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各種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 心得・開始 ——————
—————————————————–
〈純粹〉
江振誠(Andrew)在 2017正式宣告決定停止運營 Restaurant Andre 時提到:「我完美地呈現出一道菜餚的那一刻,也是我該把它從菜單中拿掉的那一刻。」從將這句話放在自傳的封面之舉,便足以看出江振誠心態——也是他開啟這漫長奮鬥的初心。
Take it seriously
相信這一定是每個人不管在那個年紀,都或多或少思考過「我的人生,究竟該追求什麼?」的問題,人生如此短暫究竟要用什麼填滿它,才能教自己不留遺憾?江振誠的性格注定他為自己選定的路途必定是荊棘叢生、但危機與轉機並存的道路。為何有此一說,我想舉個電影中的小細節為證:在第一節「純粹」裡,談到許多江振誠對於簡化自己已達成全力以赴面對如何更好的服務,他眼底對於力求完美的執著確實令人敬佩,但在不夠瞭解時這樣的追求卻也叫人不解與心驚,甚至在紀錄片中不只一個人表示自己差點被他「逼瘋」。大家致力於追逐他的背影卻很難理解他如此「純粹」的主因,我則是被這樣極端自律的「克己」所吸引,卻不解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直到有一幕當在他正在與兩人討論關於是否保留一部分他在 Restaurant Andre 的物品(刻有 Restaurant Andre Logo 的木紋桌),當他的大腦還在思索回應時,他的目光在無意間飄移時,他突然注意到眼前的玻璃杯收納櫃中,有一個有裂紋的玻璃杯,他當下立刻著手將杯子從收納櫃裡取出並無奈的出聲表示:「抱歉,我有強迫症,我看到一個玻璃杯有裂痕。」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片段,我忽然有了一點看懂他的感覺,從他當下的反應看來,這並不是一種刻意的行動,與拍攝紀錄片要「展現」的特質主題沒什麼關係,只是這樣的情景被導演捕捉到了,或許對於江振誠來說,他的五官、五感基本上處在隨時打開的情況,因此他天然的就是會不斷接收到附近的所有「訊息」,例如:這張桌子擺放得太靠牆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問題,桌巾要是不用這種材質、這種溫度去熨燙可能讓人在觸覺、視覺上觀感不佳,對於常人來說可以無視、不必去在意的一切在他眼裡被無限放大到不容忽視。所以對於別人來說苛刻要求,對他而言卻是像呼吸一般自然。從這一點來看或許「追求細節」只是我們「以為的」他的處世的方式,而他來說,只是在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而已。
「食物非常美味,但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這是江振誠的老師賈克主廚來到他的餐廳、品嘗了他的料理後說的話,他們已非常輕鬆的態度講出的話語,卻帶給我頗為劇烈的心靈震撼。影片從賈克主廚出現、到吃下料理的過程,都令我莫名地感到有些緊張,我想這大約是他使我想起面對教導自己的人,我會想要極力表現出最好給對方的那種感覺。但是江振誠的反應與我想像的完全不同,他一如既往地平靜,彷彿只是一陣清風到來,他只需要享受、接受。他甚至很認真地強調:「我端出的東西就是我平常端給客人的,並不會因為是他而有所不同。」一方面我相信這是他想要強調和展現的「真正的、完全的Andrew」有關,他並不需要去矯飾什麼,「做全然的自己」才是他應該要展現給這位亦師亦家人的賈克主廚的;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強烈的自信,這樣的自信並不是建立於名聲或是他人給予的肯定,而是建立於他對自己絕對的自律與嚴格所產生的結果。他無言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每一次的呈現,都是我全力以赴的結果」,並且他認為這麼做是理所當然,也就一刻都不曾鬆懈過。
他們平靜地笑著,然而當下我的心情卻是震撼的,他們並沒有做出什麼特殊的舉動,但正是因為這一刻完美的「平凡」,反而襯托處這樣狀態的不凡與可貴。賈克主廚知道他的學生料理能做得很好,但他更開心的是他並不只於此,我相信這樣的觀念是他們一脈相承下來的,他們並不是自滿地認為自己已經做到極致,而是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不僅於此。
當一個開心的廚師就好
對於追求頂尖上,我認為有一句話形容的是最為直白且精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它確切的點出了「最好」、「極緻」、「頂尖」都只是被賦予、框限下的僞概念,正如科學的突破為何被稱為「日新月異」?那是因為以人類目前的水平還找不到「科學」的天花板,我們只能不斷像黑暗探索,希望下一秒能夠觸及到下一步階梯的邊角,每日都有可能有新事物被發現,下一個月或許科學的世界觀就已經截然不同。但對於科學很好理解的概念放到其他地方卻似乎總被看輕或難以理解?正如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江振誠好不容易將 Restaurant Andre 經營至此,眾人皆看到了他的努力與進步,但為何止步於此就突然轉變方向,為何不將業內的頂級「米其林」星星全拿到手,還未做到業內頂級的水平何以超越?這些質疑確有道理,但這些對於江振誠本人來說,以及不是他所需要考慮的方向了。或許對於別人來說,做到「業內」的極致便是一種肉眼可見的「Role model 」,但真正曉得自己正在、且永遠必須超越的人只會是自己的人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擁有 Role model 的人,只能永遠跟在他人的身後奔跑,或是被同樣賽道的競爭者一起推著走。但是,江振誠想做的事情已經不再屬於這個賽道了,他了解自己他能力已經達到他曾經為自己設定的天花板了,天花板上另有更高的天空在等待他,他所需要做的並不是走進更多層的高樓去觸及其他人的天花板,他所要做到是像萊特兄弟、愛迪生與特斯拉、賈伯斯與祖克柏等人一樣,他將建造新的天花板,或是打破天花板探索更高遠的天際。
「但是,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我相信這是他會一輩子被追問的問題,而他的回答會很簡單,就像他回答那個想當「和他一樣」的廚師的小男孩,他現在只是再次回歸了自己的初心,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純粹的、快樂的廚師。
結語
這部片寫來對我而言,可以說是相當困難,某方面來說我覺得很難去理解江振誠先生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帶給人的感覺可以說是「有時很近,近得就好像桌上的家常菜觸手可及,有時卻又遠得像在瞭望山間的雲霧,想要深入卻又不得其門」他的純粹叫我迷惑又欽佩,迷惑他動力的源泉,一個人怎麼能如此專注於一件事,他把每一件事都看得一樣重要,每一個問題他都認真看待,彷彿一個純稚的孩子在探究好奇之事,不達目的不罷休;欽佩這樣的生活法則他以一絲不苟的要求自己完成,以身作則的形象讓人說不出抗議的話語,只想盡力達成他的目標,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確實是對的,只是人類本能的惰性讓多數人無法堅持下去。初心雖然是一部記錄 Restaurant Andre 閉門歇業的紀錄片,卻是江振誠先生本人展開新的旅程的開幕式,這部影片能夠告訴人的東西多到難以全用話語去描述,我也不能誇下海口說自己已經都把細節看到,只能以目前對自己最有感應的部分進行論述,希望並不會偏離這部片想帶給人的感覺與思考。
—————— 心得・結束 ——————
—————————————————–
【 繳交時限 】
本次無繳交期限,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9/09 21:16 繳交。
【 主管個人建議 】
按照慣例「非正式職員,無法給予實際建議與評論」。
按照慣例「非正式職員,無法給予實際建議與評論」。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