所營運的狀況是怎樣?」
ㄜ ……
說真的,我當時第一個念頭是:「妳怎麼會因為聽別人說什麼,就輕易填進一個妳搞不清楚在學些什麼的科系呢?這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呀,在決定志願之前,先上網做功課很困難嗎?」
我還處在無言的空靈狀態,心裏覺得她高中生物老師真的是躺著也中槍、超級衰小,她又繼續開口發出聲音喚醒我:「你們診所看起來生意好像不錯,是因為開很久了嗎?還是因為之前的四物湯事件?很好賺嗎?妳為什麼會想讀中醫?」
天啊!坦白說,我不覺得這是妳這個階段應該問的問題耶!如果妳仍然有考慮要繼續讀下去,那麼妳要關心的應該是怎麼樣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才對吧?啊如果真的這麼不想讀,就趕快踩煞車轉行去吧,妳這樣沒頭沒腦的走進診間來問這些問題,說真的,很沒禮貌。
我很無奈的跟她說(我還是回答了,但我其實很想把她請出去。雖然是學妹,但我沒有義務在這樣的時間點跟場合回答這些跟就診無關的問題):「受限於有限的時間跟空間,學校原本就不可能教給你所有的專業知識,妳修的每一個學分,都只是妳的最基本的土壤、妳最基本的養分。妳必須自己透過這樣的根基去尋找向上、向外擴展的機會、更多的能量,多接觸、多學習妳將來可能需要用到的專業能力,但這些東西不能等別人來給妳,妳要自己去找、去學、去收納進你自己的資料庫。」
她應該聽得很模糊,因為她話鋒一轉又問我:「我看你們患者那麼多,很好賺對吧?」
啊乾,健保門診看越多賠越多,這你不看新聞也應該要有的常識呀!所以,我現在非常確定孺子不可教也,才大學第X年,對自己學的科系還在懞懞懂懂階段,專業能力可能根本就還沒有個雛形,就滿腦子都在想什麼好賺不好賺,這是將來要當醫師的人材嗎?
我很嚴肅的告訴她:「身為一個專業醫師,你的用藥絕對必須以『患者需要什麼樣的治療』來作為出發點,而不是用『好不好賺』來評估。你真的要好賺,我勸你重考吧,改行去吧!健保一天給付藥費只給33元,三餐藥總共只給33元,那裡好賺了?」
此時,我一如往常地要評估是否有重複用藥而點開了她的雲端藥歷,赫然發現這幾週她已經去過十幾間知名前輩的診所看過診,可能也盧過那些前輩,問了一樣的問句了,我嘆了口氣,打算把她請出去,但她馬上又接著問:「那可以告訴我,我要怎麼樣才能學會開有效的藥嗎?我自己有配過藥給自己吃,但是都沒什麼用。」
說真的,一個問題比一個問題更北七…,為什麼我有義務或責任回答這些問題?回學校請教那些妳已經繳了學費的老師呀!
我一直在壓抑我的怒火,跟這個基本上我已經可以當她媽的小患者說:「剛剛跟妳說過,妳要盡可能去學習所有可能需要用到的學識跟能力,但想把藥開得很有效,可能要多累積臨床經驗。每一個患者都是你最好的老師,基本上妳也必須累積到一定數量的患者人次,才真的能夠擁有一個比較寬廣的用藥能力。」
她聽了以後臉色大變,然後說了一句讓人很想掐死她的話。
她說:「拜託!這樣未免也太慢了吧!」

您老師卡好,跟診的助理為什麽現在還沒回來 關門放狗 請她出去,我高薪聘請來的圍事咧?此時我覺得血壓已經飆到臨界值了,這個傢伙竟然還放了一個大絕。她抱怨完上一句之後,就接著問:「那妳覺得,我應該給幫我看病的醫師幾次機會?我的意思是,我吃某個醫師的藥如果吃不好,多久之後我就可以確定他不會看,可以放棄他了?」
唉,病醫不好,都是醫師的問題嗎?我光看她這樣一直喝冰飲,還嘻皮笑臉地說「這是去冰,去冰啊!」,然後狂鼻塞、流鼻水、吸鼻涕的樣子…,好吧,我承認我的醫術不夠精良!請妳出去另尋高人吧~
真正有問題的不只是身體,是態度啊!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很多往事。
大學讀藥學系的最後一年,如何咬牙在畢業的壓力和補習班之間往返,獨自住進老家的空屋裡日夜苦讀,才考上學士後中醫系。進了後中,除了學校的課程之外,晚上參加讀書會、聽演講、到書局去搜尋網羅各式各樣的書籍,週末還到處跑,拜師學藝,聽說哪裡有名醫願意授課,就不惜代價的跟同學們組團去請求他們開課。哪裡有學長姐願意讓我們跟診,就想盡辦法去爭取機會與名額。不論是針灸、推拿、脈診、舌診,什麼都想多學一點,希望身上能力愈多愈好。當初會想要進中國附醫當住院醫師,也是因為在那裡能得到更多的接觸西醫領域的機會,可以學習影像判讀、真正接觸急重症患者。
在那個網路尚在56k撥接系統的時代,網路孤狗根本是癡人說夢,我們的學識都是這樣耗費大量的時間與心力在往返在各文本資料庫所在地、老師們、醫師前輩們的情況下,點點滴滴累積而來的,即使進入臨床已經第十七年,我還是誠惶誠恐的不斷努力 follow 最新的醫學發展,想辦法讓自己可以跨越多重領域,成為跟得上複合網路時代的醫者。
可以學習的知識永遠沒有盡頭呀!
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有能力可以更精準的處理疾病。
說真的,我不是不願意跟別人分享經驗,但是面對這樣的初生之犢,我只能期許時間和歲月會讓她有所成長。我現在「天天長達6小時的門診+平均1篇文章要花掉我 2 ~ 4小時不等的診間速寫(因為許多資訊必須再三確認跟查證)」,加上診所內部硬體、軟體的設置、更新、人員訓練、成本控管,還有身為醫師以外的多重身份,我幾乎天天睡眠不足,但也是要努力擠壓出 X溝 時間來騎飛輪運動、看部Apple TV的電影、聽個音樂讓自己更顯得空靈!(但,走鐘到比較像空空,是真的蠻乾的!)
我真想直接跟她說:「好賺?換妳來這裡坐看看!」
我希望未來不要再有這種掛號進來卻詢問非看診資訊的患者,未來我會直接幫這種患者直接退掛的,因為你需要的是學習諮詢,而我的門診有大量需要健康診治諮詢的患者,我得處理好我在診間的本分與我專業領域應該做到的事情!
所以該按時吃藥、按時回診、按時做健康檢查並繳交數據報告、耐心候診、繳交應該繳交的費用、給予所有工作人員應該要有的禮貌與尊重…,這些如果你做不到的話,也請不要再掛號進來了,我會請跟診助理幫你退掛的!
今天又破功暴怒了,我對不起大家啊啊啊啊啊啊!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