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6

沒有持續為自己進化努力的夥伴,那來的幸福企業?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關鍵少數」電影閱讀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自述完整觀看了6次電影)
(繳交心得開始)

當我站在山頂上,用肉眼看見了火星、金星時,那時候真的覺得世界好奇妙,身心靈上非常震撼的體會。幾個月前在 Time 時報上看到了韋伯望遠鏡拍出了南環星雲、船底座星雲,相較之前的哈勃望遠鏡,會發現更清晰、色彩更豐富,甚至覺得美的不切實際,就好像星雲浪衝向宇宙,年輕恆星的閃耀,散發紅色、藍色、黃色、紫色的光芒,眼眸裡全是閃爍,內心更是悸動,又掀開了一點宇宙的面紗,韋伯望遠鏡是哈勃望遠鏡的繼承者,同時也是人類不斷進步的發現,韋伯望遠鏡託付著人類的寄望,拍出令人動容的宇宙,我想那時 NASA 也是像這部電影結尾一樣的心情,到達了成果點,但他們已經再為下一個計畫前進,心也早已比人類往前了一大步。

「發現了目的不是為了發現本身,而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而且必然伴隨著風險,先成功的人就能制定規則,所有文明都是如此。」文明的演進,所謂的國家利益及人類的生存,使踩在地球上的人們追求更浩瀚的世界,傾盡全力地想要成為先驅,騰空在宇宙中的一小角。 Al很明白他所處在的位置,上級及國人的寄望,同時也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緊張、互相競爭時刻,他的遠見遠遠超過所有員工及所有人類,但又有另一面是非常注重家人,他會從這個最直接的點讓員工感同身受,太空人也同時是人,以及加班時他首先撥給妻女,宇宙及家人這兩點落差雖大,道明 Al 也是個普通人而已,只是他有著偉大且閃耀的夢想。

他說過,他早已在月球上,這其實也跟自身利益非常有關係,他不想要做第二名,且時間越來越緊迫,他才發現那個「她」老是不在座位上,才知道 Katherine 受到各種阻礙,當 Al 砸掉「有色人種」洗手間招牌時,不是什麼打破歧視的字眼、大快人心的劇情,Al 只是純粹的希望 Katherine 的廁所離座位近一點,我不確定 Al 是否為一個尊重性別平等的人,但也並非是帶有歧視的人,其實在我看來,他只尊重受努力的人,同時他也是個努力的人。

NASA 為國家的機構、世界的龍頭,而 Al 為太空任務裡的最高長官,滿腦子只有數字及如何送出太空人,或許是時間的逼近,毫無新的數字出現,意識到他該讓員工有著向心力,而不是死盯著眼前的假數字,他曾對 Stafford 說過:「你要從人才中找到天才」,這句話雖是後期才說出,但也是非常深的暗喻了,Stafford 對 Katherine 說的那些不尊重話他其實都知道,我想 Al 是為了磨練 Katherine 的內心,Stafford 當然可以說這些不友善的話,但提前是他的思想、智慧有超過 Katherine 嗎?

當 Katherine 進入了步調快的地方,她剛開始還無法感受步調是快到多快,而當下班前交給 Al 時,她的資料都早已都已是垃圾桶裡的一員,其實 Al 是故意要她的知道,沒有看到自己算的資料丟進垃圾桶時,不會感受到步調到底多快,Al 的助理曾說過「這裡說下班前意思是昨天前」,這不是對 Katherine 有偏見,當你想在人才中成為天才,腦袋瓜就是要比別人快,思維就是要比別人更跳脫。第一天 Katherine 知道廁所的距離時,就應該明確的告訴長官,而不是每日情緒的累加,擠到一個爆發點之後才說出來。

我看的到 Katherine 勇氣的遞增,她打出來的報告還是堅持把自己上署名,儘管 Stafford 不准計算人員上署名,當她要求試算格倫的軌道時,便會有接下來的勇氣要求去參與簡報,而且是很坦然無懼,也是因為 Katherine 這個過程,是我目前最先需要學習的地方,勇氣也代表著自信,我習慣累積情緒,腦中不斷想著自己有苦難言,而終究是我沒有勇氣表達,導致自己內心一直受傷卻認為是別人造成的,但都是自己造成的。

Al 對 Katherine:「我還要你不時檢查一下 Stafford 先生和其他人的數學計算。」
Stafford:「那個我行的。」
Al:「我知道你行,我確定他們都行,但如果真是這樣,防熱罩的擋板就不會脫落了吧?」
Stafford:(小翻白眼)

Stafford 這個翻白眼的表情就能看出管理階層什麼情況,火箭的效率就會多散漫,他雖為首席工程師,居然會說出「形式上的確認」,在做事與說話上的行為上毫無智慧可言,言語表達上總是有著不肯定的回答,「理論上可以」以及連到最後火箭準備要發射前的確認,Al 詢問 Stafford 是否正確時,他卻回覆「看起來是這樣」。

這點更能夠去思考一番,思想應該要改變,相互排擠、拒絕無法成就大事,就連簡報也無法讓女性介入,當 Katherine 開口說出她想參與開會時,Stafford 說道:「平民不能參加國防部機密簡報。」而後 Al 無法認同他時,他又急忙擠出一句:「她是女人,沒有相關規定讓女性參加會議。」 Stafford 是對 Katherine 的身份提出質疑?而不是因為她的能力提出質疑,這已經是很明顯的破綻了,不過這裡也反映出很多職場上的潛規則,就算今天不是處在當時的年代,同事們的競爭也是淺藏在裡頭的。

主管曾說過,我們這個職場的環境裡,是一起努力與進步,同時也是能夠互相競爭的對手,因為同事的優點,會感染了周圍的人,使自己在這環境中不斷成長,因為誰都不服輸,不管抓著繩子還是徒手抓土都會努力爬上去,當遇到比自己能力強的同事時,不是從中學習他一起進步,不然就是只有自己退步。

但因當時就是個打破框架的年代,所以我們會覺得不公平,為裡面的主角們打抱不平,但這就是事實,無法去怨嘆原有的制度,要做的只能去改變它。而同時我們也要思考的是,當現今遇到需要打破框架的時候,我們會怎麼想、怎麼做?我們能像三位女角一樣做出這些事情嗎?現在的我還只會在原地逡巡著。

一開頭在漢普頓的公路上拋錨,遇上了警官的幫助,最後直直開向 NASA,與幸福綠皮書中彎曲且遙遠的路途不大一樣,女孩們的意志本為堅定,Mary 說的「各位女士,這是神註定的奇蹟!」他們有擁有著超出一般人的智慧、有捍衛自己權益的想法,並且教導給孩子們,只是他們為那時人類社會中最低下的階層,黑人女性。在那個沒有依靠電腦的 NASA,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算出各種數字,而他們雖在裡面工作,但也是最低層級的崗位,同時也是與一般白人女性計算員分開工作區域,連廁所、餐廳,更別說是「黑人女性」主管,他們在裡面飽受歧視,他們卻很清楚自己的膚色,因為如此他們更尊重自己的想法、捍衛自己。

全片總是都在陰暗、冷調居多的工作場所裡,而當畫面一幕帶到教會裡的時候,就好像「時方嚴寒,既至,則氣候溫煦,山花遍巖谷。」雖只有短短幾分鐘的場景,但內心早已被溫暖吸飽,同時也是當時人們心靈寄託的地方。 

Mitchell:「沒想到我居然會來這地方」,打從一開始她與 Dorothy 就是相呼應的角色,同為主管的階級(當時 Dorothy 只是扛起這個責任),她卻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她從片頭就看得出來她沒有尊重 Dorothy,Mitchell 稱呼 Dorothy 直名,而不是稱呼女士,而上級需要能處理幾何解析太空任務團隊的計算人員,她也豪不慚愧的說出東側計算組沒有合適的人選,接著說會查 Katherine 的資格,接著以下為她們在走廊上的對話:

Dorothy:「我們需要主管,女士!」
Dorothy:「珍森小姐生病以後就沒有主管了,都快要一年了。」
Mitchell:「目前運作也沒什麼問題啊。」
Dorothy:「因為我在做主管的工作!」
Mitchell:「太空總署就是這麼回事!」

Dorthey 是三位裡面最沈穩、內斂,也是個該成為主管的人,她沒有過多的台詞,但是用表情就能看出在想些什麼,她不會埋怨她的處境,同時也帶著孩子去圖書館看書,雖然最後被趕了出來,但她也不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麼,反而教導自己孩子,你們的行為正確,就沒有錯,不需要因為膚色就打從與別人不一樣。

維多利亞時期,到現在 2022年,人類發明機器是為了要量化、人口不斷倍增的世界,機器固然很方便、快速,他們可以共存,但至今人類還是無法完全信任機器,只要是數據不是正確,第一想法一定覺得是機器的問題,而人類不想被機器操控著,但同時就必須得了解機器, Dorothy 和 IBM7090 的問世是互相牽扯在一起的,也是因為 IBM 與 Mitchell 打破藩籬,當 IBM 搬進 NASA 時,門的大小不夠擺進去,這正是「打破匡界」的比喻,當然,當使用榔頭打掉那道門時,就必須先付出點什麼(重修門窗、第一批操作 IBM 人員的專業等),當時的人類還無法精確地使用電腦,Al說:「這東西何時能發揮他的價值?」又嚼了口香糖,但當 IBM 剛進來時,Dorothy 就被它吸引住了,她詢問著 Mitchell 技術部在做什麼,她就曉得 IBM 對計算人員的威脅性,而她選擇的是「盡量學習,讓我們有價值」,之後 Dorothy 便常常趁沒有人時進去摸索並學習,而她的偉大更是讓整個西側計算組的女性先學會操作,這是無私的大愛,她們大膽、挺胸的走往技術部,因為無論如何,按下按鈕的還是人類。

當 Mitchell 在洗手間意識到 Dorothy 能力超出時,她開始先否認自己對她們沒有偏見,再來就是愣住站在那,我想她根本無意識地在歧視但卻不自知,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群體與群體之間總是互相較勁是一樣的,對於不屬於自己的群體總是毫不猶豫地判定對方的不好,在那時大部分的白人小孩從小就被洗腦,他們可能到老都還不清楚為何歧視他人,也不會去思索、探討,因為他們與我們就是單純的長得「不一樣」。

Mary 及 Katherine 被同膚色丈夫/未來丈夫所提出「女性」這問題時,他們立馬表現出捍衛自己的情緒,無所畏懼甚至引以為傲:「女性能在太空總署做事,而且不是因為我們穿裙子,是因為我們戴眼鏡」,因為他們有本事,而性別及膚色又何來之說?縱使這世界本來就不會有平衡、平等,但因為如此,就自己就只能照著這世界的規矩走嗎?我想他們的行為已經很明確了,黑人女性又如何?他們的智慧及努力照樣能超越過男性。

Karl:「有工程師頭腦的人應該做工程師,你不能一輩子都在做計算。」
Mary:「我是黑人女性,我不會癡人作夢。」
Karl:「我是父母死於納粹集中營的波蘭裔猶太人,現在我頭頂上這艘太空船,將會載著太空人飛向星空,我想可以說我們正在活出不可能。」
Karl:「我問你,如果你是白人男性,會想當工程師嗎?」
Mary:「我不用想,因為我會已經是了!」

從第一次看到 Mary 拿到擔任長期的水星計畫,露出的神情時的樣子,她的個性是三位裡面最英姿颯爽,最敢愛敢恨的人,她都懂那些所謂世俗的規定,她能取折衷點、她能自嘲、也有幽默感、做事不畏縮,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她很聰明不會去招惹不該招惹的人, Mitchel 曾說過:「你們有這份工作就該感謝了」,她當然不是感謝有這份工作,而是因為這份工作她能夠繼續向前進,當她知道「女性工程師符合資格的人就能申請那個職位」時,她知道一定可以去爭取該爭取的東西。她也是經歷很多內心交雜的過程前往申請請願,之後在法庭上說道:「我能上前嗎,庭上?」

Mary:「我不能改變我的膚色,所以我不得不選擇做先鋒。」
Mary:「庭上,您今天將聽到各種案件,100年後,哪個案件是最重要的?」
Mary:「哪一個案子能讓您首開先例?」

法官一開口說了「我們的法律才是法律」這句話其實已經非常明指結果了,但聽完最後卻能接受並開例,臉上無任何情緒波動,只是抿嘴一笑,法官有智慧、利益上能夠取捨,儘管他可能還是無法接受有色人種,但對 Mary 來說或許是很微小的一步上前,可能雙腳正在顫抖中,或許說話時無法屏住呼吸,但當 Mary 踏出法院時,大吐一口氣、爽快地大叫太好了,是幫所有黑人女性踏出了勇敢且偉大的一步,這一幕是我最喜歡的。

當看見最後的擎天神火箭歷經波折發送出去時,大家在電視機前面看著展示成果的這一天,當擎天神託付著世人的冀望飛離了地球上,三位女主的心也跟著起飛,有 Katherine 的軌道計算、Mary 的工程設計、Dorothy 操作的 IBM 計算。她們感動的是什麼?是抱著文件來回跑廁所卻被質疑偷懶的那段忙碌時間,是搶先學習 IBM 到帶領所有東側計算人員進技術部那刻,還是用行動反駁了丈夫所說的「你是黑人,無法申請獲得自由」,然後成功獲得法官的同意去白人學校進修?我想這些才是他們看著累積的心血衝上天際所悸動的,我可以說他們正在活出不可能。然而高聲喝采完,他們接續了下一個計畫。

前年,我跟朋友不知道哪條神經有問題,我們才爬過一次谷關其中一雄,而後直接選擇了谷關之首「八仙山」,那天我們還睡過頭,到了登山口部落已經9點了,我們抱持著可能會半途而回的心態開始趕了路程。從「硬斗」的松鶴部落進去,八仙山景色優美,看得到大甲溪,經過了兩次電塔後,漸漸的我們進入林中、綠蔭遮天,我們不再看見任何陽光的絲縷痕跡,一路上沒有指示明瞭的道路,枯葉遍佈整地,只能沿著白線的指引,經過需攀爬的努力抓住繩子奮力一跳,累時隨地坐在石頭上小憩一會兒,不到30秒馬上被催促著繼續趕路,一開始疲累只是我們的第一感覺,之後在枯葉中還看見了死掉的小蛇、一次的休息中我發現霧開始瀰漫整個樹林,漸漸地上升,發現溫度開始下降,而身體開始打哆嗦,我們馬上意識到「可怕」,不可以在久留了,趕緊加緊腳步,而這時的心情是既疲憊又恐怖的心情,途中我們完全沒有遇到其他山友,當時多奢望能看見太陽從照進樹林,哪怕只有一點點從縫隙中照進來的光芒也好。

「放棄吧!太硬了」經過了山友留的布條,不服輸的兩人相視而笑,只能繼續往前走......。看過且當時極度熱愛鬼吹燈的我們馬上有了共鳴,不斷聊著雮塵珠,但卻也不知道氣氛有無緩和些,接著走到了迷霧中的中間點涼亭,這時已經下午1點多了,山上的霧越起越大,我們開始商討著如果 3點還沒走到三角點,就要開始返程了,雖然有戴頭燈,但這邊的地形、氛圍實在摸不透,這時才是我有意識的開始爬山,每經過一個木刻里程碑我就拿手機拍了下來,內心無比煎熬,才發現每一個 0.5k 都是如此遙遠,看著里程數小幅度的減少,每 0.5k 的經過我都非常感謝自己的努力,終於在剩下 1k的時候遇到返程的山友,當時的我們真的是喜極而泣,腿抖得更厲害了,但卻是更大步的往前邁進,20分鐘後我們終於上了三角點,但景色卻非常荒郊野嶺,雖然一樣環繞著山林,只是,我抬頭時能看見藍色的天空了。

上頭有兩位伯伯正在悠閒煮著咖啡,打了個招呼與他們淺聊了一下,之後他們請我們先下去,會跟在後面一起下山,待了不到 15分鐘後下山。從林中看見了一縷陽光照在嫩芽上的露珠,清澈的光芒、清爽的味道,手微微遮擋著映在臉上的金色光線,此時內心已是安穩的、平靜的,我們也加緊腳步繼續下山,從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這條路線下山,之後開始進入了雲霧層中,還是一樣霧濛濛的,只不過隱約看見了曾被誤認帝雉的藍腹鷴,躲在樹後偷偷看著他們搖晃的屁股,道別了藍腹鷴後,路線開始了循環 Z字型,腳底已經摩擦到了紅通通、指甲一直往前頂到的不舒服感,雖說我聽到了溪谷的河流聲,但卻走了 2個小時的 Z字型,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下,內心真的是:「怎麼還沒下山!」的崩潰感,終於最後在六點摸黑下山,我坐在停車場旁邊,直接腿軟,完全站不起來,也還沒意識到我已經下山了,我們搭著伯伯的順風車,前往谷關市區搭公車回家。朋友在車上悄悄的對我說:「我們再也不要爬這座山了!」,不過在當時我們的心已經在玉山了。

要嘛往上爬穿越雲層,要嘛就是立即返程回到陸地,最糟的就是在雲霧間徘徊。雖然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但現在回頭想想還是過程的感受大於結果,所有的決定都會影響結果,但是不管哪個決定都還是會經歷過程,就算我們中途返回陸地,下次我們依舊會再踏上這座山來挑戰它,我只會記得當初如何死去活來完成這座山,就算乾掉雞精還是一樣疲憊,我摸過每一顆不同樹幹的粗糙及滑順感、濕透的衣裳都還歷歷在目,除了登頂時看見不壞好意的黃鼠狼之外,其餘都是過程的感受,因為結果總是如此轉瞬即逝。而這次的擎天神火箭能不能順利飛出去地球也不是重點,就算這次沒有成功,下次必然會成功,結果雖是很美好,不過沒有疲憊、難過、厭倦等的這些辛苦過程,面臨成功時便不會有任何波動,要知道很多事情,成功不一定會發生,但過程與經驗會附加在裡頭的,使人們下次面對時會排除掉更多風險。

為什麼總是觀賞相關有種族歧視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幸福綠皮書」、「王者理查」等等。他們不為自己的膚色、困境而渴望遇到善良的人來施捨,儘管已看透世界的不公平,還是得由自己的肩膀去撐起所有,當然能有情緒在裡頭,但同時也因為有著穩定的理性,才能使自己強大到最後。而我又要以什麼心態觀賞它?憐憫之心?其實我現在也懂了一點,我一直被「所謂的種族歧視」帶入,也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啟發,縱使有「種族歧視」的表現在裡頭,但對我來說只是幌子,我該以最原始的人去看它,就如同 Al 的觀點,我就會很快看出強大且堅毅的內心,Sticks and Stones,棍棒和石頭也許會打斷我的骨頭, 但言語永遠無法傷害我。電影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感受,而是激發內心許多潛在的可能性,「跳脫眼前的數字,觀察數字的周圍,看穿那些數字,找出我們還沒想到的問題的答案,找到還不存在的數學,因為沒有這些,我們哪也去不了,我們只能留在地面上。」

(繳交心得結束)

因考量整體閱讀速度,期限設定為 10/03 23:59 前,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 10/05 14:01 繳交。

個人建議:

年輕,是優勢,但同時也是劣勢。
因為你擁有更多的機會,但同時也代表你經驗累積不夠豐富。

至於到底是要以優勢或是劣勢來評斷,這端看你自己平常的表現與努力。

山上不惡,惡的是毫無準備就輕裝上山、誤以為山神會一路幫助自己的人。
人心不惡,惡的是沒有警覺心卻盡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人。

觀看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做到的事情,其實挺多的!
劇情、美術、攝影、燈光、剪接、音樂、演技、說話、還有語言…

(未完)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9月份獲得 15% 的 iPhone 14 pro Max 128G ,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

【 延伸閱讀 】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1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2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3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4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5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22年閱讀心得-員6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1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2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3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4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5
員工教育訓練-「關鍵少數」2019年閱讀心得-員6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