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診一開始我就噴火了,因為有患者一進門竟然跟我抱怨:「前幾天的診間速寫不好笑,我覺得來診間看妳翻白眼比較有趣…」
啥鬼?現在是怎樣,讀(患)者胃口被養刁了?
來看病,還嫌醫生寫的文章不夠好笑,沒讓他舒壓到?啊乾!
當下我馬上用力發作,努力回嗆:「ㄟ,你給我搞清楚,這個專欄叫做診間速寫,不叫診間笑話全集,想看笑話不會自己回去照鏡子喔?罩子給我放亮一點,不然等等就把你針到翻白眼兼口吐白沫!」
結果這個有病的患者(廢話,患者會有沒病的嗎?)還真的給我嬉皮笑臉的滑到隔壁診療床上,躺好之後還在笑,接著針刺下去之後他就開始發出乾乾乾…旺福肝功能衰竭的叫聲………。齁齁齁,痛死好,活該!我不發威一下,你們都以為只有我爸是比克大魔王(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比克有排班的角色,用比克來比喻好像有點怪),不知道小女是老虎座屬獅子,敢來我頭上拔毛?
發洩完畢,離開那間有個正在口吐白沫患者的診間後,我開始面帶溫柔的微笑、維持我一貫的優雅形象繼續看診(撥瀏海)。
回到今天的速寫正題…
今天倒是有位好久不見的老患者出現,我很開心。
他這幾年常常帶著老婆環遊世界出國去,身體越來越健康,只是偶爾才來這邊看看小感冒,是個很成功的連鎖XX企業主,也是好老公、好爸爸。(為顧及患者隱私,請讓我用XX來賣特帶萌一下)
現在容光煥發,神采飛揚的他,根本看不出之前曾因為嚴重的恐慌症,在我診所舊址(上安中醫)調理了一年。我還記得當初他來就醫時,身體上的恐慌、焦慮、敏感到根本無法出門,連汽車的喇叭聲都會引發他的過度換氣。
他一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但他後來跟我説吃西藥會有強烈的副作用,雖然能短暫減緩他的心悸,卻導致了更嚴重的眩暈,不同身心科醫師換了好幾種藥都無濟於事,所以經過朋友的大力推薦…在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之下來到了我這邊。
我真的必須稱讚他「實在是個很有毅力的人」,那一年來從沒有間斷過治療,按時預約回診,也很有心想要徹底解決自己的疾病,從一開始無法接觸人群,到可以讓各分公司主管進到家裡進行彙報,然後就在滿一週年的時候,終於可以帶著全家人一起飛出國度假,我真的很為他感到高興。

不過,今天他與太太進門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卻罕見的慌張。
他們很緊張的告訴我:「最近這一個星期,兩個讀國中的兒子身體都長了很多『疔啊』(疔,化膿的大顆類青春痘),我們快嚇死了,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想說一定要趕快先帶來給妳看看。」
我先叫滿臉大痘的哥哥坐下來,翻他身體,果然也是一堆大胞;看了舌頭,紅豔豔+黃厚舌苔,很明顯是上火。而弟弟雖然稍微好一點,痘子沒那麼大顆,但一樣全身都是。
我轉過去問媽媽:「他們平常都在吃些什麼?」
媽媽(超緊張):「我們家幾乎不外食的喔,早餐都是我弄好了,他們吃完才出門。午餐我會送便當去學校,晚餐當然也是回家吃,我都自己煮,我們吃得很清淡,零食也很少讓他們吃。」
我問弟弟:「你們平常都幾點睡?」
弟弟:「不會超過十一點,因為媽媽說太晚睡會長不高。」
嗯,很好,媽媽有概念,所以兩個孩子真的都發育得很不錯,人高馬大、體格魁梧,跟爸爸體型很像。
生活飲食都正常,「那麼就必須考慮是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異物惹禍」~
這種事我看過太多了。
於是我問:「你們最近生活有什麼變動嗎?還是有吃了些什麼之前不曾吃過的東西?」
這位超級老闆跟太太想了很久,忽然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一個問:「會是那個嗎?」,一個答:「應該還好吧~」(然後都一副心虛樣,原來超級老闆會怕我耶,真好!)
我(不耐煩):「什麼這個那個,快說!」
大老闆(心虛的跟小朋友一樣):「我們上個月是有去一趟韓國啦,因為同團的朋友大力推薦那個『正官庄六年高麗參』啊,說對補身體很好,我們就買了十幾萬回來,想說這兩個兒子還在發育期,又要準備考試很累,應該要補充體力,所以天天煮高麗參茶給他們兩個喝,會有關係嗎?」
我(口氣很不耐,臉色鐵青):「………….,喝了多久?」
大老闆(超小聲,臉色漸漸發白):「大概兩個星期吧!」
啊乾!看起來可以泰山壓頂、力拔山河、氣吞天下、刺殺秦王(咦?這個梗甘納有點怪)的國中男生,你天天餵他們喝六年高麗參?是在補三個小朋友啦!想把他們補到吐血嗎?他們還沒吐血,我已經氣到快吐血了!
我嘆了一口氣(畢竟超級老闆還是不好得罪,免得被數卡車的新台幣攻擊,但其實我比較喜歡美金),口氣和緩溫柔了些許說:「貴公子俱樂部的哥兒們,不缺營養,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只要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就很棒了,真的不用補,到底是在補什麼東西啦!補破網嗎?還是在補針線情?」(說到最後,壞脾氣整個原形畢露。我豁出去了,有種就用新台幣攻擊我吧!但我只准你們用一千塊以上幣值的紙鈔攻擊!)
長「疔啊」算客氣的,身體只是發出了警告說:「補過頭了!快煞車!」
拜託拜託!不要亂給孩子吃補品,這是揠苗助長啊!
寫文章的同時,我忽然熊熊想到,前兩週也聽到一個患者跟我說,家中五歲幼兒「長期在吃龜鹿二仙膠治療過敏」的事,這根本就與今天兩位貴公子連喝兩禮拜參茶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我很震驚,但因為我不清楚實際狀況,所以我只告訴那位患者:「龜鹿二仙膠,我通常只用於產後、骨折復原,還有骨質退化等真正需要滋補的狀況。但我個人真的不會輕易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用這個藥,你們可能要多方評估一下,或是多請教幾位醫師。」
幼兒體質非常嬌嫩,氣血都還在發展之中,臟器功能也還沒發育完整,我用藥的原則是簡潔明快、不偏寒熱,且不干預正常生理機能為主,我認爲這個原則也可以套用到飲食上,只要多注意營養均衡即可。
我們成人要進補之前,都該要停、看、聽了,何況是孩子與幼兒呢?
延伸閱讀:
遠離是為了保持距離,不一定是因為它不好
因為門診量長期以來都超過我的負荷,所以各位朋友們如果要來看診一定要事先 Line 預約,目前 我的門診已經都滿額到無法接受現場的掛號 ,也請大家見諒~
但,其實我會更建議「就近尋找合適的中(西)醫師診斷就可以」,千萬不要刻意從遠方而來,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與狀況不同無法保證根治、無法保證根除、也無法保證絕對能治癒,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