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這篇速寫,是我在極度憤怒又極度吃驚的情況下所寫的,不是很好閱讀,請多多見諒~
主角是一位老患者,很漂亮有氣質的年輕女老師。
月子坐到生不如死的產婦
這位年輕的美女老師是去年3月的初診,因為「月經量很少,結婚好幾年都未能懷孕」,來穩定調理了半年左右,於去年9月成功懷孕。當她在門診親口對我說出「醫師妳弄出人命」時,我真的很開心,終於又有一個可以畢業 踢出去了…。
那段調理期間,因為她體質偏弱,調理過程中經量反反覆覆,時多時少,狀況沒有非常穩定,再加上她是特教老師,班上會有些孩子需要花比較多的心力去輔導,也常常要帶學生們去校外觀摩學習,對她的體能真的是一大考驗。而且調理後的懷孕期間又恰逢同事請長假,她1人要身兼2人的工時與工作,在心理與身體上的雙重壓力可想而知,因此我很擔心她孱弱的身體沒有辦法應付「懷孕後依然要超時工作」這種艱困的情形。
幸好,她懷孕初期並沒有明顯的孕吐,她也告訴我:「我會去跟學校要求增調師資過來幫忙」,因此我幾經考慮後告訴她:「如果妳吃得下、睡得著,沒有特別的不舒服,而且工作部分的確能夠有人幫忙,那麼在懷孕期間不需要特別來找我調理什麼。但,請你要切記「不能逞強,該休息就要休息」,妳總是習慣把責任往肩上扛的時候,別人也就樂得通通讓妳扛了,這樣對妳一點好處都沒有。」
她聽了點點頭,說:「我知道,既然小孩好不容易來報到了,我一定會好好的保護他的」。
於是,接下來再看到她,是今年的1月回診(當時她懷孕20週左右),她告訴我:「到目前,身體狀況都不錯,精神體力甚至比懷孕前還要好一些。都吃得下,睡眠也還不錯,我自己跟寶寶的體重都穩定增加,產檢也都正常,只是上個星期不小心感冒了,吃了西藥後目前還是有咳嗽、流鼻涕的情形,所以就想說應該來讓醫師看一下。」
我看她氣色尚佳,臉色紅潤,脈象也滑大有力,略微安心,於是幫她開了「化痰止咳」和收尾感冒的「鞏固正氣」藥,並交代她:「臨產前要記得回來讓我診個脈,評估一下產後調理的用藥」,就讓她回去了。(脈診中的「滑」是指脈象顯示血液充足,流動順暢的意思)

因為 時光飛逝 我太過忙碌,當我今天看到她在預約名單上時,才意識到「啊!她應該是快要生產或是生完了」心想她應該是要來做產後調理的,但就在她走進診間時,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她雖然刻意整理過儀容,也上了淡妝,但那美麗的容貌下還是掩不住憔悴的神情和蒼白的臉色。
我忍不住先開口問她:「妳怎麼會弄成這樣?」
她有氣無力地說:「醫師,我懷孕前期跟中期的狀況其實一直都很好。但是在懷孕30週左右時,醫師發現我有『植入性胎盤』,也出現『子癇前症,有妊娠高血壓和尿蛋白』,然後在35週時發現胎兒的心跳和羊水量都在掉,醫師臨時決定要馬上剖腹取出寶寶,所以我已經在五月初進行了剖腹產。但剖腹的過程中我大失血而休克,差點送了命,醫師也是好不容易才把我救回來。寶寶出生時不到1800公克,在保溫箱裡住了2週,才跟我一起到坐月子中心去。我自己剛生產後的兩個星期幾乎都在家裡跟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完全沒有辦法休息,還得了嚴重的產後憂鬱症,所以也沒有回來您這邊調理,真的很抱歉。」
—————- 備註 —————-
「子癇前症」即所謂的「妊娠毒血症」,是一種懷孕中、後期發生的疾病。此疾病指的是「在沒有高血壓的病史之下,懷孕20週以後才出現的高血壓合併蛋白尿」。
根據統計,全世界的子癇前症發生率約為 5% ~ 14%,是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此疾病發生的原因不明,但研究顯示可能跟胎盤的異常以及免疫系統的問題相關。
而「植入性胎盤」是產科中極凶險的疾病,容易造成孕婦的死亡。
—————- 備註 —————-

聽到這裡,我已經開始搖頭。
求子之路已經漫長艱辛,然而懷孕到生產又是另一個需要戒慎恐懼的過程,即使當今的醫學與科技再怎麼樣發達,也無法百分之百的確保平安生產,也因此每一次的順利生產都是值得慶賀的!孕婦所受的磨難,真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夠體會~
她接著說:「後來,寶寶跟我一起去坐月子中心,我原本以為會比在家裡輕鬆,卻沒想到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
說到這裡…她開始痛哭失聲,好幾次因為哽咽而無法接續下去。
她說:「我的乳汁很少,不管怎麼樣擠就是擠不出來,可是月子中心的護理師說『如果妳沒有辦法用手擠超過30cc,就不可以用電動擠奶器』,結果我第二天就擠到右手變成媽媽手,痛到不能出力,再加上這間坐月子中心是大醫院的系統,護理師的態度都非常強硬,她們告訴我:『每一個產婦的狀況都是要被評鑑的,絕不能夠給寶寶喝配方奶,一定要讓寶寶喝母奶,擠不出來就要親餵』。可是我就真的沒有奶啊!我已經勉強自己什麼都吃,但不管怎麼樣乳汁就是那麼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她邊哭邊繼續說:「看我的寶寶吸不到奶,已經餓得哇哇大哭,結果好幾個大人一起強壓住他靠向我的乳頭,我真的是…非常生氣又非常崩潰,覺得非常對不起他,把他生得這麼小,然後又沒母奶、沒辦法讓他吃飽,還要看他這樣被強迫吸奶,我真的是崩潰到極點,好幾次都很想死。」
天啊!我們國內之前推行的推廣母乳和母嬰親善政策已經被扭曲成這樣?
因為需要評鑑,所以強迫母奶不足的寶寶挨餓,不能喝配方奶?然後弄得本身就體力盡耗、必須好好休養的產婦心力交瘁?
況且,生產時大失血的產婦哪來的足量母乳?就如同之前跟大家提過的,母乳也是一種必須在氣血充足的狀況下才會有的產物啊!聽到這邊我真的已經是極度憤怒!
她繼續哭著說:「那時候在坐月子中心簡直生不如死,我每天半夜都一直哭,心裡想我怎麼會把自己跟孩子弄成這樣?現在好不容易回到家了,請月嫂來幫我煮三餐,可是這個月嫂也很堅持一定要弄藥膳給我吃,但我只要一聞到藥膳的味道,就會跟在坐月子中心的恐怖回憶產生連結,導致她煮的東西我都吃不下。我其實不懂,一樣是蛋白質,如果是香噴噴的烤雞我就可以吃很多,那為什麼我不能吃烤雞呢?為什麼就一定要反覆地吃那些我現在看到就會害怕的雞湯呢?所以我常常會趁著月嫂不在的時候偷吃我自己想吃的食物。」
「而且每個我認識的人都跟我說:『他出生就營養不良、體重過輕了,妳還不想辦法弄出母乳給她吃,妳這樣沒有盡到當母親應盡的責任!』,我每次聽到這類的說法都心如刀割,之前跟我差不多時間生產的朋友也曾經把她多出來的母乳分給我,可是我的寶寶一口都不肯喝,他只肯喝我的母乳跟配方奶,那我現在到底怎麼辦?我實在沒有體力再擠奶了,每天晚上兩個小時起來一次,我嚴重的睡眠不足,白天常常都處於恍神狀態,有一次暈眩還差點滾下樓梯,我真的非繼續餵母奶不可嗎?不餵母奶,就是不及格的母親嗎?」
天啊!我看她哭成這樣,我真的非常憤怒、很心酸,眼淚也同時在眼眶中打轉~

我很嚴肅的跟她說:「從來沒有人可以規定產後非餵母乳不可,當初會推廣哺乳政策,是因為哺乳對母親和孩子都有許多好處,但這必須在產婦的體力許可狀態下才能進行。乳汁也是由妳的氣血轉化而來,妳從生產大失血到現在都沒有好好的休養過,根本不可能會有什麼充沛的奶量,這不是你的問題,差點因為大失血而死亡的產婦,誰該死的可以用『這媽媽沒有餵母奶所以不盡責』來苛責?我認為不能強迫每一個人都無條件、無差別的去遵守框架內的規則,妳並不是只要照顧寶寶到妳乳汁餵光的那一天,妳是要照顧他到長大能自立的那一天啊!眼光要放長遠一點,現在這個階段如果妳沒有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那麼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誰來呵護他、支持他呢?這家她媽的該死的月子中心!」
接著,出於強烈的心疼和不捨、還有憤怒,我用非常激動的口吻跟她說:「妳必須學著『選擇性的去聽他人說出來的話』,即使是再親近的親友也一樣,怎麼樣做對妳跟寶寶才是最好的,妳自己心裡要很清明。每天都睡不飽、沒有體力再餵、妳也沒有動力再餵下去,這並沒有什麼好愧疚的,你損耗了你大量生命把他帶到這個世界,這已經很棒了!而且妳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沒有滿足『大部分人所期望的事』這並不一定是錯誤的,很多時候那只是一個選擇!請你做出在這個當下對妳跟孩子相對比較好的選擇,不要被『大眾觀念、普世價值』給綁架了。妳的個性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太習慣照單全收了,可是現在人生裡不是只有妳自己啊,妳必須要同時為這個孩子、家庭作考量,懂嗎?」
她擦擦眼淚、點點頭,跟我說:「我原本是想要來吃中藥追奶的,但是現在我想還是先把自己的體力調養好吧!」
很好!肯把話聽進去,我就知道該怎麼幫妳,但請妳自己真的要放下很多不必要的束縛,好好為自己跟孩子加油啊!
然後想吃什麼就吃,只要是有營養,對妳有好處的都可以吃,幹嘛偷偷摸摸?
哪有人花錢找罪受的?
時代不一樣了,很多舊有的觀念必須要與時俱進,不能讓別人還拿裹腳布來纏著自己而導致自己摔得鼻青臉腫。這雖然只是一個比喻,但是這個時代的女孩子們,真的要仔細去想想,什麼才是當下對妳自己最好的選擇?
絕對不是長輩或師長說的話就一定正確,所有的法規和政策也必須要符合時代改變而不斷修正和檢討,如果我們不懂得捍衛自己的權益,只能任憑別人擺佈,那真的非常可悲啊!
最後,我希望這位很美麗的年輕老師能放寬心,要學會如何好好的對待自己,勇敢的對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說不!千萬別讓喜事一樁卻變成悲劇收場!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是很值得慶祝的,妳要想辦法讓自己心情開心、身體健康,妳才能以身為母親的形象好好的在孩子的心中成為典範,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手電筒也要能夠照亮前方的道路~
成為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生命典範,這是值得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但這並不是叫妳一定要拋棄自己才能成就孩子,剛好相反的是…
在考量到孩子的情況下成全最完整的自己,才會使得自己活的開心、有光芒,也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心中與未來最重要的指標。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請媽咪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方式帶小孩,未來的跟路還很長,我是高齡產婦,為了有小孩,先去處理子宮肌瘤,很幸運做試管第一次就懷上了,老公很貼心,說以後沒母乳就喝配方奶,所以我從不免強,告訴自己當個快樂的媽咪,寶寶才會健康好帶,媽媽的心情真的影響小孩很大唷,所以我有一個天使寶貝,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