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此時回想起「初入臨床的那幾年」,對那時能力仍拙劣的我來說:「症狀就是疾病」。
感冒咳嗽、噴嚏鼻水…等等,看見症狀就很直白的給了幾天解表藥(解除病邪侵襲身體表層),通常都會改善,而患者朋友也覺得「嗯,這個年輕醫師好像看得還不錯」~
然而,有時候會發生鐵板猛踹就是無人回應的狀況,無法徹底改善,或是無法將藥物效果推送至希望能攻陷的目標,不管怎麼推都推不動的那種。
現在回過頭來看過去的自己,除了當年的資質駑鈍這原因之外,最核心的問題在於「這只不過是對藥與症最表淺的認知,當症狀就是疾病的時候」。見山是山~
隨著 年紀 經驗稍長(小妹我在精神時光屋裡頭修練的,所以年紀目前還在兩朵花的階段~),我開始看得見「症狀背後的疾病」。
主訴「胃痛」兩字,我會把這個患者肝膽腸胃的狀況都列入考慮,用藥也會更加謹慎,生怕沒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可能病因,看似弄好了這個症,卻衍生出另一個病、或是姑息了隱藏在背後的真正的病。
這也是我過去真正意識到「我離真正精準的用藥層次,有一小段巴斯光年」的起點。

曾經有幾位長輩告訴我:「帶人要帶心」(雖然我也很懷疑他們是否真正能理解人事管理的寬與窄,就如同大家都會說「你要努力,你要態度正確」,但要如何努力?態度正確?卻支吾其詞,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現在更覺得「治病,要治的是心」,看問題,要真正看出本質~
這幾年在診間裡,我已經不再只是看症狀,我看的是「人」。見山不是山~
白話文就是…,看診時,我會同時看這個人的外在(觀察肢體動作、回應模式、眼神、吐納…等行為模式),也同時看他的內在底蘊、看進靈魂深處(評估這個患者的思考路徑、病痛於他造成的影響有多深遠、對於就醫和改善的期望程度、願意自我提升的彈性空間有多大等等)、並且全面去理解他所面臨的種種病痛所為何來。(我不是幽遊白書裡頭的那個牡丹,也不是靈媒,請不要會錯意了,看靈魂只是一種比喻)
幾十年來,透過如此又這般的反覆臨床訓練,我在面對「病史複雜到難以口述完整的患者」、「必須打一整頁A4影印紙出來以免忘記的患者」、「抱著一疊厚厚檢查報告就像要進來申請入學或推薦甄試的考生般的患者」…,每一次面對到這些 罄竹難書 病史、病況極度複雜的初診患者時,我愈來愈能快速的站到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上,並且多次切換觀察點(立足點)來模擬更多的可能性,盡力的在這些「看似沒有直接相關」、「分散在各種不同功能器官、系統的病變」中,梳理脈絡、弄出個頭緒來~
有能力切換觀察點與高度,愈容易把根源與脈絡看清楚~
許多看似被重重迷霧所圍繞的崎嶇道路,其實可能都來自同一個起點,也都可能通向同一個終點。
若把道理說穿了,根本沒有什麼鳥不起的~
就只是「想辦法讓身體從失衡狀態,引導回平衡狀態」,回歸最初的身體本質而已。
但很可惜的是…
每當我 忍不住 花了大把的時間去跟患者交代「適度運動、均衡飲食以及規律作息」這些老生常談的養生準則時,大家都還是 一堆意見 意見一堆 的說:「醫師,你說的…其實我都知道,就懶啊!」、「運動要流一身汗又會喘,身體黏黏超討厭的」、「矮額,我覺得________吃起來好噁心,我不想吃」…等等。
說完之後,繼續 跳針式 鬼打牆一樣的問:「為什麼我都瘦不下來?」、「為什麼我停藥後還是常常頭痛?」、「為什麼我沒吃藥以後就很怕冷?」等等豬如此累~
因此,我今天也很爆氣的跟患者說:「妳跟我說自己很懶、不想運動,是有什麼用?!恢復健康的方法,我都告訴妳了,妳不想去做,路都指給妳了妳自己不想去走,才每次回診的時候都在診間一直靠腰,這不是反覆的一直浪費大家的時間跟人生嗎?」
然而,「不從醫囑」這還不算是最讓人傻眼的行為,更令人抓狂的叫做「自己看心情加油添醋」~

都給你去聽 隔壁鄰居 網路文章的話就好了~
今天有一個自以為跟我很熟的老患者(年紀其實不老,老的是看病的資歷),剛進診間就一副扭扭捏捏,活像做了什麼虧心事的樣子。
30歲左右的美女OL,之前動過捐肝手術,當時手術後體能沒有馬上恢復,因此走路就喘、下班後就會昏睡了整整三個月,而月經週期也變得很不正常。
那時我告訴她這是正常現象,畢竟身體剛動過大刀,肝臟需要許多能量去「分裂、再生」才能回到原本的大小,因此身體可能會暫緩「相對上,不那麽影響維生功能的外圍器官的活動」,所以月經變得很少很少,真的不令人意外~
那時調理了大約三個多月,體能與月經也都趨於穩定,因此一樣在診間裡交付了「暴躁醫師的標準碎念」之後,就放她畢業去了。(2018.01.03 診間速寫)
我看她這副鬼祟樣,沒好氣的問她:「所以…妳今天是來幹嘛的?」
她(心虛、結巴):「我…我這幾個月生理期的量超少,只有一天,一片護墊就可以解決。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幹了某件蠢事的關係。」
倒吸了一口氣,我狠狠瞪著她:「快說!」
她(聲音低微像蚊子叫):「就是三個月前,我看網路上說敲膽經可以變瘦,所以我就去買了一支瑜伽拍,每天狂打我的大腿,前後內外側每天各打100大板,打到兩隻腳都嚴重瘀青,碰到就超痛der那種!」
我:「…。然後呢?」
她(偷笑繼續):「然後…,我又上網去查,網路上說瘀青很正常,那是在排毒,還交代說如果沒有連續打好、打滿三個月是無效的,所以我就忍著痛繼續天天打,有一段時間腳痛到不能碰、沒辦法走路,沒辦法坐硬椅子,因為打在瘀青上實在不是普通的痛啊!!!我都痛到快昏倒了,但是看網路上面好多網友的分享,都說瘦大腿超有效的,我就繼續忍耐打下去。後來腳實在太痛,就改打手臂,也是一樣都瘀青、都痛,那時候我腦木看了很擔心,覺得不知道哪裡怪怪der,可是我一想到可以變瘦,就不甩腦木繼續忍耐給他打下企了…」
我冷冷地問:「經過這麼殘忍的自虐過程,妳覺得自己變瘦了嗎?」
她說:「一開始,經過最痛那個過程,大腿好像真的有變細一點耶!可是月經變超少我覺得好恐怖,而且我發現這樣敲膽經以後,我胃口變超好、食量變超大!胃像個無底洞一樣,結果就又變胖了…」
說完這一段,她整個人像消風的氣球一樣攤在地板上,持續萎靡~
想起過去我努力幫她調理身體到可以畢業滾蛋,現在看她這個鬼樣…,換我抓狂!!!
我怒吼:「妳腦袋是有洞嗎?有病要看醫師,這你到底知不知道?出現瘀青是代表皮下微血管破裂了!這樣的過程當然的確可能讓堆積的乳酸等生理性廢物比較快速的代謝掉,但是都瘀青痛到不能碰了還繼續打?這已經不是沒神經了,做事可不可以用點大腦?我並不反對你們平常可以做一點適度的經絡拍擊、按摩推拿來協助身體代謝以及促進血液循環,這原理就跟我們中暑時透過刮痧來減緩症狀,皮下會出現輕微的血點和瘀青是類似的道理,但你不能在已經嚴重疼痛、出現「發炎」的狀態下,繼續蹂躪它呀!妳現在是嫌我不夠忙?所以沒事找事做、進來診間亂我就對了?」
她(囁嚅):「我知道妳很忙、門診很滿,所以都不敢來吵妳,但從上一次妳幫我調完後,到之前一年多了月經都很正常,可是最近三個月莫名其妙又變超少,我是要怎麼辦啊啊啊!當然還是要硬著頭皮來搶預約名額啊!」
我嘆口氣:「妳自找的!原本好好的生活不過,固定上健身房有氧加重訓一週四次原本已經足夠,偏要去看網路資訊,自己亂玩身體,最終還不是得回來吃苦,這樣是有比較好嗎?是嫌你自己錢賺太多,銀行放不下,所以想要來正常能量釋放一下嗎?」
她(驚慌):「我會乖、我會乖,妳給我什麼我都吃!」(超想回她:「去吃屎啦!」,但很怕又被威脅要送醫懲會。屎,我還是先留著種田用就好)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隔壁大嬸報的、或是網路上說…,永遠都比醫師說的話有用,是吧?
弄壞身體了,有種你就不要用健保資源看!
我並不是說網路資訊一定不對,但看網路文章做事情要用腦袋啊!今天也還有另一個患者跟我說:「網路上說正常的大便一天要三條,我每天只有一條,好像不太正常?」聽得我歸懶趴慧(可是我好像沒有那個器官,咦?)
請問一下,人家說的三條,每一條是多大條?而你自己的一條又是多大條?量化的標準在哪裡?
我也常常聽到小患者的腦木說他鵝紙「一整條大便又粗又長,直接阻塞馬桶的」,那到底是三條的量比較多?還是一條的量比較多?
看文章,不是看了就全盤吸收,要用腦袋思考!
腦袋是用來思考與儲存知識的,不是用來裝豆漿、恐苦力,更不是用來裝屎的!
結果,今晚夜診就在不停的暴怒中度過,用光了昨天才衝去墾丁看的美好日落時分療癒力。
醫生會爆走,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到最後,見山還是山呀~
患者之所以是患者,就是因為有病…(請自行解讀這句話的口吻語氣)
因此,如果將「患者讓醫生爆走的各種原因」集結成冊,或許…就能成為佔領各大排行榜的知名作家了吼~(根本作夢)
嘿嘿嘿,最後,來照樣照句一下:「核刪是刪,核刪不是刪,核刪還是刪」。
(我可沒說那個單位嘿~)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