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在「鋼鐵人2」電影裡,看到 東尼史塔克 對於 小辣椒 的辦公桌上旋轉個不停的 The Swinging Sticks 感到不耐,我就一直很想弄一座這個來放診所~
目前我診間裡的座位上方也有一組 該屎喃小編 從東京帶回來的 I’m Only Sleeping (tempo 的木製動態平衡結構),這些由魚線串起、長短不一的細木條,會因為輕微的風力而出現各式各樣的姿態(旋轉方式),常常有小患者在診間裡看的著迷結果就 落枕 、折斷脖子 …。But,小辣椒這一組金屬結構的藝術品更具時尚感,也終於在上週末的台北國際藝術覽會中買到了,應該這兩天就會到貨?放、鞭、炮~
我非常喜歡這種不規則流動、卻又總是穩穩地呈現出動態平衡的結構。在這種穩定狀態下,出現連續性的漸變模式,就一如我對人體運作原理的看法,同樣擺盪於可計算的科學或不可預測的哲學之間~(我認為啦,請不要幫我開戰場砲我,謝謝。)

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以來,科學家、哲學家就不斷嘗試用各種理論與實驗去推演、驗證人類的身體與心智上是如何交互作用的?但即使到了黑科技已不再算是 嘴砲 幻想的今日,人體內依然有著諸多細微的生理活動調控機制是未解之謎,而其他已被細究到分子或原子層級的研究結果,也依然無法完全適用在每一個單一生命個體上。
因此我常常在診間裡開導那些「因為抽血報告果顯示卵巢機能不佳而哭泣」的患者朋友:「所有的數據都只是參考指標,不要太執著於數字上,但要努力把眼前該做好的事完成,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畢竟,我們真的已經太習慣被各式各樣的評測數據、驗血報告所制約(還記得林志玲多年前那句經典的廣告台詞:「不要再給我打分數」),而忽略了這些數字背後的真正本質,其實是在反應身體的各部位與系統間出現了「需要被注意的變化」而已~

自然受孕的多囊性卵巢美女
近來,門診中陸續有「多囊性卵巢」體質的患者自然受孕成功,她們多半都會很驚訝的問我:「哇!怎麼可能下一次的月經週期都還沒報到,我就已經懷孕了?」,而且昨天也有一位「在這邊吃苦才剛滿 2個月,而月經三、四個月才來一次」的30多歲OL美女,在突然得知懷孕時,也問了我一模模一樣樣的問題~
今天要談的這位多囊美女,從國中初經以來,月經週期就沒有準時過,經量也都很少,很早就被診斷出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幾年前雖然誤打誤撞生了第一胎,但是這之後…她無論多麼努力做人,試過吃排卵藥、打排卵針、做人工受孕,但就是沒有辦法成功受孕。
她的AMH值約在 1.2 左右,輸卵管確定是通暢的,先生的精蟲檢查也沒問題,也因為如此,當她表達「希望完全用中藥調理,而不再採行西醫的治療方式時」,在評估過後我同意幫她進行3 ~ 6個月的調理時程。(但如果年紀已經超過35歲、AMH值明顯偏低、輸卵管有沾黏或水腫阻塞現象,先生的精蟲檢查也有數量、型態、活動力不良或液化速度太慢的問題,那麼我通常會建議不要再拖時間了,必須 同時進行人工 或 試管療程,再搭配中藥增加排卵數量、強化卵泡品質以及改善精蟲的各項數值,而不會同意接下單獨以中藥調理的請託~)
就在她認真吃苦2個月,每次回診都乖乖交出基礎體溫表的這位美女,昨天很不可置信的(語氣之誇張,就像是淚在風中飄~)告訴我懷孕消息時,我除了很開心的恭喜她,也很仔細的回答她的問題:「人體的機能,原本就 無法 很難用單一科學經驗法則去解釋,月經好幾個月才來一次,並不代表妳的卵巢沒有在工作,只不過是『卵巢工作的模式與時間表,可能跟多數好朋友每月報到的人』不太一樣而已,這也是我從初診時就強力要求妳一定要認真量基礎體溫的原因。」

不量基礎體溫的,請不要來預約掛號說要看「好孕調理」,我會請助理把你轟出去 ~
我喝口水繼續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套自己的連續性、穩定、但卻不見得的規律動態平衡,只是我們有沒有用心、有沒有能力去覺察而已。」
待她點點頭後,我繼續說:「以『排卵』這件事為例,在無法預知下一次月經週期、也不打算回婦產科照超音波的情況之下,我們該如何得知自己的排卵日?怎麼洞察先機,知道何時該做會弄出人命的功課?其實方法不外乎就是『觀察近排卵期的分泌物(白帶)』、『規律測量基礎體溫(找出體溫下降日)』,還有就是『併用排卵試紙』等等。即使下一次的月經還沒有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上面所說的這些觀察,來了解自己的身體內部正默默進行著什麼不為人知、內神通外鬼 的變化,再加上妳每天在我這邊吃的苦(水藥),是從本質上去改善妳『氣血兩虛』的現象,進而生成『拉高基礎體溫』、『增加子宮內膜厚度』的結果。因此,你能在短時間之內就自然成功受孕,真的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重點是妳的確用了心在觀察自己、找出身體的變化,也努力的去運動、調整生活作息,所以「成功受孕」只是身體給妳的正向回饋~ 而成功受孕,這也代表在這一連串的調適過程中,身體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的動態平衡,已經準備好要孕育新的生命了~」
她聽了以後,臉上的表情馬上轉變為疑惑頓消的開朗,我們真心的為她高興!
(是說助理們現在越來越不敢來給我把脈摸手手了,尤其是那些有X行為能力對象的,根本趙那飛~)

基於所有的人事物都有潛藏的動態平衡的法則,因此…有這樣「願意用心理解自己身體」的患者,就會有「什麼都搞不清楚,就興沖沖跑來預約掛號」的患者,讓我十分頭大、萬分火大!
昨天診間裡同時也有「因為聽『人家』說懷孕前,一定要調理身體而預約掛號」的初診,卻全然不知自己應該調些什麼的天兵出現。
我問她:「有沒有在量基礎體溫?」
她卻反問我:「那是什麼東西?」
當下我的感覺就像是「帶著研究所的授課資料,結果來到幼稚園上課」,是一樣的無力。此外,也還有「聽『人家』說我女兒月經週期都是40天不正常,希望醫師把她調成28天」的天才型腦木,我當下實在很想大喊:「我很忙!麥來亂!健康人士可以不要裝病來預約掛號嗎?」
在這邊懇切地拜託大家,不要什麼都是「聽人家說」,結果自己完全不做功課、不學習,就跑來預約掛號好嗎?
連基礎體溫都不知道是要備什麼孕啦?
月經週期穩定規律40天是哪裡有問題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週期呀!
都什麼年代了,動動手指上網認真查個資料很難嗎?
說自己沒時間?在這邊候診一兩個小時也夠妳查的了,結果不是在追劇就是在玩手遊~
如果『人家』說的這麼可信,那你去請『人家』幫你調理就好,我這邊不歡迎「人云亦云」的跟風患者呀!
每一個佈局、每一個好的體驗,都應該是精心設計、縝密計算的。
【天下大師工作坊】江振誠打造品牌的致勝攻略 (內有影片)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負責呀,而道聽途說、人云亦云…這些都不能算是負責呀~

因為門診量長期以來都超過我的負荷,所以各位朋友們如果要來看診一定要事先 Line 預約,目前 我的門診已經都滿額到無法接受現場的掛號 ,也請大家見諒~
但,其實我會更建議「就近尋找合適的中(西)醫師診斷就可以」,千萬不要刻意從遠方而來,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與狀況不同無法保證根治、無法保證根除、也無法保證絕對能治癒,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另外,因健保門診人數接近我的門診體力上限,所以非約診時段,我無法施作「針傷相關處置」,若有針傷相關需求,建議就近尋找其他合適的醫療院所,或是改以全自費身分約診。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