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容中醫

精準 ∣ 隱私 ∣ 品味 ∣ 共好

Home » 🤝 公開宣告與工作機會 » 【 實習生投稿 】「穿著 Prada 的惡魔」觀影心得
【 實習生投稿 】「穿著 Prada 的惡魔」觀影心得


劇情是描述一名社會新鮮人-安迪,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所以來到這裡當助理一年,藉此機會當做一個跳板,為了工作而工作,也表明了不會因為工作改變自己,並嘲笑那些女同事,反正只要忍一年,之後想去哪個雜誌社就可以去。在經歷一連串的挑戰、不被尊重,安德莉亞開始埋怨工作,做錯事情、劈頭就是被無理的惡毒攻擊;做對事情、卻沒有得到該有的稱讚。

光是只看片頭就能感受到主管與同事是不友善,嘲笑輕視一樣樣接著來,如此高壓環境想必能適應的人不多,或著該說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曾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藉口就如吸毒,有了一次就會有兩次,次數多了,這些連你自己都無法回絕的藉口就是你日漸平庸的緣由,畢竟,誰的錯就該誰來買單。」我認為「心態正確」在職場上比起能力、比起專業更為重要,就是因為太弱,才會一堆藉口,何不嘗試改變心態,增強自己的實力呢?

在她被批評的一無是處時,她跑去找了奈傑爾,奈傑爾沒有給她好言相勸,反而給她來個當頭棒喝,安迪聽完後,下定決心從先從改變外表開始,穿衣的品味從不修邊幅到俐落時尚、髮型從土裡土氣到整潔氣質。一進辦公室,更是讓嘲笑她的同事目不轉睛,也成功吸引到米蘭達的眼球。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我想外表打扮的專業得體,也能間接渲染到內心的靈魂。

「等你私生活全毀的時候記得告訴我,這表示你要升官了。」這是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這句話很諷刺卻也現實,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是,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要看個人運用、如何拿捏與分配,要犧牲情感相處還是賺錢的機會或是從中找到平衡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工作態度,安迪變得更堅強、更加投入工作,不卑不亢的接受任務且米蘭達還沒說,她就先完成了代辦事項。米蘭達給她出了個大難題—雙胞胎想看還未出版的小說,可以說完全是要鬧她、逼她離職,但她辦到了!

誰不是上一秒「馬的」,下一秒「好的」。工作上一定遇到刻意刁難你的主管或同事,就看你要如何應對,做?不做?常常有人把「我已經盡全了」掛嘴邊。

但你問他:「…這個方法呢、XXX方法呢?」,他:「沒有…也沒有。」我想說的是在你還沒有真正嘗試過所有方法前就不要放棄。

在一切看似工作上順利的發展,背後相對會帶來其他的犧牲。安迪因為將大半的時間投入工作,捨棄與朋友和男友的相處時光,漸漸在感情上埋下了導火線。

我自己有一點類似的經驗,有陣子早上九點多出門,凌晨兩、三點下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洗完澡我只想快點睡覺,因為明天還要早起上班,我根本懶得講話,當時的男友開玩笑說:「我跟我朋友一天見面時間都比看到妳還要久。」

雖是玩笑的口吻,但我知道涵蓋著諷刺與心痛,這時我就打開帳戶餘額,用上面數字短暫安慰自己,到後面伴隨著爭吵、憤怒、傷悲。

這部片讓我最意想不到的是,米蘭達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選擇犧牲好友奈傑爾。

我不贊同米蘭達背叛同事兼好友的做法,但我不得不佩服能有這樣的頭腦和勇氣,的確她是靠自己的能力保住地位。

安迪感到震驚,在車上,米蘭達主動提起這件事,說安迪也同樣這樣選擇,安迪疑惑地看著米蘭達,米蘭達:「對艾米莉。」

安迪的能力超越第一助理艾米莉,但她打從心裡還是尊重前輩。最後她果斷地將手機丟入池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並為其選擇負責任。

這一、兩週看了四部電影,這部片是讓我覺得體悟最深的,透過電影不段的反思和探索,自己能帶給公司什麼?希望培養出什麼?在工作上能收獲些什麼?期待自己能有像安迪一樣的心態正確,能有像奈傑爾一樣能分享心得讓人從中領悟,期待自己能有米蘭達的頭腦。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謝絕這些狀況的預約,醫療院所的素質必須靠你我大家一起來維護~

有效治療,不只是需要醫師、院所,更需要患者的共同配合。
「HsinJung」的個人頭像

關於本文作者

是一個開業幾十年,卻還是很愛跟患者拉低賽的不大不小誠實中醫師。 喜歡花草植物、攝影、繪畫、電影與音樂,對於文學也有自己的執著,很喜歡出國旅行,偶爾會客串在家自學不用去學校白爛女兒的無奈媽~

更多臨床經驗與文章…

Read All Posts


探索更多來自 心容中醫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