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容講談 – 參與心得 – 一隻甘草 (後中4)

心容講談參與心得・說明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講談參與者 投稿 繳交的參與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相關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 心得・開始 ——————
—————————————————–


與心容中醫的緣分,大概開始於 2019 年,當時我剛考上後中,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婦科問題,決定開始調養,透過 Google 演算法帶我來到了這間診所,在還沒有看診前,先看過了醫師的文章,「啊!感覺是一位很有個性、婦科超級厲害的醫師。」實際來到了診所,完成了療程、順利畢業,對這裡的印象非常深刻,真的是很特別的診所,從員工到醫師,從進門掛號、看診到離開,都能感受到內部的細心和相當高的就醫品質,那時只覺得原來中醫也可做成這樣嗎?是怎麼做到的?

後來也沒有再深究這個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即將面對職場,對於未來還有方向有那麼一點迷惘,這時剛好又透過粉專看到了講談的消息,第一時間覺得,打造出這間特別的診所的人,是不是能帶給我一個答案或是一些想法,不得不說,事前的報名程序確實滿麻煩的,但實在太好奇內容,總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至於總監提到的,表單內有陷阱題倒是沒發現。老實說對於收費這塊沒有太意外,畢竟等於是短時間內得到許多人花了好幾年才悟出的東西,反而是最初的 1000 元比我想的便宜,之後變成了 2000 也是多了一個「喔?那可能更值得期待了。」這樣的想法。

在講談到來前,先收到了一系列的片單,每部都還要看三遍以上,當下雖人有點錯愕,但稍微看了電影的簡介後,可以明白這些都是細心挑選過的好片,每部都傳達了不同的東西,礙於時間(雖然這又讓我想到醫師說,時間像乳溝一樣,是可以擠出來的),只好先看過去就曾看過的「穿著 Parada 的惡魔」、「高年級實習生」,並先挑了一部「日日是好日」觀看,似乎可以理解什麼要看三次以上了,通常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會單純看劇情,欣賞這部片的表層涵義,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才會開始看到一些小細節,到第三次看更能帶入不同角色的立場,甚至去思考小細節背後的涵義,隨著多次觀看,看得更多、想得更多,更不用說青少年時看的感想,跟現在看同一部片的感想已經完全不同,很高興可以因為這樣的機會,去重新接觸這些電影,之後也會繼續看完他們!

一開始期望藉由講談,得到許許多多疑問的答案,沒想到等著我們的是一連串腦力的轟炸,彷彿強制被抽離既有的框架,直接面對廣大無邊的各種可能,像心容醫師所說:「剛聽完覺得更加茫然。」知道得到了許多,但卻若有似無無法準確抓住,消化了好幾天,才能一點一滴將自己的想法整理並記錄下來。

經過這次講壇,似乎揭開了當初認為特別診所的部分神秘面紗,很驚訝中醫居然可以做到這樣的格局,從醫師、員工到總監,每個人都有各自必須要做的事情,工作分配也十分明確,大家發揮自己的所長,用最省時省力的方式,生產出最高的價值,原來過去的我總是把中醫想的太狹隘甚至太廉價,經過了提點,才恍然驚覺,是啊!中藥材都是天然的原料,從藥品的運送、儲存、到加工都是成本,加上氣候變化,未來只會越來越貴,這樣的中醫若單單只有健保,要怎麼生存?我們有那樣的成本在,是否也應該要有那樣的價值?而價值的創造、如何創造,全都操之在自己身上,或者是說自己的團隊身上,所以必須持續努力的變強,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

很喜歡當天總監說的:「沒有什麼是中醫該有的樣子,要做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們一直散射性的把問題延伸出去,殊不知那些問題通通可以追回同樣的源頭,也就是本質。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問別人,希望可以得到具體的答案,但片面的事實大概就像總監給我們看的方形和圓形圖片一樣,真正的本體是圓柱形,而真正的答案也是在我們自己身上,這個答案或許會隨著我們的經歷、努力、提升後有所改變,所以其實追求唯一的答案意義不大,重要的是讓自己有更多的選項和可能性,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

另外,講談還特別安排了員工分享的環節,事先不知道員工會分享什麼也是很有勇氣,一直以來的印象中,心容中醫的員工都滿年輕的,卻有不符合年齡的成熟思想,工作一年的員工,卻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該怎麼努力,「每天進步 1%,一年可以強大 37 倍!」這樣的話從一個年輕女孩口中聽到真的讓人十分佩服,也格外具有說服力,真的非常感謝她當天的分享。診所從挑選員工應具備的特質,到每一個階段的能力培養,競爭且合作的良好工作氣氛,又讓我們再次對於一間中醫診所有了嶄新的認識。

最後,心容醫師的分享,也提醒我開始注意了過去沒有注意的東西,或許是因為經歷高中重考、畢業後考後中,相較於同齡其他人,自己一直都還沒有一些成就出來,入學後偶爾會很著急,想要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多的中醫知識,證明自己的能力,有些東西只是囫圇吞棗就認為學完了,這樣的好勝心和急躁的心態,讓我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看看四周、品味日常、分析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沒有錯誤、培養自己對各領域的興趣,就像醫師說的,其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若沒有在日常生活先培養好五感,未來看診可能就淪為教科書式的開藥,甚至連簡單的望聞問切都無法掌握,捫心自問,自己也不想要成為那樣的人。可以從與患者互動的蛛絲馬跡中得到資訊,與西醫一起合作為每一位患者創造雙贏的治療方式,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並用言語給予他們安定心情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我所憧憬的未來的自己。

再次感謝醫師和總監願意舉辦這次的講談,傳承想法和理念,幫助我們開闊眼界,打破僵化且狹隘的思考方式,開始學習成長、正視自己的不足、透過與自己的對話改善狀態,並實際發揮在日常生活,這些都是我在講談珍貴的收穫,也期許能夠慢慢變的更強,持續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到極致。


—————— 心得・結束 ——————
—————————————————–

繳交時限


本次繳交期限為講談之後的十日內,此同學的參與心得於 02/ 20:24 繳交。

【 我們的回饋 】


之所以希望能辦這個講談,從一開始的報名到後續的繳費,裡頭都將各種選項當作是一種挑選與認知訓練。

從一開始的滿額報名中挑選出有效的報名人選,再從報名人選中透過費用與繳費機制來完成自然淘汰,這無疑就是目前大眾健保普世價值下的全自費市場情況。

除了挑選並教育客戶,我們更應該針對自己的環境、硬體、認知、與專業能力進行高度整合與追求極致的進步,格物致知。

就如同講談時提到的「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市場是存在的,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美好的共好,我們必須知道有這樣的東西,才能有機會找到入口並走到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

知道,會是所有行動的起點,也因此我們希望每一個參與講談的同學都能先知道「原來可以這麼做呀~」。

另外就是「本質思考」!

在提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反問自己對於該問題的認知與觀點,若是能不斷透過自我對話、自我覺察,那我們自己就可以為自己開拓出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時間優勢。

共好,一直都是我們的營運目標,而傳承是生命的目的之一,誠摯希望每一位參與講談的同學都能得到更多自我認識的能力。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文章公布後的十日內獲得該次講談匯款的40%為獎勵。

【 延伸閱讀 】

心容講談 – 參與心得 – 佚名 (後中3)
心容講談 – 參與心得 – 一隻甘草 (後中4)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