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診間裡開始有學生實習跟診,許多當初“後中”生活回憶因此一一浮現~
學士後中醫的那段時期,我自己租屋在外。
說得好聽是…這樣可以擁有更多寶貴的時間用功讀書,但其實是為了方便跟同學們下課揪團去吃羊肉爐、半夜去看流星雨而且不用跟爸媽報備(糟糕我說出來惹…)。
那段時期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外宿那幾年吃了些啥、玩了哪些地方,而是「每次只要遇到大考,我就會開始大掃除」這件事。
明天要考試了,但真的很不想面對,“共筆”一拿起來就打瞌睡,看著解剖學共筆裡頭滿滿的骨頭名稱,會熊熊覺得自己應該去洗個臉、醒醒腦才有辦法嗑光這些骨頭、 看懂那些火星文(英美語發源地疑似為火星?)。
走進浴室開始洗臉,會突然看見洗臉台卡了垢、漱口杯好像有點 卡到陰 黴班、牙膏外殼也泛黃,於是開始了清理之瞎忙,也順便把馬桶、浴缸都刷過一遍又一遍,最後索性連浴室地板都來個整潔比賽得第一、刷到全部亮晶晶,然後再拿出太空寶寶吸塵器把家裡滿天飛的貓毛一口氣給他吸乾。
算算時間,大概只剩三、四個小時就要出門考試了,才真的火燒大屁股、心甘情願地停止晃動、靜下心來,很認真的把共筆內容全都背起來。(對,那個年輕貌美、如花似玉的輕飄飄年紀,僅管熬夜通宵還能保有強大的記憶力,然而現在想都不要想,電視遙控器還是不小心打開冰箱才找得到,而且更慘的是永遠都想不起來錢到底是怎麼花光光的!)
「一考試就大掃除」這件事聽來雖然很瞎,但現在仔細分析起來,原因很簡單,就是“逃避”這個心態作祟而已~
不想做的事就會想方設法的逃,
非得火燒屁股/眉毛,才去處理。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年少輕狂、不是那麼懂事 的時候,所以,今天一個可愛的女大生 告解、 告白了自己的情況時,我一聽就秒懂,因為我根本就是過來人。
這個文青美女大約是半年前被腦木帶來調理身體,當時的主訴是「月經二、三個月才來一次,不然就是連續來幾個月後又不來,然後常常睡不著、頭暈頭痛、胃痛脹氣、拉肚子。」
腦木當時很無奈地告訴我:「這孩子很奇怪,從小學一、二年級就有失眠、頭痛與腸胃消化不良的問題,我老覺得很奇怪,這麼小的孩子不是應該好吃、好睡、照豬養嗎?因此帶去看了很多醫師,但都檢查不出什麼問題來。到了青春期,月經也很不規則,可是每次的婦產科檢查、超音波、抽血檢查都沒問題。我看她毛病真的很多,胃痛、頭痛我還能容忍讓她吞點腸胃藥或止痛藥,但總不能年紀這麼輕就開始吃安眠藥吧?有醫師曾說過她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失調、睡眠障礙,叫我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多…」
「但是…冤枉啊!我可從來沒要求過她要考第幾名,都嘛是隨便她自己,而且我一向覺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說到這裡,腦木很委屈的嘟起嘴巴起來~
歪腰,我又不是包龍星、也不是宋世傑,妳跟我喊冤是有用膩?
不理一旁的委屈腦木,我轉向這位看起來就是多愁善感的文青美麗女大生,確認舌脈後,再檢查她的身體特徵,的確可看到唇周體毛(鬍鬚)比一般女孩兒明顯一點,但體型不算胖,勉強算是略微豐腴~
另外綜合她月經總是不規則、遲到好幾個月的情況來看,我想這還是屬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只是程度較輕微。
根據2003年鹿特丹專家會議(Rotterdam diagnostic criteria) 的共識,下列三項症狀只要符合兩項以上,就可判定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簡稱PCOS)。
1️⃣ 慢性不排卵(Chronic anovulation):臨床症狀有月經週期不規則的問題,如:寡經症、月經週期忽長忽短或極度混亂。
2️⃣ 超音波檢查,卵巢呈現多囊的特徵(Polycystic ovaries)。
3️⃣ 臨床上或抽血檢查,雄性激素有升高的情形(Clinical or biochemical sign of Hyperandrogenism)。
若臨床觀察兼有多毛、肥胖的特徵,則以上三項情形,符合其中兩項,並排除其他像「庫辛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卵巢或腎上腺腫瘤」等可能引起雄性素過多症的可能性,即可確診為PCOS患者。
以上是去年日本中醫藥協會來訪講座,我曾分享過的「多囊性卵巢的診斷標準」。
我用很和藹的口氣問女大生:「妳自己會覺得壓力很大嗎?」
腦木在旁邊竊笑:「妳自己跟醫師講嘿,要不然我又多嘴,就會讓醫師懷疑我這個腦木很強勢,讓妳過得不開心!」
此時,女大生瞬間用愛嬌的眼神瞪了多話腦木一眼,然後露出很不好意思的笑容跟我說:「矮油,其實人家自己也不知道啦……」
ㄜ,好,很好,連妳自己都不知道?
那只好讓舌象、脈象來決定妳的苦藥是能有多苦了~
把完脈後,我嘆口氣,開了苦藥給她並交代兩位要“二週回診一次”之後就送客。

女大生雖然在外地讀大學,但的確很乖的每隔二週就回台中就診,然後就這樣的隨著吃苦日子過去,她的好朋友開始規律出現,大約30 – 40天會來報到一次。
「最近在宿舍入睡有比較容易,之前只要聽到室友關燈後還在聊天,我就忍不住會暴怒,現在已經可以忽略那些惱人的嗡嗡聲,胃痛也比較少發生,可是還是覺得腸子脹脹的不舒服,偶爾還是會拉軟便。」
她回診時這麼說。
嗯,因為「室友聚眾喧嘩」而暴怒,我當年好像也是會耶~
(不禁陷入回憶的漩渦鳴人 …)
就在三個月後,女大生旁偶爾會跟的那位「每天早晨狂打噴嚏流鼻水、終年鼻塞、上課會直接睡著,而且即將面臨高中會考」的弟弟也被 多話又多事 的腦木帶來加入吃苦行列。
混久了就會以為跟你“狠”熟~
接下來的每次回診,女大生就會開始告訴我一些她在校生活的狀況,像是「最近會覺得跟英文字母無法產生連結,怎麼樣就是沒辦法看進腦袋裡」、「隔天如果有早八的課就會比較難睡」、「一回到學校宿舍就胃口變差、心情低落」等等(不愧是多話的腦木生的…)。
然後再加上反覆在旁刷存在感的腦木會趁兩孩子離開診間時偷偷遞上奏摺補充說明「女兒常常從學校打電話回來哭,有時候是因為同儕的相處問題,有時候是因為報告交不出來」的這些資訊來看,我真的認為她這些反反覆覆的病況確實受到個性與情緒很大的影響。
其實,心理對生理的影響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從學理上來說,長期處於心裡有負擔、壓力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系統的協調性變差、內分泌(賀爾蒙)系統失調,而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肌肉僵硬、四肢末梢發麻、忽冷忽熱、皮膚過敏、掉髮、胃痛、脹氣、打嗝、便秘腹瀉(或交替)、反胃嘔吐、月經週期不規則、性功能減退、焦慮、恐慌、、煩躁、失眠等現象。
但我每次問這美女:「妳想通自己的壓力源從哪裡來了沒?」
她總是搖搖頭,用傻笑來面對一切外敵~
連多話的腦木也說:「其實我想不通,我每次看她放假回家,都是躺在客廳的沙發上追劇,不像是壓力很大的樣子啊?」
一個人如果看不見自己的問題,
那怎麼會有辦法解決「自我認知上並不存在的問題」呢?
好不容易、總算…不知道是老天可憐我老是在診間裡講得兩頰發酸、發腫(臉胖不是沒有原因),還是這個女大生的心靈終於被我撬開了?
今天她回診時,很鄭重的告訴我:「醫師,我知道我為什麼一直都壓力很大了!」
啊????妳終於知道了!!!
我馬上立刻用力的將手指頭伸進耳道裏,把會阻礙聽力的屎挖出來、挖好挖滿挖乾淨,徹徹底底的洗耳恭聽~(姊姊這是不良示範,請勿在家自己嘗試考驗自己的耳朵的伸縮能力~)
「其實我會去追劇是因為不想面對考試、還有該交的作業、報告、分組討論那些東西。但是我在追劇的時候,心裡更緊張,壓力更大,因為我知道時間一直在流失,我能準備考試、處理作業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可是我心裡又很抗拒去做那些所謂該做的事情,所以就愈來愈焦慮、恐慌。然後,越是焦慮、越是恐慌,就越努力地想表現出更輕鬆、更快樂的樣子,所以劇就追得更兇了~」
她幽幽地嘆了口氣、緩緩的說完,然後很心虛地偷看了我一眼。
「而且每交完一個報告,就又會有新的作業出現,老師們也不肯把考試都集中在一起,總是連著好幾週都有考試,真的很討厭。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會一直處於壓力很大的狀況,只要緊張就會胃痛、頭痛、拉肚子、睡不著。」
「不過,來吃中藥調理前,我是連平常沒有特別壓力的時候都會很常不舒服。後來吃藥的這段期間雖然改善了很多症狀,像這個寒假沒功課,我就過得很快樂,身體什麼毛病都沒有。可是,開學以後有了新報告,考試也都來了,結果那些狀況就又都開始反覆出現了~」
您老師卡好,這種事需要這麼久才想通?
我真的很無奈,但還是裝兇,用著惡狠狠地表情問她:「所以,現在是我的錯囉?」
此話一出,一旁預備要多話的腦木與角落捧著課本假裝「認真把握每分秒讀書時間」的弟弟都大笑起來~
看到弟弟與媽媽因為我的一句話笑得東倒西歪,這美麗的女大生惱羞成怒地開口放箭:「很好笑嗎?還有,這個白痴弟弟也很常惹我生氣,老是說一些白目的話、做白目的事!」
看著這一家人笑鬧哭吵,我真心覺得弟弟好可憐,躺著也中槍~
這時,鼻過敏、鼻塞已經改善七八成以上的弟弟在沒有缺氧、嗜睡的狀況下,馬上腦袋異常清醒的回擊:「拜託!我又沒有怎樣!是妳自己脾氣壞、心眼小、愛鑽牛角尖好不好?你這個愛耍憂鬱的女魔頭!」
喵啊乾的,竟然吵起來了?
拜託要吵回家去,我可不想花時間看姊弟媽大亂鬥。
不過,既然真相已經大白、苛男也終於抓到黑衣人,我對著女大生的腦木說:「她已經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了,這樣很好,代表她也知道可以怎麼調適,所以現在不必再吃苦藥了!即刻 滾蛋 畢業~下一次只有弟弟需要回診,姊姊就不用預約了,今天到這裡為止吧,掰依~」
腦木聞言點點頭:「我也覺得她調到目前…身體狀況有比之前穩定!聽她喊肚子痛、頭痛的頻率也減少很多,讓她先停藥也好,不然每次出門來這邊時,她只要看到我們還在找健保卡,就會抓狂說『健保卡不是應該早就要準備好的嗎?都快遲到了!你們是想遲到被診所封鎖嗎?』,我這女鵝真的很愛生氣柳~」,說完後還轉過頭去看了女兒一眼。
啥?
等等,「健保卡應該老早準備好」、「考試、報告最後一刻才要面對」這真的是出自同一個人的嘴巴嗎?
親愛的美女文青大學生,妳真的把我搞得好混亂啊!
心理狀態影響行為模式,
行為模式再強化原本的心理狀態。
無限循環~
職場上帶人不只是要帶心,更要帶薪!
而幾十年的醫病關係裡,我也深深的覺得「處理身體的狀況,若能找到“問題核心”,才有可能真正的趕走患者、讓患者畢業~」
我真心希望每一個被我發畢業證書趕粗企的患者朋友,可以不用那麼快的又出現在診間裡~
畢竟,乖乖吃藥是為了遠離醫師,就如同「精準開藥,就是為了叫患者趕快畢業滾蛋」~
心態決定狀況,
也決定能力~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