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高年級實習生」電影閱讀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心得開始) 高年級實習生心得 這陣子參與公司的面試,再重新看了這部電影湧現了滿滿的心得,面試不是從最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始,而是從製作、準備呈現的履歷資料開始。「Ben製作了一份屬於他這個職缺並專屬於這間公司的視頻」,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卻是這兩個月以來,面試前、先閱讀求職者履歷中,大概只有不到五位有做到的。自傳內容有要應徵空服員、公務員、銷售人員等內容,更多的是求職名稱沒有更改,工作經歷、學歷沒有更新等等。 求職者希不希望得到這一份工作,在進入下一階段面試前,就有很多細節可以看到。 Ben 的視頻就是一份完美的履歷,從介紹他目前的生活,連結到應徵的動機,我非常喜歡他說的「 I want to be challenged, and I guess I might even want to be needed.」這勢必要學起來,說著希望加入可挑戰自己的能力,讓人感到非常舒服。這是一門非常高段的說話藝術,讓人聽得漂亮又舒服,這太難了!但是學起來一點也不難。 「 I want you to know I’ve been a company man all my life, I’m loyal, I’m trustworthy, and I’m good in a crisis. 」哪一個公司不是在追求這樣一個工作夥伴?忠誠、值得信賴、善於處理危機,這應該是每一間公司都希望每一個工作夥伴都擁有的能力。所以,當自己擁有這三件不可多得的能力,不用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或許就像 Ben 一樣,即使 70 歲了,依舊可爭取上一個 Interen。 影片下一個場景帶到了公司,每一個畫面都在處理有關工作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都沈浸工作上,這氛圍很專注,也可能很高壓。相信我,這樣的工作環境絕對不輕鬆,而是每一位工作夥伴都在跟時間賽跑,務必要在開會前完成主管會報。 在客服的橋段,每一位客服說話方式、處理態度都不一樣,一直到 Jules 處理的事件的方式,隔壁客服出現了不認同的表情,可能問題點在於為什麼 Jules 要給顧客自己的私人電話。處理危機事件,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觀感、做法,但是處理事件的人視野的高低非常重要,可以分為兩條路走,一條是因客訴事件讓公司形象扣分而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將缺失廣為流傳,另一條則是,因應客訴事件而讓公司形象加分,進而可增加顧客信賴度,更可以提升業績。並且 Jules 立馬在結束通話後立即安插開會檢討內部廠商問題。時間不應該浪費在任何情緒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公司更加獲益成長,就需要更多螺絲釘處理大大小小事務,人力不足就會釋出更多職缺,就會擁有一份不斐的薪資。一個心態可以蝴蝶效應般的影響整個公司營運。 進入到面試階段,第一位面試官一開始用著非常輕鬆的態度介紹這間公司,及釋出她的問題,她的前提說明充滿著「善意」。在參與這幾個月面試以來,體驗到很多事情。 如何開始一場面試,我要如何去表達公司職場文化。陳述表達自己公司文化這件事情,又必須做到因人而異。因為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經歷大不相同,關於認同的文化、人、事、物,會有接受度的差異:不太認同但全盤接受、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接受、表面上的認同與接受、不認同不接受。這些只是當一個人遇到新的環境、新的事物得第一反應,而面試官可以利用這些反應,提出問題,進而觀察這位求職者有哪些人格特質,適合成為一起努力的工作夥伴,更可以為公司注入新的生命力。 「運用」跟「善用」人力資源,除了為公司招聘一位可以做好份內事情的工作,而是更可以為這間公司帶來提升的成長。 這門學問非常不簡單,不只是求職者,資深的同事也是。例如最近公司運用人力方針有改,以前是要求每一位員工都全能,每個工作崗位都可以輪調。這樣的好處是,的確可大幅降低職業倦怠程度,但是當工作內容大幅進化,因人格特質的關係而受到進化的障礙,會產生非常大的挫折感,有可能適得其反。而現在公司改為一個人可適時輪調幾個工作崗位,可以維持崗位的專業度,也可以維持提升服務的內容的品質 回到面試求職者的部分,那就真的能透過面試短短一小時,看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補到公司重點缺乏的一塊嗎?確實無法,在面試時把話說得多漂亮,那都只是一時的,真正開始實習體驗工作時,心態、行為模式一目瞭然。 我的確以為面試時感覺求職者工作心態很好,於是呈報主管讓其進入實習階段。但是,實習時卻看不到面試講的工作狀態。經歷了幾個實習生之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有副業者,除非從骨子裡尊重職場文化,否則不正確的工作心態破綻百出。」因為她可能帶有這份工作只是為了糊口飯吃,若對於公司要求程度存在質疑,就會很明顯反映在肢體語言上。 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正面、反面皆需要認真看待,一定都可以找到反省、學習、了解的細節。 Ben 在求職時有提到他身為一間公司的副總裁,他有能力希望可以給公司實質上的幫助,而真正錄取後,完全不會使用最新款的電腦,還有崗位主管的不賞識,一個個挑戰迎面而來。他來到了與他年齡差距 40 歲以上的工作環境,在進去公司時可能就會料到,每一個人在看待他時就會帶有一種年齡上歧視。老實說,電影裡呈現的歧視不過就冰山一角,我們身在的職場,老實說女生超過 35 歲就會有一種莫名不堪入用的感覺,如果剛好又長得不漂亮,但好不容易通過面試而錄取,進入到崗位後可能還沒開口,主管跟同事只是看到資料,都還沒開口說話和了解你,就會遇到跟 Jules 質疑及否定的態度一樣,會不漏痕跡完全表現出來。 而我們應該準備好的是,將身心狀態都從 0 開始,每一天的開始都告訴自己要進步一點點,讓自己更可以融入職場一點點,會慢慢的回饋到自己的身上。 每次面試結束後的檢討,對我來說獲益很大,可觀察到人面試時怎麼說的,而實習是怎麼做的,造成的落差又是什麼。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家庭背景、目前生活型態、學歷是怎麼影響一個人的心態。讓我可以不斷的練習,如何有意識的控制自己表達及說話,求職者表達的言語又可推敲出什麼樣的行為模式,而我表達的言語有沒有發揮到可以提供她目前可吸收的內容。 每一天都很充實,每一天腦袋都有很多主動的聲音,所以發生了很大的窘境。在面試時,要引申對方說的話去做銜接及延伸,才會比較有說服力。但我總是很突兀及突然的轉接到我想表達的內容,會比較沒有說服力的原因,就像是沒頭沒尾,沒來由的直接說應該要這樣做,但人第一反應通常會覺得為什麼你突然這樣,這個「為什麼」就是會產生質疑的關鍵。由此可知,我做不好表達的銜接及延伸,若做好,衝突及效率就會迎刃而解。 當發現這件問題,在意的點會被放大,放大後會刻意調整自己表達及腦袋運轉,這又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因為刻意,所以表達內容若過於生硬,又在這個 moment 必須透過聊天而互相了解,就會「很難繼續聊(面試)下去」。這真是太有趣了,所以即使每一波面試告一段落,我跟同事在檢討這個過程,也分享我,我們是不是都忘了應該要「享受」每一次的對話,就像 Ben 的第一位面試官即使問的問題可能不適合他,但還是可以詢問,如此從容不迫。 最後一位面試官看起來像是很菜、很不專業的面試,但是這句的確非常實際「 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10 years? 」的確很多人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包括我,但當我接觸到面試官這一塊,我也反省自己,我 35 歲領到了多少薪水,在自己前 10 年的人生中,我為自己成長了多少,反映在薪資上多少?接觸到的求職者,甚至有月薪 7、8萬,從談吐、態度、表達邏輯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落差。 工作這件事,是什麼時候淪為大家茶餘飯後說著「錢多」、「事少」、「離家近」,若身為公司方時,你希望員工如此看待自家公司的每一份職缺嗎?又或者是,希望自己在這家公司可以帶走什麼樣的能力,可以被公司需要,可以找到下一份再更提升自己薪資的工作。 Ben 雖然沒被指派任務,但他懂得不浪費時間主動學習有關公司的事物,也持續關注主管,在主管沒有丟任何訊息下,也不輕易打擾。看起來像是一開始就被打入冷宮,實際上卻是自己開創了未來,把握時間讓自己準備好,在主管最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像 Ben 與 Jules 透過開啟臉書帳號,終於讓 Jules 有機會了解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而且雙方都感到很享受這次的對話,或許已經過了這麼久的日子,但還是要記得每一步的努力及加分都不嫌晚。 剛進公司的新人是最派不上場的,但也是擁有最多時間學習的。 讓一位新人如何真正成為公司的一個人力,試用期是關鍵,讓剛進公司的新鮮人,因為什麼都不會,「是否有勇氣去造成別人困擾」,會這麼說的原因,也是因為真的遇到一位實習生,她提出了因爲她會不斷地造成別人困擾,所以她可能不是我們要找的人。但其實這問題非常簡單,而且每個人都一定經歷過什麼都不會的菜鳥時期,腳踏實地的了解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遇到問題有禮貌的詢問且帶有歉意的打擾,通過試用後,進入正職正式成為公司有產值的員工,這樣才符合投資報酬率。 「遇到問題有禮貌的詢問且帶有歉意的打擾」,這讓我想到當我去住了一間台東的飯店,在等待退房領取發票時,有一位外國人詢問櫃檯可以協助他用餐的部分,但櫃檯直接了當理所當然地拒絕他。可能是我剛讀完寫完「完美服務的 39 堂課」,我內心放大了這位櫃檯人員的態度,我確定顧客完整表達他目前遇到的困難,及希望透過詢問來幫他解決,但很顯然這間不錯的飯店,擁有的櫃檯人員有流失顧客的風險。 我記得公司帶我們去京都賞楓住的飯店,每一個櫃檯人員總是帶著笑容,而且只要是手上沒有顧客的人,會不斷的觀察出現在眼前的任何一位是否有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希望他們可以提供飲水、冰塊、雨傘、寄放行李,而且我記得很清楚我們每日出門前每個人總是在櫃檯要一瓶水,回到旅館要冰塊帶回房間,完全沒有看到任何的不耐煩,這讓我們擁有愉快的旅程,我們也列入下次出遊或介紹親友的首選飯店。 再引申至同事關係,同事間也必須互相尊重,了解彼此需求和困擾。資深同事被賦予責任培訓新進員工,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新進人員也要帶著勇氣去造成別人困擾,讓自己盡快融入了解公司的狀況,才有機會正式成為公司的一份子。 Ben 是如何讓同事如此信任,不論任何大小事竟都希望詢問他的意見,在於他提供穩重且建設性的意見,但又不是指責的態度,這種討論溝通的技巧、態度,其實是每個人都要注意的。像我之前跟同事吵架,事後都會覺得到底有什麼好吵的,這不過就是一件不足掛齒的小事,不過也因為這樣而成長,覺得情緒上來時,都會突然覺得應該要停住,萌生該不會又要像之前一樣吵著沒有意義的事而冷靜。也是很感謝同事不斷提醒著我,沒有什麼事嚴重到要這樣吵架,或是吵架才能解決(吵架永遠無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Ben 沒有倚老賣老,雖然職稱上他是配給 Jules 的實習生,但他非常尊重 Juels 的助理,甚至直接稱呼她 Boss。我覺得這是個小技巧,確實也很重要。先讓人感受到尊重,不僅僅是讓別人也尊重自己,也算是當有機會可以派上用場時,可以讓她想到你,而且主動告訴你不要造成主管不適的注意事項,避免自己踩雷。 Ben 接到任務去送主管上班,沒有聽從助理交代的注意事項,而踏入主管家庭,也因為這樣,讓可能存在的家庭問題,讓主管老公有機會表現,Ben 也注意到這件事也即時表達還是離開比較好,但危機並沒有結束而就在下一刻出現,在車上主動聊了剛剛看到的,這讓主管瞬間反感,以至於主管立即發送了調開他的訊息。 我們要記得不是都可以像電影這麼好運,像 Ben 後來扭轉危機一樣,在現實生活中,主管有可能確實像Jules 一樣忙得不可開交,但不確定像 Jules 如此親切,而且也不一定有機會讓你改變危機印象,步步為營還是需要時時惦記在心。 電影後段 4 人出任務的橋段,我的確對 Ben 選擇的這三個夥伴感到疑惑,因爲除了專長電腦的夥伴外,其中兩個辦事真的不是那麼可靠。但後來想想,完成一件事甚至是一間公司的營運,要面對很多考量,時間、佈局、人力、人才,的確有時候會感到為什麼夥伴不靠譜,為什麼公司需要他,因為人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在人力不充足所引發的風險,會比人力充足來得更加嚴重。就像我們去用餐,餐廳人力不充足而造成的問題,之前寫的報告我們再清楚不過了。所以,認同或許已經不是優先考量,而是我們要理解的是因為「需要」。 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在時間緊迫下,多一個人力是人力!過程中的爭吵、藉口都不重要,也可以說,其實沒有必要爭吵,何不換個想法好好享受工作。 一開始片頭從在公園打太極開始,至片尾打太極結束,影片中不止是老人,也有很多年輕人,是否想表達太極的「圓融、呼吸」,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繳交心得結束)
因考量整體閱讀速度,期限設定為 06/18 00:00 前,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 06/17 23:04 繳交。
個人建議:
錯字有點多,觀影心得內容結合了當下工作與面試經驗,也進行了自我剖析與個人生命經驗分享,很棒!
建議別急著繳交報告,在繳交之前你可以多閱讀幾次,將自己所寫的文章開口念出聲音來,找出讓讀者可以更流暢閱讀的方法。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6月份獲得獎金 3000元。
【延伸閱讀 】
第一次心得: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1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2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3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4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5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員6
第二次心得: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高年級實習生」閱讀心得 – 2 – 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