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美地呈現出菜餚的那一刻,也是我該把它從菜單拿掉的那一刻。」江振誠主廚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還真有先聽不懂、不瞭解其含義,但當我看完整部,再看第二次、再重新咀嚼這番話其涵義,江振誠主廚追求進步,若是大部分的餐廳通常是下架較不受歡迎的菜餚,而他選擇的是拿掉已完美呈現的,但要再創造出一道新的佳餚,那是多麼費時、費力的一個抉擇。
「完美地呈現,直到最後一刻。」
即便離歇業日剩幾週的時間,依然要好好服務,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好好服務的機會。
一位前檯經理—陳佩分享了剛開始做這份工作時,她必須燙所有的桌巾,這步驟讓她很沮喪,一下桌巾不能太正又不能太直,總之讓她很不開心。她認為只要換個角度思考,轉換心境,再回頭看看,然後說:「不就只是張桌布嗎?」
讓我想起在實習過程中,打掃廁所的細節,衛生紙盒要擺在馬桶的正中央、鏡子上有棉絮要擦乾淨,這是我被糾正的事項,的確很煩,我覺得只是一個很小細節,甚至不會有人注意到吧?
或許就如同江振誠主廚說的—「如果一百個人之中,有一個人注意到了,你對每個細節所下的功夫,那這件事就值得去做。」
還有我有些不解,在實習過程中,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在修裝東西,就例如客席區我認為該有的都有了,沙發、懶人骨頭、桌子、看起來很舒適的紅色座椅,但又再購買了兩組小桌子。一天比一天更進步、好還要更好,這是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找我談話時說的,執著於每個小細節,我想這就是做事的態度吧!
媛分享自己來應徵 Restaurant ANDRÉ 的流程:打扮好、上好妝、找到主廚向他表示自己想在這工作。第一次先是被拒絕,這裡沒有空缺,媛不放棄,在餐廳外頭等待好幾個小時,此時有其他同事告訴主廚,那個女生還在外面等,主廚滿臉疑問,找到媛再次拒絕她,表示或許能把她介紹到其他餐廳去。
媛堅定不移地說:「我沒有回程機票,不想去其他地方,我只想在 Restaurant ANDRÉ 工作。」
我是媛的話,在第一次被拒絕時,或許就摸摸鼻子離開,但她憑夢想和堅定的意志打動了主廚,成功進到 Restaurant ANDRÉ 工作。
還有提到甜點主廚—馬丁,在夢想的道路上發生了嚴重地車禍,無法站立、右手神經損傷,甚至無法再使用右手,對於一位用雙手創造出美味甜點的主廚,這句話就像是被宣判死刑一樣。
但餐廳並沒有再找新的甜點主廚,反而請馬丁坐著輪椅來廚房,希望看著大家忙進忙出能感染馬丁,促使他想趕緊恢復,並訓練馬丁創作甜點、創作風味。馬丁感到很抱歉,因為有過充滿怨念的時刻。看到這段自白,心裡有些感觸,就像我之前的工作,在 A 店我不認為有百分之百盡全力努力,也抱怨過瑣碎的事,當我到 B 店時,A 店主管請 B 店主管好好照顧我,並幫我在印象分數上加了好幾分,在我知曉這件事後,我突然感到很羞愧,我知道沒有人有義務幫我說話,但我打從心理感到內疚和感謝。
歇業前四個月,江振誠主廚才對所有同事需宣布明年要從 Restaurant ANDRÉ 退役,將餐廳畫下句點,並將所有殊榮全數歸還,也不再參與任何排名。有人不解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好的一間餐廳、我們還沒拿到三星、還稱不上第一名,為什麼要放棄?為什麼要關門?
有個男孩年僅十二歲,在一場簽書會請江振誠主廚簽名。
主廚:「你是廚師嗎?」
男孩:「是的,我想當廚師。」
主廚:「你想當哪種廚師呢?」
男孩回答道:「我想當50最佳餐廳的廚師、我想當米其林廚師,跟你一樣。」
主廚:「不,就當一個開心的廚師就好。」
就快要走到成功的終點時,他急踩了剎車,堅定的表示,不該由誰去幫他評斷分數,要有自己的定義才屬於自己的成功。
又或者我們應該思考拿到了三星然後呢?下個目標是什麼?
幾個月前有兩家名店向米其林提告,並表示餐廳有權決定菜色、要服務誰,餐廳要服務的是客人而不是評審,希望能有自由的精神繼續對料理展現創意和熱忱,創造出單純的環境。
「初心」我想指的就是初忠,當初想當上廚師最初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大多數人在追逐夢想的旅途上,忽略了家人、朋友、情人,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得獎而得獎,我們不應該忘記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