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頭,請讓我引用 篠舞 醫師 所舉的例子:「類固醇」。
如果今天有醫師跳出來要民眾「遠離」類固醇,那是不是代表「類固醇」有問題?是不是指涉類固醇是不該被使用的毒?是不是也指涉使用類固醇的背後醫療體系有問題?
我的答案是「遠離是因為你靠得太近,要你遠離是要你保持一個安全距離,而要你保持安全距離不代表被遠離的對象是不好的」。
遠離是因為你靠得太近
是的,用了「遠離」這個字眼當標題,就是因為我們台灣的國人太常把藥補當作是隨時可以用來補充體力、讓人安心的必需品,而且是長時間、高頻率的使用這樣的藥補。
我常常聽到有女初經乍到的家長很好心的立刻端上藥補要補補身子,我也常常聽到把四物當作營養補給品每天喝上一罐,還有家裡面的長輩口耳相傳下來的藥補或偏方,三不五時就給他來一下的。長時間、高頻率,而且是毫無戒心,即使有戒心但是不忍或不敢拒絕長輩的好意,就這樣經年累月的喝下去,很多人連自己在喝的那碗湯裡頭裝了些什麼都不知道。
就這樣長年一直喝下自己都不太了解而且沒有專業醫師評估後的東西,大家真的不害怕嗎?
無論是四物八珍十全,這些都是藥材所組成的,雖然有讀者舉例「因為有水毒症就不喝水了嗎?」藉此來我指涉我發文的論點是錯的,但水是生命必需品,而這些藥補是嗎?
如果藥補不是生命必需品,那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服用,甚至是未經醫師診斷就過量服用?
藥補不是生命必需品
藥之所以是藥,就因為它有重新定位、平衡身體的功能,然而一但過度服用,那就不是定位而是擾亂身體。俗話說:「藥是三分毒」,所以在未經專業醫師的診斷下的任意服用,都有機會產生問題。
常言中醫博大精深、中醫有數千年的經驗累積,所以怎麼會輕易被我這一個執業才不到二十載的女中醫師給批判?甚至是顛覆?還是大家認為中醫就只有四物八珍十全這三帖藥?讓民眾遠離了這些藥補,中醫就要凋亡了?更何況我要民眾遠離的是私自使用的藥膳與藥補~
其實我不是要顛覆、批判中醫理論,也不是懷疑藥補的功效,最大的問題是出在「時空背景的不同」,比如有留言提到:「張機跟李時珍的時代不一樣,怎麼方劑也未見淘汰,他們可是相差了千年之久,可不是短短數十年喔。想一下吧!」。
這段觀點看似正確,但即便 後漢 與 大明帝國 隔了將近1300年,但這些時空背景下的飲食習慣與內容的差異性會比二戰期間跟二戰後的現在這大約70年的飲食內容變遷還要來的大嗎?
時空背景不同,考量的不只是時間差異性,在這幾篇文章中更重要的是「在時間變遷中,其飲食內容與習慣的改變」這才是我所提到「時空背景不同」的核心。
光看張李之間的時間差異千年,卻不考慮他們兩個時代的飲食內容即便有改變,其變幅卻還是遠低於「二戰時 與 戰後的現代」。
二戰時 與 戰後的現代的飲食差異
二戰時期三餐不繼是正常,餐餐有魚有肉是少數有能力的家庭才有可能做的到的事情,更別說餐餐大魚大肉是極少數的王公貴族才有可能的,而二戰後經濟逐漸復甦,民眾的飲食取得力不斷增加,選擇越來越多,量也越來越大,一直到現在幾乎是餐餐有魚或有肉,吃不夠還可以隨手到處買小吃、飲料,然後叮咚進到三步一小間、五步一大間的超商或是藥妝店裡頭,還有各式各樣的營養補給品(維生素、礦物質…更多),光是二戰期間到二戰後的現代區區不過70年左右,飲食內容與習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那為何我們還會覺得藥補是必須的?把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的帖子藥方拿來現代這個社會使用卻不用經過相關專業醫師的判斷?
除了時間的問題,其實空間的問題也是該被拿出來討論。
除了時間問題,還有空間差異
我的上一篇文章被廣東中醫等相關學系、馬來西亞等台灣以外的華人世界轉載,而且引來許許多多的批評與負評,為什麼?
因為即使是同一個時代,台灣人的飲食內容與習慣也絕對不會跟其他國家或是地區的民眾一樣,甚至可能大相逕庭,所以他們吃了沒事,那為何我這個中醫師要跳出來說台灣人要遠離藥補?
因為台灣的飲食習慣與內容,早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三餐不濟或是內容清簡,更別說是大魚大肉、琳瑯滿目的各種自助百匯,薑母鴨或是羊肉爐餐廳林立,加上現在連超商都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飲養補給品。我想問的是,到底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某些特殊體質的患者,其他人到底為什麼要不斷的喝這些藥補?
講回子宮肌瘤的成因,當然藥物、飲食、壓力、作息都有可能,但它的增生最主要還是受到雌激素(estrogen)的刺激,由於肌瘤estrogen recepter(雌激素接受體)的緣故,因此這個組織對於雌激素相對敏感。而眾所周知,任何一種腫瘤的增大都必須要靠血管供應營養,體積愈大的子宮肌瘤,血管數量相對增加而且更加粗大。
此外,許多婦科腫瘤像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腫瘤等等都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激素(賀爾蒙)的影響。
然而這幾十年來臺灣的環境荷爾蒙數量早就超越過去那個婆婆媽媽食用藥補不會出大問題的時代了,沒錯,生活中有太多的食物都具有問題,像是連我自己有時候都忍不住嘴饞買來吃的炸雞或雞排…,像這些吃下肚的,甚至是不能吃下肚的,連你觸摸到物品也可能會有環境荷爾蒙的問題存在。
當你的體內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早就超越古早時代)的賀爾蒙時,濫用藥補豈不是持續對自己身體補刀?(大、小刀之分而已)
發文的初衷
最後,我必須說「在前幾篇文章發表之前,這裡是一個不到500讚的專頁」,而我平常寫文章的受眾是我的患者群,我的確沒有預料到會有這麼深廣的傳遞效果,因此造成受眾的預設失準,導致各自解讀,如同「我文章中沒批判中醫或中藥,僅就民眾距離藥補太近太近而希望民眾遠離、保持一段距離,卻一再的被中醫藥工作者批評為是在戕害中醫藥」,而且許多人認為我的專頁空間是一個學術討論平台?以為我是領國家的錢在做研究寫論文報告的專員?一再的要我提出數據或是證據來?而我提出國外的相關佐證之後,卻又嫌棄那是蝌蚪文,或是要我幫忙翻譯並且完整解說?我是一個開業醫師,而我的文章僅提供我自身臨床中所累積出來的觀點,為何有民眾或是同業覺得我應該要替他們把各種觀點整合統一,甚至要我提出國家級的科學驗證等數據?然而,同樣的邏輯底下為什麼對我提出要求的人,不穿越時空要李時珍抨擊張機的傷寒論沒有科學驗證數據?是因為不會穿越時空?還是中醫本身就是一個很講究經驗傳承的體系?
本來吃藥就是要先找醫師診斷,不管中藥或西藥皆是如此,只是因為中藥材有某部分直接跟我們臺灣的飲食文化綑綁在一起,便讓民眾一再輕忽了所飲用的是藥材而不是食材,看著太多初經剛來,父母就急著循長輩的經驗進行藥補的小女生吃補吃到衍生出各種婦科問題,才要帶來就醫,卻沒有在一開始就請信任的中醫師診斷、評估藥補是否可行,這樣的行為看得我膽戰心驚!
如果大家真的需要一點理論依據,我在這邊節錄一些具有公信力的國際醫學相關網頁研究資訊提供大家參考,內容提到四物、八珍、十全中當歸這味藥材的功效、有效成分跟警語(當歸,因為可能具有類雌激素作用,建議有各種婦科腫瘤問題的民眾避免使用),我希望大家能了解,既然有警語,就是希望民眾不要自行使用或是濫用,我最初最初的理念就是這樣,我從頭到尾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在未經專業醫師辨證診斷的情況下自行服用,請大家回歸到我發文的初衷。
發文的初衷:「請民眾有藥補想法時,先就近找尋合適的中醫師診斷,再評估要不要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CBI
CONCLUSIONS:
The water extract of dong quai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MCF-7 cells, possibly dependent of weak estrogen-agonistic activity, and augmented the BT-20 cell proliferation independent of estrogen receptor-mediated pathway. (當歸的水萃取物會刺激MCF-7細胞生長,有可能是來自於它的弱雌激素協同活性,也會經由雌激素受體媒介的路徑促進BT-20細胞的增殖。)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data regarding the estrogen-like activity of dong quai, which might assist in decision making on herbal therapy use by women at risk for both estrogen-sensitive and insensitive breast cancer. (近代研究提供有關當歸類雌激素活性的數據,可能提供當中草藥療法要使用於具有雌激素敏感或不敏感乳癌風險的婦女時的評估及考慮。)Because of the lack of clinical data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side effects of dong quai, its use in herbal prepar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 or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especially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warrants caution pending further study. (由於缺乏臨床上數據可證明當歸的潛在副作用,當他的生藥製劑使用於治療停經前後症狀,特別是用於那些有乳癌的女性身上時,需要謹慎並獲得授權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註1:MCF-7 cells 及BT-20 cell 是兩種會誘發人類乳癌的細胞株。
註2:最後一段提到因為缺乏臨床數據的問題,因為這個實驗是體外試驗所以特別強調缺乏人體試驗,但仍舊建議使用當歸者必須謹慎並獲得授權。
註3:許許多多的中藥方劑裡頭都含有當歸,而透過專業醫師的審慎評估並掌握劑量後,當歸也可以是一個好藥品,本系列文章中自始至終的一貫論點是「任何藥補、藥材都需要經過合適的專業醫師診斷後才能服用,不要私自聽信耳語或偏方,就長期服用你所不了解的藥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Precautions
You should not drink the essential oil of dong quai because it has a small amount of cancer-causing substances(你不應該飲用當歸精油,因為它含有少量會致癌的物質。).People who have chronic diarrhea or abdominal bloating should not use dong quai(有慢性腹瀉或腹脹的人不應該使用當歸。).People who are at risk of hormone-related cancers, including breast, ovarian, and uterine cancers, should not take dong quai because researchers are not sure if it acts like estrogen in the body. (有罹患賀爾蒙相關癌症風險包括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的人不應服用當歸,因為研究無法確定當歸在體內是否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
我再次強調: 許許多多的中藥方劑裡頭都含有當歸,而透過專業醫師的審慎評估並掌握劑量後,當歸也可以是一個好藥品,本系列文章中自始至終的一貫論點是「任何藥補、藥材都需要經過合適的專業醫師診斷後才能服用,不要私自聽耳語或偏方就長期服用你所不了解的藥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見的是觀點,不見得是事實
最後,中醫也好、西醫也好,都同屬醫學,如同下圖一樣,透過不同的觀看方式就會有不盡相同的觀點,然而我們都應該要清楚的知道「我們看見的是觀點,不見得是事實」。
(本文依舊歡迎轉傳分享~)
中醫師全聯會
最後最後再補充一篇相關的新聞,是由中醫師全國聯合公會理事與秘書長所提的中醫藥保健知識:http://udn.com/news/story/9/1761204
請大家能多多思辨各種不同的觀點,並尋找合適的專業醫師進行診斷,這才是保健的最高原則呀!
感謝 篠舞 醫師的授權圖片,這是篠舞醫師的專頁,也請大家多多鼓勵 → 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