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診間速寫

診間速寫2
診間速寫,為了避免速寫對象被認出,文章內容會適當的放大特徵或是縮小特徵或是扭轉特徵,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而影響您的心情~

我想學薩諾斯大絕

在寫今天這篇文章之前,其實我考慮了好久,我原本是打算很衿實的把之前的文章按日索驥一篇篇補回來的,但是算一算從上個週末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少寫了4篇速寫(根本沒有時間補),而且如果按照目前診間忙碌生活步調緊湊的情勢發展下去,我想我應該會淪落到「在奈良公園打開 Macbook 邊補速寫、邊看小鬼吃梅花鹿餵仙貝」的囧境。因此我 道德淪喪 心一橫、眼睛一閉,決定直接用媲美薩諾斯的大絕「彈指消去法」來消去今天之前的 人生 速寫,一切都從現在重新開始,Ya!沒人可以再逼我交之前難產的速寫了…,就算你罵我是富奸也不行!

人是要向前看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感謝某讀者屢次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所提供的「偽多啦A夢人生重來槍」,我覺得對我挺有用der…)

img_6436
又被指責「鬧出人命」惹…(揮汗~)

專心打牌就會忘記肚子痛要落賽

今天診間裡有很多狀況,首先要說的是之前「在冬天穿黑白格紋薄潮酷,被我碎念的阿嬤」。

阿嬤這20年來其實過得很辛苦!
經歷了「卵巢癌切除+化療、術後疝氣、以及心導管3次放支架的手術」之後,腸胃的蠕動狀況一直很差,有嚴重的便秘問題。而且去年底(2017年底)又發生「腸阻塞+壞死以及術後感染休克」,幸運的是…她平安度過了這一關,只是體力因此大不如前,於是女兒把她帶過來我這邊調理。

過年前「天天都脹氣、腸子絞痛但是大便解不出來」,治療到2週前的回診為止,她的腹痛狀況已經改善到「兩週內,偶爾有1、2天會痛一下而已」,但她還是會抱怨「只要覺得肚子怪怪的時候,去蹲廁所就會噴一些黃黃水水的大便出來,之前的手術醫師有說開完這種刀就是會這樣,可是我都覺得我沒有排氣,所以拜託妳一定要讓我會放屁。」

今天她一坐下來,小心翼翼的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寫了日期和畫滿正字的紙給我看。

img_4339

「啊?這啥?每天打麻將時放進去的籌碼?」我很傻眼地問。
她女兒聽到我這麼說的時候,瞬間大笑,而且是笑到眼淚都噴出來的那種!

阿嬤面有慍色:「這是我每天去落賽的次數啦!」

喔對不起。因為據我所知「這個可愛的阿嬤自從動完大手術後,沒人敢帶她出門去玩,只能招喚孫子們回家陪她打牌」,所以這是她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娛樂,所以所以我才會把正字直接聯想到籌碼,阿嬤!金溪累捏~

不過,看著那張紙上每日排便次數的落差,我正色問她女兒:「有時候大便一天只有5次,有時候卻會高達13次?她平常都在吃些什麼?」

女兒回答:「老大,其實我很注意她的飲食,基本上她很愛吃的麵粉製品、甜食、油炸物、難消化的糕粿我都已經嚴格管制了,妳看到只有5、6次的,都是她很專心在牌桌上的時候。因為她一專心打牌就會忘記肚子痛要去烙賽啦!而且雖然她說她都沒有排氣,可是我每次聽到她進廁所都放屁放超大聲的!」

此時,阿嬤邊咕噥、邊解開束腹給我看肚皮:「喏!妳看,我只要脹氣肚子痛,肚子就會尖尖的!不過喝了藥以後肚子就不痛了,可是我如果一直揉一直揉,等一下就會想要去大便。」

於是我請阿嬤躺上診療床,輕輕壓了一下她所謂「尖尖的,其實是脹氣」的部位,果然聽到咕嚕咕嚕的腸鳴音夾著水聲。她肚皮上的手術疤痕又大又長、觸目驚心,這個年紀要動這樣的大刀,真是難為她了,我一邊幫她做腹部檢查,一邊示範也交代她女兒有空要幫她做腹部的順時針按摩

才按了兩圈,阿嬤馬上彈起來說她要去廁所。(實在是好身手!)

趁著阿嬤瞬身衝去享受免治馬桶的當兒,我跟她女兒說:「其實『脹氣、腹痛、多次但少量的水便』是在『腸阻塞切除手術』後很常見的現象,加上快80高齡的阿嬤這20年來的種種病史,腹腔內的沾黏難以避免,以我的做法來說,就是必須要養足她的氣血以及穩定她的消化機能」。

女兒點點頭:「老大,妳說的這些,我們都很清楚,因為她動完手術後,開刀主任也告訴過我們,因為小腸被切掉好一大段,所以她排便的狀況可能以後就都是這樣了~我現在只是希望她能夠像目前這樣,用中藥調理之後精神很好、可以吵著要出門去玩 或是 打電話 傳喚 孫子們回來陪她摸個幾圈,我就很開心了!」

「幸好她能吃能睡,上禮拜回診醫學中心的抽血報告包括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肪等等都一切正常,這個老人除了腸胃有點不好以外,其他都比我這個女兒健康呢!」女兒補充說明~

恩恩,其實我並不反對老人家打牌,不計較輸贏的話,只要能「持續動腦筋研究牌面,或是算計孫子的口袋」都是好的,雖然「打牌到底能不能預防老年失智症」還有待更多研究去證實,但是「保持與他人的互動和維持社會、家庭的參與感」的這個部分的確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阿嬤!記得打牌打幾圈就要起來走一走、動一動,不然坐整天也是會容易脹氣、肚子痛的,OK?

8874
前陣子有患者對於右手邊這個東西很有興趣,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知道這是什麼?或許下次來的時候可以多留心觀察一下~

再怎麼痛都絕對不要去開刀?

接下來是一位年紀跟我相仿的美媽,她從產後就有「嚴重的子宮沾黏子宮腺肌症以及子宮肌瘤」,每次月經來都「腹痛、腰痠到吃止痛藥完全無效,經量大夜用型衛生棉不到一個小時就全滿,而且月經還常常來超過十天以上,就算不是月經週期,下腹部也是一直都在痛」。長年這樣下來,導致她有嚴重的貧血血色素不到7

2個月前初次見到她時,她整個臉色都是蒼白的,連嘴唇都沒有什麼血色。

而且她孩子們都已經是讀大學的年紀了,所有就診過的婦產科醫師都建議她「既然已經沒有再生育的打算,那麼應該考慮做動手術把子宮切除」,但是她本人不願意,只希望能用中藥調理,看「能不能讓月經來不要痛,然後撐到更年期」等這些症狀自動緩解。

第一週的藥吃完,恰逢她的月經第3天,當天我因為初診很多,所以時間delay的有點久,因此沒有事先留意到她因為預約號碼比較後面的關係,在候診區整整痛了快兩個小時,她進門時臉色比一週前還差,幾乎沒辦法直起腰來。(也因此,目前已經請助理們檢討患者的候診狀況,要適當的回報給我。)

我有點內疚,忍不住跟她說:「妳月經每次來都痛成這樣,真的不考慮去動手術嗎?憑良心說,這種長達幾十年的子宮沾黏和腺肌症我真的沒有把握能幫妳把經痛處理好!」

她抬起頭來,很疑惑的看著我問:「中醫不是都希望患者不要去開刀?說拿掉一個器官會傷到經絡什麼的,以後身體會很不好嗎?」

我很誠懇的告訴她:「其他中醫師對於醫術或手術看法,我都給予最大的尊重。但有關於妳『是否需要動手術』的意見,跟我是中醫師、西醫師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子宮的狀況已經嚴重危害到妳的生活品質,而且持續引發更多其他的問題的時候,我就必須更多面向的幫你考慮手術切除的必要性』」。

「中醫理論的確認為身體的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希望能維持經脈之氣的完整運行,缺一不可,這我是認同的。問題是,以妳現在這樣無時無刻都在痛,而且已經貧血、頭暈、心悸,連走路都會喘的狀況之下,我認為即使勉強保留著子宮,身體也很難真正達到什麼氣血平衡很多時候,『兩權相害取其輕』是必要的我自己本身也是子宮切除的患者,7年前也是因為一顆惡性腫瘤而必須考慮摘除子宮,術後我的確有經歷一段時間的體虛、腰痠,但是在規律作息持續運動、自我藥物調理 之後,目前我的體能狀況還算不錯,除了太忙導致記憶力衰退,會把電視遙控器放在冰箱裡找不到、莫名其妙核准了喃小編長達數週的回國之旅之外…,其他一切平穩。」

她聽了以後,很虛弱的說:「醫師謝謝您,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再撐一段時間試試看。我知道我很難調,所以很誠摯的希望您能盡力幫我!」

我嘆氣:「能幫的,我一定儘量幫~但是有些狀況,真的超乎我能力的,我還是必須為妳做出最不耽誤妳病情的考量。」

她點點頭後步履蹣跚的離去。
接下來幾週的調理過程中,她的腹痛時好時壞,我並不認為這樣算是有明顯的進展。

今天回診時,剛好是她這一次月經結束,她告訴我:「這一次的經血量有大幅減少,大概六天就結束了,沒有拖拖拉拉。但我的腹部還是超級痛,我吃了好幾天的止痛藥一點用都沒有,而且會一直痛到肛門口,連痔瘡都痛起來,我已經在認真考慮要去開刀了,可以請妳幫我推薦一位醫學中心的婦產科醫師嗎?我想直接跟婦產科醫師好好的討論手術的方式與可能遇到的問題。」

啊,好,我真的很高興她終於想通了!
我跟她說:「人生就是這樣的,我們潛意識裡都害怕改變,希望留在安定的生活圈,這很正常。但是,總會遇到某些契機必須去強迫我們做出選擇,這個時候不應該在不了解各種可能性的情況下,就排斥其他的選項,我認為不管妳最終的決定如何,還是去聽聽看婦產科醫師怎麼說吧!把妳的疑惑和不安都提出來好好的跟醫師溝通,然後給自己的現況,一個能改變的機會。雖然很可惜的…我婦產科醫師第一優先的推薦開刀名單目前已經脫離本業分身乏術惹~」

「像我自從手術以後,最大的好處就是出國方便,買機票不用考慮生理週期,想飛就飛了!」媽呀,我的智障幽默感總是在不適當的時機跑出來,患者聽了應該很想翻白眼吧!(但是我自己已經下定決心不再翻白眼了,因為我現在發現眼球周邊肌肉退化,白眼翻了以後不太容易翻回來,挺累的…)

她聽了以後說好,然後:「那我如果真的決定要去動手術了,我還是希望能繼續調理體力,還有養血,不然我上網google有看到,說血色素太低是沒辦法動手術的。」

我:「是的,血色素偏低會增加手術過程中許多風險,這個部分主刀醫師會幫妳評估如何處理,等妳去跟醫師討論回來,我這邊會盡量給妳必要的協助,就不用太擔心了!」

我真心希望她能趕快脫離這種天天腹痛的日子!
孩子都長大成人了,原本應該是可以開始重新規劃人生新階段的時候,卻一直為病痛所苦,多麽辛苦啊!

img-8
生命的姿態,無論是新生、盛開、衰老…,都直得我們好好的欣賞!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不用假花的緣故!永遠都像新的,不會太假了嗎?

那個我不要啦,不太方便喔!

另外一個初診患者,是打扮非常時尚的美女OL

她一坐下來就瘋狂抱怨,「這幾個月手腳不知道爲什麼,長了好多水泡,因為爆癢,都被我抓破了!然後我手肘有一塊異位性皮膚炎已經快10年了,只要季節變化就癢,最近好嚴重喔!」

她攤開手掌、掀起裙子給我看,我果然看到手背和腳背上密密麻麻的汗皰疹,真的通通被她抓到紅腫脫皮,然後手肘關節那一大片病灶,已經增生肥厚乾裂掉屑,加上她一直亂抓,簡直是面目全非

 —————– 汗皰疹解說・開始 —————–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水泡樣濕疹」,與汗腺多寡無關,也與病毒感染無關,初期會先出現「紅癢 ➡️ 起水泡」的現象,進入慢性期後,皮膚就會變成「脫皮 ➡️ 皮膚乾裂」的狀況。

—————– 汗皰疹解說・結束 —————–

我嘆氣,問她:「所以妳之前都怎麼辦?看皮膚科嗎?」
她:「對呀,就是一直抹皮膚科開給我的類固醇軟膏,還有一條抹了會涼涼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我:「那妳有注意飲食、規律運動和作息嗎?」
(甜笑):「怎麼可能?我每天下班都好累,只想跟同事去吃晚餐、罵罵老闆,然後再續攤去喝點小啤酒什麼的。」

我:「…。那週末呢?週末可以運動吧?」
她:「不行,週末是我血拼的時間,我只要一週沒有血拼,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

我:「…」。(老天爺請給我力量,我一定要忍住不翻白眼、不罵人。)

「喔好癢好癢,醫師妳快點開藥讓我不癢啦!」,美女OL邊一直用力抓她的手腕邊開始撒嬌說~(好可怕,那力道之大彷彿皮膚不是她的一樣,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好,妳目前這個狀況,真的希望趕快改善的話,我會建議妳搭配水煎藥,而且妳現在生活型態都不及格,全都必須重新調整過。不可以熬夜、不可以喝啤酒,而且每週要規律去運動至少三次。」

她反應好快,顯然有備而來:「我不要!那個水藥我不要啦!不太方便喔!」
我:「妳不是想要快點好?」

她:「不是喔,我是說要快點不癢,不是說要快點好喔!我覺得調理好皮膚這件事可以慢慢來,我不急。

我在心裡默默地問候了「您老師」大約一百次,然後告訴她:「雖然妳的笑容很甜美,但我希望我這邊提供的醫療精準不急與慢慢來不是我的考量選項,為避免與妳的就醫期待不符,我會建議妳去其他醫療院所治療…」,我揮揮手,請助理送她出診間~

雞同鴨講本身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我決定以後這種事我不幹了,頻率不同,多說無益!

最後…,我只要努力撐過這週就可以飛走了~
但,我現在需要的是一箱「X牛」。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32117005_893651050795426_2289826917253120000_o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