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輸卵管與卵巢切除、慢性蕁麻疹〉41歲的自然懷孕

診間速寫,為了避免速寫對象被認出,文章內容會適當的放大特徵或是縮小特徵或是扭轉特徵,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而影響您的心情~

買張彩券吧~

【 買張彩券吧~ 】
(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

有個很棒的經典義式笑話,描述一個窮人每天上教堂,在偉大的聖人雕像前祈禱、乞求著:「親愛的聖人,求您讓我中樂透~」。

最後,不勝其煩的雕像活過來,低頭望著這個乞求者並說:「孩子,求你、求你、求你買張彩券吧~」。

( 影片時間 00:28:45 的台詞。)

Eat Pray Love 是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原文原名,我在多次看完電影之後對於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信念」感到非常認同,不知道大家看完以上 Liz 在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劇裏所說的一段對白,有著什麼樣的感想?

無論是不是跟“茱莉狂搖蘿蔔汁”一樣,開始想為自己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還是因此決定要去買張彩券來試試手氣?我想不管是那一個,這也都算是有被啟發到吧?

但,對我來說,這部經典電影除了帶有寓言性質的笑話、也除了讓我感受到蘿蔔汁走出過去、重獲新生時所得到的喜悅、平靜與滿足之外,我也不禁聯想到「在我診間裡,無數求好孕女性們成功與否的各種人生故事」。

蘿蔔汁的這個經典義式笑話,想要傳達的重點很簡單:「自助、人助、天助」。

講白一點就是如果你希望得到幫助,你自己好歹也得先做點什麼、先付出點什麼。

還有就是「信念」。

我們必須擁有信念,並且必須為了信念付出努力與代價


A女士的故事

在進入本文女主角的戲份之前,我想在扉頁先說說過去曾在我好孕診間裡的兩位女性故事,首先是 A女士。

有一位 39歲、任職 X營企業高階主管的纖瘦美女,由於「嚴重的多囊體質,無論是服用排卵藥物、或是施打排卵針,都無法讓卵泡長大」,一年多前來到我的好孕門診求助。

「我目前還沒有結婚計畫,但是已經有對象,想拜託心容醫師幫我調理。」

「如果真的懷孕了,我們再補辦婚禮也是可以的…」

A女士在初診時這麼說。

仔細為她診察一番之後,我審慎評估、並諄諄告誡。

「臨床上,確實有將近 1/3的多囊患者對於各種排卵藥物排卵針劑反應不良,因此難以進程到生殖科技可輔助的人工、試管療程。」

「所以依照我自己過去的好孕臨床經驗,你現況除了乖乖配合中藥調理,你還必須為自己做出許多改變。」

「例如:你必須開始運動,你必須規律作息,你必須調整飲食,你的工作時間分配比例都必須調整…等等。」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有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包含瘦多囊、胖多囊)在生殖治療上的困難度、與其高度相關的期刊,你可以直接參考我之前的這篇文章:《 〈AMH 高達 32〉文靜的瘦多囊美女好孕道 》(可點選超連結)。

拍攝於京都。

「心容醫師,有時候想想…我會很懷疑到底這個對象,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是不是換個人,我就可以不用備孕備得這麼辛苦、活得這麼疲倦?

「但是,我們都交往五年多了,總覺得現在放棄…實在是有點可惜。」

「還有,您上次提到的運動、飲食、作息改變,因為我目前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我都無法配合。」

「而且,我也覺得水藥太貴,我是不是可以不要喝?」

A女士在第二次回診時,語出驚人地吐露出真心話。

?????
當下,我滿臉黑人問號。

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行,你都還沒嘗試過為自己的生活型態進行調整,馬上就說無法配合?

要玩真心話大冒險的話,我也不是完全不能參賽啦~
在我過去的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中,這種三心二意就診心態的患者,療程狀況一定不好,2週的藥總是會吃到第3週、甚至是 2週的藥到了第 4週都還吃不完,整個療程不只是不如預期、甚至是從低效療程變成無效療程,我無論再怎麼有心、有能力,也實在是無法再提供協助。

更何況,我怎會知道你現在的對象,到底是不是你的真命天子?
美女呀,你要不要乾脆改去廟裡卜卦、問神,看會不會得到更快更準確來自天界的神助?

「我只是區區一個不大不小專業中醫師,我身為一個人類中醫師所能做的就是提供能力所及的精準醫療協助,竭盡所能地改善你現況體質、讓母體能更快達到更適合受孕的備孕體況。」

「但是,我即使是患者們再怎麼神信賴的醫師,也無法幫任何患者做出任何攸關未來的抉擇。」

「而且,敝院的醫療服務成本就是這樣,這不是某航運地勤,也不是傳統菜市場可以買兩送斤、買蔥送肉。」

「我們沒有妥協與議價空間,你必須為自己做出人生的各種選擇,並且承擔選擇後果。」當下我只能是表情凝重、如此鄭重的回答。

她接續靜默了好幾秒,微微點頭,直到走出診間前,都沒有再開口說過一個字。

而,這位 A女士,果不其然的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診間裡了~

即使是再怎麼信賴的醫師,也無法幫你做出抉擇
即使是再怎麼友善的關係,也必須由你自己付出代價

規則・自行中斷療程

根據敝院的標準流程,我們會在療程間主動發出 2~3次「建議回診日期」的訊息,主動提醒患者應該要回診的期間。

若在療程中沒有得到回應、或是未主動於建議回診日期內完成回診,敝院系統會直接將該名患者列入「自行中斷療程」的紀錄清單裡,並且由敝院主動中斷後續療程以結案。

用著各種說詞來表示希望中斷療程,也是此這個標準流程辦理結案。

規則・建議回診日期

根據敝院標準流程的「建議回診日期」,是指「就診隔日 + 開立處方天數 + 緩衝天數」。

緩衝天數,則是依照患者配合醫囑的情況,而斟酌是否給予合理的緩衝天數。

高度配合醫囑且積極的患者,其緩衝天數甚至可能高達十天;而低度配合醫囑且消極的患者,則是沒有緩衝天數。

雖然我們能理解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是會有各種突發狀況需要緩衝,但是如果常態、總是、習慣不按時服藥、不定期回診,那又何必風塵僕僕、遠道而來到敝院浪費時間與金錢?

發送「建議回診日期」的訊息,通常會是在領取處方當日療程中點日應回診日的最後一天,這三個時間點進行訊息發送,目的是為了提高療程的有感度、有效度。

畢竟,生殖療程中的人工與試管的相關成本都是非常高時間成本、高經濟成本。

拍攝於京都・銀閣寺。

雖然 A女士很讓人不訝異的直接自動從診間消失,然而有趣的是…在一段時間之後,A女士卻又介紹了自己的閨蜜來請我協助好孕。

「 A女士後來開始了試管療程,但是卻多次取卵失敗。」

「不是卵泡完全長不大,就是卵泡勉強長到可取卵的大小,但是取出來的卵子不是空包彈未成熟卵、就是受精異常。」

「生殖療程裡,前前後後也已經花了數十萬的費用,再加上婆家給的壓力非常大,她心理狀況並不是太好,開始需要服用身心科藥物、覺得人生很迷惘、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且因為她當初是自己擅自決定停止中藥好孕調理的,所以現在也不太好意思回來找心容醫師。」

某位求好孕美女,後來突然在診間裡跟我說了這一段。

在聽到這段內容時,我才驚覺、連結到「原來眼前的她,竟然是 A女士的閨蜜」。

就在這位 A女士的閨蜜離開診間後,我不禁對著跟診助理慨嘆說:「既然已經進行到取卵受精階段,那也就代表 A女士最後是選擇走上婚姻這條路。」

「但是,如果選擇之後,仍然感到迷惘,那麼我們身為外人,其實是很難出手協助的。」

「此外…」

「原本就知道自己的多囊嚴重、卵泡無法發育,但是卻依然不願意花費在真正能調養、並改善體質的有效投資上,更讓自己貿然就進入試管療程、而且還歷經了多次的取卵失敗。」

而我更是認為 A女士的這整個決策過程,可以歸類於「沈沒成本謬誤 (The sunk-cost fallacy)」、再加上「不良的預期成本控制」。

沈沒成本預期成本

沈沒成本(Sunk cost),指的是「過去已經支付且不能回收的成本」。

預期成本(Expected cost)、或稱「可變成本 (Prospective cost)」,指的是「只要採取行動,就能改變或避免的未來成本」。

「沈沒成本」與「預期成本」正好形成對比,這些是在經濟學、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目前與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文章也表明:「沈沒成本的種類亦可適用於金錢以外的投資,例如感情、精神、時間等等」。

沈沒成本謬誤

卡內基梅隆大學商學院的助理教授 Christopher Olivola 在 2018年發表的論文《 The Interpersonal Sunk-Cost Effect 》(可點選超連結)中指出:

沉沒成本謬誤 – 僅僅因為我們之前在其中投入了大量但不可回收的資源,而追求劣質選擇 – 代表了對理性決策的明顯違反。

雖然沉沒成本效應的理論解釋、實證檢驗,通常基於這樣的假設,意即它是一種純粹的內省現象(完全由一個人過去的投資驅動),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也是一種人際效應(意即人們會根據其他人過去的投資改變他們的選擇)。


The sunk-cost fallacy—pursuing an inferior alternative merely because we have previously invested significant, but nonrecoverable, resources in it—represents a striking violation of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Whereas theoretical accounts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sunk-cost effect have generally be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t is a purely intrapersonal phenomenon (i.e., solely driven by one’s own past investments), the present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also an interpersonal effect (i.e., people will alter their choices in response to other people’s past investments).

—————————————————

沈沒成本謬誤的例子在生活中非常多,例如:

1️⃣ 買了太多食物,明明現況已經吃得太飽,但是因為覺得浪費可惜,因此拼死拼活的把剩餘份量給吃掉,結果引發腸胃炎,又吐又拉、好幾天不能上班,甚至還得花錢住院治療。

2️⃣ 從親友手上得到一張免費的演唱會入場券,雖然沒有什麼特別興趣,但為了不傷害對方的好意,演唱會當晚即使下著滂沱大雨,還是勉強自己出了門,結果不但在現場聽了像是活受罪,還因為淋雨後在會場吹冷氣得了重感冒。

上述的 A女士情況,雖然我無法確定後來是不是真的想跟目前的交往對象結婚?

又或者是因為年紀到了、也已經交往了好幾年、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與感情,於是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放棄很可惜」的心態下走入婚姻,而且後續更是明知道自己的卵巢功能不好,卻總是在尚未經過好孕調理、卻總是在備孕母體沒有準備好的狀況下,就直接貿然進入了堪稱預算黑洞的試管療程,可謂是每取一次卵都是一大筆非常龐大的開銷。

當然,我們人類是同時具有理性與感性的生物,也是具有高度社會性的物種,因此我真的可以理解為何許多曾經的付出會這麼不易割捨?

畢竟,我也曾經多次犯過一樣的錯誤~

然而,或許我們在緬懷往日時光的同時,也可以在「理性評估沈沒成本」的基礎上,認真思考著自己的未來應該要如何「控制預期成本」。

所有的關係物品決策,最忌諱的莫過於出現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狀態。

扉頁 A女士的簡短故事就先講到這裡,縱使她是自行中斷療程的患者,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第二次機會的」,只是大前提會是在當事人必須深切反省並努力修正自己過去的決策錯誤、而且願意付出代價的情況下,就如同接下來我們要提到的「與 A女士同期就診」的 B女士。


拍攝於京都。


B女士的人生轉折

將近 40歲的 B女士與 A女士,雖然不曾同時出現過同一日的診所裡,但也算是在同一時期搶到敝院好孕調理的稀缺預約名額。

B女士原本都已經決定要進入取卵療程,卻是在規律回診調理的一個半月後,一腳已經踏入取卵療程的 B女士特地來訊說明「已經決定離婚,目前正在辦理手續,因此現況已經沒有調理生殖功能的必要性。」,希望我能允許讓她中斷原先規劃好的好孕調理。

恩,有正當理由、而且很有禮貌的主動來訊提醒,並不是那種直接人間蒸發、已讀不回的失蹤個案,因此我們在為她的療程結案歸檔的同時也獻上了無限祝福,很是希望 B女士往後的人生可以更加平安順利~

「離婚後,不需要背負那些龐大的壓力,我覺得就像是重新活了過來一樣。」

「所以,我現在的第一目標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真有機會就再去路邊撈一個嫩男~」

幾個月後,她就在回診時調皮的對我說。

幾個月後,這位 B女士又主動來訊說:「先前調理後的經期雖然規律,但是近三個月的經量卻明顯下滑」,她希望能提出「月經調理」的預約需求。

歪腰~
當然知道 B女士是在開玩笑,但是,當我在門診裡看到她神清氣爽、氣色可比過去當時陷入「AMH 只剩 0.1、竟還被指定一定要生男孩」的傳宗接代求子苦海中,實在是還要好的太多了,我真心很為她感到高興!

而在後續這一輪的中藥調理療程裡, B女士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的確非常確實地按照我的醫囑建議、並且很主動且規律的回診。

就在連續觀察她三次的月經週期、並確認她的經量已經恢復正常之後,我二話不說、總是會很阿莎力的快速發放 滾蛋證書 畢業證書,她也因此很開心的道謝說:「謝謝心容醫師這段時間的照顧,我的療程很快就順利結束了呢~」。

以上 AB兩位女士的故事,並不是要慫恿大家有事沒事就找事去跟現任吵架分手、或是離婚,這讀者們可千萬不要劃錯重點了!

我的重點是,要把文章一開始借用 Liz「買張彩券吧~」台詞其中的「自助、人助、天助」概念延伸出去。

我們一定要先為自己努力,別人才會因此看到我們的努力或是階段成果,這時候別人才會更願意也伸出手幫我們自己一把,而當自己非常努力、且許多人也幫著自己的同時,上天也會給於我們更多的機會、甚至是協助。

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能得到幫助,那我們最起碼必須要知道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應該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拍攝於京都。


人生規劃明確的41歲初診

接下來要正式進入本文的正題:「這位白皙、瘦削、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目標明確、由當時還不是腦公的體貼男友一起陪同前來的 41歲美女患者,是如何在今年( 2022年)三月下旬初診後,才中藥調理剛滿三個月就 意外 順利自然受孕」的好孕故事。

「心容醫師,我們目前還沒結婚,不過快了~」

「我知道自己的年紀比較大、身體狀況有點多,所以之前不管是婦產科醫師、生殖醫師,都說我然受孕的機率非常非常低,他們都是直接建議我做試管。」

「所以,我們打算在您這邊先把身體調理好,除了一邊準備婚禮,同時也會全力配合您的中藥療程與醫囑建議事項。」

「等您確認我的身體狀況 OK了,那我們就會積極的進入試管療程。」

這位雖然已經年過40,卻是保養得宜、看起來就像是 30歲的年輕女孩在初診時這麼說。

以上這段初診自白,我們應該都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來自很典型的「自我目標清晰明確」優質患者,而且對於「高齡與體質會如何影響懷孕」也很有概念。

因此,我除了不用再苦口婆心解釋:「並不是你覺得自己身體還是很好,而且臉蛋看起來很年輕、才沒 40多歲的樣子,所以就應該可以很容易懷孕,所以就應該可以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能躺著速速懷孕了」。

我也能更快速、更精準地擬定出專屬她的客製好孕調理療程。

拍攝於京都。

「我在四年多前因為巧克力囊腫破裂,已經做腹腔鏡切除右側卵巢切除輸卵管,此外還有 3顆小的子宮肌瘤,也有子宮腺肌症,但目前 CA125 驗出來都是正常的,而最近一次的檢查指數是 21。」

「四年前腹腔鏡術後,所驗出來的 AMH 2.16。」

「因爲今年有結婚計畫,因此今年二月份再次抽血檢查的 AMH1.83,另外也一併抽血檢查了免疫血栓,確定我沒有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但是血栓值偏高 ,D-Dimer:0.51 mg/L。」

「我長期都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曾經在自家附近進行中醫調理,時程大約半年之久,目前是有比較改善,但是,皮膚狀況卻還是不太穩定,有時候手掌發汗皰疹,有時候蕁麻疹發作,而且也很常全身到處發癢,但是卻又沒有明顯的疹子,我的皮膚總是覺得很熱,癢起來的時候,甚至會連頭皮都癢。」

「目前還算月經規律,但是週期偏短,大約 24天就會來一次,而且經量偏少,真正有經量的日子大概只有一天半。」

經前症候群很明顯,經前一、二天就會胸部脹痛、腹痛,而且很奇怪的是,平常我就總覺得左側卵巢一直在痛,但是每次回婦產科檢查,醫師都說左側卵巢很正常,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我還有輕微的二尖瓣脫垂,冬天常常手腳冰冷,很容易頭痛,在辦公室裡只要冷氣稍微冷一點、風強一點,我下班就一定會頭痛,而且也老是覺得喉嚨痛。」

「我的睡眠還可以,最慢是大約 30分鐘就可以入睡吧!?但是,睡眠很淺,老是在做夢,而且總是夢一些奇奇怪怪的,所以我睡醒的時候都會覺得好累。」

她繼續很詳細的把過去病史、檢查結果都說給我聽。

CA125與D-Dimer

CA125的標準值,應是 <35。

D-Dimer的標準值,應是 <0.55 mg/mL (或是 550 ng/mL)

聽到這裡,我一邊打字、一邊問:「你有正常排便嗎?」

「有喔!我每天都一定會喝一杯早餐店奶茶,喝了就每天都大便!」

「只要沒喝就會便秘。不過,我的大便都會黏在馬桶上…」

恩,雖然對於我這個「非常重視患者有沒有好好吃飯、乖乖睡覺、規律嗯~嗯~」的中醫師來說,患者可以天天大便是好事。

但是,利用早餐店的奶茶來讓自己可以好好大便,究竟這是什麼奇奇怪怪怪怪奇奇的亂傳新招式?

你們不是應該要透過「好好的運動訓練、充分的攝取足夠水分與纖維質」來刺激腸胃正常蠕動嗎?

我實在愈來愈不懂患者們究竟是在想什麼惹!

聽完了以上有點詭異的保持排便方法,我很快速翻了一圈白眼之後、就在腦海裡 round 了一輪「她目前可能遺漏的備孕相關檢查」,並且直接開立建議檢查項目。

【 我的建議檢查項目

41歲的美女,雖然已做過免疫血栓、AMH檢查,而且月經算是規律、週期偏短、經量偏少,右側卵巢與輸卵管皆切除。

因此,我認為她目前必須追加的檢查項目是:

1️⃣ 輸卵管檢查:確認左側輸卵管是否通暢。

2️⃣ 子宮鏡檢查:確認是否有息肉、肌瘤或內膜沾粘問題。

3️⃣ 先天性感染篩檢(TORCH),指的分別是:

T:弓漿蟲感染(Toxoplasmosis)。

O:其他(披衣菌、梅毒、水痘、B19微小病毒等,Others)。

R:德國麻疹(風疹,Rubella Virus)。

C:巨細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CMV)。

H: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她聽完我的建議檢查項目時,很疑惑的開口問:「如果我要做試管,那還需要進行輸卵管檢查嗎?

好問題,這真的是個很好的問題!

的確,如果只是打算直接上試管,那一般來說大家都應該會覺得:「那應該就不用在意輸卵管到底通不通了吧?」。


做試管,還需要檢查輸卵管嗎?

試管前仍需檢查輸卵管原因

我通常會基於以下幾個原因,會主動要求「在進入試管前,要檢查輸卵管」:

1️⃣ 如果輸卵管檢查結果,是通暢(不論「單側」、「雙側」),我們還是可以在準備試管取卵前嘗試自然受孕

2️⃣ 如果輸卵管檢查結果,是單純阻塞沒有水腫,那麼就專心調理、養卵,並準備進入試管療程。

3️⃣ 如果輸卵管檢查結果,是末端水腫(輸卵管與子宮相連的那一端),那麼就應該要審慎考慮進行阻斷(非切除)、或是結紮手術,藉此避免輸卵管中的發炎液體回流至子宮內,破壞內膜環境、或是將胚胎沖走,因此影響植入時的著床成功機率。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ydrosalpinx prior to in-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a network meta-analysis

根據 2016年這篇《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ydrosalpinx prior to in-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a network meta-analysis 》(可點選超連結)文章的研究:

近端輸卵管阻斷術、輸卵管切除術、抽吸治療輸卵管積水的評分,始終優於未進行干預的試管植入(IVF-ET)結果。

就相對排名而言,近端輸卵管阻斷似乎是最有效的干預措施,其次是輸卵管切除術。


Proximal tubal occlusion, salpingectomy and aspiration for treatment of hydrosalpinx scored consistently better than did no intervention for the outcome of IVF-ET.

In terms of relative ranking, proximal tubal occlusion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llowed by salpingectomy.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ubal disease in women due to undergo in vitro fertilisation

另一篇較早期的研究《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ubal disease in women due to undergo in vitro fertilisation 》(可點選超連結),納入646名女性的五項隨機試驗中發現:

在試管植入前,進行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治療輸卵管積水,持續妊娠(Peto OR 2.14,95%CI 1.23 至 3.73)和臨床妊娠(Peto OR 2.31,95%CI 1.48 至 3.62)的機率增加。

The odds of ongoing pregnancy (Peto OR 2.14, 95%CI 1.23 to 3.73) and of clinical pregnancy (Peto OR 2.31, 95%CI 1.48 to 3.62) however were increased with laparoscopic salpingectomy for hydrosalpinges prior to IVF.

輸卵管阻斷術 與 不干預相比,並未顯著增加持續妊娠的機率(Peto OR 7.24,95%CI 0.87 至 59.57),但臨床妊娠的機率(Peto OR 4.66,95%CI 2.47 至 10.01)則表現出明顯的提升。

Laparoscopic occlusion of the fallopian tube versus no intervention did not increase the odds of ongoing pregnancy significantly (Peto OR 7.24, 95%CI 0.87 to 59.57) but the odds of clinical pregnancy (Peto OR 4.66, 95%CI 2.47 to 10.01) had sufficient power to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

臨床妊娠(clinical pregnancy),指的是植入後 7週出現妊娠囊。

持續妊娠(ongoing pregnancy),指的是妊娠大於等於 20週。

【 是否應該切除輸卵管? 】

雖然臨床上的研究都顯示出「將水腫的輸卵管進行阻斷或切除」可明顯提升試管的著床成功率。

但,是不是「只要阻塞或水腫的輸卵管,就應該乾脆整個切除」?

我個人的好孕臨床經驗認為:「這是另一個需要多方面考量的問題」,年齡、卵巢庫存、輸卵管水腫、沾黏、阻塞的嚴重程度…等等,這些都要一併列入評估。

舉例來說:

1️⃣ 如果患者只有 35歲AMH庫存正常,只是因為患者希望愈早生育愈好,卻因為「輸卵管雙側阻塞(或水腫)」而必須進行試管療程。

在這種情況下,我並不會建議直接進行輸卵管切除,我會建議應該優先考慮進行輸卵管阻斷、或是結紮術,暫時性的預防發炎液體回流至子宮內膜即可。

原因在於,萬一試管植入遲遲沒有成功,那麼在此時先將輸卵管保留下來,因為目前還年輕,因此未來仍有機會可以透過輸卵管疏通、整形、植入術來嘗試著自然懷孕。

若是兩側直接切除,那就一翻兩瞪眼,未來完全沒有自然懷孕的機會了。

2️⃣ 如果是已經超過 43歲AMH庫存極低,而且在已經決定直接進行試管的情況下,我認為或許可以考慮直接切除嚴重水腫的輸卵管,藉此提高試管植入成功的機率。

不過,由於每位患者的備孕條件不盡相同,以上我個人臨床觀點還是會建議有輸卵管水腫狀況的備孕女性,應向生殖醫師進行更仔細的有效諮詢、並了解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之優劣利弊後,再做決定。

當時年齡、未來有沒有自然受孕的可能性?這些都是諮詢時必須列入的綜合評估必要因素。

所有機會,同時也可能是潛在威脅,就看怎麼衡量

而中醫部分(畢竟好孕患者今日來就診的地方是中醫診所嘛,怎麼能不談點中醫呢?),在整合今日苦主告知的所有身體狀況、脈象與舌象之後,我決定優先處理她的慢性蕁麻疹

免疫平衡是順利懷孕諸多條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人體裡任何的慢性發炎、過敏反應,都是免疫系統失去平衡的表徵。

根據我多年的好孕臨床觀察,在人體內免疫系統高度複雜的關聯作用下,即使只是看似常見的過敏性鼻炎慢性的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這些「大家總習慣忍耐著與它和平共存」的小毛病,都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生殖能力。

我在臨床上也的確見到許多患者「在多年的慢性鼻炎、慢性皮膚炎調理穩定之後,就順利自然受孕」的弄出人命例子,實在是屢見不鮮。

甚至還常常會有患者傳訊息來抱怨:「心容醫師,我就說只是要來調理身體,但沒有想要懷孕…」

Impact of allergic diseases on fertility

在 2019年發表的這篇《 Impact of allergic diseases on fertility 》(可點選超連結)提及:

女性生殖系統,似乎很容易受到生活方式相關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酒、吸煙習慣、心理壓力、夜間工作以及荷爾蒙或免疫系統疾病。

由於慢性臨床症狀、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使用藥物,過敏性疾病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它們已被證明會通過延遲受孕增加流產風險、或是月經功能紊亂來影響生育能力 。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seems to be very vulnerable to lifestyle-related factors, such as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moking habits, psychological stress, night work, and hormonal, or immunological diseases.

Allergic diseases cause a reduct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due to chronic clinical signs, changing lifestyle, eating habits, and the use of drugs.

They have been shown to affect fertility by means of delayed conception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miscarriage, or disturbed menstrual function.

有趣的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不孕症的常見原因之一,它通常與過敏症並存。

結果發現,與沒有生育障礙的女性相比,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同時罹患慢性鼻炎(AR)、異位性皮膚炎(AD)、過敏性結膜炎(AC)、哮喘(Asthma)的頻率更高。


It is interesting that endometriosis, which is one of the more frequent causes of infertility, often coexists with allergies.

It was found that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suffered from AR, AD, AC, asthma more frequently than women without fertility disorders .


—————————————————

這篇期刊論文提出的觀點,可算是為我長期以來的「臨床治療思路」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也剛好可以藉此提醒有慢性過敏現象的備孕女性,不要輕忽身體的慢性過敏發炎現象。

這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天啓,但卻是身體在向你傳遞「它需要被治療與調理」的重要訊息。

過敏性疾病影響生育能力


拍攝於京都・銀閣寺。


第一次回診,德國麻疹抗體

二週後的第一次回診,美女苦主帶著自己的抽血檢查報告回診,我首先注意到她體內幾乎已經沒有德國麻疹抗體

左側卵巢疼痛感消失很多頭痛的頻率也降低,但是蕁麻疹症狀不太穩定,所以我還是先吃了抗組織胺來協助入睡。」

「不過,已經開始依照醫師建議進行有氧運動,大便偏黏的現象也有改善。」

按時吃了兩週苦藥的美女,回診時在診間裡這麼補充說明。

根據她的檢查報告與吃苦戰線情報,我仔細評估後直接調整了針對皮膚的部分處方,並強烈交代她要盡快去補打德國麻疹疫苗,而且打完後至少要再等1個月才能再懷孕,依據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的建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德國麻疹疫苗,為何會建議在懷孕前就先施打?

一般人感染德國麻疹時的症狀並不嚴重,通常只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感冒的現象,並伴隨與麻疹或猩紅熱相似的不規則丘疹,而疹子大約會維持 2 ~ 3天後就會自然消退,對於身體健康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德國麻疹對於孕婦影響極為明顯,因為孕婦若於懷孕10週內感染德國麻疹病毒會透過胎盤垂直感染胎兒有將近90%的機率,會產下罹患「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的嬰兒

因此「德國麻疹抗體」是婚前健康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

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症狀

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症狀包括:

1️⃣ 眼睛病變(如白內障、青光眼、小眼症等)。

2️⃣ 心臟病變(如開放性動脈導管、肺動脈狹窄等)。

3️⃣ 腦部病變(如小腦症、腦膜腦炎、心智障礙等及聽力障礙、耳聾)。

4️⃣ 骨骼、肝臟、脾臟等長期損害或發展問題。

5️⃣ 嚴重時會造成死亡。 


第二次回診,經痛緩解

再過二週的第二次回診,她此時的月經已經結束,而且在回到我好孕門診的當天,也已經補打了德國麻疹疫苗。

「這一次的月經量仍然不多,但是經痛現象緩解,到了第三日才有稍微的腹痛。」

全身性的蕁麻疹症狀已經減少,只剩下手背、頭皮的癢感比較為明顯。」

「但,我仍然會反覆出現咽喉不舒服、咳嗽、咽梗感,也會覺得胸悶、需要大口換氣。」

第二次回診的美女苦主認真的回報戰線情況。

我後來仔細盤問起來才知道「原來她的辦公室座位,就正在冷氣排風口下,而且這是她長年以來的困擾,既不好意思自己動手去調控冷氣溫度與風量,也不能去把出風口給堵住」。

因此,我除了繼續調理她的氣虛、抵抗力不佳的體質外,也持續交代她「要試著戴針織帽、或是穿連帽外套來擋風,減少頭部受寒的機率」。

說到這裡岔個話題~

根據望聞問切,你可不要進診間一屁股坐下來就把手臂攤在我們家可愛的河童把脈枕上說:「來吧,心容醫師你說說看,我有什麼毛病?」

這時候我除了白眼直翻想開口直罵「你真的是有病」以外,就算你的脈象裡頭能埋一頭大象、藏一首將軍令,我也是得開口問你「我認為應該要知道的所有事情」。

真的,我們過去真的有那種自以為摸摸手就能弄出人命、自以為把把脈就能知你祖宗十八代的該屎患者,像這種來亂的,我都是直接轟出去,直接標註零分列為黑名單、禁止再次安排預約。


第三次回診,左輸卵管暢通

「子宮鏡檢查沒什麼大問題,只有一顆 3公分左右的肌瘤,也因為生長的位置不影響著床,因此婦產科醫師認為不用特別處理。」

「左側的輸卵管通暢,但是打顯影劑的過程痛得半死…」

第三次回診時,她皺著眉頭告訴我

此時,她的基礎體溫還算不錯,排卵前後有明顯的雙相,而且排卵的低溫、分泌物出現的時間點也相符,高溫看起來算是穩定。


第四、五次回診,卵巢疼痛感

「我的月經剛剛結束,這一次的月經量有更明顯增加。」

「月經剛報到時,也比較順暢、沒有經痛、也未出現月經滴滴答答下不來的情況。」

「左側卵巢的疼痛感已經完全消失,身體癢的情況已經減為 1 ~ 2分。」

「但是,仍會出現半夜咳嗽的情況,有時候還是會覺得胸悶缺氧。」

五月下旬第四次回診時,美女苦主這麼回報。

(二週後)

「心容醫師,我在一週前觀察到明顯的排卵分泌物。」

「但是,原本以前已經不再疼痛的左側卵巢,在這次排卵期時又開始疼痛了。」

二週後的第五次回診,她有點擔心的說。

我在仔細診察完之後,跟她說:「疼痛的部分,這通常是因為排卵期卵巢充血、或是與骨盆腔內的其他臟器互相推擠壓迫而造成的,不太需要過度擔心。」

「但是,你的確要稍微避免吃到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避免腸子因為更多的脹氣而導致對卵巢的直接壓迫更加明顯。」


第六次回診,好孕初階療程結束

「這次經前二天就覺得腹部悶悶冷冷的,不過月經第一天就很順暢的流出,而且顏色很鮮紅、血塊變少,經前的胸部脹痛也減少很多。」

「頭痛頻率降低許多,但是冷氣吹太久還是會覺得頭脹、不舒服。」

「喉嚨痛跟咳嗽都減少,入睡也都在約 15分鐘內,幾乎不太做夢了。」 

再過二週,回診時月經已即將結束,她繼續秉實回報戰況。

算起來,她調理到目前已經屆滿三個月,原本最明顯的蕁麻疹皮膚症狀、月經量偏少常常頭痛等現象也都已經明顯改善,而且入睡較久、多夢眠淺的情況也都減少,她現在的精神體力都明顯變好,月經週期也已經拉長到約 27 ~ 29日,也已經算是達到我一開始所設定的調理目標,因此我在「好孕初階療程」的最後一次的門診中,會按照慣例與患者討論下一個階段的好孕進階療程計畫。

41歲,單側輸卵管切除、AMH偏低,理當在中藥調理療程告一段落後,盡快去登記結婚緊接著進入試管療程。(依照我國法律,須法定夫妻才能進行人工與試管療程。)

「心容醫師~~~~~~~~」

「因為我覺得目前的身體狀況好很多,所以下一次月經報到時,我想要再麻煩您,先讓我吃個排卵藥兩三個月,試看看可不可以、有沒有機會能自然受孕?」

這位有點可愛的準太太在意識到即將被登出好孕門診時,突然這樣開口。

「好…好吧,再給你試兩三個月…」

打了個冷顫的我,很無奈地說:「但是,你的情況…我認為三個月已經是上限了,如果再沒有懷孕,請盡快趕快直接進入試管療程,不要再拖拖拉拉、婆婆媽媽了!」

在一陣陣大魔咒諄諄教誨之後,我開了好孕初階療程的收尾處方,請她在下次月經報到時,開始嘗試服用排卵藥。

就這樣,先讓她暫時回去努力與準腦公一起弄出人命了。


第七次回診,41歲
調理三個月懷孕

沒想到,才剛把苦主放走、只不過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就收到她傳來訊息說:「驗孕呈現陽性」,並急著想要回來安胎。

41歲才吃三個月中藥就懷孕?

什麼?

我打開她的門診病歷回溯、掐指一算,確認這女人就是在吃完最後2週的中藥處方後過沒幾天,就因為月經沒有來而發現懷孕了。

雖然我好孕門診裡也曾有 43歲的患者調理了一年多、就這樣調到不小心自然受孕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但是你 41歲才吃三個月的苦藥就中獎,那也實在是相當的 LuckyWoman!

因此在她回診之前,按照標準流程已經先讓助理傳訊息提醒她:「立刻現在馬上NOW,先去抽血確認血栓數值。」

在她回我好孕門診的當天,雖然剛好是週末,她依然帶著檢驗所的抽血報告前來,顯示 D-Dimer 已經高達1.0mg/L (或是 1000ng/mL),已經是正常值的 2倍,而且蛋白S 也掉到 55.7。

在這樣的年紀、這樣不穩定的懷孕初期,我高度積極建議:「趕快開始進行預防性的投予像伯基這樣的改善血液循環藥物,若能盡快趕到風免醫師門診,也要盡快與風免醫師諮詢肝素使用的必要性。」

因此在那天的診察過程中,我還請跟診助理緊急網路搜尋「週末依然有門診的風濕免疫科醫師」,就在我們十萬火急肉搜中部地區週末還要上班的可憐風免醫師名單時,她有點羞澀的告訴我:「中部、南部的院所都可以呦,因為等等要繼續南下,明天要辦婚宴了。」

哇~~~
懷孕+婚宴,那可真是雙喜臨門哪!

雖然我心裡是這麼高聲喝采、滿場飛奔、就為眼前的一對佳人感到異常高興,但是身為專業、冷靜的不大不小中醫師,我的皮囊還是只有微笑、點點頭說:「恭喜啊,終於要結婚了~」,並緊接著馬上提供週末還要上班的可憐風免醫師名單,強烈建議她要盡快就醫確認。

隔天,直到他們回傳已經順利取得風免醫師所開立的伯基時,我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故事寫到這裡已經逼近結尾,想當然爾…
後續就是一直協助到她懷孕滿 12週,而且在追蹤的血栓數值都穩定之後,我才火速發放畢業證書、讓她回去好好養胎。

但是就在 24週左右,美女準媽咪又因為血栓值上升過快、而且每日施打肝素仍然降不下來,而因此又再次回到我好孕門診,藉由中藥調理來協助控制 D-Dimer 數值。

正當本文完成的此時此刻,她已經懷孕滿 31週,而可愛寶寶也即將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份出生(雙魚),一路走來真的是很努力、也很辛苦!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也想再次呼籲「根據質能守恆、萬物不滅定律,你在宇宙的這裡拿走什麼,宇宙就會從你身上的某處也拿走什麼」、「付出努力與代價,才有可能得到什麼我們過去無法得到的人事物或經驗」,你如果想在我身上尋求好孕,絕對不可能是拿著銅板進來摸一摸手就能讓你隨心所欲、心想事成,辦得到的那叫做廟、叫做神明。

而溫柔美麗的姊姊我,只是一個很努力尋求能力進步、藉此能更有效協助患者擁抱好孕弄出人命的不大不小專業中醫師。你如果不想配合、不想付出代價、不想努力,那我真的無法幫助到這樣的患者些什麼。

要好、要快、又要便宜,你怎麼不自己去生一個?
更何況原本要進入試管療程的卻成功自然受孕,我當年大學聯考數學只考12分,因此那些數學應該比我好的你們倒是算算看,這樣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之後有機會,我也會在文章裏談談「懷孕後,血栓飆高」的臨床常見現象。

話說,我已經好幾組患者請生殖醫師務必跳過雙魚期,堅決不要產出雙魚,是有沒有那一位讀者知道是為什麼?

【 我派了兩艘船去救你了 】
( 當幸福來敲門 )

有一個人快淹死了,一艘船經過說:「你要我救你嗎?」,他說:「不用,上帝會救我!」。

又有一艘船經過說:「你要我救你嗎?」,他:「不用,上帝說會救我~』。

最後他被淹死,上了天堂。他說:「上帝,你為什麼不救我?」。

上帝說:「我派了兩艘船去救你了!!!」。

( 影片時間 00:56:13 的台詞。)

拍攝於京都。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好孕療程是高度時間壓力的複雜療程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