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 員工教育訓練・說明 】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與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與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近期內將會分享更多同事們的各種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心得內文
—————— 心得・開始 ——————
—————————————————–
當自己處在一個極為熟悉的地方,家人在身邊,朋友在身邊,伴侶在身邊,並且與自己最熟悉的城市依偎著,所謂的舒適圈使自己充滿著舒適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其實一開頭波平說的這一句話便讓我有很大的反映。
波平坐在計程車上抬頭望著即將接近的遊樂設施,眼神充滿著不確定性,卻是不期不待,是帶有點失落與埋怨的神情,她看到新的目標是這樣的心態,想必之後的日子就會是如此,但不得不說,波平遠離了20年的人事物,迎接新的地方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對任何不熟悉的事物有著畏懼感。
第一次離家
高中時我去了外縣市讀書,班上只有我一個 XX (因牽涉到個人隱私,以XX取代) 人,其他同學似乎都是國中一起考進的,強烈的陌生感第一次襲擊我,依稀還記得父母載我去學校宿舍時的那一晚,幫我整理好東西後就開車回去了,我拿著牙刷到陌生的廁所洗漱,一抬起頭我才終於意識起我終於到我現在在學校宿舍,第一次離家,表面雖冷靜但當晚就躲在棉被偷偷啜泣。
開始了宿舍生活,首先學會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到走廊的盡頭類似陽台的地方洗衣服,我還記得脫水時洗衣機都快發瘋似的胡亂轉動,然後就是晚餐去廚房打飯,安排自己的功課,參與晚自習,到最後的九點準時熄燈,只能開小檯燈熬夜到半夜兩、三點。因為科系的關係,我們總是有畫不完的術科作業,而接近校慶美展時更是會與室友們在交誼廳趕作品到天亮,到了早上六點鐘舍監會準時吹大哨叫醒所有人,並且在七點之前要離開宿舍,而我就在這個嚴格的宿舍體制下過了三年。
到了大學我搬到了更遠的地方,還記得大學的學姊曾經跟我們說:「你們搬進宿舍的第一天就會哭」,我內心感慨萬分,原來我早就在高中時經歷這一段過程了,而當我真的搬進去時,還是會有高中時的情緒湧上來。原來有人到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我才瞭解我高中時也是看著學姊們一派輕鬆地在宿舍生活的樣子是如何磨練過來的,然而大學的體制比高中鬆太多了,很快地所有人就忘了那種感覺。
到了大二那年自己也搬出去住了,久而久之我便很享受自己一個人生活、安排活動,出社會後也是再次離家,曾經有想過爲什麼不在家鄉找份工作,也可不必花費在房租這一塊,但其實我內心早就意識到了,我會沒有競爭力,沒有熱情,沒有新創意,沒有生活品質,甚至不會開心。每次回家時家人都會想要我待久一點,但若我不早點返回職場狀態,我又會在家中玩泥巴混了半天,我很喜歡我的家鄉沒錯,但它只能讓我片刻歇睏,我執迷留戀在這裡又會浪費了許多時間,其實那種感覺在心中無比糾結,但我真的需要抓住時間的腳步。
伴侶對工作的定義
「但是我為了跟小俊待在一起才選同一間公司的啊」,波平與男友的相處從一開始的依賴性到分開、分手,也讓我想起了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女主角小安與她男友的相處,以及伴侶之間在看待對方的工作時會有不同的想法,像是小安越來越好時,男友卻覺得自己還是個低階的廚師,面子所帶來的情緒問題遷怒到小安和她的工作上;而波平與小俊則是更現實面的問題,一開始不適應新工作的波平於上班時間打給小俊抱怨,電影中也沒有帶到波平對於工作上的重新定義並且與男友分享,變成雙方價值觀差距大。
要說都是男友的問題嗎?試著想想波平剛來到這邊的嫌棄感亦是如此,所以對於男友是從總公司的身份來到這邊所產生那些想法我覺得很合理。他們在東京時都是會想要個體面的伴侶形象,而兩部劇的男友共通點都是希望女友回到從前的樣子。
我不是為了撿垃圾袋才讀到大學畢業的
其實在看完「你自己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這本書後就能夠馬上通曉大部分的道理,當你看不慣別人,自己又認為自己很優越不努力時,兩者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自己將卑劣、可悲過著自怨自艾的生活,但別人卻能越活越光彩,因為別人把你拿來抱怨的時間專注在自己成就上了。
吉村與波平從一樣的起跑點前進,剛開始就有明顯的差距,而這個就類似於最初始本能的差距,而不是後來環境、人物影響後的樣貌。
吉村一見到五項鐵則立馬使用手機拍下來,而有趣的是他本身就是高材生,他卻能勤奮地把遊樂園所有的垃圾撿完,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被誤導的思維,也是我對於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的「為什麼大型企業喜歡錄用名校學生」這章節有很大的體悟,我不是畢業名校,讀到算是非常差的學校,我也在校園中能感受到這種非常頹廢的校園文化,室友們更是每晚幾乎都跑夜店,下課後就開始畫濃妝打扮自己準備出門,而我雖然沒有參與這些夜生活,但也因為這種風氣的影響而導致我認為自己很自律,不用讀什麼書都能班排在前面,到後來我想參加學校所舉辦的多益課程甚至感覺自己很奇怪,但若我今天是在名校的寢室、圖書館中,我將會對自己所謂的自律慚愧不已,因為根本什麼也不是,可能只是名校學生中的一小部分。
文中有篇文章說道:「那些年薪百萬的年輕人,他們拿著高薪,卻依然選擇努力工作到深夜,而且他們的狀態很不一樣,每天都因為自己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而振奮,非常積極。」其實上面那篇舉例是在說明為何名校跟次要的學校差距,主要就是「內在的精神」,「一個人的精神一半來自進入社會後對自身的要求和改變,一半來自從小到大養成的思考模式與收活習慣」,精神的傳承就會造就不管做什麼事都可以對自己有個優質的標準。
「我不是為了撿垃圾袋才讀到大學畢業的」,這是波平開頭時對小琢說的,沒錯,沒有人希望大學剛畢業就要撿垃圾袋,但為什麼不能先從基層做起。
反觀初心的媛,在求職的過程既艱辛又沒面子,她甚至跟 André說她可以從掃廁所開始都沒問題,只為了要進去這間餐廳工作。波平其實想的很簡單,她認為她就待在辦公室每天寫企劃案就可以了,她忽略掉了各種因素的可能性,我忘記了某一部電影也是在說剛進餐廳的員工一直在洗盤子,但他明明就是學廚的,為什麼師傅都不教他做菜的,因為以上這些除了要磨練心智以外還要讓你從很簡單卻很辛苦的事情中發現真理,若你只會抱怨、不甘,那你根本無法進入下一階段,就算很僥倖進入了,你也無法做好。波平就是使用偷吃步的方式撿垃圾,所以他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回去辦公室寫企劃,但遊客像他問路時她卻連遊樂園的配置都不清楚,而最後導致她自尊心破裂。
波平無法認真地在自己的工作上,她顧慮的太多,時常分心停下了自己手邊的工作,到最後越來越不理解他人,越來越不開心地工作,把自己所看到的片面加上許多負面情緒,一件極小的問題越滾越大,最後內心終究被壓垮了才一次性爆炸。
對於主管、前輩所說的話時,能否控制住自己不能立馬翻白眼,波平對於自己不認可的事情會馬上反應出她的表情上其實是非常糟糕的習慣,所以說有時候你看不慣老闆的做事方式,可能是你還沒到達老闆的思維無法清楚體會,也可能是像波平初期進入遊樂園工作時對任何想法都封閉自我,有時候我們想的很簡單,但事實上卻有無比複雜、龐大的利益關係在裡面,畢竟在站著越高的人捨棄的東西越多,而我卻還會對捨棄的東西留戀,無法割捨。
富含生命力的遊樂園
還記得園長告訴波平想把遊樂園打造成充滿笑容以及自然環境的魔法國度,她卻第一聯想到是要打造出像迪士尼的海洋樂園,剛進來這個環境的她也還不了解大家對這個遊樂園的定義,是唯心還是唯物呢?我想園長的答案已經很明確了。
從微小的修繕、感情的注入能讓它富含生命力,波平他們所打造的 LED設置看板一定比不上迪士尼海洋樂園,這裡不是要宣揚迪士尼有多大的資金,打造出多精緻的環境,多有名的知名度。而是這個鄉下的遊樂園是凝聚了大家的冀望在裡頭,由內在的情感去豐富這一座遊樂園。
當偶像團體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沒有時間觀念時,小琢的一通電話便能讓大家前來支援開啟遊樂設施;煙火活動面對連突如其來的停電,大家甚至也能遵守五項鐵則在這 30分鐘內臨危不亂的移動並解決問題,所以到最後還會覺得在遊樂園裡只要會寫企劃就好了嗎?這些事情都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
「能讓人露出笑容,就代表你派上用場了!」,雖說這句話與我們職場文化不太一樣,但修改成「能讓人身心放鬆並且有安心感,就代表我們派上用場了!」也是一樣可以受用的。笑容是最容易顯現出來的情緒,是人與人之間最好溝通的橋樑,也是每個人由內在所散發出來的好氣質,來遊樂園遊玩的人僅僅是想從這裡找到最純真的笑容罷了。
為了找尋一位失蹤的兒童,他們害怕驚嚇到孩子沒有使用廣播,反而是利用孩子喜歡的氣球、大型玩偶吸引,這些雖然說都是額外的成本,但值得嗎?或許我們在工作之餘該要保有些精神上的思維,而不是執著於物質上,這就是這座遊樂園中個細節,與五項鐵則看似是個很硬性的規定,但他們也是細節之一。
大家可以為了要當一日大王或公主而合力完成任務,不過那所謂的一日大王就只是個名義上的成就感,看到彌生找到丟失的孩子後被稱作公主所露出的笑容,就會發覺其實這個比所有獎勵都還要好,他們沒有心機但卻不是沒有競爭,而是一起共好。反觀想想或許現代很多人都需要有所謂實質的利益才會肯去做工作上額外的事務或競爭,沒有獎勵就不去做,但卻有很多人正努力把握著這些機會。
積極與情緒感染
日常的工作不就是上班、清潔環境、配置 XX (因牽涉到工作機密,以XX取代) 、清潔環境、下班,熟悉流程的我們都會著急著趕緊度過此過程,但一個禮拜、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有時候可能會短暫性遺忘了某一天的工作時我在幹嘛,看著粗糙的雙手,有破皮有割傷是怎麼來的,忙碌之餘也不妨看著自己當下的樣子,或是是否以怎樣的情緒在裡頭,旋轉木馬的大叔可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著人們一次次坐上旋轉木馬,但他卻能為他這份工作引以為傲,就像日本的匠人精神,不管他們做什麼事情都視為一個全方面、全程灌注心力的心態。
我很有印象的是安排配對相親活動的那位員工,她雖然在劇中戲份不多,也很少有她的台詞,但她第一次與女主角單獨對話時,還有在主角旁總是有許多肢體動作吸引我,就能看出來她在工作上熱忱的精神,雖然她額外的業務是在遊樂園幫人配對,但由這份看似不是很重要的工作中就能讓他培養敏銳的覺察力,至結尾選出 MPV時才發覺她能力的重要性。
至於波平在這過程中如何跟上大家的,我想就是「積極與情緒感染」吧,在摩天輪上垂頭喪氣的波平目睹突如其來的危機時,小琢是如何冷靜地指揮大家。當自己身處的環境是這樣的氛圍,就算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的人也會漸漸的與同儕學習,想要努力變成裡面的一份子,但假設情況相反,我想再努力的人若沒有離開遲早也會被同化,這就是群體的影響力,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堅守好的習慣,好的職場文化,思考的內容也能與同事們一同進步。
變成強大的人
會發現除了波平以外,其他員工好像都沒有職業倦怠,這就是所謂的一期一會吧,遊樂園是個很奇妙的地方,每天看見形形色色的人們,而他們在這裡享受一日的夢幻世界後就會返回壓力無比的忙亂生活,而下一次會重返此地時究竟是何時了,所以一期一會便是員工們的看待這份工作與客人時心態的調適,這也是我在日日是好日中體會到特別的內心轉換方式。
如果你是認為每天遇到的客人都不一樣,之後也不會再遇到而隨意做事,那可能三個月後就會厭世到不行,但若把每一天、每位客人當作最後一次,每一天都將是嶄新的。
當我們一直依靠著職場中能夠帶領大家有階級地位的上司,我們總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由他們發號施令我才能執行,也總不可能什麼危機都是他們為我遮風擋雨,這也是劇中片尾的核心。
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留住他們的做事方法與想法,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模仿,這個方法是最容易學習的,波平學著小琢平時指揮大家時的樣子,之後臨危不亂的回報過程。
雖然結尾只是個意外的小插曲,除了吉村與波平,其他同事都知道小琢要準備去其他地區工作,但波平很棒的地方是她從一開始的恣意妄為變成學習上司的做事風格並且讓上司看見她進步的地方,園長也發現波平越來越像小琢了,而後來又來了新人,波平以小琢當初對她的方式再傳承給下一位員工,我想最欣慰的應該是園長吧。
結尾
後來我也想過,當我想要無拘無束的專心時,我勢必要遠離那些掛心的事物,才能好好讀書、好好畫圖,甚至 K書到三更半夜也不會害怕被父母發現,因為這才是我真正的成長,真正的生活,踏踏實實著。
我很喜歡一首歌叫美好事物,其中的歌詞是「熱夏,你歸來聽蟬,在游于北方知寒,往事不枉為少年,終有個結局圓滿。」就像葉子離開了大樹,被風帶走,四處流浪,而當我與他們再次相聚時,因為懂了,才是真真切切的幸福。
這部電影內容表達的簡單明瞭,但越是如此越難達成,因為會被看輕。它既是生活寫照也是職場寫照,如何成長但卻不帶著成年人的脾氣,如何獲得笑容,如何將員工們互相視為家人,如何有著危機處理的應變,並且如何讓這座遊樂園傳承有意識的精神。
雖說在探討內容是很微小的,甚至可能沒有多大影響力的能力,在我的眼裡看來就算加了充滿幹勁的背景音樂也提不太起那種熱血感,但我們沒察覺的是這就像是我們的生活寫照,如此渺小、樸實,只是我們一心只想著最前端的美好生活,而忽略了這看似沒什麼卻很重要的心態,因為劇中人物的心態、他們的生活是知足常樂且澹然。
—————— 心得・結束 ——————
—————————————————–
字數與繳交時限
【 本文字數與繳交時限 】
本文字數為 4763字,本次心得須於 2023/09/26 00:00 前完成繳交,而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9/21 17:18 繳交。
主管個人建議與獎勵
【 主管個人建議 】
文筆非常棒,觀點也有趣。
不過,請你多為自己爭取一點可以讓自己進步的責任與工作,趁年輕、沒人打擾干涉的時候,多為自己儲存更多的能力。
這些都是可以帶得走、而且是一輩子跟著自己的能力,不會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而消逝的卓越能力。
調整一下自己對於工作的信念,多為自己注入更多的自信(不是自大),畢竟世界很大,你還很年輕,選項與可能性還很多很多。
是說,如果怕黑,是要怎麼登山?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9月份獲得 23% 的 Dyson Omni-Glide+ SV19 (已兌換) + 16,000円 (以AppleWatch Suica 的方式儲值支付)。
延伸閱讀
【 延伸閱讀 】
員工教育訓練-「小資女孩奮鬥記:遊樂園的奇蹟」心得 – 員1
員工教育訓練-「小資女孩奮鬥記:遊樂園的奇蹟」心得 – 員2
員工教育訓練-「小資女孩奮鬥記:遊樂園的奇蹟」心得 – 員3
員工教育訓練-「小資女孩奮鬥記:遊樂園的奇蹟」心得 – 員4
員工教育訓練-「小資女孩奮鬥記:遊樂園的奇蹟」心得 – 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