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3

沒有持續為自己進化努力的夥伴,那來的幸福企業?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各種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心得內文

—————— 心得・開始 ——————
—————————————————–


一年一度盛事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今年為期三十週年,同時也是我們診所全體員工參與的第二年,早在好幾個月前主管就詢問大家意願,心裡雀躍不已的我想著又可以出門玩了,本次公司帶同仁們入住台北凱達大飯店、參展藝術博覽會以及品嚐101鼎泰豐,以下我將分成兩大部分心得,分別為住宿與觀展感想:

住宿-空間及硬體

週日匆忙結束門診後,大家一同上車前往台北凱達大飯店,地理位置便捷就位於萬華火車站旁,我們車子停在飯店大門正對面,我上網查看到是先到先停不保留車位,印象中沒有遮雨棚,就是完全露天的,如果下雨的話會比較麻煩一些。

大廳部分我認為看起來還算有水準,因為一樓有挑高設計視覺上給人舒適感,也可能沙發的材質搭配紫色沙發墊以及懸掛於天花板的水晶燈所以看起來還算氣派,不過櫃檯與沙發區距離較遠有些不太方便,也可能因應假日人潮洶湧,所以才讓櫃檯與沙發區要有距離,足夠的空間以讓遊客們能排隊,我們入住當日是週日晚間八點左右,人潮比我想像中多,不過一進門我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不曉得哪邊開始排隊,也沒有人員指引,這方面飯店可以再多加強,畢竟凱達是五星級飯店。

電梯總共有六部,一側為低樓層,另一側為高樓層,主要為了分散旅客,其實我也不曉得這間飯店有多少個客房,多少部電梯才算合理,因為自己很少住宿在外面,有也是住在商旅、民宿等小小的空間,我不會花錢到大飯店住宿,是主管說這是新建物+高速電梯我才意識到原來飯店有六部電梯算不錯。

房間內部算是狹長型,玄關的部分尤其最為狹小,有同事的房間門閂扣鎖剛好跟我們身高差不多又因開門的地方狹窄導致同事頭撞到;房間算是該有的備品都有,兩張簡單的單人床,搭配淺綠色的沙發椅,給人清新平靜的感覺,鏡子也夠大,能讓兩個女生一起梳妝打扮,可惜房間內沒有全身鏡;白色的牆壁很多污漬,被畫到的、踩髒的陳年髒污,看得出來幾年沒有粉刷處理;氣味上有同事的房間內充滿漂白水的消毒味,有人有黴味,還有抽菸的味道(我猜應該是因為其他房間有人抽菸加上空調循環);浴室跟廁所是兩個獨立不同的空間(通常是進入到廁所,再推開門是浴室),優點是在這坪數不大的空間內居然有浴缸,雖然迷你但還算不錯,附贈的沐浴、洗髮乳是專櫃品牌,洗起來比較不會乾澀;電視則普通偏差,在同事房間看電視,不管轉到哪一台畫面人物都是呈現好幾層、不同顏色,所以我很快的就關電視了。

論硬體來評論如果滿分五分,我會給三分,扣分的原因是一進淋浴間看到一根遺留的長髮在浴缸上(確定不是我的),加上牆壁的污漬、房間氣味以及同行友人的浴巾是破洞的,不過以價格及地理位置來說應該差不多是這種型態。

飯店人員-外在形象

停車場的迎導員及門口接待員的制服跟自身有點不符合,穿著過大、過長的制服顯得自己看起來很不專業,畢竟人與人接觸的第一印象總是先看外表,想一想學生時代,總有人穿著過長的褲子,過大的外套,太緊繃的體育服,讓自己看起來很突兀,雖然每個人身材形狀不同,但如果可以將衣服修改成合身的版型,整體也能讓自己看起來更乾淨清爽。

制服不僅能彰顯企業品牌,也能表達一間公司的專業性,並能凝聚團隊意識,讓員工更有自信、更專注於工作,穿著得體的制服也能提升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與信賴度。試想一下,一位不修邊幅,頭髮太長都沒有整理的保險業務員找你推銷新保單時,你會想聽他說話嗎?

我上班時穿的襪子比較花俏些,因為沒有明文規定工作時襪子不能穿什麼顏色、什麼花樣的襪子,況且其實褲子長度也會遮住襪子,也沒有哪個客戶會一直盯著我的襪子看,不過經過同事們一番勸(嫌)說(棄)後,現在的我上班時襪子通常是穿白色的,偶爾還是會穿著有點點、一些圖案的襪子,但整體來說也比以往低調許多(小聲)。

還有被同事嫌棄到爆的鞋子,我通常都買白鞋,不過小白鞋穿久了總會變成小灰鞋,而且我穿的鞋子已經是鞋櫃裡最白的鞋子了…後來被主管點名鞋子真的太髒了,一個假日手刀買了兩雙鞋。想起有一次打開診間的門,準備要呼叫下一位候診的患者時,有位陪診者把我從頭掃描到腳底,頓時突然有點害羞,我的灰鞋都被看光光了,我們總能很輕易看到他人的缺點,對自己卻有無限的包容力,在看到負面教材時,要更以此謹惕自己。

飯店人員-行為及態度

晚間跟同事們一起使用外送平台訂購鹽酥雞來吃,大家一同在房間內聊天,後來我用電話詢問房務部能否協助清理垃圾,電話的另一頭給我感覺挺好的,雖然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但感覺他是很愉快專業的回覆我,隨後是一個看起來痞痞的年輕男生帶著塑膠袋來清理,動作還挺迅速的,為何我會說他痞痞的呢?如果他沒穿著制服,光看走路姿勢我還以為是其他房客呢。

隔日早上退房時這個流程動作滿迅速的,不過櫃檯人員聲音聽起來像是感冒了,聲音有點沙啞,看起來像是剛睡醒,非常的面無表情,也沒有太多的眼神交流,這裡我不評論這位櫃台服務員的態度,或許因為現在缺工而且旅遊/餐飲服務業更是極為需要人手,她可能是強忍著身子上班。

然而在她身上我也在思考我自己,雖然我已脫離 XX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這個崗位一陣子,不用每天都跟患者說很多話,僅僅只是坐在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旁邊用手打打字,協助傳達事項而已,頂多呼叫下一位患者才會跟患者有所接觸,不曉得藏在口罩底下的我是長的如何,為何有人明明帶著口罩你依然能感受到他的笑容呢?或許我以為我是微笑的,但是開心的氛圍並沒有傳遞給客戶,在網路上看到一句「摘下口罩後,還記得怎麼微笑嗎?」還有人開班授課微笑的秘訣,尤其是航空業親切微笑是基本之一,我覺得帶著口罩微笑要讓客戶感受出來,眼睛跟聲音是非常重要的,眼睛呈現新月形,臥蠶也會凸起,聲音不需刻意高低起伏或拉長尾音方能展現專業得體的一面,每天早上刷牙時對鏡子練習微笑,記住嘴角上揚的角度,臉部肌肉表情的變化,由內而外散發熱忱和活力。

在診所工作有機會住到好多飯店:台北老爺酒店、台東The GAYA、花蓮的煙波花時間、太魯閣煙波、蘇澳煙波,我喜歡The GAYA的裝潢、太魯閣煙波的餐廳服務、蘇澳煙波的早餐真的很好吃,享受過好的服務與設施就能輕易比較出差異性,在玩樂中學習,學習中玩樂真的很幸福。

藝術為什麼重要?

所謂八大藝術分別為文學、雕塑、繪畫、音樂、舞蹈、建築、戲劇、電影,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密不可分。國小的課綱藝術與人文,以及小學三年級開始安排音樂課練習吹奏高音直笛、國中音樂課進升至中音直笛,從小教育便希望孩子們能培養讀譜、音感節奏、旋律等能力。

仔細想了一下,現代人在衣服穿搭上的研究,紮或不紮衣服、清爽協調的同色系,堆疊出層次感的近似色,互補色給人奔放活潑的感覺,對比色給人衝突和刺眼的理念,頭頂配件是毛帽?貝雷帽?報童帽?小偷帽?身上項鍊首飾的顏色點綴,再到鞋子的配色,從頭到腳都是穿搭學問;髮型設計在剪髮部分留長或剪短,與造型技巧捲髮或直髮,頭髮顏色挑染與否,齊瀏海或旁分亦或是中分,層次或打薄,因應不同的臉型頭型,創造出不同的感覺所設計。

室內設計裝潢,房間的冷色調與暖色調,視覺上帶至身體溫度的感受,光是木質地板又可細分成象牙木、紅檀香、正胡桃木、金柚檀、櫻桃木等,每一個都是不同顏色和紋路;使用不同材質的桌子營造出不同風格的空間,要打造成極簡風?現代風?工業風?LOFT風?北歐風或是古典風?不同風格給每天下班累得像條狗的你回家依舊舒適。

中餐廚師們必備的基本技能——果雕,憑著一把刀跟一顆蔬果,用多年來著墨之手藝在蔬果上進行藝術雕刻,其考驗的是刀功還有耐心及美學;翻糖蛋糕上的裝飾點綴,因應不同的節日或為了完成某個孩童的生日願望,做出不同顏色、捏出不同卡通角色,賜予不同意境,不變的是喜悅與祝福,每一個蛋糕都是一個夢想和創作人的心血。

原來我們生活在藝術裡面,藝術能撫平慌忙的社會,安慰在人際關係中麻木的我們,同時也是給我們宣洩的其中一個管道,有人能在展覽中得到慰藉、救贖和一絲希望,療癒心靈、充電、回憶,並且讓我們變得柔軟思辨。

參展的人

來看展的人有穿著青澀百褶裙、背著雙肩包的國高中生,有手牽著手一同前來觀展的老夫老妻,有打扮非順時髦的光頭男,有穿著紅色高跟鞋搭配低調奢華的絲巾的長髮女士,有推著嬰兒車裡頭裝載嫩嬰的新手爸媽,可能也有瞞著父母向補習班請病假,實為偷偷前來看展為了滿足心中願望的孩子,想要彌補那個被爸媽認定學藝術賺不到錢的缺憾,心裡還是默默欣賞喜歡的畫家,帶著可能會被痛扁一頓的風險與熱愛藝術的勇氣前來參展,以及帶著全體員工們北上培養視覺美感的老闆。

今年的我

今年的我與去年不同,沒有上二樓俯視整個展場,沒有主動與展場的人搭話,沒有掃描畫作旁的 Qr code,沒有請同事替我與作品合照,整天我真的幾乎是一個人看展,但不曉得為何我依舊是看不完,很多東西無法吸收跟消化,甚至擔心這篇心得寫不到我承諾的數字下限,因為藝術這部分不是我的強項,可能會有點吃力,以下對於畫作的分享僅為我個人主觀意識,僅憑自己看到第一眼感受跟想法,我沒有刻意去看誰畫的、也沒有去詢問展場人員或上網搜尋創作理念,故可能我的理解與原先作者要傳達之意有落差。

感受

每一幅畫都是靜靜的掛在牆上,它們不會動也不會說話卻會呼吸,是創作者賦予它們生命且注入靈魂,給予它們精神,經過的人、路過的人、隨意瞄了一眼的人都能被它們所吸引,感受到情緒進而改變心境,心境改變了再到想法至行為模式。 

▲(圖一)

這幅畫(圖一)看到第一眼就很喜歡,或許是因為我喜歡淺綠色,加上上面有微微的光線,給人一種清晨坐臥在靜謐的河畔旁眺望鳥類飛翔、跳舞,感受森林的芬多精與空氣中的濕度,鼻子嗅到青草與濕泥土的味道、耳朵聆聽蟲鳴的聲樂,放空又專注在當下的清幽,不知不覺時間悄悄過了好幾個小時,晨光穿透薄霧,我在這裡冥想與自我對話,透過大自然療癒自己,釋放出負能量,再從陽光及空氣裡找回正能量為自己加油打氣。 

▲(圖二)

這幅畫(圖二)是平面的,但依然能感受到山的氣勢磅礴與雄偉壯麗,顏色只有沉靜藍與和平白以及成熟灰,然而因為深淺調配賜予作品層次感,我不曉得這是在哪個國家的哪座山,但一走到這個區域就是被這幅畫給震撼,整座山被白雪給覆蓋,我能感受到嚴寒卻又熱血沸騰,圖中太陽應該是在左上角,感覺有登山客剛歷經一段暗黑淒清的暴風雪,因為堅持與冷靜撐過寒霜,最終登峰站在高處仰望美景,為自己人生增添美好色彩與印象。 

▲(圖三)

這幅畫(圖三)我覺得好美,雖然沒有看見這個女孩的臉孔,光是髮型、背影、禮服、舞姿、線條就已經感受到是個美女,旁邊一些藍藍的像是隔著玻璃看著女孩勤練舞蹈,不停地旋轉與跳躍,伸展與彎曲,墊起腳尖及手臂運行,隨著舞姿裙擺搖盪、髮絲飄逸,身體與心靈都趁醉在舞曲中,在一旁觀看感受到浪漫來襲與女孩的全神貫注。 

▲(圖四)

(圖四)第一眼看到這身體圓滾滾的麻雀覺得莫名可愛,尤其是左上角帶著兔子耳朵髮箍眼神卻不耐煩,衝突又無奈,四張畫分別為白天、黃昏、白色室內、黑色背景,每張圖像除了麻雀主角還有一項物品點綴。

▲(圖五)

(圖五)有人說藍色是孤單憂鬱,有人感覺寒冷,也有人覺得理性沉穩、穩定和諧,藍色又分成天空藍、海洋藍、宇宙藍、寶石藍等,同樣都是藍色卻有好多不同感受。

這幅畫看了有點想睡覺,感覺像是躺在一片舒適的草皮上仰望天空,一不小心睡著了、睡的沉穩還做起夢來,夢境就在這幅畫裡漂浮著、飛翔著;又好像看見極光一樣,雖然我沒看過極光,只有在電視上、雜誌上看過,但我對極光的印象就像這幅畫,有點朦朧、白白的、粉嫩的、參雜一點淺藍色及淺綠色,一邊打這感想,一邊瞄這幅畫又想睡了。

整個藝術展場讓我感受最有趣的,又能打起精神來的肯定是畫卡通動漫的畫像,尤其是集結各種不同國籍、時代、風格、人物、網路迷因、貼圖、畫家、遊戲等,將所有角色都串連在同個世界裡,小美人魚艾莉兒長出雙腳帶著氧氣機及護目鏡潛水,帶著珍珠耳環的少女走出畫框在籃球場一決分出勝負,蒙娜麗莎褪去鬆垮的衣服改穿比基尼,形象乖巧可愛的凱蒂貓也能比中指。

▲(圖六、圖七)

(圖六、圖七)這系列作品遠處看到就覺得很可愛,也許是冰棒的造型讓人想要品嚐一口,也可能因為其顏色都採用淺淺微透明又粉嫩的色彩,走進瞧瞧裡頭還有人在打高爾夫呢!準備揮竿的動作姿勢、服裝配色、神韻表情以及旁邊還飄散的朵朵白雲,真的療癒到我了,看了心中竊喜;旁邊還有小熊軟糖的造型,一樣採用可愛的顏色,不過每隻小熊裡頭都放了一顆藥丸,如果藥塞在糖果裡面應該會讓人比較想吞下去吧,我心中這麼想,忽然發現我個區域好多年輕人,尤其是好多比我年紀小的女孩子,果然可愛的作品吸引到喜歡可愛事物的人。

有些畫作我依然看不出意境,看不懂畫的到底是什麼、想表達什麼,也不懂畫作的定價方式,不知道天價如何估出,更不理解那些收藏家為何願意花幾十億購買和投資,不過這些與我沒有太大關係,現況的我僅需要視覺欣賞藝術,並試著將所見所聞分享出來,用心咀嚼、體會、體悟,品味生活。

打破框架,跳脫侷限,藝術沒有界限,題材也不設限,寶特瓶瓶蓋、針灸針、不織布、塑膠、壓克力、木板、不銹鋼、大理石、鐵件、木頭、玻璃、鏡子,你能運用美感並創造出來的都是藝術品。誰說畫畫只能畫風景呢?也可以畫衣服、鬼怪魂魄、線條、圓圈點點、裸體、幾何圖形等,學著欣賞不同面貌吧。

回憶起

小時候我非常抗拒美勞課,因為很麻煩又覺得自己手不靈活做出來就是很醜,所以每次上美勞課總會唉聲嘆氣,還被老師寫聯絡簿叮嚀,回家後被老爸毒罵一頓。

國小二年級,班導師帶領著全班在學校的池邊寫生畫畫,坐在石頭上看著對面池塘旁的柳樹,一根兩根三跟四根,石頭到底有幾顆,池塘的形狀這邊應該凸出來一點,那邊應該凹進去才對,拿著素描筆畫了又擦、擦了又畫反反覆覆的擦到我好生氣,一節課就這麼過去,有同學早就已經快完成了,我還蹲在樹下數著對面柳樹到底有幾根頭髮,老師發現我的一片空白後告訴我:「不是要你完全照著風景畫,是憑你印象跟感覺想畫就畫」,當下還是不太理解其意思,只知道剩下一節課再畫不出來就死定了,在火燒屁股之下,硬著頭皮畫出作品、隨意的繳交了,我不記得那幅寫生作品得到多少分,但是學期末帶回家後被老媽發現竟然被放在家裡顯眼之處給所有人看!基於對自己作品沒自信,我就把畫作撕了,老媽看到後:「幹嘛撕掉!很好看啊!」當下紅著臉略帶惱羞的我感到生氣,心中想著:就很醜了,幹嘛拿出來?十幾年後我仍清楚這件事的始末,後悔我為何要撕毀呢?為何我要如此沒自信呢?

去年度公司帶全體同事環島旅遊,來到位在台東 GAYA 酒店旁的一間木頭小店——澄實旅郵雜貨店,一行人選定木頭並就定座位後,提起畫筆看著桌上的顏料,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從何開始,要畫什麼顏色,但是其中一位同事竟然加購升級成小畫板,馬上選定相簿照片裡的某個風景,開始調色,那一刻我才真正見識到她在美術方面的卓越,我還問她要怎麼調出紫色(因為只有提供紅、黃、藍、綠、黑色),在大家邊聊邊畫的同時,終於有模有樣的作品誕生了!我畫了一隻科基在木頭上,雖然被別人誤認為臘腸狗、甚至還說是梅花鹿…,不過沒關係至少我覺得作品很可愛、我也滿意,現在就放置在我的電視櫃上做擺飾,看到時心裡總想起那天拋開工作的煩悶,大家一起暢談閒聊、認真地繪畫。

小時侯因為對自己的美術作品很沒自信,漸漸的在與朋友相處中、在看電視報章雜誌書籍後、自己放寬心胸,跨越藩籬,鼓起勇氣和自信變得樂於分享作品,不再那麼排斥美勞課。

觀展的番外篇-名片質感

每個藝廊幾乎會放置廣告單、小卡或是名片可任意索取,因為平時參與面試,所以現在看到類似這種給客戶的資料,我都會忍不住摸摸看其質感,其中很特別的是涅普頓畫廊的名片,職位藝術專員、畫廊經理的顏色都是藏青色,紙張摸起來算是有厚度,比外面很多業務專員的名片更加有質感,我以為已經很不錯了,看到職位執行長的這張名片是深綠色,這材質更是堅固頑強,執行長一張名片的厚度大約等於其他名片的 2.5張,名片掉在地上的聲音也比較大聲些。以前不會在乎這種細節,是因為看過太多拿著一般磅數的履歷表、甚至像是鹹菜乾(?)捲起來的自傳作品,當然還是有少數人會主動遞上有質感且裝訂好的履歷,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不同

跟以前比起來,我能在短時間內寫出更多字數的心得,更能表達內心想法,背景音樂配著鋼琴或小提琴寫作,雖然我不了解什麼是古典、什麼是現代曲風,也分不清楚蕭邦創作哪些,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分別又長怎樣,小提琴的曲目曲調不曉得,但我總喜歡在認真毛起來時聆聽這些樂器演奏以讓我全神貫注。

又快到了十二月,意味者我在這裡工作要滿兩年了,跟許久不見的朋友或前同事閒聊時,他們總會覺得我跟以前變得很不一樣,有人說我變得比之前多話、有人說我生活過得很好,還可以去做瑜珈、有人問為什麼我都會在意不重要的細節、有人問我到底有沒有在工作(我看起來一直出去玩),很高興我變得比幾年前更好,父母也放心我在台中生活。

結尾

寫這篇心得時,我去翻閱去年度 員-2 跟 員-6 的心得,試著想要模仿他們,還去點閱官網部落格藝術這項分類,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跟靈感來源,後來發現自己越想模仿,越容易弄巧成拙,但還是很希望能寫出閃閃動人,獲得高獎勵的心得。

其實這篇心得讓我倍感壓力,可能是因為這是連續第四個月的心得,也可能是這種藝術類別對我而言格外困難,沒有太多想法,況且還允諾主管要寫出超過六千字心得,一邊滑手機苦惱著,一邊看著電腦心得卻神遊到外太空,雖然這篇心得沒有華麗的辭藻,甚至可能有許多錯誤的解讀,但還是盡一份想完成的心力表達觀看作品後的感受。

公司舉辦一場員工旅遊不僅能促進同仁間的情感,亦可達到旅遊放鬆、吃飯聚餐、觀察飯店/餐廳/展場,不論是動線規劃,裝潢擺設,服務人員的行為、態度、姿勢、服裝整潔度,氣味,餐具擺盤,其他顧客等都是能列入觀察的對象,以前覺得沒有差別、服務都很好,是後來學會觀察後才看到更多東西,知道服務性質的差別,水準的高低,動線安排的順暢度,服務人員語氣上的潤飾度,原來高水準與平價服務都要去體驗才能瞭解差異之大,處處都值得觀察學習。

最後要感謝公司的付出,不論是充電錢、門票、聚餐的金錢成本,精神上要管理員工並承擔駕車的風險等,還有時間成本包含事前規劃行程、訂飯店、犧牲個人時間(駕駛不能睡覺,其他人可以補眠),若我們都能在每次的旅遊中比之前更進步,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摸到並發現差異,發揮且強化自身五感並運用在工作上,方能使自己與公司更強大茁壯。


—————— 心得・結束 ——————
—————————————————–


字數繳交時限

【 本文字數繳交時限 】

本文字數為 6664字,本次心得無繳交期限,而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11/13 00:41 繳交。


主管個人建議與獎勵

【 主管個人建議 】

有關於飯店的停車場資訊,這部分因為我們當天的車輛無法進入他們提供的停車場,因此才會在特殊狀況下停放在該區域,因此這不能算是飯店的問題。

不過,即使同一個樓層能有三部電梯服務,但以該飯店的客房數量,在退房時間也往往會造成旅客在電梯使用上的雍塞困擾。

有關於內文中提到同事在繪畫上的「卓越」,你可知道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邁向卓越嗎?

「在無畏的情況下,持續在該項目上不斷努力,並且不斷思考如何可以進化」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邁向卓越。而第一步是「無畏」,無所畏懼,也就是為自己勇敢。

不過,倒是也不用太急著為自己得到什麼、又或著是為了表現而努力。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努力,而不是為了其他人,但只要你能感受得到自己的進步,保持著這樣的感受而成為信念,你就能不斷進步而且擁有更強大的能力。

每一顆自然生成的鑽石都需要高溫高壓,而且也都需要時間。

為自己不斷把握機會的努力吧~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11月份獲得 40% Dyson HD15 (官網特價14900) + 一日獎勵特休。


延伸閱讀

【 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5

【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展心得 – 員-6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