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穿著 Prada 的惡魔」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心得開始) 「米蘭達是誰?」、「我很榮幸被選上」,之前觀賞時不會去在意這些言語的細節,每一句話都不是平順地結束,帶有很多意思,可能帶有調侃、諷刺、奚落、隨便不在意等等,今天小安會說出這句話現在聽起來格外白目,雖然前期的她完全與時尚不沾邊,但她今天要去面試的上司也不知道,更何況米蘭達是鼎鼎有名的美國時尚雜誌總編輯,她進公司前沒有做資料嗎?應該感覺她就只是來看看,不過也覺得是導演刻意要讓她一開始與之後有天大的反差。 「你認為我對時尚沒有興趣嗎?」雖然微笑的說這句話,但帶有生氣的意思,也是小安再保護她最後一點面子。 小安這個角色外表非常亮麗,我覺得電影拍給大家看的不只是工作上的啟示,這種華麗變身的電影對女生的影響非常深,讓女生有一個動力的目標,也是那時候的千禧年代讓女人們嚮往的地方。 我特別喜歡片頭準備上班的剪輯鏡頭,每個女人都精緻打扮,連內衣褲也要精心挑選,對著鏡子認真的擦口紅,而小安只抹了護唇膏,所以才不用對著鏡子,對他來說也是‘’方便‘’就好,早餐也是,大家為了維持好身材,對吃什麼都非常有限制,小安在路上買了一個愛吃的洋蔥麵包,片頭幾秒就顯示了強烈對比,與時尚產業完全格格不入。 安一開始無法適應、配合在她的工作中,連她拿便條紙的方式都如此不堪,她一開始是承接之前慣有的思維帶進新工作,所以她說的那些「我不想為這個工作改變自己」、「米蘭達知道我的樣子」,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她為何會有這種想法,但每個人何嘗不是這樣走過來,從錯誤中不斷修改到看似最正確的地方,這也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完美的,也沒有人都會是完美的。 挑選衣服時那一段是我覺得最好看的一段,一個完全不了解時尚產業的人用一個最單純的笑聲來嘲諷,被米蘭達懟到無話可說。在 XX (因牽涉到個人經歷,以XX取代) 科系學習這四年,常常朋友一聽到‘’時尚‘’,首先先說的就是:「阿不就是平常人看不懂的穿著就是時尚嗎?」甚至用‘’時尚‘’來當作前衛、不被現代人認同、無法理解,從 1900年到了千禧年,這 100年最豐富的服裝史改變,Vogue的誕生,造就了時尚。 沒有時尚的開始,沒有聖羅蘭的吸菸裝問世,引領 50年代的女性擺脫裙裝到現在,這些都是有歷史一步步走過來的,而到現在每一年的春秋秀場還是會用 1900 - 2000每十年明顯的風格來復刻經典與致敬,並且加入新的元素,來做出一個有味道但又有設計師的想法的一場秀。 安迪不懂為何要為了兩個長得差不多的皮帶要抉擇這麼久?甚至覺得花費很大的時間與精力在「不重要」的會議細節上,在以前沒有網路的年代,Pantone色票還沒出來時,那些顏色是無法輕易的說有就有,只會從金字塔最上層皇宮貴族隨著時間慢慢傳下來,我們現在用個滴管點一下,色票數字打一下,顏色就跑出來了,而 Hermès橘、Tiffany藍、Louis Vuitton棕等等都是品牌的基因色,在好幾百年就奠定了這個品牌顏色,現在這個通訊網路發達的年代,這些顏色一錢不值,隨處都可以染出來,等到安迪穿到那件藍色毛衣時,已經是多少品牌歷史與手工藝的傳承下來,而她卻認為這只是工廠很一般的染料批發出來的一件‘’藍色‘’毛衣,就像我高中時看到 Pantone 色票還不解思索地想為何這些色卡要好幾萬塊。 從秀場開始到經典款再到爆紅款出現,Chanel包包最具有特色的格菱壓線與經典雙C金扣,現在可在菜市場看到沒有雙C扣的格菱包,或者是 ISSEY MIYAKE的幾何包,在蝦皮可以找到 199的價錢,但卻沒有人知道這個包包的設計意義與品牌,Bottega Veneta的 The Pouch,在網站快速打版流通,而忽略設計師設計這個包是有他的剪裁功力與編織皮革卻有柔軟的觸感,但至始可能還是很多人拿著他們的仿冒包卻不自知,以上為我真實感受到的感想,平價連鎖服裝店甚至更誇張,放眼望去就像是各種精品齊聚一堂但卻又混亂不堪令人尷尬的感覺。 當安迪遇到第一次挫折時,她先讓自己有理由難過,我盡力了我能做的都做了,並且去找奈吉抱怨,工作上的事情千萬別找同事抱怨,同事其實都看在眼裡,也知道誰做事比較不努力,安迪也卸下心房開始霹哩啪拉說出一堆,「事情做對了好像是應該的,她連謝謝都不說,如果事情做錯了,她就是個巫婆」,奈吉平淡地說出辭職好了,安迪確實可以找一個會賞糖吃的老闆,但她卻說出了這不公平,就代表著她就是弱者的角色,當你比任何人還好時,絕不會說出不公平這句話,米蘭達後面其實也有說了一句不公平來訴說她在家庭婚姻上的失敗。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這是希望的燈塔,這是累積了好多的設計師經過了隨月、歷史累積出來東西,傳承創新塑造出來的一本書,比起說像是一本書不如說是字典。但我覺得奈吉激動地說完這些安迪好像沒有很懂。但被他的言詞震攝到她也無法反駁,因為她的目的是想要怎麼做能夠更好,但確實她沒有熱愛她的工作,而是只想把她的工作做好。 奈吉丟給她第一件衣服是斗篷,安迪還很疑問為何給我這件,也感覺得出來安迪的想法還是跟‘’藍色毛衣‘’一樣。 愛蜜莉為米蘭達第一助理,不過她不是被晉升上去,而是原本的第一助理升官位置空著才被推上去,從她的言語表現出她很高傲,看到安第一眼就擺出高高在上、看不起的角色,不過今天就算是任何人看到安這樣子的人物出現,沒有表現出來內心也會有點印象,但不致於馬上數落對方,不過也是這樣第一助理與第二助理的對比也很鮮明。她這個角色是職場中最經典的人物,沒啥能力但因為進入職場有一點時間了,會以老鳥的身份來對待新人,不管今天安穿怎樣,先是數落一遍,甚至被後輩超過了還不自知,與《進擊的鼓手》裡那位原本是核心的鼓手一樣,但這種人物卻很常出現在各職場中。 前面很常對安說:「你會害我們被炒掉的」,但是她卻沒有把第一助理這個位置做好,不只是負責米蘭達的行程,她同時也要照顧後輩、教導後輩,亦或者是幫她 cover一些事情,前期有,但後來米蘭達故意要安印出哈利波特最新版時,任何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她身為第一助理卻再旁觀,也沒發現這也有牽扯到她,我相信米蘭達不會用一件事只看一個人,而是可以看到很多層面,上司與下屬所看到的角度顯然不盡相同。 送書時也聽到了新觀點,後輩再教導前輩時,不能夠以自己熟練、習慣的想法下去指示,亦或者是覺得這些事情是非常簡單的,讓我想起之前在 XX區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時,前輩會希望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位置來去擺放 XX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讓新人進來時可以更好上手,而不是以我現在‘’熟悉‘’的視角下去看待,因為熟悉了在哪裡,就算 XX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放在洗手台下我也會覺得很簡單輕鬆,但如果我是以新人的想法下去看,我是要回推到之前剛進去時,想想看哪些 XX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放在一起會比較恰當,例如牡丹皮與生地黃就應該放在同一籃、荷葉、白朮、白勺、炒決明也不該放那麼遠,冰箱常用的備存應該歸成一籃,還有剛進去時我最不熟悉的就是藥材的發音怎麼唸,現在想想還是很尷尬,朮、莪、螵蛸、蒿、楝、剌等等都很困擾。 都先嚐到甜頭,就馬上接著苦頭,不只是電影會有的,生活上也常常再上演著,當安迪被米蘭達叫出本名時,她嘴角馬上上揚,回去之後還馬上跟愛蜜莉炫耀可以去送書了。 米蘭達有三張桌子,上面都有花瓶,雖然另外兩個是茶几跟鞋櫃一看明瞭,但是安迪沒辦法即時分析,我覺得有察覺力很重要,即便是很間單的事物擺在面前,也該要自己知道,而不是照著社會上依循的思維下去分辨,有時候太照著自己既有的想法反而到頭來都是錯的,就好比我常常都覺得我這樣做應該對的,但下一秒就被糾正出來,所以我覺得安迪會猶豫該放哪裡是好的,因為她重視她送書這件事情,她想把事情做好,而一但發現有一點遲疑她就會開始糾結了,她大可以打電話給艾蜜莉確認位置,她錯就錯在跟個雙胞胎上樓,看到米蘭達最不想被人知道的家務事。 與父親這段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常反映出來的一段,雖然米蘭達要求暴風雨時搭飛機回去是有點誇張,但太多家長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工作,也不去了解,也許是年紀的隔閡,時代更新的速度太快,一份工作他們看中的大多是金錢、工作時間,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公務員,或者是份鐵飯碗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好的,就像看到辛苦的工人蓋房子,跟自己孩子說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會跟他們一樣的道理,那時的安還在適應中,說了這是他的轉捩點,父親也只是無奈地笑笑,他雖然不大同意孩子所選擇的,但他也不想給孩子有太大壓力,不過現實中的家人可能就不只如此了。 說了親人再來是安迪的朋友黨,他們從一開始的嘲諷時尚到看到安迪慢慢地把工作融入自己生活,想法也慢慢偏私了起來,一開始聽到安迪得到這份工作時,男友奈特率先發聲嘲諷「妳靠電話面試?」,三個朋友之中的小多其實是熟知相關時尚產業的,他知道米蘭達這個女魔頭的稱號,但以前看根本沒發現到,安迪此時還把自己與工作分割出來。 第二次聚會時,安迪分享了她工作上的東西給大家,莉莉拿到包包時興奮地眼睛再發光,然後直男奈特就開始嘲諷了女生為何要那麼多個包包,小多並反駁了包包是裝飾品,代表了個人的形象,讓我想到國小時戶外教學男生們都拿著塑膠袋出遊的畫面,裝得滿全部東西就是他們認為最好的包包。此次安迪會開始反駁大家為 Runaway說話了,所以奈特才會突然說出你今天吃錯藥這種話,不過奈特卻表現出小屁孩開玩笑的舉動,還會假裝皺著眉頭上揚他嘴巴生動的表情來增加稚氣感, 讓我越看越憤怒,甚至還拿米蘭達的電話要開玩笑,他們並沒有認知到安迪工作的重要性,明明都是出社會工作的人還可以這麼輕浮,如果是重要的朋友,她們會給啟發開導鼓勵支持,而不是每次拿來當作聚會可以嘲諷的笑柄。 安迪的改變朋友們都有發現,但他們卻覺得她的改變是不好的,之前聚餐時都會提早五分鐘到,只會買平價休閒服穿,莉莉還說她認識安迪 16年了,開始有一個忙碌的目標不是好事情嗎,為何不能支持她,莉莉嚴重的偏激言論,前陣子還因為安迪拿到了限量版包包,真是格外諷刺。 其實到後面奈特看安迪越穿越好看且工作越來越繁忙,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因為奈特沒有跟著安迪成長幅度這麼大,有嫉妒也有怕配不上,他自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是多好的,也怕她被其他男人搶走,如果安迪還是穿著以前的衣服他當然不會意識到危險性,奈特希望安迪脫離這份工作,他沒有意識到他應該要更努力的向上以來到跟安迪同個步調。經過藍色事件後,安迪一直瘋狂跟男友抱怨,男友給她一個看似很關心卻很無用的話「別太免強了」,就跟生理期時男生對女生說多喝熱水一樣的道理,但奈特根本不懂安迪的工作,他也沒有試著去了解,靠著既有不好的印象去加強他對這個產業的負面想法,連安迪遇上哈利波特手稿書窘境時,還買了貴的食材要回家慶祝。 安迪最大的問題就是總是不承認總是有理由,去巴黎也好、克里斯丁也好,她其實也想去巴黎看時裝秀,但因為前輩的關係成為她的理由,但對於米蘭達來說她的工作,她需要帶最好的團隊去巴黎,她平淡地說出這些並且請安迪親自告訴艾蜜莉,而米蘭達又經歷過多少這種殘酷抉擇,因為她內心足夠堅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她明明就很崇拜克里斯丁,並且在展覽上與他調情,但卻跟莉莉說她只是在工作,安迪說了很多次我別無選擇,對艾蜜莉與奈特來讓人覺得她很無奈,不是故意的,奈特也有發現出安迪掛在嘴邊的別無選擇,就很像情侶吵架時女方一直翻出之前不愉悅的事情來講,總是不正視問題的所在,也可能心虛不敢回答,為何安迪不肯勇敢地承認她已經適應了的工作,「我們也就不要再裝的好像我們還有什麼共通點」這句話其實沒有錯,安迪知道奈特會因為工作的事情不開心,不敢說出她要去巴黎,之後兩個人各說各的話,就算這次沒分手,之後也會再一起的很痛苦。 米蘭達是在我印象中轉變最大的角色,她雖然身材矮小、語氣微弱,但卻有著領導人的風範與態度,剛下車還未露面時就能從高跟鞋著地扣扣扣穩重又有步調的腳步聲來感覺這個人為何是美國雜誌總編輯該有的風範,初次見到安迪就問「你是誰?」不是問姓名,而是妳知道自己是來幹嘛的嗎?妳知道妳要的是什麼嗎?最後安說了自己的缺點,也代表說她不見得完全不知道是誰,她雖然對時尚產業毫崇拜心,但她也表達了她對記者的熱愛。 會發現她雖然對很多事情不在意,但也因為她觀察速度太快了,她可以比所有人做出更快的決策,一個公司凡事都要給米蘭達做決定,看似米蘭達能力非常好,但其實也反應出員工的無能,今天如果有跟米蘭達一樣敏銳的員工,大可以分擔米蘭達的部分工作,也不會導致米蘭達常常表現出來的無力感,所以為何米蘭達常常丟一些無關工作的事情給安迪做,因為她沒有能力可以做好更高階的事情,所以只能做些雜碎的事情來幫米蘭達分擔。 「等你私生活全毀的時候記得告訴我,這表示你要升官了。」這句話雖然是奈吉對安迪說的,但就是在暗喻米蘭達走過的路,現在對安迪來說根本不算什麼,米蘭達把所有的時間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但她的家庭關係就是非常糟糕,也是米蘭達內心最大的地雷,不能輕易被觸碰,也是那次被安迪看到米蘭達在與先生吵架時,米蘭達會如此爆炸的原因,就算安迪完成了哈利波特的任務後,米蘭達的眼神還是很銳利的看著安迪。 去巴黎時安迪被她臉色蒼白無力感嚇到,裡面有信任感,但也是米蘭達沒空管那些了,因為她的婚姻又即將告一段落,而安迪這時候還沒有眼色觀察到,米蘭達要請記者壓下這件事,並且開玩笑嘲諷一下自己,下一秒馬上處理工作上的安排,米蘭達也沒必要為了這些對她來說的小事取消晚上的活動,這些其實都是認真的再做她的工作,過程沒有什麼談心對話,是很特別的橋段,一樣是上屬與下屬的分明。 每一部電影都會分善良與反派,而這部大家當然都會覺得米蘭達是反派角色,但我覺得這部沒有絕對,米蘭達也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雖然過程可能會用心狠手辣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標,甚至她之下的奈吉都可以犧牲掉,以至於她能在這麼高的位置。 得知克里斯丁密謀要換掉米蘭達時,營運費用最高、生意人等等,也是現在品牌設計師會發生的事情,紀梵希的某任設計師 Clare 為品牌第一位女性設計師,她創造出高訂巔峰,讓紀梵希重新換一個很柔軟的女性樣貌,設計的是經典永恆,但這三年沒有出爆款,銷售量下跌,沒有話題,而導致三年就被換掉,有些人不是考慮品牌的質量,而是考慮它這場秀能得到多少聲量,創造多少銷售。 而安迪非常震驚,想馬上去告訴米蘭達這件事情,她也小看了自己的上司,她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亂飛,安迪急急忙忙告訴她,米蘭達卻心思還在工作上問道「怎麼聞到蒼藍的味道?」。 如果今天是一位工作能力比米蘭達強的人要接替這個位置,她大可不必做這些手段,但就是沒有人能勝任米蘭達的位置,她早已做完萬全的準備,在車上的安迪其實有一種自己怎麼如此渺小,一切都被人操控在內,然後也有因為米蘭達的決策導致奈吉的犧牲而憤怒,米蘭達作法太極端、自我,「別傻了,每個人都想過我們這種生活」她的這句話可能徹底激怒安迪從以前到現在的想法,她走離燈光媒體時嘴角輕輕上揚,在把那台以前寸步不離的電話丟進噴泉,安迪其實也一直在找尋她這份工作的目標與意義,她體驗過了超越艾蜜莉的感覺,以及奈吉被換掉,真正釐清自己要走的路是哪一條,所以選擇離職,但不見得她之前在 Runaway 都是徒勞無功,是經驗與人生的成長。 我以為安迪會因為這份工作而讓她帶來更多新的想法與改變,但她卻回去找奈特道歉,覺得為了這工作拋棄了家人與朋友,而奈特還補充鞋子衣服腰帶等等,即使分開了一段時間,證明他還是一樣幼稚認為自己是始終是對的,並且有點受害者的姿態,實際來說,安迪無法走到米蘭達的境界,她經歷這些事後沒有繼續往上爬,她沒有米蘭達的野心,反而重回之前,我那時候覺得她重回初心,現在看來她只是選擇適合她的工作方式,但這件事沒有絕對,每個人都能有自己選擇的道路要走,安迪有想要珍惜的人,她不認為工作需要做到如此極致,結局收尾像是為了政治正確所加開的一段收尾,其實手機丟到噴池那段大可結尾,但最後一幕米蘭達在車上看著安迪,突然那一刻可能也有一點憧憬、嚮往與羨慕,以及她那一抹微笑,而下一秒就回歸正常開始繼續了她的工作,是非常令人敬畏的。 距離上次看這部電影時是我第一天實習的時候,也快半年了,但是感受真的大不一樣,觀看的視角也不一樣,那時候的心得感想都短短帶過而已,主視角也都放在安迪身上,但這次卻都在了解米蘭達的思維居多,尤其這次是導讀電影,也發現了非常多不同的點,可以延伸再延伸,還有許多配角的觀感也都不大一樣了。 導讀到一半突然按暫停問大家你覺得他這段話什麼意思,我覺得挺刺激的,要在這短暫時間摸熟他的心思了解他說話的意思,但也能從中看出大家的見解,這一部真的是經典電影,細節非常多,導讀分了快三次才結束,但卻也收穫滿滿。 (繳交心得結束)
因考量整體閱讀速度,本次繳交期限為於 05/16 23:59,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5/17 22:27 繳交。
個人建議:
說句老實話,當我收到你的這篇心得時,看完之後的心情是失望的。
完成度不高、像是為了在時限內趕出來的心得,這是我最大的感受。試著正確分配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能力得以持續發揮出最大效能與價值。
年輕,不代表要揮霍光陰;半踩油門就能輕鬆超越,不代表你要睡過頭之後才在路上狂飆。
自律才能換來自由,自由才能擁有更多的優雅。
時尚不是一種品項,也不是一種品牌,反倒是一種品味與選擇。
試著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心得與文字,讓自己的能力完全發揮。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5月份獲得 12% 的 iPhone 13 pro Max 128G ,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
【 延伸閱讀 】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一次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一次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二次心得 – 員6
【 試用期新進投稿 】「穿著 Prada 的惡魔」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5
員工教育訓練-「穿著 Prada 的惡魔」第三次心得 – 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