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診心得 -實習生陳思翰同學

為成就自己而進化,為成全夥伴而努力!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實習生 自發性的 投稿 繳交的跟診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一開始得知心容中醫是透過臉書演算法跳出來的粉絲團推薦,點進去才發現是個資訊量相當豐富的部落格,洪醫師把看診心得、診所管理文章、生活瑣事等等都放在裏頭,我看著那些詼諧、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又不失醫療專業知識與衛教的傳達,當時心中忖度要是能與醫師有那麼一次聊天唔談的機會該有多棒。

這學期業師計畫名單一出來發現洪心容醫師出現在名單之內,滿懷興奮之情的我就去面試了,當時的我僅僅抱持著就算這次的跟診計畫沒中選的話,也必須好好運用面試的機會盡量地與醫師深聊,自己十分貪心地問了一堆準備好的問題深怕之後沒有再次見面的機會,從中醫診所的經營管理方面問到醫師求學階段走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也算是了了當時的夙願。

甫從第一次面試踏進這間診所就直覺心容中醫診所不同於其他的診所,從櫃檯人員的接待到進入診間面試,診所的員工們彼此用耳麥回報狀況,令整體診所的動向與程序都相當流暢,從一些小細節上就能感覺得出這是一間經營的相當出色的診所。之後在跟診時與診所員工與醫師的談話中知悉整個診所同仁都會不定時去進修不同領域的課程,像說話課、美學課、歷史課等等,儘管是旁人(包括我)認為沒有很需要的課程訓練,而我後來才逐漸明瞭強弱的等級差距都是從小處累積一點點而形成的。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的江振誠主廚的訪談影片,「嚴格,是一種標準。」江振誠以最高規格要求底下的餐廳的員工們,或許洪醫師也是以如此高規格的標準要求員工,堅持在各種細節做到最好。

上個學期我也有參與業師跟診計畫,在當時跟診時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彷彿一個縮小的社會階層在我的面前攤開,在這雜亂紛沓的社會因為種種壓力影響身體健康的占大多數,搞不好連患者本身也明瞭工作本身就是病因的所在,但受到工作的綑綁、生活開銷的維持,鮮少病患真能從工作禁錮中解脫,那時的我心中一直猶疑一個想法,未來身為一位中醫師,我的角色究竟是像柯文哲醫師所說的生命的園丁,或只是一名延緩死亡的醫匠,而尤其這種糾結性憂思罣礙於中醫角度也相當不好,因為思傷脾,也難怪會有不思飲食的說法(應該不是這樣解釋…)。洪醫師應該也會認為我只區區一名中醫學生,在求學階段就想找到人生定位或參透人生意義未免吃飽太閒,悉達多太子悟道成佛於菩提樹下前也流浪苦行修練了數年,我的醫道與開啟悟性的道路是不會如此輕鬆走過的。

心容中醫主要病患群為婦科病患,想要懷孕的、懷孕和產後調理的、婦科雜病等等,在一旁見習的我觀察許多欲孕婦女的案例,在大醫院做了多少檢查,花了無數金錢在不孕療程上,我才更加深刻的理解一個嬰兒的誕生根本就是生命奇蹟,而我在跟診的這段時間有個不負責任又無科學根據的猜測,老公願意跟著妻子來診間看診的懷孕機率會比妻子單獨來看醫生的機率還要高,看著夫妻兩人一起來診間就已感覺得出是一個美滿家庭的既視感,另一方面我看著妻子獨身一人坐在診間的那頭,每一位都是如此堅強女性卻又令人心酸。每一位來診間的病患除了身體上的毛病外,心裡恐怕也總有過不去的關,我畢竟不是心理諮商專業人員,對於病患的心理健康如何改善也無容置喙,而我只能以無聲的同理心默默為他們加油打氣,我期待自己身為醫師也能像是一位擺渡人,將生命中卡關的人渡到彼岸繼續前行。

跟診上遇到許多西醫詞彙剛好和這學期上的西醫婦科有許多重疊能互相參考,這給予我一個很重要的想法,未來的病患大多中西醫兩者都看,而我身為中醫師就必須懂得這些西醫的診斷與用藥,病患所期待的中醫師是了解西醫的背景知識但是運用中醫的手段來治療。在這學期的跟診下學習到不同的藥對組合與辯證開方的技巧,我深覺自己在中醫婦科知識上的不足,有時候在對洪醫師的提問上也偏向保守,個人覺得這樣的學習心態不太可取,希望在這學期跟診結束後能認真面對自己的匱乏與不足,在放假時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態並且多充實自己,繼續帶著謙卑學習的心態進入醫院見習。

文末節錄一段扎西拉姆.多多的詩<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醫生與病人結的是小小一段緣,病患來診間求助於醫師不只是要解決身體的病痛,心理方面的慰藉與強化也是病患訴求的,我初期天真地以為只要持續磨練中醫醫術就足夠未來衣食無缺,殊不知在這一年當中的跟診經歷下來,了解自己是一個心靈還不夠強健的醫者,容易跟著病患的心情有所起伏。貼了這段詩詞是想時刻提醒自己並給予自己更多的平靜,期望自己像蓮花生大士一樣,有著不捨不棄、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的定心。最後非常感謝洪醫師與診所工作同仁在這段跟診期間的教導與幫忙,你們的溫柔與包容使我這位莽漢在這一間溫馨可愛的診所不會顯得太過尷尬,而且我這段時間學到的東西遠超乎我一開始所期待的內容,我也將帶著洪醫師的教導與自己內省的體悟迎接新的學年度在醫院見習的挑戰。

(2019.06.10 15:09繳交)

以上內容僅代表投稿實習生的跟診心得,不代表敝院醫療服務、處方與療效精準度,更無法保證所有症狀能包治包醫。

一直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該怎麼樣在不減損營收的情況下盡到我們能力所及的社會責任,而很榮幸在這學期能獲得許多同學的青睞,選擇了敝院做為跟診實習的場合,亦很感謝這些同學們在這段實習期間提供了我們良好的跟診互動經驗。 

很感謝每一個參與了這學期跟診的實習同學,希望您能藉由這樣的經驗得到了更多的視野與收穫。 

社會責任:跟診實習計畫-詳細申請辦法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