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 -員1 (2019.10.08 繳交)

為成就自己而進化,為成全夥伴而努力!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自發性的 投稿 繳交的工作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 心得分享・開始 〗

自從診所的看診時段更改後,我們就多了”空檔”的時段可以利用,除了把一般的例行事物做好外,我們並不像大部份的公司,會要求一定得做些與工作上有相關性的工作,反而鼓勵我們利用那段時間充實自己,看電影、運動、看書,甚至可以戴著眼罩與耳機休息,”適度的調適體力或心情,是每個專業人士應該做的事情”,這是 XX(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給我們眾多關愛訊息中的其中一則。

從那之後偶爾上班我都會給自己安心的帶上一本書(真的會看?),”賽局理論”是一本我得花很多腦力去對抗周公的一本書,有次我打算把它帶回家塞進書櫃休息時,同事拿了二本書問我要不要跟他交換看,我選了一本看起來很勵志的書,並把”賽局理論”塞給了同事,和他約好要交換心得,把書拿回家後,我一直把它放在桌上看著放心,想等待著天時地利人合的時候在把它拿起來好好閱讀。

在7月時因為個人因素,在工作上不斷的犯錯導致公司花了許多的時間與力氣去善後,也造成同事在工作上的困擾,讓我原本就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心完全石沈大海,那段時間裡,除了不斷的質疑自己在診所的老人資歷,也一直在回想在診所快邁入9年裡,我給診所帶來什麼?我自己又從診所學習了什麼?許多不斷反覆出現在腦中的問題,讓我原本笑起來像神經麻痺的笑容,又更令人發寒,大家在看到我的狀況後,除了給我關心與鼓勵,同事也順帶提醒借我的那本書很適合當時的我閱讀,然後在一天的公休日,我拿了「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在咖啡廳喝茶慢慢的思考著心裡的質問。

「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艾爾文面對不滿意的現況,你必須誠實的問自己:「現在付出的的努力、給自己的標準,是否能符合你想要的未來、符合你想要的工作環境?你現在的薪水,是否真的對的起自己?」 】

在診所的8年裡,每一次的挫折都會跳出我是否該轉換跑道的想法,從一開始的年輕沒有顧忌,想著反正一個人,大不了打工餓不死,到了前二年開始,會開始先反問自己,我的能力到了外面是否可以擁有自己現在所需的生活條件?

診所開始在轉變時, XX(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對於許多工作的細節與診所的環境都比之前的要求更高,他希望我們要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感官去看診所可以進步與改進的地方,「如果你可以發現別人所沒有看到的,那你就有著更好的條件,而這些條件不會只有用在診所,這個條件可能會是你找尋下份工作的優勢」,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對談,也是現在我遇到每個更機車的要求時,會先跳出腦中說服自己的名言,在每個月的工作意向調查表最後一頁,都會回答「你覺得自己是否該加薪了?」,在選擇要或不要的同時,我都會反問自己在這個月裡我是否為診所帶來什麼?自己進步了什麼?工作對於我真正的價值又是什麼?

【 當你有能力接受失敗的自己時,也就具備能力遇見成功的自己 】

在看著這段文字時,我想起了7月的失落,開始反思我為什麼做錯了?,如果再來一次應該怎麼做,怎麼做可以更好,而我如何讓其他人也避免這些錯誤,讓大家可以一起更好?

在成為”資深老人”的路上,每一次的犯錯都會讓我非常的沮喪,從一開始的想逃避錯誤,到「做錯了就想辦法改進,並且要思考為什麼會錯?要如何改進?如何去避免錯誤?」,每一次的沮喪都會讓自己失落著好多天,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堅持到底,不要輕易被打敗,其實每一次的錯誤,都讓自己有不同的收獲,即使這樣的收獲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去善後,但同時卻也讓自己的經歷又多了一點回饋,也許沒有那些錯誤,也不會是現在的自己。


【 你的努力不是要做給其他人看,而是為了超越自己,為了預約更好的未來,為了收集屬於你的幸運,然後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

大部份的人在職場上總是掛口,自己為了公司努力了什麼,付出了多少,之前的自己也是如此,直到有次 XX(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提醒了我們,這些付出與努力不應該是為公司,而是為了自己。

之後我開始反問自己,工作在生活中的位置,在工作中學習得到的,最後只有自己能夠帶走運用,那為什麼總是要因為工作才去學習努力些什麼?投資好自己,為自己做好準備,找到好的工作,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最後得到最大的回饋其實是自己。


每次看完勵志類書藉都會讓我一直在找尋的自信好像又多了百分之幾的錯覺,在看這本書的時我對自己充滿疑問,它給了我在當時不斷出錯的生活,一個可以讓自己靜下心的答案,但看完後,也讓自己有了更多不同的疑問回到生活繼續找答案。 

〖 心得分享・結束 〗
(2019.10.08 14:12繳交)

為提升職場文化並獎勵願意努力進化的同事,將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

因此本文作者可於10月份獲得獎金 3000元。

以上內容僅代表投稿員工的工作心得,不代表醫師處方與療效精準度,更無法保證所有症狀能包治包醫。

對我們來說,積極的參與工作,並且讓自己「擁有正確的工作心態」,這會遠比你原本具有多少能力還要重要許多。

希望敝院的全體員工都能擁有相同積極且正確的工作心態~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