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容講談參與心得・說明 】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講談參與者 投稿 繳交的參與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相關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 心得・開始 ——————
—————————————————–
心容教育員工的方法,其實是從小美感教育應該做的。
這場演講讓我們打破框架,不要受到健保中醫的限制,而去思考走自費可以做成什麼樣子。我們不一定要全盤按照心容教育員工的方式走,但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全人教育的思維可以學起來,用在生活之中,先把自己培養好,才有能力面對高端的市場,最起碼也要能把生活過程自己想要的樣子。
用問答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思考,到底我們的答案是什麼,比起用傳統學校上課的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而事前推薦的電影、圖片和影片有展現出了主辦單位的用心,想從報名完成開始,就給予我們成長的機會,就看我們有沒有抓住這個契機。
報名的過程也充滿了重重的考驗,這個就留給報名的人自行體會了,先說破就失去了其中的樂趣了。
這場演講適合的是願意改變的人、願意保持開放心態的人,不適合只想要得到答案的人,聽了這場演講可以讓你改變心態,重新出發,努力去活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人生因此而變的更精彩。
心容的樣貌是因為總監的喜好才變成現在的樣子,那我呢?當天下午我才看了近藤麻里惠的學會整理,就學會喜歡自己一書,正好在斷捨離我無法心動的物品,房間裡只剩下會令我怦然心動的物品,感覺整個都不一樣了,我的房間也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什麼又是傳統的中醫?健保體制下的中醫因為收入有限而無法升級的窘況似乎就是,杜李威中醫到底行不行一書中提到他認為的中醫應該是全才,就像他的老師,不只中醫好,也會吃、會打扮,而不是只會開藥而已,這也是一種傳統的中醫,但是在現行的體制下除非自費否則難以達到。這讓我想到鄭曼青,他除了中醫之外,太極拳也十分厲害,也是一種傳統的中醫。
整場演說的關鍵處在於要了解自己,因此要不斷地問為什麼,一直問到最後,就會找到答案,jt 叔叔在修道病一書中提到,如何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需要做三件事,1.遠離代償反應 2.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做自己愛做的事(一語雙關)3.遠離相處之後會讓你覺得很累的人,這也可以是一種了解自己的方式。當瞭解自己之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才有努力的方向以及動力,要不然只會隨波逐流,跟隨大眾,就算最後取得很好的成就,內心依然會感到迷茫。
想要有所成長就不要一直讓人請,因為身為員工很容易只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和經營者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最好 pgy 兩年就出來自行開業,雖然我未來不一定會自行開業,但是站在領導者的思維去思考事情會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不管在哪裡都適用。
切忌批評其他醫生,這算是中醫的一種規則,不去批評其他同業開的藥,也不要對別的醫生開的中藥表示任何意見,或是指點病人吃西藥好不好,一樣的道理,西醫開的藥有它的道理,病人來找我們不是來聽我們的批評,而是來聽我們針對它的疾病做全方位的分析,所以沒有必要用自己的觀點來批評其他醫生。
要當一名好的中醫要能跨領域涉獵(不同的漫畫、藝術、電影),我也有在另外一名中醫前輩聽過類似的話,他的意思是說,就算你學的是其他東西,到最後也會對中醫醫術有所幫助,我的理解是說,其實就是一種追求真理的過程,只是方法不同,但是最後結果是一樣的,用不同的技藝去追尋真理,到最後的得到的是自己的真心,是一種圓融自在的境界,再運用自己的道去做各種事情,都圓滿如意,因為關鍵在心。
電影日日是好日有一句話:「常常去觸摸好東西,你才可以分辨好壞。」這讓我想到,我之前對沉香有興趣,也分享好的沉香製作而成的香給同學,有同學的回應是,一旦聞過好的香就回不去了,覺得自己之前買的香都完全不行。所以不只是要常常觸摸好東西,也要在各方面都接觸好的人事物,才可以具有分辨的能力,進而往更好的路邁進。那要如何在各方面都接觸到好的人事物呢?提升自己,讓自己也成為好的一員,就自然會接觸到同樣水平的人事物了。
要培養味覺,勿吃人工添加物和加工品,這個部份我盡量,因為飲食一直都是我所重視的,雖然沒辦法自己煮,但是平常吃飯的時候都會挑選好一點的餐廳,盡量吃的清淡一點,才吃得出食物原本的味道。不同的栽種方式也會有差,秀明自然農法、德國的自然動力農法在台灣都有農民在用來栽種作物,有機會我也想吃看看用這些農法種出來的作物做成的料理,還有台灣原生種的芝麻做成的芝麻糖十分爽口(可以搜尋蛙喜麻油)、台東原生的糯小米(網路搜尋彰農米糧)直接煮不加任何調味也很好吃,這兩家是自己有吃過的。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吃的東西其實跟藥同樣重要,如果病人飲食習慣不改,醫生開藥的效果也有限。
要可以感受水的質地,因此特地去喝水,之前有人推薦我喝雅漾的礦泉水,我喝起來真的有比較甘甜,我曾經把水放在水晶的水瓶一個晚上再喝,喝起來真的特別好喝,特別順口。我也有帶到班上給同學分享泡過水晶的水和一般的水,同學們也說喝起來真的不一樣。
聽了總監、員工和心容醫師的分享,我決定針對我能力所及的部分開始著手去做,希望十年之後可以有機會站在台上,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 心得・結束 ——————
—————————————————–
【 繳交時限 】
本次繳交期限為講談之後的十日內,此同學的參與心得於 02/ 20:24 繳交。
【 診所建議 】
知道,才能有機會找到。
而這次的講談就是希望能提供我們的視野,讓參與者都能理解到「路,是人走出來的。但,找到自己想要抵達的位置,這才是最重要的。」
感官的開發,才能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步驟「發現」。
唯擁有發現的能力,我們自己才會擁有更強韌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因此無論是在診所營運上或是醫療診斷與處置上,都可以用更短的時間與路徑找到最好的解方。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文章公布後的十日內獲得該次講談匯款的40%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