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潭美颱風外圍環流與太平洋高壓之賜,台中已經持續了好幾日的秋高氣爽+萬里晴空,室外的溫度竟然比室內還要舒適。因此,因為空汙而不得不開的冷氣,已經吹到頭暈腦脹的我,面臨了一個有點欠揍的兩難決定:「究竟是要開窗讓自然風進門降溫、順便帶進滿地風沙,還是要繼續破壞地球開空調以維持家裡的潔淨?」(家裡的兩支Dyson+iRobot 表示:「你可以再懶惰一點!該屎這根本一點都不兩難」。)

在這樣的晴空好天氣,住家陽台上「數個月前,因爲在數分鐘內被一對白頭翁把果實啃光,而一夕凋萎的枸杞(大概是被嚇壞了,所以裝死嗎?植物也會這招嗎?),近日竟然也抽出新葉、還長出了果實」~
生命的韌性實在令人驚奇
說到生命的韌性,前兩天也有一位長年被頭痛所苦的初診患者對我說:「這麼多年下來,每天頭痛不曾停止,僅有輕重之分,我竟然還是一直撐著,懷孕、生產、帶小孩、上下班、做家務…到現在,都十幾年了,不說…我真的都不知道自己的韌性可以這麼強。」
我點點頭、微笑著跟這位家庭、工作兩頭燒的職業婦女說:「每個人都有各種的可能性,妳的能力、潛力也遠超過妳的已存在的認知、框架內的想像,但是長年忍受頭痛就不是什麼值得稱許的韌性了啦!快說,妳究竟做過哪些檢查?」
她說:「其實我曾經去醫學中心做過腦波、電腦斷層檢查,都沒有什麼問題,神內的醫師也只有開止痛藥給我吃。只有真的很痛很痛、沒法工作的時候我才會吃,雖然吃了就不痛,但是隔天起床之後就又會痛起來。平常如果還能忍耐,我就忍著,我知道吃太多止痛藥對身體不好。我大部分都痛在兩邊的太陽穴,有時候是後腦,但是神內的醫師說我這個不是偏頭痛。那請問醫師,我這個到底是什麼頭痛?」
我讀了一下她的雲端藥歷,用藥記載上的確只有單純的NSAID (非固醇類抗炎藥物,大家去日本喜歡掃貨的EVE即屬於此類),而沒有治療偏頭痛常用的麥角鹼、抗憂鬱藥、或是某些可用於此症的降血壓、抗癲癇藥物。
偏頭痛 (Migraine) 這個疾病確實有自己的定義,並非只要痛在頭顱的一側就稱為偏頭痛。偏頭痛是一種非常劇烈、反覆發作的頭痛,多數人描述的痛感是「搏動式的抽痛」。雖然大部分的發作會在單側太陽穴,但也有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兩側同時發作。此外,偏頭痛常常會合併像是躁動不安、怕光、怕噪音、害怕特殊氣味等神經性症狀,也可能有腹瀉、便秘等腸胃失調的現象。
而因為偏頭痛發作時常伴隨著噁心、嘔吐,所以偏頭痛又稱為「想嘔吐的頭痛(sick headaches)」,常因某些食物、壓力、月經週期或社會環境變化而引發。
根據 令 台灣頭痛學會公布的資料,在頭痛發作時,我們可由下列三項症狀的有無來判斷自己是否為偏頭痛:
1️⃣ 嚴重到需要休息。
2️⃣ 會噁心想吐。
3️⃣ 發作時看到光線會不舒服(畏光)。
如果這三項症狀中同時出現兩項以上,那麼就有九成以上的機會,你罹患的就是偏頭痛。

至於這位 讓人 頭痛的初診患者所遭受的長年慢性、反復性的疼痛,成因可能非常複雜,往往很難用單一學理像是「血管緊縮」、「緊張性頭痛」去涵蓋,可能還有更多潛藏的問題要先釐清。
我幫她把了脈、看了舌頭、檢查了下眼瞼,接著問了她頭痛的型態(悶痛、脹痛、刺痛、跟著心跳搏動的抽痛、暈痛?)、頭痛程度是否跟月經週期有特定相關(是排卵期、經前一週、還是經行期間、經後特別容易痛?)、睡眠不足或疲倦時是否更痛?頭痛時是否合併肩頸僵硬與酸痛?近視度數、眼壓是否檢查過?其餘的抽血報告像是血脂肪有沒有異常等等,林林總總一大串的問題,問到她本來可能只有2、3分的頭痛,在這樣連續性、咄咄逼人式的轟炸問診下都直接變成7、8分痛了吧?
對不起我就是愛問又囉唆啊!因為個人醫術不好,卻又希望精準判斷患者的症狀,所以也請大家盡量不要給我「好像」、「可能」、「大概」、「也許」、「眉筆」、「趴伯里」…,這種 摸你兩顆的愛這味 模稜兩可的曖昧回答,好嗎?
OK,總結一下這位才30出頭的腦木OL美女的其他狀況:「血壓低、心臟無力、完全沒時間運動、睡眠不足、吃得少、容易怕冷、冬天手腳冰冷、月經週期正常但是量少、掉髮、肩頸總是僵硬緊繃、容易便秘等等,加上她下眼瞼的顏色偏淡(她後來熊熊想起家族裡有海洋性貧血的遺傳)」,我判斷她這長年頭痛可能是由於「氣血雙虛」,再加上「生活壓力太大」的該屎外掛所造成的。
我望著她蒼白無神的臉頰和黑眼圈,嘆了一口長長的氣~
不用問,我也知道,像這樣堅強獨立的職業婦女,每天又忙又累、分分秒秒都是在沒完沒了的日課中度過,甚至可能連停下來喝口水、讓自己喘息一下的時間都沒有,遑論我現在希望開口要她去做的「擠出一點點時間,來做一點點運動」了。
但我不是一個 好惹 輕言放棄的人,因為我很清楚:「像她目前這種狀況,即使我幫她開了養氣養血的藥,就算她也願意100000000%配合醫囑吃苦,整個調理還是可能拉長療程、事倍功半」,她必須想辦法去改變生活模式,為自己爭取一點休息和放鬆的時間,而且必須努力擠出 X溝 時間想辦法每日一點一點的累積運動時數,去強化自己的心肺功能,建構自己體內良好的血液循環狀態。否則,即使症狀改善了、停藥了,再繼續這樣的生活方式,沒多久…病痛就會再回來的,這不是我所樂見的情況!
治病,要醫根源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就是 古老的傳說 醫書所說的「治未病」。
意思是說:「治療還沒發生的疾病,就是要從預防開始」,而這個預防,就是得建立在「穩定、規律、身心和諧的生活步調和飲食習慣」之上。今天無論是體質多好的人,一但開始過著這位美女這樣的生活,身體都一樣會生病的,這時候才來討論「生命的韌性」可一點都不有趣,因為,放著自己的身體這麼多年都這麼不舒服,而沒有想辦法尋求根本解決之道,這叫做「任性、隨性」,不叫「韌性」啦!(話說重了點,但就希望每一個來看診的患者能理解自己才是自己生命中最好的解藥!)
所以,我還是開口嘰哩哇啦的交代了一堆她需要改變與注意事項。
果然,她本來只有用單手撐著頭,讓我囉唆到後來,變成得要用雙手壓住太陽穴惹,而且聽完就立馬逃出了診間。(可憐的孩紙,以後看病要慎選醫師哪!)
或許機車的醫師也是一種造成患者頭痛的病因吧?
XD

被忽略的細節
不過,既然都已經機車了,我就再多說個幾句吧。(儼然一副政客上了講台拿了麥克風的欲罷不能,搶麥時間)
有關於長期的頭痛和肩頸僵硬,也請大家多留意一些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細節,畢竟「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1️⃣ 仔細檢視自己的眼鏡,是否已經鏡片磨損、度數已經不夠?是否鏡框太重、太緊?這些的確有可能是引起頭痛的原因。
2️⃣ 檢查自己每天背出門的包包,是否有可能因為長期斜背重物,導致脊椎不當負重、肌肉變形酸痛?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改為雙肩、輕量背包,而不要為了好看、圖方便而使用沈重材質的單肩、側背包。
3️⃣ 檢查自己的枕頭和床墊,是否符合現況自己本身頸椎、腰椎的曲度?是否在睡覺時能完全服貼支撐身體?我自己的身體對於枕頭非常要求,因為我本身也有頸椎壓迫、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容易頭痛、腰背酸痛的問題,無論我怎麼吞苦、瘋狂針灸扎自己,在破壞速度大於建設速度的情況下,直到後來找到適合自己頸部曲度的枕頭之後,這個狀況才得到更進一步的解決。
高枕不一定無憂,低枕不一定最好,適當地使用工具輔助自己睡眠與休息品質,我覺得是必要的考量!
4️⃣ 注意工作環境與家中睡眠時的空調、電扇風向,是否長時間受到冷風直吹頭頸、肩背?
如果有,要想辦法改變風向、風量。
如果真的無法改變環境,那就建議穿著連帽外套、或戴帽來保護頭頸部,不要總是傻傻呆呆的這樣那樣一天一天的過下去,然後才說「看了好多醫生、吃了好多藥都沒效」,自己的基本維護與保養如果沒有做好,給你吃大羅神仙的金丹也不會有用的啦!(去找凱里神吧,說不定還有一些悟空還沒吞光的仙豆)
囉囌到這邊我也餓了,要先去覓食了…
寫文章跟罵人一樣的耗能量跟死腦細胞啊!該屎~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