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 診間速寫 (全自費畢業生-巴金森氏症婆婆)

診間速寫,為了避免速寫對象被認出,文章內容會適當的放大特徵或是縮小特徵或是扭轉特徵,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也不要因為文章的內容而影響您的心情~

因為有好幾個患者正陷入火熱的期末考、學測的考試地獄,因此我想特別推薦目前正在用的超讚抗噪耳機。

我先強調「目前所有我推薦過的產品,都是我自費購買的使用經驗,絕對不是業配文」,當然也可能有更好的產品,而我沒同步更新到,因此也歡迎大家能回饋更多更好的東西,讓我列入採購 負債 清單。

BOSE QuietComfort 35 卓越的抗噪能力,不算俗落的音質空間層次感。

這幾年我都用BOSE的抗噪耳機「QuietComfort 35 wireless headphones II 」(簡稱BOSE QC35),無論是搭飛機、搭高鐵是逛街走在人多的百貨公司裡,我也常常帶著這個耳機,雖然跟市面上其他抗噪耳機比起來,QC35的音質表現不算是最好的,但我需要它的抗噪能力更勝過於多那可能不到5%的音質表現的其他耳機 (B&O H9i、B&W PX、SENNHEISER PXC 550 、SONY 1000XM3 …),或許也是因為QC35的耳墊材質與設計,所以QC35在使用上略有燒耳(耳朵覺得很熱)的狀況,但也因為在日本購買的價格約落在9300新台幣,因此在低溫的小雨環境,我還是會戴起耳機保暖耳朵。

因為QC35的強大抗噪能力,所以無論是在飛行、遠程大眾運輸移動、高專度靜態寫文、高效率輕便休息,我都會戴著這個耳機,再透過手機裡頭各種不同型態的適當音樂(Apple Music),無論是提高專注力、提高放鬆效率,這個耳機都能滿足我的需求~

提高專注力,又能提高休息效率,
這不就是每個考生都迫切需要的嗎?

另外,有關於高效率休息,當然也要推薦常常出現在診間速寫的「花王蒸氣眼罩(男用清涼型)」。

不算太熱的溫度、也不算太短的效力,大約15分鐘的熱情,總是讓我自己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很快的得到眼部與精神上的放鬆,就算是晚上戴著睡覺,也不會因為太緊而不舒服,通常一覺醒來眼罩已經鞠躬盡瘁的橫躺在地上了~ (某助理說:「這已經是我搭火車的必備工具」。我心想:「天呀,你X-Man女史考特嗎?」)

適當的音樂、適當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幫助提高工作效率,與休息的效率。
(蒸氣眼罩唯一推薦「清涼型」,先別管是不是該屎男小編回東京必掃貨的男用,台灣很多地方也有賣~)

如果你是拿iPhone 的話,更一定要使用 Apple Music。前三個月免費以外,還可以開啟家庭帳號(6個人共用,一個月共240元),裡頭有非常多的音樂種類,而「純粹」這個歌單分類也能找到可以幫助睡眠、幫助專注、幫助放鬆…等各種清單。

以上推坑結束,不是因為我為人囉唆 愛亂花錢 …,實在是「不是好貨,不推坑呀」。
找個時間,再來狠狠的推一篇蘋果的3C坑。

因為很注重工作效率,所以我們也提醒自己的同事「即便是上班時間也能小睡片刻」,用高效率的休息方式~

老化,是生命裡自然不過的進程,每個人都會。
但我覺得「身體變老」並不可怕,只要「心沒有變老」,自己就還有無限可能~

也因此,雖然嚴格來說我不算健忘,但「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了」這檔子事,我倒是常常忘的徹底。

而今天門診裡,有一位將近七十歲、罹患巴金森氏症全自費患者阿婆領到了畢業證書,她倒是讓我見識到「有顆年輕的心,真好~」。

去年九月中,由兩個女兒攙扶著,小碎步的阿婆用著「看起來很酷」的面無表情,緩慢的走進診間,掛的是全自費身份就診。(非健保)

備註:
臉部肌肉僵硬、缺少表情、行走步伐小、重心不穩是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之一。

「溫腦木已經吃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西藥3、4年。」

「剛開始吃藥的時候,身體震顫、走路重心不穩、靜止時的手抖、腳抖這些症狀還算控制得不錯,但是這半年以來,她那些症狀變得愈來愈明顯,還多出現了嘴唇抖動的現象。」

「睡覺前,左手與右腳的抖動會導致她無法順利入睡,必須服用抗焦慮藥來幫助睡眠。加上她本身很怕熱、動不動就一身汗,整個夏天過得很辛苦。」

「再來就是她最近吃東西很容易嗆到,半夜也會起來咳嗽,但是神內的醫師並不建議馬上增加藥量,也認為她還沒有到達需要手術治療的地步,因此請我們先觀察一陣子再說,所以我們才想說帶她來看您,是不是有可以改善她目前症狀的方法。」

阿婆身旁的大女兒咻的一下子,就這麼說完一長串…

我邊檢查阿婆的臉部、肩膀、手臂肌肉張力,一邊問:「有做過檢查,確診是巴金森氏症了嗎?」

一旁的小女兒馬上補充說:「有做過正子斷層攝影,確定是腦內多巴胺不足的巴金森氏症沒錯。」

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中腦黑質組織內的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導致腦內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量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但為何這些細胞會出現退化及死亡,成因還不完全清楚。

近年的研究已經發現「基因」、「腦血管意外」或「多發性的腦組織退化」的確也可能造成黑質組織的病變。

巴金森氏症在發病初期並不是一個容易診斷的疾病,因為它所表現的「肢體顫抖、肌肉關節僵硬、行動遲緩」等症狀與年老的自然退化現象極為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許多長者通常是到了症狀非常嚴重,才被意識到必須盡快就醫治療~

做完所有檢查後,我對阿婆與兩位孝順的女兒說:「我想…妳們應該都很清楚,巴金森氏症是一個退化性的疾病,由於成因不明,而且每個人對於藥物治療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因此不論西醫、中醫,治療目標都可能會著重在『維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品質』這個部分。以婆婆目前的狀況,如果希望很快看到症狀改善,我會建議以『針灸』、『水藥』兩種並行的方式來處理,少掉其中一項,都可能會事倍功半。雖然我目前的健保門診量,已經無法接受外傷、痠痛這類針傷科的療程預約,但像婆婆這種確實必須『針藥併用』的(全自費約診)情形,我還是會她在吃苦之餘,同時幫她進行針灸治療。」

話說完還不到1/1000秒,一直在旁邊不說話的婆婆忽然開始搖手:「啊!安捏賣啦!我啾怕針!馬啾怕呷扣(吃苦)!嵐來瞪!」

ㄜ…
我剛剛還很擔心我的說明不夠白話,正在思考要怎麼翻成台語重說一次呢!但現在顯然是不用了,阿婆聽得一清二楚。

不等我開口,兩個女兒已經馬上搶先一步開勸:「媽!妳這樣醫生沒辦法幫妳啦!好不容易掛進來了,妳人也都來了,就試看看嘛!今天至少先針1次,拿1星期的藥,如果真的很怕痛、覺得藥太苦,那我們再討論看看以後要不要繼續,拜託啦!」

酷酷的阿婆,被兩個女兒開勸之後就沒有再開口,但看得出來正在思考。

我自己一向不喜歡勉強患者,所以在她猶豫地當兒我還是開了口,用很誠懇的表情跟阿婆說:「中醫治療對於改善妳現階段症狀一定會有幫助,但是能改善到什麼程度,我至少必需先觀察妳第一週針灸、水藥合併治療的反應後才能進一步評估。但是,想不想治療,還是要由妳自己決定,因為在我的經驗裡,患者如果不是出於自願就醫,而是被強迫帶來治療的,那麼在心裡產生巨大抗拒的情況之下,身體對於治療的反應也不會太好。如果妳來這邊看醫生感覺『金美宋』,那還不如不要看,對吧?」(全台語聲道)

有趣的是,阿婆聽完之後居然微微露出笑容,但還是用酷酷的語氣說 (台語):「來丟來啊,那就給他針下去吧!我先喝一個禮拜的藥看看,不能太苦喔!」

阿婆說完以後,兩個女兒在旁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助理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OK,你情我願,協商完畢。
我馬上請助理安排婆婆就 被戰鬥位置 舒適的躺到治療床上,幫她針灸後,我按照她的體質,開了一週的客製苦藥給她。

但,其實我原本沒有預計這位阿婆會再回診的,畢竟她第一次看診,頭上就挨了十幾支針,再加上我幫她開的客製處方,雖算不上難喝,但也無法稱之為好喝、刷嘴,我以為…她回去以後心裡應該恨屎我了~

所以,當一週過去,阿婆又再度出現在診間裡的時候,我有點意外。
但我還是很和藹的問她:「這個星期狀況如何?」

「她說上次針灸完回去,有幾天都很好睡,吃藥以後也覺得睡前的手抖、腳抖有減輕,所以是她自己叫我再幫她預約的喔!我可沒有勉強她擱再來喔~」

一旁陪同的小女兒搶著回答

阿婆緩緩地轉頭,惡狠狠的瞪了「趁機揶揄她」的女兒一眼,然後又緩緩的轉回來用和藹的語氣跟我說:「吃中藥以後,比較不會一直流汗啦!咳嗽好像也比較好~」

我似笑非笑地問她:「所以…現在不會害怕針灸跟喝藥了?」

阿婆(好像用寫輪眼斜眼瞄我):「啊…病想要好就要忍耐啊!不然怎麼辦?」

啊!很棒很棒!自己能想通是最好的,阿婆現在觀念很正確呦!

於是在接下來的3個月療程裡,這位很酷的婆婆從原本「還沒入學就打算輟學」的逃學威龍,晉升為每週乖乖回診的優等生,但她依然非常怕針,因為每次我問她:「現在習慣針灸了嗎?」的時候,她都會說:「喝苦藥是已經習慣了啦!熱熱的趕快喝下去,就不會覺得苦。可是針灸這種事情怎麼會有習慣的?會痛啊!」說完還會順便再寫輪眼我一眼,一副「妳問這種問題真的有夠白目」的表情,總是逗得診間裡所有人樂不可支~

針灸這種事情怎麼會有習慣的?妳問這種問題真的有夠白目!


雖然治療過程中,當遇到溫差變化大、情緒焦慮等狀況時,阿婆口唇、肢體的抖動程度還是會偶爾出現不太穩定的狀況,但辛苦是有代價的。

「睡前的抖動幾乎是沒有了,嘴巴也不太會抖,所以現在好睡很多。」

「咳嗽已經好了,吃東西喝水都很正常,不會嗆到。以前動不動就全身汗,很容易累,現在覺得體力好很多,我每天都有照妳交代的出去散步喔!」

2週前,巴金森氏症的婆婆自己說

我點點頭,正飛快的打病歷資料,阿婆忽然用 老甜甜 「漫畫裡,水汪汪大眼睛」的期待眼神看著我問:「那我什麼時候可以畢業呢?妳是不是要出國了?妳出國前我會畢業吧?會吧會吧?」

哇咧!連阿婆都學會「畢業」這個歡樂字眼?

她的小女兒在旁邊笑到翻掉,東倒西歪,被婆婆惡狠狠瞪了一眼之後,只好正襟危坐的補充說明:「我知道能不能畢業是要由醫師您決定啦!我腦木應該是覺得自己身體比之前還沒看中醫的時候好很多,才會這樣問der!」

聽完小女兒的解說後,我忍住笑,也一臉正經的說:「其實,我原本也是打算讓妳再回診2次左右,中醫這邊的療程就可以結束了。我們已經解除了原本『吃西藥還是控制不良的那些神經、肌肉症狀』,而妳的睡眠、體力也都改善了許多,因此我的階段任務也算是完成。所以妳就乖乖的把接下來2週的療程跑完,全始全終吧!」

大概是終於看見吃苦人生那道「Exit」的綠光,阿婆很開心的笑了(她原本僵硬的臉部肌群,經過療程後也已經鬆緩許多,已經可以看見表情的變化),而且聽說我們即將去員工旅遊英、法15天,還補了一句:「這麼好?我也要去…」。

此時我才發現阿婆是那種「慢熟」型的冷面笑匠,我又看走眼了。

拍攝於奈良春日大社。

兩週後的今天,大概是怕我反悔讓她延畢吧?
阿婆一走進診間就馬上對我說:「我來領畢業證書了喔!」

我又好氣又好笑的回她:「災啦!沒事我也不想留妳下來好嗎?外面患者那麼多,都等到快暴動了!」

最後,我很仔細的交代阿婆的小女兒:「在家可以幫腦木舒緩頭、頸、肩的筋膜,以維持她的睡眠品質」。

「要多出門活動、跟人談話,最好能做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像編織、打毛線,甚至要學畫畫都可以,因為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活動,都能幫助預防憂鬱、失智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出現。」

我最後對巴金森氏症阿婆的畢業叮嚀~

阿婆很認真的聽完後,很開心的站起來告辭。

看著她走出診間時,「比初診乍到時更異常俐落許多」的手腳,我真心希望這位「人老心不老」的可愛阿婆能一直這樣順順利利的繼續未來美麗人生!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所有不遵從醫囑服藥與治療的患者預約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