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診間速寫 (美貌只是身體健康的附加價值)

3
診間速寫,為了避免速寫對象被認出,文章內容會適當的放大特徵或是縮小特徵或是扭轉特徵,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而影響您的心情~

前兩天,當我在日月潭的漂浮碼頭上,打算隨著水波浮沈、放空時,恰巧看到手機裡頭由遠見雜誌主辦、名建築師 姚仁祿 先生所主持的「2018年第16屆華人領袖高峰會論壇」的直播影片,來賓是國際知名主廚 江振誠 以及 CNFlower (西恩花藝國際) 的總監 凌宗湧,以「迎向生活美學、新致勝軟實力」為主題,請這兩位在各自的專業場域中不斷求新求變、並且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的企業家談談他們自身對於「品牌」、「創意」和「美感」的看法,讓我原本已經放空的昏沈腦袋瞬間聚焦歸位,很仔細的觀看這一場極為難得的對談。

江振誠 先生是史上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最佳餐廳及世界百大主廚榜的唯一華人,獲選為未來十年最有影響力的餐飲領袖、亞洲50大餐廳獎項終身成就獎得主,並獲時代雜誌兩度讚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其知名度早已如雷貫耳。

前不久 該屎喃小編 也才動用公帑去參加了江先生主講的「天下大師工作坊」(但不知他到底學了什麼回來?)。

說來慚愧,我卻是在這一場論壇中才認識了「凌宗湧」這個與「江振誠」一樣出身台灣,卻享譽國際的名字(大概是因為我天性愛吃+美感不足)。

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稍微了解凌先生的背景、經歷以及在花藝美學領域的成就之後,深深為自己過去「以管窺天」的井底蛙心態而感到慚愧。

當這麼多年齡與我相仿的企業家都已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時,我們如果繼續自認為全知全能、排斥嘗試各種新事物、接受新知識的可能性,那麼終將走向被淘汰、被毀滅的道路~

在這一場論壇,姚仁祿 先生直指「軟實力就是你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而 江振誠 與 凌宗湧 都是軟實力的第一品牌,關鍵就在於他們勇敢與美感的特質」,而 江振誠 先生在論壇中提到的:「我總告訴自己,『That’s no problem,only challenge.』(這不是問題,只是挑戰),就像爬一座山,如果你認為是挑戰,你永遠可以跨過去,只是要多花一點力氣。如果你認為是問題,你就會準備往回走或繞過去。」。

這幾段話,讓我思考良久,深受震盪,有如醍醐灌頂,讓我對於我們自己的未來有很大的啟發與想法。

因此,除了用「That’s no problem,only challenge.」這句話來期勉自己之外,我同時也希望能用來勉勵所有「還在為改善身體健康而吃苦奮鬥」的患者朋友們,把這個調理、按醫囑服藥的過程視為一個對自己的挑戰,而不是問題。

「問題」相對於「挑戰」一詞,多了些消極、負面的觀感,因此,如果我們把所見所感都視為「問題」,那麼很自然地就會出現「逃避」、「繞道」或是「粉飾太平」的心態,當然這也可已是選項之一。

然而我認為這在身體的調理過程,或是人生的處世之道,都可能會在不遠的未來引發更難以預估的影響。

img_0885
一位朋友傳的訊息。「不眠不休的工作」這樣工作型態的人在持續不改善的情況下可能會被我們列為「高風險患者」,而且即便是好朋友,我們也不提供「未看診就拿藥」這樣的服務。醫生只能幫你把症狀減緩或是改善,而人生的改善必須靠你自己處理~

根據質能互換、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消弭,只會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出現」,若把這個物理定律套用到人體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疾病今天萌了芽,必然有昨日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不去找出本質,而不斷試圖用各種方式去掩蓋、只求表面的美好讓自己心安,幾波之後,那些深埋在深處的原因,終將以我們無法抵擋的狀態席捲而來,到時摧枯拉朽所造成的全面破壞,不是一朝一夕的調理和治療可以解決。

對,我就是在說妳,親愛的蝴蝶姊姊。
妳是我目前診間裡留的最久的患者,從年初到現在。

我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夠在 3 ~ 6個月之間領到畢業證書,有些全自費患者反應更因選擇的藥材等級不同而更縮短療程,甚至有那種一個月就得到九成以上改善而畢業的全自費患者。

之所以讓妳留到現在,一是因為妳的確很乖,從不漏吃任何一包藥。另一是因為我很清楚知道,妳在這段期間所出現的病情反覆,是因為自幼體弱多病,長年離不開各式西藥,身體終於在這個階段出現反撲所造成的。

打開妳的病歷,林林總總,讓人搖頭搖到頭斷掉:

1️⃣ 自小學開始就頭痛頻繁發作(神經內科檢查均正常),曾經看過的多位醫師均認為是因為壓力過大所引起,而妳總是在痛到受不了,就吃止痛藥控制。

2️⃣ 從中學開始就容易因為緊張而覺胸悶胸痛心悸,開始工作後心臟疼痛頻繁,常常覺得吸不到空氣、快要窒息。(記得我把完脈就告訴妳,妳有二尖瓣脫垂,妳還嚇得要死,覺得我會通靈嗎?)

3️⃣ 從小就手指、腳趾容易發汗皰疹,自覺壓力大或睡眠不足的時候,腳趾就會發病毒疹,常常衝到皮膚科吃藥抹藥,跟醫師變成長年的熟朋友。

4️⃣ 這一項最讓我感到怵目驚心:「數年前曾經因不明原因高燒住院數月、皮膚起疹,但會診各科、所有檢查都找不出病因,使用各種抗生素治療均無效,出院後持續口服、施打類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劑長達一年。」

5️⃣ 後來車禍,頭部挫傷之後常覺容易頭暈、頭痛發作頻率也增加,但當時急診CT檢查沒有顱內出血,僅有輕微腦震盪。

6️⃣ 自嬰兒時期就容易嘔吐,長大過程中常常胃痛、噁心、吃到不新鮮食物即吐,常覺得胃不消化,胃痛、脹氣,胃鏡檢查僅有輕微胃食道逆流,但常覺得食物進入胃中時,胃有被刮傷及摩擦的痛感。(後來趕妳去做胃鏡,結果確診是胃潰瘍+幽門桿菌(+))

此外還嚴重便秘,若不吃乳酸菌、軟便劑,可達七天以上才排便一次。

7️⃣ 再次發生車禍,鎖骨骨折打鋼釘後,又持續服用抗生素及消炎藥,但還是常常覺得右肩有抽痛、拉緊感,有時候會因為變天而痠痛。

8️⃣ 常常睡眠中斷,多夢、容易驚醒,怕冷又怕熱,自己覺得身體很燙、口乾舌燥,但卻又容易打冷顫。

9️⃣ 大學時期嚴重痛經,但自從兩年前月經變少之後,痛經就不明顯,但月經量一直都沒有起色,而且週期從30天縮短到目前只有24天。

我很清楚地記得,初診時妳對我報告完這一大串病史之後,最希望拜託我幫忙的竟然是「這幾年皮膚變很乾,而且臉上一直會發青春痘、大膿包,根本不能見人,請醫師救救我?

img_0888
該畢業就要畢業,看病是為了遠離醫師,而不是為了在診所裡頭當地縛靈。也因此,我會希望「在能力範圍內,能用最短的療程讓患者 滾蛋 畢業」。(這是前幾天一位星矢迷的畢業感言~)

當然,我很能理解女孩在意外表這件事情,臉上長幾個大痘子就彷彿是世界末日,但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妳真的這麼這麼的在乎這個部分,當我允諾妳會努力幫妳調整這「五癆七傷,幾乎需要打掉重練」的身體時,我一直按著我的評估,從妳最根本的氣血和脾胃功能調整起~

頭2個月過去,妳的胸悶、心悸、睡眠中斷、便秘的狀況都有改善,臉上的痘瘡也有消退的趨勢,但還是會有幾顆在月經前暴衝出來。

當妳檢查確診有胃潰瘍的時候,我也調整了用藥,強化腸胃的部分,因此再過2個月,妳告訴我:「那種吃東西會刮傷胃的感覺已經沒有了,但還是很容易吃午餐的肉就吐,尤其是上班吃公司午餐的時候。不過很奇怪,放假日吃東西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吃肉也不會吐。」

從妳的脈象看來,妳原本沉弱的胃脈已經恢復六七成的力道,但一貫強勢的肝脈雖然稍見緩和,但還是和胃脈持續出現拉鋸。妳過去的種種病況,我認為是妳先天氣血與脾胃之氣不足,再加上過去長期使用各種強力藥物,控制所有病情而導致。

我雖然不贊同長期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這類會從根柢影響身體運作平衡的藥物,但我能理解當年在妳高燒病況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醫師們會選擇建議使用這類藥物來救急、救命的無奈~

我想…,這些年來妳出現的各種皮膚問題,是由於身體奮力將過去所累積的各種代謝廢物(不論是內生性的或是外來的)排除,我認為這是一個過去病史與藥物使用的反撲,也是身體努力調整平衡的表現,因此妳當時身體所處的狀況「虛實夾雜」,也不適合用重藥猛攻、猛補,也因為如此,不管妳怎麼跟我撒嬌、抗議「臉上還是會長青春痘」這件事情,我真的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我認為妳「身體根本應該處理的狀況,遠比痘痘、面子,重要太多倍」。

如何「從根本真正鞏固妳的體質,讓妳順利度過這一波反撲,幫妳儲存未來的優勢」,這才是我真正關心的事。

所以,當妳今天回診時告訴我,其實在這段漫長的調理期間裡,只要臉上一長大痘痘,覺得很醜,就會自己衝去吃抗生素、消炎藥和塗類固醇軟膏時,我才會直接在診間抓狂暴走,對妳大吼大叫,超想直接退掛叫妳滾!

當時,我應該跟妳說得很清楚了:「妳真的知道妳腸胃粘膜是好不容易才修復到現在這個狀況的嗎?妳知道以妳過去的病況,我們努力培養到現在的氣血根基還很脆弱嗎?什麼狀況該做什麼事妳到底清不清楚?我並不是不讓患者在調理期間同時併用西藥,而是要看是否有『迫切的用藥需求』!長青春痘除了很醜之外,對妳來說會有立即性的危險嗎?只要注意清潔衛生、不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會有危急性命的疑慮嗎?但是妳這樣反反覆覆的因為『臉變醜』而自己跑去吞這些東西,不就是一再一再地摧毀我們辛苦了好久,所建立的根基嗎?難怪妳說之前看了好幾個中醫師都沒什麼效,我想應該不是因為那幾位醫術不好,而是妳並沒有把妳私自用藥的行為明白告知,讓他們無法精準判斷呀!」

不知道為何,我今天罵妳不太需要換氣,實在是抓狂到一個不行:「這一次的調理都進行到現在了,是妳引領身體跨越過去的機會,我也不確定以妳目前的身體狀況,未來還能有幾次類似這樣的機會。因此,如果妳一直把『不時冒出來的幾顆痘痘』當作是人生困境,無所不用其極只想盡快消滅痘痘,覺得自己看不見青春痘,就代表長痘的原因不存在,自己就能因為這樣變美了,而忽視過去長久以來的病根,那麼…妳其實可以不用再來了!!!我最討厭病人根本不配合的這種遙遙無期的治療,妳再繼續這樣,就請妳離開吧!我真的沒有能力與技術可以幫妳處理好!」

當我咆哮完這一大串,妳看起來有點手足無措,快哭了~

但其實妳也不用太傷心難過,我願意在診間開口罵妳,願意寫一篇速寫來罵妳,就是真心希望妳能因為在我這邊就診,而讓生命因此變得更好。

記住這一句話:「That’s no problem , only challenge.」,妳很聰明,應該知道我希望的不是患者常常帶東西來表達感謝,也不希望患者總是三不五時就來探班慰問~

我希望患者們能夠在我們診所得到適當的醫療、精準的處置,然後盡快身體改善,順利畢業遠離醫師~

請妳好好想想我說的,妳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有效治療,不只是需要醫師、院所,更需要患者的共同配合。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