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鬼有理由嫉妒凡人視角
「如果某個層次是決定論的,那麼在更高和更低層次,也可以是非決定論的。」
「只有我們詳細告知魔鬼如何劃分物理的層次,它才能推斷出更高層次的歷史。」
── 克里斯蒂安·利斯特 (Christian List)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哲學家)
更高維度的知、識,或許就像星際效應這部電影裡第五維度的生物一樣雖然可以控制時空方向性,卻仍要仰賴更低維度的生物才能達成一些事情。就如同衛星高高在上俯視一切、看似洞悉佈局,但衛星上、太空站上的智能對於地面發生的事件,很難有立即性的介入接手能力。
衛星俯視監控、地面部隊或硬體裝備的地毯式了解與搜索,這兩者並用才能讓一場戰役或是決策,更有機會完整的朝著我們所期待的方向進行。
就在開始著手這篇文章的前幾天,我很難得的可以在大半夜跑出門去看了「奧本海默」。
在出門前,全世界都知道我家那個不去學校、近期到處接下鋼琴大師們的彩排攝影、忙得天昏地暗在家自學的白爛女兒,竟然出言不遜、肆無忌憚的開口問:「老木,你是不是要去看阿茲海默?」
口丕 口丕 口丕,是在講三小朋友?
這到底是16歲花樣少女,就世紀罕見的出現失智症頭?
還是單純因為這小鬼就是不認真讀書?
身為她的老母我,實在很難不氣到不得阿茲海默。
阿茲海默,不,奧本海默這部電影在看完之後,我認為若是以改編傳記來評價這部諾蘭的新作品,憑良心說,的確是值得觀賞的一部精彩電影,光是教科書上所有著名、早就忘光了的 物理學家,齊聚一堂的互(嗆)動、合作與過招所激盪出的火花,這當然是難得的視覺與心靈饗宴。
不過,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諾蘭在配樂上的操作習慣。
原本就已經有龐大知識、資訊,需要好好思考解讀的這部電影,仍是刻意將背景音樂比例加重,而這樣的操作卻直接削弱了影片本身的脈絡與穩定性,而且還是持續三個小時的不間斷疲勞轟炸,這對大腦與耳膜來說,還真的是頗為吃力,只是說前一部「天能」也差不多是這個「失衡」的狀態。
我認為反而是同檔期的「芭比」,乍看之下似乎是個無腦的粉紅泡泡電影,但是電影卻非常巧妙與平衡的帶入自我認同、男女平權、母女關係…等觀點與情境,而且敘事比例的拿捏不但是恰到好處,電影裡那一段由女秘書所述說的「身為女性在各個層面上的困境」,也讓我這美的冒泡的女漢子(真的很敢說)非常有所感觸、甚至濕了眼眶,因為我自己從小就是身處在「被爸媽當男生養、不能穿裙子、一定要當醫生」的這樣期望空間裡長大的!
因此在「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一經比較就傷害滿天下」的同檔期電影裡,奧本海默的劇情結構就顯的零碎鬆散且略為牽強,而「芭比」這部還沒看就讓我先反感十萬次的電影,卻像個原本只是認為外表浮誇的華麗蛋糕,但是,沒想到在放入嘴巴、開始品嚐後,卻能感受到口感的多層次、其中的細緻豐富、餘韻無窮,很是讓人驚喜。
套句我們家喃小編所說的:「芭比是一部笨蛋看了也會喜歡的電影」,也因此他這個笨蛋可是進場連續看了兩遍呢,你說扯不扯!?
好,以上先結束我一貫不專業個人影評之後,我想藉由奧本海默電影中「上帝不擲骰子」的這句愛因斯坦名言,來開啟這篇專業醫療文章的開場白。
(等等,那以上文字那麼多,難道是開場白的開場白嗎?)

上帝不擲骰子
舉世知名的爆炸頭象徵之一:愛因斯坦,其口中所謂的「上帝不擲骰子」,指的是「在傳統物理學裡,所有的系統事件都有必然性、規律性及客觀性,可用公式來準確描述或是推論,不會有模糊空間。若真有其偶然性,一定是源自於我們對其真正成因之無知」。
更近一步來詮釋的話:「波函數塌陷的超距作用會以超光速進行,這跟狹義相對論的光速為恆定最大速度是完全抵觸,而若超越光速,則會引發因果性的危機」。
正因為 愛因斯坦 堅守「定域實在論:光速為恆定最大速度、不因觀察作用而改變被觀察的原作用者」的這兩大信念,因此有了舉世聞名的這句通俗諺語:「上帝不玩骰子」,而這顆本身就有點像是黑科技外星腦的爆炸頭,更甚至企圖透過 EPR弔詭 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不正確性。
更直接與粗鄙一點的說法:「定域實在論,就是 愛因斯坦 在科學領域與邏輯思維裡的唯一上帝」。
【 實在論 】
實在論(realism),指的是實際存在的物理現象,而且這個物理現象與觀察者、觀察作用完全無關,不因觀察與否而改變所得到的觀察內容。
薛丁格的那隻貓,就是最知名的反例。
【 定域論 】
定域論(Principle of locality),指的是「在某區域發生的事件、特定物體,只能被它週圍的力量影響,且以不超過光速的傳遞方式而影響其它區域」,意思仍是光速為最大速度。
定域論對於物理直覺相當具有吸引力,也是“狹義相對論”的基礎。
【 EPR弔詭 】
EPR弔詭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是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 於1935年所提出的論文:「任何成功的物理理論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物理理論必須正確無誤、物理理論必須給出完備的描述」。
而其中的「物理理論必須給出完備的描述」這更直接定義在「物理實在」的實在論。
「思維是忘卻差異,是歸納,是抽象化。」
出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Funes, the Memorious)
──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阿根廷・作家)
要理解並創造知識,並無法靠著 100%強記,更甚至要有某個程度的遺忘與莫名,才有可能帶來突破的嶄新視野。
而量子力學則是認為「隨機性是內建於物理世界的特徵與其中一種本質,例如:放射性的原子核會自發性的衰變,沒有規則能預測發生的時間、軌跡或原因」。
定域實在論是古典力學、電磁學、相對論裏很重要的特色,但是,由於非定域的量子糾纏現象,量子力學根本不可能符合現況的定域實在論;而 EPR弔詭 也不能接受非定域量子糾纏理論。
量子糾纏理論,可是很有可能會直接與狹義相對論裡,所主張的光速為恆定最大值之定義發生全面衝突。
這就是為何爆炸頭老兄會選擇說出上帝不玩骰子的時空背景與觀點。
以上賣弄近代物理 姿勢 知識的小女子我,真正想說的是:「從事這麼多年的中醫臨床經驗,在透過奧本海默電影去理解到量子力學時,讓我直接聯想到:『生命的運作系統固然帶有部分古典力學的特性(實在論):有規則與模式可循。但是,卻仍然有很多狀況與現象,是無法一以蔽之』。」。
我個人認為,生命的運作或許會有某個程度更像是量子力學裡「隨機與不可精準預測性」的概念,畢竟這應該也算是物理客觀世界,所具備的其中一種本質吧?!
就像我之前在養卵聖經評論文章「《科學實證養卵聖經》評論與延伸 (可點選超連結)」中所提到的:「許多科學家窮其一生想要找出各項事物背後隱藏的變數,讓諸多理論不再具有混沌不清的部分、讓人體所有的運作都能完全合乎我們的直觀、讓所有幽暗的疑義角落都能被照亮、讓從事生殖專業的醫師們得以一覽無遺地控制受精卵發育的過程…」
我們身為醫師所期待的世界,或許是長成像爆炸頭斯坦所認為的「上帝不擲骰子、非黑即白、可以輕鬆一分為二的對比清晰世界」,但是,我個人的臨床實務經驗,卻又告訴我:「治療行為,雖然說的確必須要想辦法找出病因、排除各種問題、力求精準。但是,很多時候,精準並不只是排除所有科學現況已知的變數,就能直線達成的~」。
隨機與不可精準預測性,是物理客觀世界的其中一種本質。
力求精準療程時
必須知道的事
【 力求精準療程時必須知道的事 】
現代醫學所描述的人體,是由有形的物質所構成、並依循生理學規則運作的實體,一切都可以解構分析,從系統、器官、組織、細胞、乃至於胞器、細胞核、分子、原子…等。
而評估人體運作功能與效率的方式,則是透過監測心跳、呼吸、血壓、血氧…等生命指標,以及各種抽血項目(例如:血液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肪、尿酸…)、影像檢查如(例如:X光、超音波、MRI、CT…),也由這些數值來決定治療計畫及藥物處方。
此外,藥物的劑型、作用機轉、代謝路徑、血中藥物半衰期、副作用…等資訊,更是我們醫師在開立處置、選擇處方時的重要依據。但是,什麼樣的疾病,該使用什麼西醫藥物,在一般情況下應該都有範本與前例可循,不太容易因為換了醫師、或是換個醫院,就出現天差地別。
然而,中醫學所描述的人體,則是有形之血、無形之氣、臟腑、經絡共處在一個連續的動態平衡中,與心智共存共榮。
然而,這樣的動態平衡,卻是很容易受到內在因素,例如: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緒)、外在因素例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致病因素)所影響,因而表現出各種氣血、陰陽、虛實、寒熱夾雜比例不等、又隨時變化的不同體質,其複雜程度之高。
因此,在同一位患者身上,有效治療藥物的組成內容,極有可能會因爲每位中醫師切入療程的視角不同而有著大相徑庭的處方內容,因此,這確實是考驗著我們中醫師對於患者體況的判讀能力、以及開立處方的精準功力。
以上提到的這兩套「用於評鑑衡量人體的參數」明顯不同的中西醫的醫學理論,是否可以在現況的醫療體系裡並存、甚至共好?
這部分,我個人認真的認爲是可以的。
這些年來,我們不斷持續提升自身專業與跨領域的判讀能力,並且持續優化敝院各項工作項目的同時,也就是期許自己可以更有能力、更高效率的協助患者整合這兩套醫學理論系統,並為患者群提供最適合個人專屬的醫療計畫,盡力提高療程中處方處置的精準度,從而盡快達成患者們求好孕的願望。(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
【 樂可孕 】
近期上市的一支名為「樂可孕(Rekovelle)」的重組人源性 FSH 排卵針,其每日的使用劑量需要依照母公司 輝凌製藥 所提供的演算公式,並納入個體的「體重」及「AMH數值」。
這應該是首支將 AMH 數值實際使用於計算藥物劑量的排卵藥物,目前我在好孕門診裡已經看到有某個比例的生殖中心開始使用這個藥物進行排卵誘導。
文章寫到這裡時,我歪著頭想:如果愛因斯坦不只是位物理學家,而且也同時具有醫療人員的背景,那麼在他所見所聞的世界中,是否還會確實認為「上帝不擲骰子」?
或許就像許多近代哲學家與物理學家所推測的:這位據說大腦頂葉皺褶數量遠高於一般人的爆炸頭先生,並不是全然反對量子層級的運作模式,畢竟,發現量子力學帶有不可預測性質的衰仔就是他本人自己。只是遺憾的是,爆炸頭本人就是不能接受隨機性成為自然界的基本法則罷了~
以上都是個人淺見,還歡迎專業相關領域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可以不吝賜教。(豹子頭如果換成索爾來演,該有多好呀~)
接下來,我想藉由一位吃苦剛滿三個月就自然好孕的患者故事,說明我自己是如何整合中醫學、現代西醫學這兩套不同參數的醫學模型,來為好孕患者找到最適合準媽咪當事者的弄出人命專屬路徑。
「為了要懷孕,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
這位現主時 35歲的 OL美女,是今年(2023年)二月中的初診,就在我強烈建議她去抽血檢查後的第二次見面時,她是如此的鏗鏘有力地重新塑造自己的期待與行動力。

35歲美女的初診
(2023/02/15)
「心容醫師,我在 2022年四月結婚後就立刻開始備孕,七月在家附近的區域醫院檢查時,有發現輸卵管阻塞的情況。」
這位看起來很聰明的 OL精瘦美女,用著輕鬆愜意的逍遙派掌門人的口吻,把自己過往狀況完整交代。
「後來又到另一間醫學中心做腹腔鏡檢查,但是這一次醫師卻說輸卵管正常,只是同時又發現骨盆腔有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因此醫師已經幫我一併處理沾黏的問題,所以我的輸卵管目前應該是通的。」
「可是那時候到現在,已經又六個月過去了,都沒有懷孕成功。」
「我的月經週期一向偏短,都只有 24 ~ 26天,而且第一、第二天經血與血塊比較多時的經痛會很明顯,那是吃普拿疼也沒用的疼痛, 必須要吃婦產科開立的克他服寧才會有效。」
「之前我有持續使用排卵試紙測量自己的排卵,是都可以測到強陽,也有很明顯的蛋清狀分泌物,我自己想這樣應該是有排卵吧,所以我就沒有量體溫。」
「我曾經動過一些手術。」
「大約十年前,我因為甲狀腺乳突癌已經切除雙側的甲狀腺,目前每天服用 2顆 50微克的昂特欣補充甲狀腺素,三個月追蹤一次 TSH。」
「2022年 11月的數值是 7.236,2023年 2月的數值是 7.916,新陳代謝科的醫師說這樣的指數還算可以。」
「幾年前因為曾經出現眼皮下垂現象,醫師懷疑是肌無力症,因此安排檢查後發現有一顆胸腺瘤,那時已經手術切除,目前仍持續追蹤乙醯膽鹼抗體,也都是正常的。」
「還有,因為鼻塞嚴重,曾經開刀處理過鼻中隔彎曲,然後因為老是扁桃腺發炎化膿,也已經切除。」
「其他的身體狀況,雖然鼻子動過手術,但目前躺下來還是會鼻塞,容易手腳冰冷、皮膚很乾燥,是那種抹很多乳液卻還是很乾的情況。」
「大便很硬很難上,大概 3 ~ 4天才會上一次,我自己後來補充了益生箘之後,是有稍稍好一些。」
「算是很好入睡、但是睡眠很淺、很容易醒。常常覺得脹氣、胃食道逆流,白天很容易疲倦。」
「目前我跟先生是都希望可以自然懷孕,所以想來看個中醫快速調理一下身體。」
【 克他服寧 】
克他服寧(cataflam),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成分是 diclofenac,常用於輕度到中度的發炎及疼痛治療。
呃…
「來看個中醫」、「來快速調理一下」?
這話聽起來,像不像是「來去看個電影」、「來去喝個快閃咖啡」之類的隨意自在?
我兩眼發愣、望著弱弱長的候診清單,忍不住在心裡苦笑著。
【 敝院好孕療程的工作流程 】
當一個求孕的患者,在搶到敝院的預約名額後、走進我們這個不大不小的中醫診所的那一刻起,敝院的專業團隊就要開始進行下列工作:
1️⃣ 視患者情況安排高階的好孕療程評估表單的選填。
2️⃣ 檢視患者現況已經取得的卵巢機能、免疫血栓檢查等相關資訊,並提供需要持續追蹤、或是需要追加的更進一步檢查項目。
3️⃣ 提供合適的相關轉診醫師之名單與資訊。
4️⃣ 檢視患者目前的慢性用藥資訊,並且比對在用藥情況下的相關指數,是否已經得到良好控制?並審慎評估是否有需要讓患者向原開立處方的醫師進行另需進行的諮詢及處方處置調整請求?
5️⃣ 詳閱患者所有取卵療程中的各種用藥與處置、取卵結果,取卵後身體狀況,月經提前報到的天數、植入週期的賀爾蒙用藥、抗排斥用藥、抗凝血用藥、內膜厚度及驗孕結果,ERA的窗期、EMMA及ALICE的結果、PGS 或 PGD的報告、胚胎照片及等級…族繁不及備載。
而這些都是我要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精準診斷)、並進行後續開立中藥客製處方(精準開方)的參考資訊。
6️⃣ 在經過詳細且精準的中醫診斷後,必須迅速掌握患者體況,並用最快的速度開立與患者目前使用的西醫用藥不會有矛盾或衝突、但卻是可改善體質及症狀、或是可以強化生殖療程結果的客製中藥處方。
7️⃣ 詳細說明敝院所提供的建議飲食內容、運動方式及作息。
8️⃣ 仔細回答好孕患者的包羅萬象各種提問,這還包括許許多多患者因為在生殖中心沒有得到詳細解答的各種西醫問題,我幾乎就是全年無休。
印象中,我在塞納河畔、艾菲爾鐵塔下、倫敦之眼對面、東京鐵塔與地鐵上、清水寺裡、嵐山河畔…,也都在遠距回覆敝院療程中的患者其各種問題。
—————————————
以上說穿了,我們就只是盡可能的協助好孕療程的患者,進行與備孕高度相關的全面問題發掘、風險控制管理、以及個人體質調理。
而這些橫跨中、西醫領域,更甚至包括了心理建設輔導、轉診的檢查或療程追蹤、後續的回診敝院提醒、畢業後的體況關懷追蹤…等等,這些內容不止是我身為療程要角必須付出心力,就連客服回覆的崗位同仁、跟診助理,都必須要盡快完成相關檔案的建置、各項指數紀錄、訊息的即時傳遞與回覆,這可真的是一個巨大且複雜的醫療服務工程。
因此,我門診裡的每位好孕初診,所需要的診察與諮詢時間,最起碼都是半小時起跳,而那些狀況或體況再更複雜一些的,首次面談甚至可能要花到一個小時。
所以,當我們自己遇到那些不清楚自身狀況不好、配合度很低、不按時服藥、回診也不規律的患者們,我的確會 不考慮 就直接放生,因為,不配合卻又想要來這裡開啟好孕療程,這可真的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呀!
在心裡發完以上的牢騷後,我邊苦笑、邊仔細的幫她把完脈、也看了舌頭,發現除了我意料之中的明顯齒痕、舌苔偏厚等現象之外,舌根部位還有俗稱為「地圖舌」的明顯不規則塊狀剝落。
這樣的舌象,在中醫理論裡通常是脾胃氣虛、血虛的表現,然而在現代醫學理論裡:「地圖舌與腸胃消化機能、免疫力相關」,因此兩端的概念,基本上可說是一致的。
【 地圖舌 (Geographic tongue) 】
這種「舌頭上出現不規則塊狀剝落」的舌象,正式名稱為「良性遊走性舌炎(benign migratory glossitis)」,俗稱為「地圖舌(Geographic tongue)」。
意思是舌頭上有的區域有舌苔、有的區域沒有舌苔,舌頭看起來就像是個不知名世界的地圖,可以輕易分辨為陸地、海洋,而這些剝落、完整的區塊有可能會移動,也有機會自行修復。
—————————————
地圖舌通常可能是下列原因所引起:
1️⃣ 過敏體質:
在有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身上,很容易見到這樣的舌象。
2️⃣ 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缺乏:
例如:缺乏B6、B9(葉酸)、B12、鋅、鐵…,都可能出現地圖舌。
3️⃣ 賀爾蒙變化:
例如:月經前後、服用避孕藥的期間,也可能出現地圖舌。
4️⃣ 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也常常可以見到地圖舌,而血糖有明顯波動時,也有可能會出現。
5️⃣ 情緒壓力:
有焦慮或憂鬱現象的患者身上,也可見到地圖舌。
醫師:沒事驗這個幹嘛?
很會自己嚇自己!?
在充分掌握她體質的中醫參數之後,我很快思考了一下她在現代醫學架構下,需要補強的參數部分:「子宮卵巢基本上沒有問題,輸卵管也都通暢,月經目前也都還算規律且量多,因此現在我們應該最優先安排的是卵巢庫存檢查、免疫血栓檢查。」
「你驗過卵巢機能與 AMH 了沒?」我開口問。
她搖搖頭說:「我的婦產科醫師說我月經都很正常,所以我什麼都可以不用驗。」
「…」這麼快就遭受第一排使徒施展的衝擊波,我無言了。
「那我想…」
「我想…你應該是也沒辦法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免疫血栓體質囉?」我實在沒好氣的繼續追問。
她疑惑的說:「我曾經的確問過自己的婦產科醫師這個問題,結果,我跟先生兩個人還因此被醫師唸了一頓。」
「我還記得那個醫師説:『沒事驗這個東西到底是要幹什麼?很會自己嚇自己喔~~~』。」她說完之後,竟然還露出帶有被罵的愧疚感表情吐了吐舌頭。
聽到這裡時,我就像極了愛情泡泡裡的那個藍色圓圓體 A夢、握緊了拳頭,而且還從鼻孔裡深深嘆了口氣、嘴巴大喊:大雄~~~~~
「你…」
「月經很正常,這可不代表你的卵巢功能、儲備庫存就一定是沒有問題!!!!!!」我真的會爆氣。
「而且,跟備孕相關的免疫血栓體質,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這種免疫疾病不同,絕大多數的求孕患者都沒有外顯病徵,真的必須抽血檢查,當事人才會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免疫血栓體質喔!」
眼前的美女患者與其恩愛隊友,雙雙都用著半信半疑的狐獴眼神望著我。
「都去驗吧,我會開立敝院專屬的“抽血檢查建議項目”,讓你帶去找真正專業的專科醫師的~」
「我當然也很希望來求診的患者,都能萬事順心、很快弄出人命。但很多時候,你的身體並非完全如同你自己的想像與理解一樣。」
「你有空,請務必上網做一點功課,又或者是多看一點我的文章,不用跪著沒關係。到時候,你應該就會知道我到底 TMD 的是在說什麼。」我揮揮手。(翻譯蒟蒻:TMD=太美的。)
說真的,每次遇到這種超過 35歲的好孕患者,在轉述某某醫師總是姓是蛋蛋的說:「這個不用驗、那個也不用驗。」,又或者是昧著良心說:「等你在多久之內流產多次、或是等你多久之內沒有懷孕成功、又或者是你真的已經植入失敗超過 N 次了…,到時候我們再來說要驗什麼」時,我都會覺得這位“姓是蛋蛋”的專科醫師真的是您老師卡好大水餃的標準信徒呢!
每次聽到患者轉述這些內容時,我真的很想要溫柔婉約的當面拷問這位“打著薄弱的論點為旗幟,總是跟好孕患者說這個不用檢查、那個也不用抽血的專科醫師”:「什麼都不用驗,你是有打算為好孕患者後續的生育結果,負起全部責任嗎?」。
已知的風險沒有排除、可以納入管理的項目又不積極進行有效控制,結果就是失敗多次、浪費了好孕患者不知道多少時間、金錢、眼淚、以及隨著年齡增長而像浪子一樣一去不回頭的卵子品質,然後號稱極其專業的專科醫師卻無事一身輕的,把所有原因通通歸咎在就只是這個患者運氣不好而已?
這麼義憤填膺,是因為真的在我的好孕門診裡遇過這樣的真實案例。
大概是你比較倒霉吧!?
【 大概是你比較倒霉吧 】
之前,一位 37歲初診來到敝院的時候,她哭著告訴我:「我在同一家醫院的同一個生殖醫師門診裡植入 7 次,總共 15顆優質 Day5 囊胚,全部失敗。」
我認真看了一下從她手上接過來的一疊“植入用藥單”。
「恩,的確是 7次都從未修改過藥物,而且也真的都沒有安排新的檢查。那…」我嘗試著溫柔的安慰她。
「當我囊胚都用光的時候,最後竟然只得到我那個生殖醫師輕描淡寫的一句:『大概是你比較倒霉吧!』。」
「那時候我跟先生倆個人望着手上那一疊超過百萬元的帳單,氣到全身發抖。」
我永遠忘不了這位 37歲美女在敝院好孕初診時,淚流滿面述說著,而當時她臉上那種既受傷、悲憤又絕望的表情。
往事重提的這個多年前故事,讓我想起中年帥哥 不來的比特 所主演的電影「末日之戰」。
末日之戰
【 末日之戰 】
布萊德彼特 飾演聯合國調查員藍恩。
當藍恩前往耶路撒冷拜訪 “主導迅速建起城牆、阻擋僵屍入侵” 的吹哨者時,這位以色列高階官員告訴他:「多數人的問題是不相信壞事會發生,直到來不及。這不是因為他們笨或弱,而這就是人性。」
The problem with most people is that they don’t believe something can happen until it already has.
It’s not stupidity or weakness, it is just human nature.
當藍恩問起 “耶路撒冷是如何發現殭屍入侵、並提前因應” 時,這位官員回答:「在 30年代,猶太人不相信他們會被送到集中營。1972年,我們拒絕認知在奧運會上被屠殺的可能。1973年10月的前一個月,我們看到阿拉伯部隊有動作,卻一致同意他們不會造成威脅,一個月後,阿拉伯部隊殺得我們無處可退,所以我們決定改變。」
In the ’30s,Jews refused to believe the could be sent to concentration camps.
In ’72,we refused to fathom we’d be massacred in the Olympics.In the month before October 1973,we saw Arab troop movements, and we unanimously agreed they didn’t pose a threat.Well, a month later, the Arab attacks almost drove us into sea.
So we decided to make a change.
藍恩:「什麼改變?」
A change?
官員:「第十人。」
The tenth Man.
官員:「如果九個人看到同樣資訊,產生一樣的結論,第十人就有義務反對,不管可能性多低,第十人都要假設其他九人是錯的。」
If nine of us look at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arrive at the exact same conclusion,It’s the duty of the tenth man to disagree,No matter how impossible it may seethe tenth man has to start digging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other nine are wrong.
藍恩:「你就是那第十人?」
And you were that tenth man?
官員:「沒錯。」
Precisely.
總是不相信壞事會發生
誠如電影所說:「總是不相信壞事會發生,直到來不及」這是一般的人性。
但是,我們身為專業醫師如果必須做出攸關患者幸福的相關決策時,是不是就不能只是用簡單一般的「人性」二字來緩頰?
這種在「專業傲慢」基礎上,所展現出來的“無所謂”、“隨便”心態,其本質說穿了更是一種「嚴重的能力不足」。
如果她今天是因為 賤飽 制度所造成的低薪、超時、過勞、黑箱審查、不當核刪,而導致醫師與院所沒有多餘心力為眼前患者預視風險、並且納入有效控管,那也就罷了,畢竟所有服務與器材都需要成本,而經費不足的問題,這的確是可以被充分理解的。
然而,如果這個情況是在全自費、客製化、高價格與高價值的生殖療程裡,如果還有某位專科醫師仍抱持著這種「無所謂」的隨便心態,那我個人是認為這就是不可饒恕之罪惡。
沒錢不好辦事,這我可以理解,100元恩梯是要怎麼買得到要 100刀成本的服務呢?
但是拿了錢卻不辦事,拿了100刀卻連 100恩梯成本的服務都給不了?(啥?不知道啥是刀?請自己去看看「讓子彈飛」這部經典電影。)
七次植入失敗,就一句「可能患者比較倒霉」。
更不用說七次失敗裡,完全沒有調整處方、沒有安排更進一步的檢查?
整整七次呀!
而那個在診間裡哭得唏哩花啦的好孕初診,那時候的表情我真的是一輩子都忘不了。

回到本文這位 35歲美女的現代醫學參數部分:「除了卵巢機能、AMH以及免疫血栓體質之外,我對於她近幾次的 TSH數值也有點憂慮」。
「2022年 11月的 TSH數值是 7.237,2023年 2月的數值是 7.917,這樣的指數還可以」她轉述新陳代謝科醫師說的這些內容,其原則上沒錯。
在雙側甲狀腺都切除、以昂特欣補充甲狀腺功能的情況下,「TSH被控制在 7.多,Free T4 正常」這樣的數字對於要維持人體一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內分泌系統恆定,的確還算是“勉強夠用”。
然而,如果今天患者真的是要進行備孕,那麼依照我個人的臨床經驗,我會認為這樣的數值則是遠遠不足。
因此,在初診最尾聲要送客時,我開口強調:「我強烈積極建議你近期務必要安排回診新陳代謝科,再請向專科醫師詳細諮詢『有關備孕期間的昂特欣劑量,是否可以適當的調整?』。」
【 TSH 的標準值 】
TSH的標準值為0.3 ~ 4.05 mIU/L。
【 甲狀腺功能與生育的關聯 】
對於「甲狀腺功能與生育的關聯」還不太清楚的人,可以仔細參考美國生殖醫學會《 HYPOTHYROIDISM AND PREGNANCY: WHAT SHOULD I KNOW? 》(可點選超連結)的說明: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會阻止卵子從卵巢中釋放(排卵)。
Hypothyroidism can prevent the release of the egg from the ovary (ovulation).
對於每個月都有月經的女性來說,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卵子從卵巢中排出。
Typically, for women who have periods (menstruate) each month, an egg is released from the ovary each month.
但,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女性,排卵的頻率可能會降低、或是根本不排卵。
But women who have hypothyroidism may release an egg less frequently or not at all.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還會干擾胚胎(受精卵)的發育,這會增加流產的風險。
Hypothyroidism can also interfe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bryo (fertilized egg).
此外,如果您懷孕了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尚未得到治療,那您的寶寶可能會早產(在預產期之前)、體重低於正常標準並且心智能力下降。
Also, if you are pregnant and your hypothyroidism is not treated, your baby may be born prematurely (before the predicted due date), weigh less than normal, and have lowered mental capacity.
對於想要生育、或是已經懷孕的患者來說,檢查甲狀腺激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非常重要。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atients to have their thyroid hormones checked and receive appropriate treatment if they wish to have a baby or are already pregnant.
【 備孕與懷孕期間的 TSH數值 】
2015年,同樣由美國生殖醫學會所發表的指南《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in the infertile female population:a guideline 》(可點選超連結)中,對於「備孕與懷孕期間的 TSH數值」做了明確的建議,這部分我簡單摘要如下:
1️⃣ 目前可用的數據,支持對嘗試懷孕的不孕婦女進行 TSH檢測是合理的。
如果 TSH濃度超過非孕期的參考範圍(通常 >4 mIU/L),患者應接受左旋甲狀腺素治療,以將 TSH濃度維持在2.5 mIU/L 以下。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support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test TSH in infertile women attempting pregnancy.
If TSH concentrations are over the nonpregnant lab reference range (typically >4 mIU/L),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levothyroxine to maintain levels below 2.5 mIU/L.
2️⃣ 懷孕的前三個月,建議在 TSH >2.5 mIU/L時進行治療。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it is advisable to treat when the TSH is >2.5 mIU/L.
3️⃣ 雖然不常規建議進行甲狀腺抗體檢測,但如果 TSH值重複 >2.5mIU/L 、或是存在其他甲狀腺疾病危險因素,則可以考慮檢測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抗體。
反之,如果檢測到 抗TPO抗體,應檢查 TSH濃度,如果 TSH水平超過 2.5 mIU/L,則應考慮治療。
While thyroid antibody testing is not routinely recommended, one might consider testing anti-thyroperoxidase (TPO) antibodies for repeated TSH values >2.5 mIU/L or when other risk factors for thyroid disease are present.
If anti-TPO antibodies are detected, TSH levels should be checked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the TSH level is over 2.5 mIU/L.
4️⃣ 美國內分泌醫學會建議:第一孕期的 TSH應小於 2.5mIU/L,第二孕期維持小於 3.0mIU/L,第三孕期則應維持至 3.5mIU/L以下。
Accordingly, the Endocrine Society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T reference range of TSH in pregnancy is to be dependent on the trimester: 2.5 is the recommended upper limit of normal in the first trimester, 3 in the second and 3.5 in the third.
【 TSH的血中濃度控制 】
美國甲狀腺醫學會(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發表的指南: 《 2017 Guidelines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yroid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可點選超連結),也針對 TSH的血中濃度控制 提供了如下建議:
1️⃣ 人們提倡孕前TSH 的不同臨界值,範圍為 <1.2 ~ <2.5 mU/L。
Different cutoff values for preconception TSH, ranging from <1.2 to <2.5 mU/L have been advocated.
在一項研究中,只有17% TSH <1.2mU/L的女性,必須在懷孕後期增加 LT4劑量。
In one study, only 17% of women with TSH <1.2 mU/L had to increase LT4 dose later during pregnancy.
鑑於此,建議所有接受治療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女性(目前正在服用 LT4者),在受孕前優化甲狀腺參數。
Given thi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ll treated hypothyroid women (currently receiving LT4) optimize thyroid parameters preconception.
對於此類女性來說,母體血清 TSH濃度 <2.5mU/L,是一個合理的目標。
A maternal serum TSH concentration <2.5 mU/L is a reasonable goal for such women.
即使較低的孕前TSH值(<1.5 mU/L),也可以降低懷孕前三個月 TSH升高的風險。
Even lower preconception TSH values (<1.5 mU/L) could reduce the risk of TSH elevation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2️⃣ 應就懷孕期間 LT4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向接受治療的育齡婦女提供諮詢。
Treated hypothyroid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should be counseled regarding the likelihood of increased demand for LT4 during pregnancy.
還應建議此類婦女在確認或懷疑懷孕後,立即聯繫其護理人員。
Such women should also be counseled to contact their caregiver immediately upon a confirmed or suspected pregnancy.
3️⃣ 對於計劃懷孕且接受 LT4治療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女性,應在孕前評估血清 TSH,並調整 LT4劑量,以使 TSH值在參考下限與 2.5 mU/L之間。
In hypothyroid women treated with LT4 who are planning pregnancy, serum TSH should be evaluated preconception, and LT4 dose adjusted to achieve a TSH value between the lower reference limit and 2.5 mU/L.
4️⃣ 接受 LT4治療且疑似或確認懷孕(例如,家庭懷孕試驗呈陽性)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應自行將 LT4劑量增加約 20% ~ 30%,並緊急通知其護理人員進行及時檢測與進一步評估。
Hypothyroid patients receiving LT4 treatment with a suspected or confirmed pregnancy (e.g., positive home pregnancy test) should independently increase their dose of LT4 by ~ 20% – 30% and urgently notify their caregiver for prompt testing and further evaluation.
實現此目標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每週在患者當前每日 LT4劑量的基礎上,追加服用 2片。
One means of accomplishing this is to administer two additional tablets weekly of the patient’s current daily LT4 dosage.
【 LT4 】
此處的 LT4 指的是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在台灣常見的用藥就是昂特欣(Eltroxin),有 50mcg及100mcg兩種劑量。
【 甲狀腺素治療後,顯著縮短不孕期 】
2020年發表於 Journal Human Reproductive Science 的這篇研究研究《 Evaluation of Reproductive Outcome in Infertile Hypothyroid Women on Thyroxine Therapy 》(可點選超連結)中,對於「使用甲狀腺補充治療劑後,將 TSH控制在最佳範圍內而懷孕」的女性分組進行分析,發現「該組的備孕至懷孕成功期從 5.2 ± 1.8年,顯著縮短至 0.5 ± 0.8年」。
這篇研究的進行方式如下:
基本的不孕檢查後,根據 TSH濃度對臨床、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受試者,進行甲狀腺素治療,使血清 TSH濃度維持在 < 2.5 mIU/l。
Following the basic infertility workup, thyroxine therapy was given to clinical, subclinical hypothyroid subjects depending on TSH levels such that serum TSH levels were maintained < 2.5 mIU/l.
每 6週進行一次系列甲狀腺功能測試,直至達到最佳濃度。
Serial thyroid function tests were done every 6 weeks until the optimal levels are reached.
一旦達到正常的 TSH濃度,受試者就會被持續追蹤 6個月。
Once normal TSH levels are reached subjec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72名受試者中,有 38名(54%)在甲狀腺素治療期間受孕(A組),其中有 4例流產。
Thirty-eight out of 72 subjects (54%) conceived during thyroxine treatment (Group A) of which 4 cases had miscarriage.
A組中最多不孕女性 (20/38) 在接受甲狀腺素治療後 6至 12個月(52.6%)期間受孕。
Maximum infertile women in Group A (20/38) conceived between 6 and 12 months (52.6%) of thyroxine therapy.
6個月內觀察到平均 TSH濃度顯著下降。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observed in mean TSH levels over a period of 6 months.
甲狀腺素治療後,A組的不孕期直至懷孕,從 5.2±1.8年顯著縮短至 0.5± 0.8 年
The infertility period until pregnancy in Group A reduced significantly from 5.2 ± 1.8 years to 0.5 ± 0.8 years after thyroxine treatment.
控制 TSH 在最佳範圍內,備孕至懷孕成功期,從 5.2 ± 1.8年,顯著縮短至 0.5 ± 0.8年。
這才發現狀況很糟的
第2次門診
(2023/03/01)
二個星期後的第一次回診(第2次就診),這位美女可是把所有熱騰騰剛出爐的抽血報告都一口氣帶來了。
「心容醫師,我真的沒有料想到自己的檢查結果會是這個樣子,當我看到這些抽血數值之後,兩個人有趕緊上網查資料,我們這才發現現況很糟。」
她過去原本的一派逍遙、輕鬆自在神情都不見了,轉而一種非常激動、緊張的眼神拖著最後的斯~尾音。
「我還因此大哭了好幾次!」
「拜託您,請您一定要幫我調整體質,您覺得我需要做什麼?我都會做!」
「為了懷孕,您要我做什麼都可以,我什麼都會改,拜偷拜偷,歐捏嘎伊吸媽斯~~~~~~」
呃…
為了要懷孕,要你做什麼都可以,是吧?
身為好孕療程的不大不小中醫師,這種請託我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因為前後落差實在太大,當下還是覺得好氣又好笑的雙手接過她的羞疼疼之報告。
我注意到她的 AMH果然只有 0.512,與同年齡女性相比的確是偏低。但,在我的好孕臨床經驗中,雖然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合併月經週期持續縮短、經量減少…等卵巢功能衰退的情況,但也因為檢驗報告中的其餘指數,例如 FSH、LH、E2、P4、CA125 等也都還算正常,因此現在的確不需要過度緊張,只需要盡快開始往對的方向積極備孕即可。
說到方向與努力,不知道眾讀者們知不知道螃蟹的故事?
至於免疫血栓部分,雖然她的 蛋白S 有很漂亮的 98.5,D-Dimer 也很正常為 0.18,但是 Anti-Cardiolipin IgG:36.8 明顯偏高(正常值12 ~ 15GPL),有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因此,風免醫師已經開立伯基與殲瘧讓她開始服用。
「根據我臨床經驗與觀察,你的免疫問題在懷孕後,非常容易以血栓指數迅速飆高、或是蛋白S快速下降的方式表現,所以我建議你必須要乖乖依照風免醫師的指示、好好服藥。」
「對,你沒有聽錯,我雖然是中醫師,但在必要的情況下,還是會建議患者要好好吃西藥。」
「而且,如果後續你自己驗到懷孕,你們這時候第一時間不是先往婦產科衝,而是要優先回到風免門診追蹤。」
「再來,雖然你的年齡在我的好孕門診裡,並不算是資深長老,畢竟我門診中最高比例的好孕患者,通常是落在 40 ~ 47歲之間,但是,再怎麼說…你現況也可以算是現代醫學所定義的高齡了。」
「所以,如果再加上 AMH偏低的狀況,為了不耽誤你們人生中很寶貴的備孕時間,我個人會建議:可以在積極調理的三個月後,尋求更進一步的人工、試管療程。」看完報告後,我一氣呵成的完成以上補充說明。
在把該說的話都說明清楚之後,我很快的為她開啟一連串的完整備孕計畫,而這裡面的重點除了我這邊可以精準掌握的中藥客製處方,另外她還有飲食內容的校正、運動習慣的養成、生活方式的重整,因為我長期在好孕門診裡不斷宣導的是:就希望每一位來求診的求好孕媽咪,都能因爲療程而改變自己的思維與生活框架。
我堅信,這樣精心為患者客製的調理計畫,並不只是一個「目標是弄出人命的備孕過程」,也是一個「同時可以讓患者審視內在自我與意念的旅程」,因為如此,我只是在提供我自己信念中的美好路徑所能服事的健康基礎、正向信念,往後不管結果順利懷孕與否(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都可以協助完成這段好孕旅程的患者在身心平衡的狀況下,成就整個人生,而並非只是單純著眼於當下的求子需求。(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
畢竟,我們人類呀,並不只是由一堆檢查數字組合而成,也不能夠任由這些檢查結果就來完整定義一個人的樣子。
人類生命裡最強大的驅動力來自於「心智」,而許多研究也都指出人類的心智狀態對於生理的影響是無遠弗屆。
【 身心計畫與不孕女性的焦慮 】
2021年,這篇來自韓國、並發表於 Science 的綜合分析研究《 Effects of Mind–Body Programs on Infertile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可點選超連結)發現,在不孕女性身上推動身心計畫可以緩解不孕女性的焦慮與抑鬱,提高她們的生活質量,從而對懷孕率產生積極影響:
根據 Domar等人的研究,對不孕女性應用身心計劃的研究表明,其結果對於提高懷孕率、減輕負面情緒有顯著影響。
However, studies applying the mind–body program for infertile women such as those by Domar et al have shown results with significant impact on improvement on pregnancy rate and allevi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s.
從那時起,土耳其、中國、伊朗、巴西與以色列等許多國家,都開始應用身心療法來治療不孕婦女。
Since then, many countries such as Turkey, China, Iran, Brazil, and Israel are applying the mind–body program for treating infertile women.
身心計畫被定義為專注於大腦、思想、身體與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踐,意旨在利用思想影響身體機能、並促進整體健康。
Mind–body interventions are defined as practices that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brain, mind, body, and behavior, with the intent to use the mind to affect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promote overall health .
根據國家綜合補充與健康中心的說法,它涵蓋了大量的療法,如冥想、太極拳、瑜伽及放鬆技巧(漸進式放鬆、引導想像、生物反饋、自我催眠、深呼吸練習和自體訓練)。
As per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 it compasses a large group of therapies such as meditation, tai chi, yoga, and relaxation techniques (progressive relaxation, guided imagery, biofeedback, self-hypnosis,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 and autogenic training) .
催眠、冥想、瑜伽、生物反饋、太極拳與視覺意象,這些都包含在身心計劃中,可以引起放鬆並增強心靈與身體機能的相互作用,這被認為對認知、心理和生理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並通過放鬆大腦、思想、身體和行為之間的關係來治療不孕女性。
Hypnosis, meditation, yoga, biofeedback, tai chi, and visual imagery, which are included in the mind–body program, induce relaxation and enhance the mind’s interaction with bodily function,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positively affect th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spects in infertile women by causing relax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brain, mind, body, and behavior.
至於,在初次吃苦的 2週後,這 OL美女的身體又出現什麼變化呢?
「這一次的月經在前天報到,經痛比較減緩,可以不吃止痛藥。」
露出堅定表情的美女,這麼說著。
「入睡 OK、但還是多夢。」
「睡前平躺時的鼻塞已經明顯減輕,白天精神有比較好,不會老是覺得想睡。」
「心容醫師,我已經有開始運動了,現在每天下班都會去慢跑 30分鐘,如果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在家裡做伸展、或是瑜伽。」
嗯嗯,不錯不錯,肯開始運動,我已經覺得非常欣慰了。
其實運動這件事,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難。
因為,我總是聽到初診患者說:「我已經有在規劃要運動了!」。但是,結果到了最後,我這邊的中藥調理療程都即將結束了,這位女士先生卻還是停留在「規劃」運動的階段。
到底是在龜畫?龜化?還是龜話?
我們這時候就要把天窗開大一點,才能肆無忌憚地說亮話。只要你能每天少滑手機 30分鐘、少追一部 阿莎blue 的劇,能讓你運動的時間就會有了。不要滑臉書、IG、Twitter、不要抖內或抖音,你只需改成打開 youtube的有氧教學影片來抖肉,認真動個 10 ~ 20分鐘也會汗流浹背,而且你會很快就感受到運動之後的那種舒暢感。
我自己也是每天堅持運動 30 ~ 60分鐘,這已經是超過七年的堅持了,至於那些我沒有運動的日子就不用說了,一定是在趕搭飛機入境出境。
雖然我現在不用生小孩,但也都天天運動,因為我希望能維持身體健康到老,而那些想要弄出人命、生小孩的人,明知道身體需要鍛鍊,卻還是每天下班之後就懶趴在沙發上追劇,這又究竟是個什麼的心態與人生,我實在是難以理解。
我一邊岔開思路在心裡腹誹那些已經被我中斷療程的超懶惰患者,一邊專心觀察眼前 OL美女的舌頭,發現她的舌頭前緣、中段的剝胎已經修復,但是舌根還有大約 1公分見方的剝苔區域,這表示美女的氣血修補還沒有達標,仍有進步空間。
此外,根據她的回報,新代謝科醫師已經授權她自己每週選 3天各追加 1顆昂特欣,而我這邊則是建議她每隔 2週就再次抽血確認 TSH 變化。
會這麼建議是有我的專業考量的,因為在甲狀腺補充劑的劑量調節初期,身體尚在摸索代謝所需要的能量平衡點,因此很容易出現 TSH 變動幅度過大的情況。

地圖舌已經消失的
第3次門診
(2023/03/15)
第二次回診時,她的鼻塞問題更加減少,而且原本舌根的剝苔現象已經消失、手腳冰冷的現象也已經改善。
從她所測量的基礎體溫來看,目前應該是已經排卵過,現況也已經進入高溫期,大便雖然可以每天解便、但還是偏乾,而 TSH 大約降到 4.8左右,因此,我當下的判斷是可以先維持目前的昂特欣服法,再行觀察後續的指數變化即可。
TSH 急速下降的
第4次就診
(2023/04/01)
再過二週的第三次回診,因為她再次檢驗 TSH時,發現下降速度太快,直接從 4.8 掉到 0.402,而由於當初新陳代謝科醫師在審慎評估後,已經授權自行調整劑量,因此我也花了一點時間與她討論昂特欣的調整方式,因此後來決定先改以「一週選 2日服用 3顆」的方式進行甲狀腺素補充。
另外,我發現她的排卵試紙陽性、驗孕筆的不動笑臉,雖然基本上是可以出現在同一天,但是因為排卵後的高溫還不太穩定、有明顯的起伏現象,因此我又在強化黃體功能的部分多下了點功夫微調。
TSH回升到4.6的
第5次就診
(2023/04/12)
第四次 OL美女回診時,已經是清明連假過後的四月中,此時她的 TSH 又回升到 4.6。
雖然美國生殖醫學會、內分泌學會、甲狀腺醫學會都明確建議「備孕期間,須盡可能將 TSH 控制在 2.5以下」,但我審慎評估了一下,認為以目前每個月都可以測到明顯排卵的情況下,或許應該多給她的身體一點適應時間,畢竟這位美女是甲狀腺全切除的狀態,而並非只是單純的甲狀腺低下症,我們或許不應該為了照本宣科而因此操之過急。
時光總是飛逝,在她很努力的戒掉手搖飲、炸物、甜食,還認真每天出門跑步的情況之下,她的中藥調理療程也進入第三個月,雖然原本的鼻過敏、睡眠、經痛、便秘等狀況都有明顯改善,但是她的地圖舌,在月經前又短暫復發,然後又在月經結束後,很快的自行修復。
這段期間裡,西藥的處方變化部分,由於她的 Anti-Cardiolipin IgG 並沒有明顯下降,因此風免醫師又追加了一顆安思平,也因為 TSH 持續在 3.5 ~ 4之間徘徊,我也因此暫時就沒再建議更動服藥方式。
但,有意思的是,她在五月中的第六次回診之前,自己又跑去驗了一次 AMH,而這回所驗出來的指數是 1.12,幾乎是原本的兩倍(原本是0.512),因此她在門診裡很驚訝地問:「心容醫師,吃中藥真的有這麼厲害?之前不是說 AMH 會一直往下跌,為什麼現在反而可以回升這麼多?」
「這是你現況所有醫師與中西處方並存的功勞呀~」看著外面候診區已經快要暴動的情況,我選擇迷迷鴨笑、一種神秘的笑語。(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與包治。)
我們人體活動,雖然基本上會遵循一個大趨勢,但是,每一個個體的生命反應,卻難以用公式推算或是預測,而 AMH指數在經過適當的中藥調理、並且改善生活方式之後能有機會回升,這在我的臨床經驗與視野裡,早已經是司空常見的狀況,並不是什麼太特別的神秘現象。(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與包治。)

突如其來的自然懷孕
(2023/06/05)
六月初,正當我計畫在她下次回診、要與這對夫妻仔細討論後續應該要考慮進入的生殖療程的建議時,就忽然收到她傳來的 LINE 訊息:「已經懷孕,胎象不穩,還可以吃中藥嗎?」
WOW~
胎象不穩,這四個字也太籠統、太一網打盡、大殺四方了吧?!(等等這個成語是這麼用的嗎?)
至於,這種突然懷孕後所產生的不穩定情況,我通常會即刻招喚、直接進入診間模式、仔細盤查,好孕療程就是必須這樣持續的兢兢業業,才能有效控管風險且精準評估後續的安胎處方。
想當然爾,我也先請她儘速回診風濕免疫科、追蹤蛋白S 與 血栓數值,並請她諮詢風免醫師是否可協助追加抽驗 TSH。
懷孕後出血的第8次就診
(2023/06/06)
其實才沒幾個小時…
在收到她懷孕通知的隔天,這位早已從逍遙派掌門人成功轉型成緊張大師的 OL美女直接現身在我門診裡,一臉驚恐的樣子。
「我驗到懷孕之後,就有一點點咖啡色出血,也覺得下腹有點悶痛。」
說完後不等我要不要回答,她就很慌亂的從包包裡拿出藥單、用力塞給我。
「已經看了兩間婦產科、拿了安胎藥……」
「心容醫師醫師,請您幫我看一下,這兩間婦產科的用藥我是不是都可以吃?」
「吃太多安胎藥,會不會影響到寶寶?」
「因為兩位婦產科醫師都跟我說:想吃就吃、不想吃也可以不用吃。」
「那這樣…,我到底是要不要吃?」
雖然這種拿著西醫處方來診間要我判斷與決策的狀況,已經是跟喝水一樣的稀鬆平常,甚至還有那種一離開西醫診間就直接傳訊問我要不要接受開刀,直接把我的觀點當作是主要建議的…、更甚至還有那種合作愉快的西醫師就因為信賴我們,竟然要共同照護的患者直接傳訊來問有沒有必要開西藥的…(完蛋了,這串為何越寫越多)…
雖然這些這些都已經習慣了,但是當下我還是深吸了一口氣才開口:「excuse me ~~~~~~ 請問你有讓第二間婦產科的醫師看前一間婦產科所開立的用藥嗎?」
「沒有耶…,我覺得這樣對第二個醫師好像不太好意思。」她搖搖頭。
乾~
此時的我已經是蓄勢待發、完全忍不住候診區等候的患者是不是想要破門而入的狀況,直接拉開嗓子大喊:「你,都已經是決定要看兩間了,當然一定要讓第二位醫師知道前一位醫師到底開了什麼藥,這樣才能避免前後處方的用藥衝突、或是用藥重複,不是嗎?」
「這是應該要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嗎?口孔~~~~」
「而且,還有,為啥最後都是我這個中醫師要看你們全部的西藥處方單啦?昏倒…」
她靦腆的擠出一個不自然的可愛微笑。是還知道心虛啦?
不過,抱怨歸抱怨,依照敝院追求的極致服務標準,我還是很認真的幫她看了兩間婦產科的處方籤。
一間開的是斷血炎(Transamin,一種止血藥物)+更安錠(黃體素的一種)。
而另外一間開的是小白球優潔通,是大家熟知的黃體素。
理論上在懷孕初期多一些黃體素應該是有益無害啦,但,至於是不是都需要一股腦兒不怕噎死的都吞下去?這就要看是不是真的有那個必要性了!
因為懷孕初期的出血是十分常見,只要不是顏色鮮紅、且經量不斷增加,原則上都不太需要過度擔心,而大多數的婦產科醫師都會開立止血藥、或是黃體素來協助安胎,但也的確有會醫師告訴患者:「有出血再吃就好。」
因此,看完處方籤後,我給她的建議是:「如果真的有鮮紅色出血、而且是那種沒有要停止、或是顏色變深的跡象,那你可能就應該考慮要吃其中一組藥。」
「當然,如果你自己覺得有吃黃體素會比較安心,那麽在短期內,二組處方都服用應該也沒有關係。」
「不過,在尊重其他專科醫療專業的情況下,我個人最建議的最好方法,還是請你分別打電話回到兩間婦產科,直接告知兩位醫師手邊的全部處方,並由他們來確認服藥方式,這樣懂嗎?」
「畢竟,我也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中醫師呀~」
OL美女眼神迷濛的看著我,大概是覺得我有回答跟沒回答一樣,像是在憐肖尾。
只是,我並沒有對她的出血情況非常在意,反而是她一週後傳訊息來的熱騰騰抽血報告:「D-Dimer 值 0.23沒什麼問題,蛋白S卻直接腰斬到 55,比孕前的 98.5 下降了快一半」,這讓我有更多點憂慮。
我先請跟診助理回訊詢問:「你的風免醫師有沒有調整用藥?」,而後續得到的回覆是:「似乎也還在觀望中、並沒有調整用藥~」。
只是因為她的 TSH也不太穩定,一下子回升到 7.多,基於之前提到的「美國甲狀腺醫學會的孕期用藥指南」,我因此建議她若無法立刻回診新陳代謝科(現在要臨時掛進某些醫師的門診,簡直是難如登天),基於日前已經取得醫師授權可以自行調整劑量,因此現況是可以再將目前昂特欣的劑量,稍微提升至一周選 3天服用 3顆,藉此因應懷孕初期身體能量需求的大幅提升,至於後續其他也就只能在回診時再更進一步討論了~

先處理孕期腸胃問題的
第9次就診
(2023/06/14)
再過一週的回診,已經可以照到胚胎位於子宮內,而她的 D-Dimer 略為上升到 0.36,但是蛋白S 卻繼續下跌到 42,也因為風免醫師已經決定讓她追加每二日一劑的愛栓通,因此我這邊的療程就先暫時以處理她孕期的腸胃問題為優先(對,除了打嗝、胃食道逆流、對特殊氣味噁心之外,還有便秘…)。
後續,我打算先觀察愛栓通進場後,是否有機會可以透過抗凝血的機制,來調節血栓形成而讓她的蛋白S 有機會回穩。
蛋白S在玩大怒神的
第10次就診
(2023/06/28)
二週後,估計是懷孕滿七週時,已經照到胚胎心跳,D-Dimer 平穩的維持在 0.34,不過蛋白S 還在玩自由落體大怒神,直接掉到 20。
因為風免醫師暫時沒有調整她的愛栓通劑量,因此我這邊只好先下重手,直接加入我個人臨床經驗裡對於提升蛋白S 有幫助的中藥材(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另外也特別交代她要早睡、睡飽、盡可能提升睡眠品質,還要多喝水、要完全避免不當進補,以免血液過於濃稠,而影響到發炎物質的排除。
蛋白S回升的
第11次就診
(2023/07/12)
再過二週後,她懷孕已來到第九週、也順利取得媽媽手冊。
而蛋白S 也如我預期的回升到 45.1,並且在接下來的檢查中持續回穩,平穩的保持在 54 ~ 56上下,而 TSH 也維持在 3.5 ~ 4.5之間,還算是低空飛過、差強人意。
順利滾蛋畢業的
第13次就診
(2023/08/08)
在終於放下心頭大石之餘,我審慎評估後決定在她懷孕滿十三週、剛好是父親節的那一天,對著她那看起來感動不已的腦公說聲:「父親節快樂,你們可以滾蛋了~」
就在快速發放 滾蛋 畢業證書的同時,敝院基本款一定要奉上的安產御守,也讓這個總算求到好孕的 35歲美女帶回家、可以好好的專心養胎去。
至於「交代準備弄出人命的準媽咪務必跟我們保持聯絡,一有狀況就要立刻來訊,我們會適時提供必要的資訊及協助」這種內容,已經是敝院最基本的售後服務,根本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以上,就是近期多位自然好孕的其中一位畢業生致詞代表:從備孕到懷孕只花了三個月的35歲美女孕媽咪小短篇故事。

結尾碎碎念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文章沒有不收尾的本人,可終於來到了萬字文章最後的尾聲,但,諄諄教誨已經習慣成自然的我,還想要再強調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摸手手就會懷孕」向來是惡搞敝院的江湖傳說,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傳說與事實之間,可能會存在一個相連的中介空間,而這個亞空間可能是由全面的醫療資訊評估與追蹤、良好的醫病關係、醫療相關的跨領域合作、不斷學習與精進的醫療新知、以及敝院全體團隊的不斷努力與付出所共構而成,並不是誰誰誰可以單純靠著「運氣或矇到」來解釋。(根據衛生醫療相關法規限制,不得保證療效)
是否能讓這個被惡搞的都市傳說,變成你能順利弄出人命的生命事實?
敝院所有療程裡,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還是「身為療程主角的患者本人,必須嚴謹的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合理的改變行為模式」。
我們能夠理解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各種突發狀況與意料之外,可能會因此影響了處方服用進度、好孕療程的規模,但也請上門來的求診者務必要相信:「經過多年行為模式分析訓練的我們,光是從觀察患者的就醫態度、服藥況狀、以及訊息回覆上的用字遣詞…等等表現,我們就能有效預視眼前的這個人是否真心誠摯的把這個好孕療程放在心上?」。
【 真正尊重好孕療程的準媽咪 】
1️⃣ 乖乖按時吃藥。
2️⃣ 主動預約回診。
3️⃣ 甚至會想要把後兩次、三次的門診都先預約好。
4️⃣ 總是很擔心會因為約不到,而讓自己的療程處方中斷。
5️⃣ 因為知道自己很容易忘東忘西,所以會預設鬧鐘來提醒自己一定要吃藥。
6️⃣ 因為臨時要出門,也會先來訊詢問處方可以如何攜帶?服藥方式是否能夠調整?而不是自己或家人擅自當起醫師、不問就決定可以直接停藥。
7️⃣ 買好了機票,也會預先告知我們「預計的出入境日期」,讓我們協助評估境外期間可以如何持續用藥。
8️⃣ 要真的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外力,而導致漏餐服藥,她依然會按時回診、並誠實誠懇的告訴我們「剩藥原因與包數,並積極承諾會盡力改善」。
(每位患者的可預約次數不同,依照行為模式與狀況來由敝院審慎評分決定。)
但是,當有人吃藥吃得二二六六,把二週的藥吃成二個月,甚至在回診訊息提醒通知之後,還想連拖帶拉的來到第五周、第六週才回診時,就算不考慮這樣拖拖拉拉的療程是否可能會產生“耐藥性”,基本上你這種療程的有效性、精準性,也早已經被徹底破壞,也因此我們對於這樣行為模式的患者其備孕之路,也只能萬分遺憾的說聲:愛莫能助。
看完以上,是不是覺得敝院的醫師難搞、囉唆又嚴格?
不,那其實是因為某些身為患者的人,卻對自己總是太放任、太鬆散,但是,現在希望順利懷孕生子、弄出人命的不是醫師我本人啊,難道我還能為每一個來求診的患者多做幾下單手舉槓嗎?
不能!
因為這跟高中數學絕對不會背叛我一樣,不會就是不會。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