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緣由:此次展覽專案是由藝術銀行(ART BANK) 所籌備的【FUN YOUNG遊戲-藝術銀行106年度新品概念展】空間募集計畫=藝術銀行新朋友─空間募集計畫。總計選出7個空間,為期3個月,共22件作品,類別包含油畫、壓克力畫、膠彩畫、版畫、攝影、複合媒材及雕塑。
藝術該是什麼樣的形式?
中醫診所應該是什麼樣的印象與氛圍?這個問題就如同「藝術該是什麼樣的形式?」
繪畫發展,從壁畫、宗教服務、王公貴族服務,然後是浪漫派(改變繪畫對象)、外光派(改變繪畫場地、解構光線)、後印象時期(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未來主義…)。其中後印象派之後因為攝影術的發明、不斷改良,直接壟斷了寫實技巧下的各種繪畫服務,也因此造就了更多藝術家朝向不以寫實為主要創作脈絡的作品發展。
舉凡立體派、未來主義、構成主義、抽象派、超現實主義、達達、普普、個人表現、抽象表現、歐普、各種我講不出來的後現代創作,不僅打破了「畫得像」,更挑戰了語言學中的語彙、意指、意含,甚至是更大膽的挑戰每一個當代的社會期待、政治氛圍的政治正確。
更有趣的是…有太多前衛作品不斷的挑戰「是不是藝術作品,誰決定?」、「藝術作品,應該擺在那裡?」、「藝術是什麼?」、「藝術的各種可能性?」,不斷打破古典藝術下的潛規則與框架,雖然也因此產生了許多反諷(普普作品的高價不可攀),但「傳統美感」不再是唯一決定作品藝術性的唯一觀點。比如杜象噴泉的現成物作品是有誰會說它hen美?(翻白眼)
所以我們當初在規劃診所的時候,大膽將原本規劃為針傷處理的空間轉換為「攝影創作的展覽空間」,並且為了展覽本身的調性,完全改變了我們原本的作業習慣,甚至是強迫患者朋友們接受我們候診空間裡沒有新聞報導、沒有連續劇,甚至也不再提供報紙(曾經提供兩年的台灣立報與國語日報,但在考量報紙內容的改變不再是我們所期盼的,因此不再續訂)。
讓患者朋友們一走進這個空間,雖然撲鼻而來的還是許多中藥材的味道,但更多的是牆上的作品、架上的各國專業攝影集、翻譯小說、言情小說、兒童讀物、科學漫畫、日本漫畫、藝術與設計雜誌…,還有各種悅耳、放鬆卻能撼動心靈的音樂。
生病很苦、候診很累
我們期待著每一個來看診的患者,可以在這裡汲取到更多面向的生命經驗與視野觀點、感官釋放。「生病很苦、候診很累」這些我們都感同身受,也因此我們希望能提供更多「我們欣賞喜歡的」、「深深震撼的」、「逗趣搞笑讓人開懷的」,所以診所裡頭堆積了越來越多的公仔、玩偶等元素。

醫療本質與人文藝術底蘊,可以並存
打破一般大眾對於中醫診所的傳統觀感,我們希望能提供更多元的感官,雖然我們很清楚自己的本質還是「醫療」,但我們除了用力在本質上持續的努力鑽研並提高精準度,也堅持著「我們診所空間內一定要有更多的感性元素」。
醫療專業絕不容妥協退讓,但人文藝術的底蘊也可以同時並存在醫療專業環境裡,就如同「感性與理性」、「光的波粒二象性」、「質量與能量」一樣都是一體兩面。
就如同這次展出作品的三位攝影家何孟娟、劉森湧、林文強:
何孟娟的「誰的城市我的家」,透過媒材的複合,展現出創新於一般攝影作品的媒材平面性,做出類似油畫顏料的立體空間感(類浮雕),而作品本身內容更指向「這個時代人們的謬誤、逗趣、奇觀」,也因此讓人反思城市下的我們是否絲毫不自覺自己的荒謬與無釐頭?
劉森湧的「實境之外」,由物件擺拍並透過影像處理的技法,讓我看見了生命裡頭的信仰、權威、群體等關係,營造出一種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曖昧、難以判斷。
林文強的「新樂園」,在老舊物件、廢墟之間尋找一種自我觀看、拼湊自我,透過一些讓人感到有點寒慄的物件(或是場景)來強化「逗趣」的存在感,透過這樣的反差操作,我懷疑作者是個內心極具童心搞笑的平丸一也(爆漫王裡頭我最喜歡的角色)。初次看到牆上這兩件作品,有種 Roger Ballen 的錯視感。(PS:診所內也有好幾本Roger Ballen的攝影集)
都是攝影,卻能打破媒材界線,賦予新的感官
就如同由藝術銀行提供展出的這三位攝影家作品,都是攝影媒材,卻能從各種面向去推開框架、甚至是打破媒材界線提供一種新的感官,就好比「何孟娟的誰的城市我的家,會讓人很想很想很想伸手去摸」,打破了攝影作品在媒材上「沒有肌理(深度)」的傳統觀感,我們也很期待每一個進來候診的患者也能透過這樣「非常不傳統」的候診環境,去體認到生命中各種框架下的複多元素。
畢竟,我們許下的願望是「每一個走進來的患者,還沒看到醫生,就先好了一半」。(這當然只是玩笑話,請不要檢舉我們廣告不實或是不當招攬)
藝術,是一種無邊無際,而且結合理性與感性的各種特點,不再只是「hen美的」、「敲好看」那種傳統美感~
我們也期待自己能提供患者朋友們一種全然不同的候診經驗,進而更多的疼愛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
感謝藝術銀行舉辦了這樣有意思、作品豐富的空間募集專案,讓更多有質感、有意義、頗具當代代表性的收藏品可以在各種多元的場域進行廣度交流、深度呼吸。藝術銀行的官方網站有更多獨具意義而且非常直得觀看的作品,甚至可以洽談租借,大家也可以多多利用。
歡迎親蒞現場觀看
最後,作品還是要親蒞現場,才能感受到創作者在物件上的各種思緒與細節鋪陳,在此邀請大家來現場感受~
本次展覽資訊
🔹主辦單位
文化部、國立美術館、藝術銀行
🔹協辦單位
心容中醫
大明高中 (潭子藝術校區)
K.H. Living 寬合美學
品八方燒鵝 (台中國美店)
新月梧桐 (國美店)
味無味 unflavored
好室空間設計
🔹展覽期間
2017.12.12 – 2018.03.11
🔹我們的展覽時間
週二 – 週六 14:30 – 21:00
週日 10:00 – 17:30
免低消、不用掛號,歡迎大家來安靜、禮貌的看展。
現場作品珍貴,請勿觸摸!
(現場工作人員會森七、會爆炸)
1″ Gallery 是我們診所內部刻意規劃出來的展覽空間,99%於攝影作品,如果您有那1%的美好,也歡迎自告奮勇、毛遂自薦來佔滿我們的牆面與空間。
最後,很感謝曾經長期頻繁的從台北遠赴台中教導我們攝影史的 張美陵老師,沒有她,就不會有這篇在藝術銀行與國美館前賣弄大刀的介紹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