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這麼龜毛,幹嘛學?
前幾日,有位熟識的患者在門診裡問了我一個問題。
「心容醫師,您們飛日本這麼多次了,到現在還會有那種視覺上受到強烈文化差異的衝擊感受嗎?」
我頓、想了一下。
嗯,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只是,這句與療程無關的問題迴盪在診間裡的當下,望著門診的時間緊迫,我也只能簡單飛速回答:「新鮮感當然是沒有初次造訪日本時的那麼明顯。」
「但是,見聞不斷被新的人事物衝擊、並開啟不同以往的感受,這一直到目前為止都依然是非常深刻而且為我帶來破壞性思維的。」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會不斷地往日本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現今這個世界最大的麻煩,就是傻瓜與狂熱者對於自我總是如此深信不疑,而智者的內心卻總是充滿疑惑。」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trouble is that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stupid are cocksure while the intelligent are full of doubt.
出自《自由思想的十誡》
── 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我認為,日本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保有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讓既有存在的一切底蘊,得以持續進化、擴展層次、推陳出新並保有精緻特色的國家之一。
擁抱傳統與持續進化,竟能同時存在。
此外,在日本不管是行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自駕,在人行道、一般道路、各種轉運車站的每個角落,我們都可以看見各種細心與用心。
無論是路面鋪設的防禦工事、人行道的鋪設、行車線道的劃分、地面箭頭標線以及高架上方的指示面板、號誌指標,在多遠之前就可以清楚目視,得以讓駕駛可以預留變換車道的緩衝時空間等等細節,你會知道各階層的決策者都會是盡力換位思考、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考慮這些營運理念、並著手佈局動線,而不只是形式主義般的交差了事、有做就好。


為何日本道路上的地面標示幾乎都是拉長、變形的?
因為那些都是考慮到相對速度下的相對視覺正確性,而不是靜態的設計者在靜態的情況下所設計出來的零速度考量視覺設計。你要說這是視覺上的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或是勞倫茲轉換式(Lorentz Transformation)的勞倫茲收縮,其實都是相似、有關於長度會因為速度而所改變的道理。(上一篇文章提到狹義與廣義相對論,這篇還是要來一下難吞的科普名詞)
反觀台灣地面上的標誌,對駕駛人來說,在一定的速度之上,要能清楚分辨是有相當高的難度的,這就是因為我們在道路標示設計時,竟然完全不納入相對速度對於視覺的影響考慮,這該說是預算不足呢?還是學識不足?
標線與標誌設計嚴重錯誤,而且為了節省預算因此大量採用了地面上的標誌建構,這些一但下雨天、塞車時,都會大幅降低標誌作用的工作效率,更甚至可能增加行經車輛的打滑的機率。
「我們一定要親臨現場去好好感受一番」這是我們去到日本時,會願意轉好幾遍的車次,就為了前往特定地點的原因。
很多時候,竟然就只是因為那個地方展現出難以被模仿與模擬的獨有特色,例如大阪車站南門大樓前的水鐘,那怕只是親臨見識過,但隔了一段時間還是很想搬張椅子就坐在這個地方好好欣賞它的工藝科技與藝術之美。
不用特別強調老街,許多城市街道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情、千變萬化的生命力、悠然的氣質、以及鮮明卻不浮誇的主題樣貌。
那可不是隨便吊幾盞燈籠在空中不斷旋轉翻覆,就能展現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藝術性與代表性,然後再招募一堆比 漩渦鳴人 的影分身之術還高段許多的 超多分身小吃攤(到處都影分身就算了,還能完全不好吃,這才是精彩絕倫、讓人拍案叫絕。),就能夠確實催生出來的獨特性。
日本各個地域性的文化底蘊與產品力,這些可是代代居民在地生活與樸質生命的蝕刻印記,而且政府與機構在某些條件下,適度的攜手、輔導,充分投入保存、維護與創新的最美共好結果。
品質力的價值,遠勝過行銷力的價值。
我個人認為品管成就品質,品質成全品項,而品項加上行銷就等於品牌。
因為品質才是王道,行銷只是最後一哩路。反觀台灣,往往都是行銷操作遠勝過品管品質,這些才是一切災難的源頭。
而且在日本境內,就算不去特定地點、特殊景點,那怕只是搭車隨機挑個站點就隨意讓迷路蔓延當日行程,光是民宅巷弄間的不經意漫步,我們就能感受到當地居民對於自家環境的佈置巧思與浪漫幽默。有時是牆頭、或是小院落裡迎風搖曳的盆栽小花,有時是精巧典雅的暖簾或是門牌,而有時候是讓你會心三笑噗哧不已的狸貓公仔,許許多多風景,都不經意地強而有力透露出這個房子裡的住戶,對於自家週遭環境的喜愛、用心與情趣。
光是能浸潤在這樣的悠然環境裡,那剎那就足以讓我自然而然的卸下思維束縛、肩頭重擔,因此得到心靈救贖、還有雷丘般的飽滿電力。
我想,我個人是不太需要什麼特別的文化衝擊、或是新鮮感,即使我個人無法否認「在疫情之後重新回到日本,的確可以明顯感受到日本某些層面上的停滯不前,更甚至是退步(缺人力、缺工而喪失了部分細節)」,但,即使如此,我仍然是用一種敬佩的享用心境,在這個國家的每個小角落遊走,純然接受這樣潔淨安寧的環境,讓我的身心靈可以不斷接收到積極正面的能量與影響。
即便不是櫻花季、銀杏季、楓葉季、雪季…,光是捧著一杯罐裝咖啡、坐在京都的鴨川旁、啃著從 LAWSON 買來硬到根本是在練牙齒的章魚腳,曬著夕陽西下的餘暉、瞪著不知名水鳥優雅在水面漫步、呼吸著清澈乾淨的河川獨有的青草與流水交融的氣味,這樣的假期簡直就是無比享受。
然而這種「人類與自然共生共好、欣賞、尊重並珍惜河川樹木原本樣貌」的社會氛圍,很是需要對於美麗事物的感受、尊重及理解。而這樣的底蘊堆砌,需要數十年到數百年的時間,才能有機會融入在國民教育、普世價值、更甚至是靈魂裡,才有可能成功養成。
如果現代日本人的過去祖先,沒有在數十年前、數百年前種下這些櫻花幼苗、代代用心培育養護、並且刻意保留與傳承這些楓樹、銀杏以及數不清的老樹及林園、更甚至更加龐大複雜的林木產業,那麼這一代的日本人、各國觀光客,是要打從哪來的賞櫻、賞楓、賞銀杏之旅?又會哪來的嵐山四季風情可以欣賞?
而這些也是為什麼我們診所又特別在十月下旬重新安排全體職員前往台北世貿參觀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進行藝術相關與餐飲住宿相關員工教育訓練,以及這也是為何我們也將在年底出發前往東京進行參訪考察、教育訓練的員工旅遊的最真切原因。
我真的很希望能藉由這些過程,讓全體職員都能習慣沈浸在著重細節、豐富感官且舒適萬分的環境氛圍裡,並且同時也能藉此真正純粹的意識到自己在做些什麼?又缺乏些什麼?
而別人又擁有些什麼是我們沒有的?
我們自己又可以如何提升、如何才能做到更好?
「哎呀,日本就是龜毛,沒事幹嘛要學他們?」我知道很多人都這麼說。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就是這樣子追求極致的職人精神,才會讓全世界的觀光客在日本當地得到了非常舒適愉悅而且多元豐富的旅遊體驗。
大家不都是因為這個國家的自然環境被完整保存,廁所整潔、產品精緻、待客有禮、動漫與情色產業發達、公仔公主與公子特多 …而因此想要一去再去,不是嗎?
2019年我們在京都八天的賞楓員工之旅,還特別安排全體職員前往大阪觀賞東洋劇場。究竟人類裸體是藝術?還是色情?我想這也是很值得體驗、豐富思考並充分討論的,不是嗎?
豐富、多元、精緻、舒適、極致,日本所維持的場域與服務,不外乎圍繞著這些堅持。
如果只是因為自己做不到、不想做,我們就輕易甩出“龜毛”二字青菜帶過,那麼也實在是太看輕他人所付出的龐大金錢、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了。
以上花了 2830字數的有病碎念時間結束(沒看過敝院文章的,怎能懂得什麼叫做長文?)。接下來,我們要翻開文章主角的好孕療程第不知道那一頁~
38歲的高挑美女,今年(2023年)四月份的初診,是由之前我們文章裡神出鬼沒的婦產科 S醫師所 推坑 轉介而來。

2023/04/04
S醫師轉介的初診
「心容醫師,我已經備孕一年多了,大約一年前來到 S醫師的婦產科門診,檢查發現兩側都有輕微的輸卵管阻塞。」
初診的高挑美女,她邊說邊把最近一次月經第三日抽血的卵巢機能報告遞給我。
「 S醫師已經幫我做過腹腔鏡通暢輸卵管、也同時處理了沾黏的部分。」
「但,後續服用好幾次排卵藥,也嘗試過打排卵針,都還是有卵泡發育不良,內膜偏薄、月經量很少、量只有前二天還算可以…的情況。」
「我們很努力備孕到現在,都還沒有懷孕。」
「從 2022年 11月確診以後,一直持續到現在,我每天早上起床都有黃色的痰。」
「平常就已經有鼻涕倒流的問題,但,是還不至於出現嚴重的打噴嚏、流鼻水情況,這些症狀也只有在溫差變化比較大、或是空污比較嚴重時,才會有相對明顯發生。」
「這陣子老是覺得尿道發炎、頻尿、每次的尿量不多,而且小便都有點熱熱的,常常覺得口乾舌燥。」
「睡眠狀況也不太好,常常有不易入睡,晚上不知道為什麼容易醒來,接著就很難再睡著了。」
「然後,S醫師請我務必要把這個檢查報告拿給您看,他說我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不都是比較圓潤的女生才會有嗎?大家都說我這麼瘦,怎麼可能也會是多囊?」
「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並不是圓潤豐滿女孩的專利喔~~」我邊看報告邊回答她。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其實在胖、瘦這兩種體型的女孩子身上,都會有機會看到。」
「如果你自己有興趣要了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而且也不太清楚瘦多囊、胖多囊的差別,那麽你可以回家後去看看我 2021年的落落長文章:《 〈瘦-多囊性卵巢〉惹哭醫師的好孕畢業生 》(可點選超連結),裡面會有一些你可以理解的資訊。」
就在她微微點頭的摩門特,我飛梭在卵巢機能報告的數字裡,抓出了幾個我需要仔細參酌的重點。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卵巢機能第一次報告 】
1️⃣ AMH:3.01 。(在這個年紀算高)
2️⃣ Insulin:32.01。(稍微偏高)
3️⃣ FSH:6.69。
4️⃣ LH:10.21。( LH/FSH 偏高)
5️⃣ 月經量:都很少。
6️⃣ TSH:2.3 。(還算正常)
7️⃣ 泌乳激素:17.9 。(還算正常)
—————————————
根據以上資訊,基本已經可以判定眼前的她,極可能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我先開立風濕免疫科的轉診建議單,你要盡快去釐清自己是否有與備孕相關的免疫血栓體質!」
「至於你說的這些長期鼻涕倒流、有痰、小便不舒服、口乾舌燥、睡眠很差…」
「這些一般人可能直接無視,但事實上卻是顯而易見的慢性發炎現象,我會先幫你優先處理。」待我將這位高挑美女提供的抽血報告、體況資訊都記載完畢,溫柔婉約的諄諄告誡眼前的高挑美女初診。
【 慢性發炎 】
並不是身體的特定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才算是發炎。
如果你有慢性的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陰道感染、氣喘,或是常常覺得很疲倦、身體痠痛、口乾舌燥、嘴唇乾裂、身體發熱、情緒不穩定、頭暈頭痛等等,這些雖然死不了人、但是卻明顯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很有可能都是你含蓄的身體已經正不斷的口吃抽蓄告訴你:
「我們發炎了。」
「我們需要做出改變。」
「我們需要休息。」
「我們需要調整作息飲食。」
「我們需要運動。」
「我們需要就醫調理治療…」「我們需要去找專業的不大不小之心容中醫師…」
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並關注身體的需求是維持健康所必須的,這不只是技能,而應該是本能。

中西醫的共好分工
「初次就診當日,就能直接取得患者的抽血報告、檢查結果」,這就是與理念相近的優秀醫師,在跨領域專業且積極分工合作上的多方共好優勢。
對於不大不小中醫師的我而言,可以在患者初次就診的當下,就能立刻掌握她完整的卵巢機能相關指數,也同步確認了她的母體孕育環境(子宮、卵巢、輸卵管…等),那我們是不是就能夠立刻馬上NOW、口休~ 的就直接安排更精準的好孕調理療程!?
對這些主動帶著檢查報告而來的初次就診幸運(孕)患者而言,她們已經不再需要面對「心容醫師積極建議我一定要去檢查這些內容,但是,我的 XX科醫師卻直接拒絕、斷然否定、鏗鏘有力大聲喝斥的說:『這些通通不用檢查,你幹嘛這麼喜歡自己嚇自己?』」的這類囧境。(對,我曾經在門診裡聽患者這樣轉述她的XX科醫師所說過的話…)
光是備孕過程的身心體力、荷包狀況,就已經夠壓力山大了,若是還要面臨「遇到的每位醫師,竟然都抱持著完全不同的見解」,那麼這些滿心期待自己能夠弄出人命的備孕患者,就只能陷入「不斷為了求醫確認,而東奔西走的疲於奔命~」、「真不知道該聽哪一位專科醫師的專業建議才好的困境中」。
這是多麽的徬徨無助、浪費生命?
又是多麽的讓人感到萬分遺憾啊!?
而對於那些將求子患者轉診過來的婦產科醫師、生殖專科醫師們而言,當備孕患者在使用排卵藥物效果不彰的情況下,若是能透過合適且精準的中醫藥調理,而明顯改善排卵狀況、內膜厚度,進而提高自然懷孕並成功弄出人命的機率、又或者是大幅提高取卵與植入的人工生殖醫學成功機率,那為何不積極採納「把中醫藥調理視為生殖療程的助力、選項之一」這樣一種分工合作的共好契機呢?!
畢竟,大家不斷努力的遠大目標應該是一致的:「不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是…透過各種知識專業、醫療專科、精準處方與處置專長的多方結合,讓備孕患者可以順利完成“弄出人命回家抱”的微薄心願」。
【 合作默契・S醫師端(婦產科) 】
近幾年來,我與婦產科專業的 S醫師,約莫已經形成了一個 小型颶風 基礎合作默契,但也因為敝院的一些極其龜毛之鐵律:「須堅持遵守院所與個人份際、以盡力不打擾其他專科醫師下診後的私人時間為原則」,因此以下內容是我個人在診間裡頭,從許多協作與轉介的好孕媽咪身上,所觀察到的 S醫師默默溫暖付出:
1️⃣ S醫師會確認懷孕所需的母體孕育環境,包括:子宮是否有影響懷孕的肌瘤、息肉、腺肌症…等等。
2️⃣ S醫師會確認卵巢是否有著會影響排卵、賀爾蒙分泌的巧克力囊腫、黃體囊腫等問題。
3️⃣ S醫師會安排輸卵管攝影,並且在合適的時程優先處理輸卵管阻塞以及骨盆腔沾黏、腹腔沾黏。
4️⃣ 在確認上述狀況無虞後,S醫師會先試著透過排卵藥、施打排卵針來協助患者。
5️⃣ 若是真的確認備孕患者對於排卵藥物的反應效果不好、又或者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有體重控制、體質調理的需求,那麽 S醫師就會不假思索的、立刻轉介到我的好孕門診,並且還會特別督促患者「初診時,一定要記得攜帶卵巢機能相關的抽血報告」來到我門診,進行更進一步的調理評估。
—————————————
先說好,我必須再次強調(避免有人因此誤入歧途、或是進入啞空間),這些過程都是小妹醫師我,未經 S醫師確認的我自行腦補,如果相關流程有任何偏差錯亂、或是不知所云,建議咪娜桑們還是要以專科醫師的專業見解為最優先考量。
【 合作默契・我這端的好孕門診(中醫) 】
1️⃣ 如果我好孕門診的患者在初次就診時告訴我:「尚未做過母體孕育環境檢查(子宮、卵巢、輸卵管)、也尚未進行過卵巢機能指數的確認」,在好孕患者原本就沒有長期合作愉快的婦產科醫師、且在不抵觸患者就醫選擇的各種自由心智下,那麼我會優先建議選擇到 S醫師院所的婦產科門診,請 S醫師協助安排備孕的相關檢查、並且進行由他專業判斷下的必要處置與手術。
2️⃣ 倘若我好孕門診的患者年紀尚輕(<35歲),而且確定子宮、卵巢、輸卵管都是正常的,那我認為在現況相對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這些沒有急迫要安排試管療程介入的備孕者,的確可以先嘗試著自然受孕。
因此,我也會在好孕療程的精準中醫藥調理到某一個適當階段時,就會直接將患者轉介到 S醫師那高度溫暖且專業的婦產科門診裡(一樣是在好孕患者原本就沒有長期合作愉快的婦產科醫師、且在不抵觸患者就醫選擇的各種自由心智下),借重 S專科醫師的臨床專業判斷,來協助後續的排卵藥物開立、追蹤卵泡、施打破卵針、開立黃體素…,以期望能夠達到中西醫學醫藥可以相輔相成的生殖療程最高效能。
在上述這些我自以為是在做夢「與 S醫師的高度專業分工合作」的模式下,除非是那種狀況非常特殊、又或者是體況異常棘手數年、數十年的那種交錯複雜型備孕患者,否則,根據我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多數的備孕患者,的確可以在這種中西醫學醫藥併用的半年好孕療程裡,順順利利的完成人工生殖目標,更甚至是…在某個條件下,也可以順利自然受孕弄出人命。
我個人身為不大不小的專業中醫師,當然是非常樂見這樣美麗共好的中西醫合作、一起攜手 鬧事 弄出人命。
誠如在上一篇文章《 〈amh-0-5、甲狀腺雙側切除〉吃苦三個月就自然好孕的35歲美女 》(可點選超連結)所提到的:「中西醫兩種不同參數基礎的精準醫學,可以一起攜手努力,的確可以為求子患者們帶來更大、更快速的產殖效益」。(產殖效益:從生“產”戶,順利轉職成養“殖”戶。)
近年來,因為 S醫師轉介了許多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以下簡稱多囊,或簡稱為 PCOS),因此超載的預約名額、再加上因為多囊患者體內賀爾蒙變化、相互影響的複雜程度較高,所以當我接手了每一個多囊患者時,我個人要思考的調理範圍,確實會遠遠比那些「不是多囊」的好孕患者來的更廣且更深遠,而且同步要留意的體況與指數變化,也因此就更多、更複雜了~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常見併發症 】
依據美國著名醫學中心《 梅約診所 》(可點選超連結)的網頁資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如下:
1️⃣ 不孕症(Infertility)。
2️⃣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妊娠高血壓(Pregnancy-induced high blood pressure)。
3️⃣ 流產(Miscarriage)、早產(Premature birth)。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由肝臟脂肪堆積引起的嚴重肝臟炎症。(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 a severe liver inflammation caused by fat buildup in the liver)。
5️⃣ 代謝症候群 – 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與不健康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水平等一系列疾病,會顯著增加心臟與血管(心血管)疾病的風險。(Metabolic syndrome-a cluster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sugar, and unhealthy cholesterol or triglyceride levels th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your risk of heart and blood vessel(cardiovascular) disease)
6️⃣ 第二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Type 2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7️⃣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
8️⃣ 憂鬱(Depression)、焦慮(Anxiety)、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
9️⃣ 子宮內膜癌(Cancer of the uterine lining (endometrial cancer))。
此外,這份資訊中也提到,肥胖通常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一起發生,並且會使疾病的併發症惡化。(Obesity commonly occurs with PCOS and can worsen complications of the disorder.)
—————————————
因為這些都是大家 能歌善舞、聚眾鬥毆、 耳熟能詳、可能比較清楚、或是多少都會有點概念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併發症,我在此就不多花篇幅來詳細說明。
那麼,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常見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併發症,我這個中醫師美女小妹到底是還要幫多囊患者們操煩些什麼呢?
「不需要盲目崇拜任何權威,因為我們總能找到對立觀點的權威。」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authority of others, for there are always contrary authorities to be found.
出自《自由思想的十誡》
── 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與 PCOS高度關聯
卻少為人知的其他疾病
【 與 PCOS高度關聯,卻少為人知的其他疾病 】
以下這些是比較少聽到醫師們提起、很有可能是大家都比較不清楚「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簡稱 PCOS) 高度關聯,卻少為人知的其他疾病」:
1️⃣ PCOS 患者,同時罹患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比例較高。
在我自己的臨床經驗裡,確實可以觀察到「PCOS患者,在進行免疫檢查之後,有較高的比例會驗出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指數異常,而這個現象在目前的國際研究中,也已經被提出說明。
《 Association between PCOS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2️⃣ 在重複性流產的 PCOS 患者中,出現血栓形成體質的比例較高。
《 Association of thrombophilia and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women with history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 Fibrin lys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obesity and inflamma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3️⃣ PCOS 患者罹患氣喘的比例較高。
《 Asthma severity and fertility outcom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a registry-based study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take, Asthma, and PCOS in Women from the Austra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Women’s Health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 Associations Between Asthma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Current Perspectives 》(可點選超連結,內文節錄如下)。
—————————————
以上所提到的三種「與 PCOS高度關聯,卻少為人知的其他疾病」,就是我在接手多囊患者時,還要再更多加留意、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好孕狀況的必要佈局思維。
【 Association between PCOS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2018年 NCBI 的這一篇研究 《 Association between PCOS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可點選超連結)中提到:
自體免疫甲狀性疾病(AITD),是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而免疫系統失調會產生免疫攻擊,進而導致甲狀腺慢性發炎。
AITD results from a dys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that produces an immune attack with consequent chronic inflammation of the thyroid gland.
它被歸類為 T細胞介導的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
It is classified as a T cell-mediated 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order.
受影響的個體通常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呈陽性,超音波檢查顯示典型的低迴聲模式。
Affected individuals are usually positive for thyroid peroxidase (TPOAbs) and/or thyroglobulin (TgAbs) antibodies, with a typical hypoechogenic pattern at ultrasonography.
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被認為是年輕女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最常見的原因。
AITD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hypothyroidism in young women.
然而,可檢測到的抗體,可能會觀察多年後仍不會出現明顯的甲狀腺功能障礙。
Nevertheless, detectable antibodies may be observed for years without overt thyroid dysfunction.
因此,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常常被忽視,直到晚年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Hence, AITD often goes unnoticed until the onset of hypothyroidism later in life.
此外,最近的一項綜合分析表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女性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存在,會產生輕度代謝異常,影響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酸甘油酯與胰島素阻抗評估指數(HOMA-IR)的水平。
Furthermore, a recent meta-analysis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in PCOS women produces mil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ffecting the level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triglyceride and 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
本分析選擇了 13項研究,其中包括 1210名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的女性與 987名健康對照者。
Thirteen studi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esent analysis, including 1210 women diagnosed with PCOS and 987 healthy controls.
PCOS組與對照組 AITD 的發生率分別為 26.03%與 9.72%,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之間有顯著相關性。
AITD was observed in 26.03 and 9.72% of PCOS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PCOS and chance of AITD.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分析後,亞洲人、歐洲人與南美洲人的 PCOS女性中, AITD風險仍然較高。
Notably, after geographical stratification, the higher risk of AITD in PCOS women persisted for Asians, Europeans and South Americans.
AITD 是 PCOS患者的常見病症,可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
AITD is a frequent condition in PCOS patients and might affect thyroid function.)
這篇文章也提出一個重點:即使沒有與甲狀腺功能障礙相關的症狀,醫生在診斷出PCOS時,也應考慮篩檢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特異性自體抗體。
Therefore, physicians should consider screening for thyroid function and thyroid-specific autoantibodies at PCOS diagnosi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related with thyroid dysfunction.
—————————————
【 ATA指數 】
TgAb(Thyroglobulin Ab)就是我們文章標題所提到的 ATA指數。
即使沒有與甲狀腺功能障礙相關的症狀,醫生在診斷出 PCOS 時,也應考慮篩檢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特異性自體抗體。
【 Association of thrombophilia and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women with history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
NCBI這篇《 Association of thrombophilia and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women with history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可點選超連結)的研究結果發現:
70.7%有重複性流產(RPL)病史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女性,患有血栓形成傾向性疾病。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70.7% of PCOS women with history of RPL had thrombophilic disorders.
與“非PCOS組”相比,PCOS組蛋白C缺乏症的盛行率顯著較高:21.7% vs. 10.9%,p = 0.04。
The prevalence of protein C de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COS group compared to the non-PCOS group (21.7% vs. 10.9%, p = 0.04).
與對照組相比,PCOS組蛋白S缺乏症的盛行率有較高的趨勢,但差異未達統計學顯著性(23.9% vs. 13%,p = 0.05)。
There was a trend toward higher prevalence of protein S deficiency in PCOS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23.9% vs. 13%, p = 0.05).
【 Fibrin lys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obesity and inflamma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丹麥的研究《 Fibrin lys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obesity and inflamma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可點選超連結)也指出,PCOS(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體內的發炎指數、TAFI數值偏高:
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的 凝血酶活化纖維溶解抑制素(TAFI) 與 CRP高於對照組。
TAFI and CRP were higher in women with PCOS, than controls.
這些發現表明,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發炎加劇的肥胖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bese women with PCOS and augmented inflammation could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 TAFI 】
TAFI,是凝血酶活化纖維溶解抑制素(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的縮寫。
活化型態的 TAFI,會透過抑制纖維蛋白溶解酶(plasmin)分解纖維蛋白(fibrin)成為纖維蛋白分解產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而幫助凝血,這會導致人體內出現較高的凝血及血栓狀況。
—————————————
【 CRP 】
CRP是(C-reactive protein,一種發炎指數)的縮寫。
【 Asthma severity and fertility outcom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a registry-based study 】
有關多囊患者罹患氣喘的高關聯性研究非常多,NCBI 這篇 2018年的丹麥研究 《 Asthma severity and fertility outcome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a registry-based study 》(可點選超連結)發現:
患有 PCOS 的女性氣喘盛行率較高,且吸入性皮質類固醇的使用較多,而患有和不患有 PCOS 的女性的氣喘嚴重程度相同。
Women with PCOS have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 higher use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whereas asthma severity is the same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PCOS.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的氣喘與更多的試管療程有關。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in vitro fertilisation treatments in women with PCOS.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take, Asthma, and PCOS in Women from the Austra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Women’s Health 】
NCBI 的 2020年這篇澳洲研究《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Intake, Asthma, and PCOS in Women from the Austra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Women’s Health 》(可點選超連結)指出:
在一項由 18歲至 33歲的澳洲女性組成的社區研究中,我們證實了先前的報告,即:「患有 PCOS的女性氣喘盛行率,高於未患病女性,患有PCOS 的女性患有氣喘的可能性高出1.35 倍」。
In a community cohort of Australian women aged 18 to 33 years, we confirm prior reports of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sthma for women with PCOS than without, with a 1.35 higher likelihood of asthma with PCOS.
【 Associations Between Asthma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Current Perspectives 】
NCBI 上的 2022年這篇中國研究 《 Associations Between Asthma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Current Perspectives 》(可點選超連結)則指出: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與氣喘之間的潛在相關性,過去被認為是源自兩個獨立系統的疾病,現在已得到越來越多證據的支持。
A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and asthma, used to be identified as diseases originating from two independent systems, has been supported by increasing evidence.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對氣喘的易感性增加。
From an epidemiological perspective, mounting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women suffering from PCOS exhibit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asthma.
同時,PCOS和氣喘似乎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狀況,如代謝紊亂、荷爾蒙波動、促發炎狀態等。
Meanwhile, PCOS and asthma seem to share several mutual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metabolic disorders, hormonal fluctuation, proinflammatory state, etc.
「不要認為透過隱藏證據來產生信仰是值得的,因為證據一定會出現在陽光下。」
Do not think it worthwhile to produce belief by concealing evidence, for the evidence is sure to come to light.
出自《自由思想的十誡》
── 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23/04/25
第一次回診
三週後,高挑美女剛好又是一次的月經週期結束,因此她帶著 2週前抽血的風濕免疫科報告回診。
而且風免醫師也已經開立了奎寧早晚各1顆,請她服用一個月後再安排回診追蹤。 。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第一次回診 】
1️⃣ ATA:4000。(異常)
2️⃣ Anti TPO:494。(異常)
3️⃣ La1/La2:1.27。(異常)
4️⃣ Free T4:1.74。(正常,但仍需要持續追蹤)
5️⃣ TSH:2.15。(正常,但仍需要持續追蹤)
6️⃣ 蛋白C:82。(正常)
7️⃣ 蛋白S:98.5。(正常,但懷孕後仍需要持續追蹤)
8️⃣ DD:0.27。(正常,但懷孕後仍需要持續追蹤)
【 ATA 的標準值 】
ATA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的標準值:0 ~ 115 IU/mL。
【 Anti-TPO 的標準值 】
Anti-TPO (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的標準值:0 ~ 34 IU/mL。
如果咪娜桑們剛剛有認真閱讀前面枯燥乏味、有關多囊患者與甲狀腺免疫性疾病的三種「與 PCOS高度關聯,卻少為人知的其他疾病介紹」,那麼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
為何這位高挑美女的檢查發現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的這個結果,並沒有讓我感到意外?
【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診斷、備孕相關 】
有關於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診斷、以及對於備孕的影響,可以參考我在 2022年發表的文章《 〈橋本氏甲狀腺炎〉在試管植入前就自然受孕的36歲免疫媽咪 》(可點選超連結)。
但是,讓我真正感到驚訝的是,她的 ATA 指數竟然高到破表!?
根據不大不小中醫師小妹我這麼多年來主動收集、並彙整來自各院所的免疫患者之相關報告,「ATA:4000」這個數值在我狹隘的現代醫學認知裡,極有可能已經來到該儀器所能分析或提供到的上限數值了!
【 過往的案例:Anti TPO 的儀器破表 】
我門診裡也曾經有一位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她在該院所驗出來的 Anti TPO 數值是 600。
但是,在西醫持續吃了將近三個月的免疫藥物後,這個指數(皆在同一處檢驗)竟然是紋風不動。直到後來在其他醫院抽血、再次檢查免疫之後,我們才在這個已經換了一個檢驗院所的報告上得知這位患者的 Anti TPO 數值高達 1350。
這代表原處所測量到、不斷維持在 600的數值,不過就是該儀器的檢測上限、或是設定上限。
而這個案例,就在第二位風免醫師調整了藥物劑量、並持續追蹤之後,她才慢慢降到 600以下。
對於檢驗數字,醫師與患者都要稍加留意破表的可能性。(真不要以為不可能發生)
之所以把過往這位免疫指數高到破了機器上限的患者狀況特別提出來說明,除了要告訴大家「對於檢驗數字,要留意破表的可能性」外,我還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之所以在我的好孕門診裡總是積極建議患者:「一定要去做免疫檢查」,我的初衷並不是要咪娜桑們在發現自己的免疫體質之後,一股腦兒的驚慌失措、呼天搶地、覺得天就要塌下來了,我之所以總是這麼積極建議必須一定要進行這個免疫檢查的目的,是因為我們在這麼昂貴的生殖療程裡,一定要想方設法可以讓自己得以預先發現問題,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會迎來真正的機會、可以盡快開始方向正確的相關療程。
尤其是…
根據我長期以來的臨床經驗,並不是「女士們只要發現自己的免疫指數很高,就一定會不孕、或是流產」;也絕對不是「只要免疫指數不高、或是正常,就一定可以能夠絕對會順利懷孕」。無論如何,所有的選擇與行為,都應該確實納入風險控制的管理思維。
至於,該如何拿捏風控的管理力道?
這個部分,未來有機會我會在後續的文章裡專文 碎碎念 說明。
「不要用權力去壓制你認為不利的意見,因為如果你發表意見時,也會遭到壓制。」
Do not use power to suppress opinions you think pernicious, for if you do the opinions will suppress you.
出自《自由思想的十誡》
── 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看完報告後,我也很快速的仔細檢查她的頸部,倒是沒有出現明顯的腫脹、硬塊,表示目前甲狀腺受到的攻擊應該還不算嚴重,這的情況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她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程並不算長,但是,這個部分為了慎重我還是希望她可以再次請新陳代謝科醫師、或是風濕免疫科醫師進行確認。
「你的 ATA 與 Anti TPO 都偏高,這應該可以確定是橋本氏甲狀腺炎。」我帶著嚴肅的表情,鄭重的對她說明。
「然而,由於你的甲狀腺抗體指數異常是我看過最高的,因此,請你務必一定要遵照風免醫師的指示、好好的治療。」
「縱使,多囊這個因素本身就很容易造成不易懷孕或是流產,但是,這兩個甲狀腺抗體異常會增加不孕的機率,也會導致懷孕初期容易流產。」
「若再加上輕微的抗磷脂抗體指數異常,懷孕後發生血栓,而影響胚胎穩定度的風險也會增加。」
「心容醫師,為什麼甲狀腺抗體異常偏高,但是甲狀腺指數卻還都是正常的?」
她聽到我的說明後,有點疑惑的問。
嗯,這的確是一個很棒的問題。
【 甲狀腺抗體異常與甲狀腺指數 】
有關於甲狀腺抗體異常與甲狀腺指數的關係,根據臨床統計:
1️⃣ 有 70%左右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並不會出現甲狀腺指數異常現象。
2️⃣ 僅有約 20 ~ 30%的患者,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3️⃣ 大約不到10%的患者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
這些指數終身都會有波動現象,因此不管備孕與否,我個人還是會建議要長期追蹤,藉此避免因為甲狀腺功能異常,而影響到正常的生理活動。
—————————————
誠如文章前頭所列出 NCBI 這篇 2018年的研究 《 Association between PCOS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可點選超連結)中所提到的:
可檢測到的抗體,可能會觀察到多年而不會出現明顯的甲狀腺功能障礙。
Nevertheless, detectable antibodies may be observed for years without overt thyroid dysfunction.
因此,AITD(免疫性甲狀腺疾病) 常常被忽視,直到晚年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Hence, AITD often goes unnoticed until the onset of hypothyroidism later in life.
「這一回的月經週期間隔稍短,只有 26天。」
聽完我說明她的免疫檢查報告後,她也繼續表白目前中醫藥療程中的體況。
「經量正常、但血塊多,也有明顯的經痛。」
「早晨起床還是有黃色的痰、以及鼻涕倒流,但是量的確有比較少。」
「 睡眠中斷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是,一週之中還是會出現三至四天的入睡困難。」
恩,在我個人的臨床經驗裡,這種免疫指數異常偏高的情況,真的很難在短期內就可以見到明顯的指數下降。
而且,風免醫師既然已經開立奎寧來協助控制,那麼就在又是一陣摸摸手手的審慎評估後,我便決定先將現況的中醫藥調理策略,集中火力在調整她的睡眠、鼻子過敏,進而協助改善慢性發炎現象。
【 Rol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outcomes 】
許多的研究都顯示,睡眠對於免疫系統的調控扮演著重要角色,像 NCBI這一篇 2021年 《 Rol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outcomes 》(可點選超連結)的研究表明:
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研究,已經證明睡眠不足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Epidemiological and laborator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detrimental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health.
睡眠發揮免疫支持功能,促進宿主防禦感染與發炎傷害。
Sleep exerts an immune-supportive function, promoting host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n and inflammatory insults.
睡眠剝奪與先天性、適應性免疫參數的改變有關,導致慢性發炎狀態與感染發炎病理的風險增加,包括心臟代謝、腫瘤、自體免疫與神經退化性疾病。
Sleep depriva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parameters, leading to a chronic inflammatory state and an increased risk for infectious/inflammatory pathologies, including cardiometabolic, neoplastic, autoimmune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2023/05/09
第二次回診
三週後,高挑美女依舊是帶來了風濕免疫科的檢查報告。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第二次回診 】
1️⃣ ATA:4000。(異常)
2️⃣ Anti TPO:600。(異常)
3️⃣ La1/La2:1。(已正常)
「黃痰還有鼻涕明顯減少,入睡速度已經改善,從原本翻滾要 1、2個小時縮短為將近 30分鐘。」
趁著我正在判讀她帶來的風濕免疫報告的沈默裡,她很快速的說完檢查的近況。
「但,我還是覺得很淺眠。」
「口乾舌燥已經減輕很多,原本白天上班容易疲倦、斷片的情況也少了很多。」
我個人對於眼前的這張檢驗報告內容,並不會感到意外,因為在看了這麼多免疫體質的好孕患者後的現在,我已經是可以很明確知道,縱使免疫血栓體質,是一定必須要列入風險控管的備孕檢驗項目,但如果是像這種指數異常極高的情況下,若你還想要能在短時間內,就調理到接近正常的情況,那無非是在緣木求魚、死海浮潛賞鯨。
「以你的狀況,如果沒有吃個半年、一年以上的西藥,我認為是很難看得到效果的!」風濕免疫科醫師也是這麼告訴她。
抽血檢查數值,縱使是觀察體況的其中一種指標,但是,我仍認為這是無法完全反映「身體自我調節的過程、以及更多細微循環變化」的參考座標。
而我身為專業醫師可愛小妹真正比較在乎的,反而是眼前的患者能否意識到自身長期的症狀在當下的療程中,有著多少改善?持續進行的療程裡,是否因此覺得身體較為舒服?不斷吃苦、撒錢的過程裡,是否因此覺得精神變好?
生活效能、身心愉悅程度都能因此提高,這才是我一直以來心頭裡認定的中醫藥調理核心價值。
而美女中醫師我本人呢,當然不完全是由患者的回饋來判斷體況。(一下說自己是可愛小妹、一下說自己是美女,這醫師到底是想怎樣?)
因為每一位患者對於自己身體的感知能力都不太相同,因此,除了患者乖乖回診時的反饋與表示,我也會從她的舌象、脈象以及臉部氣色、身體原本病灶(例如皮膚炎)的改善程度去評估。

2023/05/28
第三次回診
「這一次的經痛改善至少七成以上,經量穩定,睡眠也好很多,原則上都能很快碰到枕頭就昏迷,而且已經能一覺到天亮。」
三週後的回診,她用著很平穩口氣的告訴我。
「尿道發炎、陰道發炎的感覺,在過去這段服藥期間已經都不太明顯。」
「不過,早上的痰與鼻涕倒流,是還有點反反覆覆。」
在準備調整中醫藥處方的同時,我開口細問了她「晚上睡眠時的冷氣設定狀況」,並同時建議她可以把冷氣設定到睡醒前二小時就關閉,而且最好還能搭配使用空氣清淨機。
每一個療程裡,患者除了服用中醫藥調理,也應該要依照氣候、溫差、濕度的變化而微調家電設定與使用習慣,並且確實學會如何善用這些當代先進到不行的電器設備,藉此降低環境變異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並減輕生活中的各種負荷。
2023/06/17
第四次回診
再過三週,高挑美女這一次的 Anti tpo 已經下降到 400出頭,其餘指數都維持平穩,而風免醫師則是請她服藥兩個月後,再安排回診抽血。
但是,由於近期她加班多日,上班期間幾乎都忘記喝水,因此原本已經趨近穩定的身體開始又有了點小狀況,除了皮膚有點發癢、本次排卵期行房後也有點發炎感染。
因此,我根據她現況的體質,強化了客製處方裡的清潤藥材比例後,殷殷叮囑她:「可千萬不能小看“喝水不足”,對於免疫體質的影響」之後,這才放她走出診間。

2023/07/07
屆滿三個月的結業證書
三週後,因為她已經在敝院進行中醫藥調理療程屆滿三個月,而且經痛已經減少很多、睡眠也趨近正常,至於原本確診後,已經持續近半年的鼻涕倒流、咽喉有痰等狀況,也幾乎消失無影蹤。
因此,我也在當天預備將療程收尾的最後碎念衛教時間裡,積極建議她要盡快考慮進入試管療程。
「甲狀腺免疫指數這麼高,我難道不需要再繼續吃中藥吃久一點、直到 ATA 看得出已經下降了嗎?」
那一天結業式,她很憂心忡忡的追問著我。
雖然之前強調免疫對於備孕影響的重要性時,她曾經淡淡的回覆了一句:「真遇到了,也只能順其自然囉~」,但,既然她現在開口提出了這個問題,那也就表示:美女你呀,內心其實是非常擔憂緊張的!
「其實不用…」
「因為你的情況的確非常特殊,我們必須優先考慮到生育年齡的嚴肅問題。」
「如果我們很有耐性的再花個一年半載,才完整的把指數控制下來,那麽我們眼前恐怕就會錯過生育風險與成本較低的合適年齡。」
「以你在敝院調理到目前的體況指數、母體孕育環境,我審慎評估後的積極建議是:要儘速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生殖療程。」
「若是確定要進入試管路線,那你可以請生殖醫師協同免疫醫師的專業判斷,來強化植入期間的抗排斥處方、抗凝血用藥。」
「但如果是已經驗到自然受孕,那就要請你立刻回診風濕免疫科,請風免醫師抽血追蹤血栓指數、並諮詢是否應該追加用藥?」
「無論是那一個路徑,重點都是密集追蹤免疫相關、並且精準調整用藥。這樣懂嗎?」我秉持著敝院內部營運管理的核心原則「誠實與誠懇」,然後再加上一點專屬於我個人的碎碎念特質,就形成了以上最完美的完整回覆。
她點了點頭,就在正起身準備要離開診間的那一個瞬間突然“腿”了一下,接著又馬上回頭補了一句:「那~~~~,親愛的心容醫師,以後我如果有問題的話,還是可以繼續請教您嗎?」
我倒吸了一口氣,實在是好氣又好笑!
心容醫師的美麗臉龐瞬間冒出三條不屬於交通部管轄的縱貫線。
「摸幾弄!」
「你這不是廢話嗎?當然可以!」
「而且後續如果你真的進入生殖療程,我也是積極建議可以讓我們掌握你的生殖療程進度與狀況。」
「生殖療程中,若是有中醫藥應該進場協助調理的必要性,我就會立刻對空發出特殊頻率的吆喝聲,直接請助理翻譯這個特殊頻率、用訊息通知的方式,協助把你原地召回。」(等等,這是什麼妖術?)
「還有,你如果順利懷孕的話,記得千萬一定要來訊告訴我們,不要去學那些沒心沒肺的好孕媽咪,一拿到畢業證書滾蛋後,總是很有空的到處宣傳有個美麗的中醫診所只是摸個手手就會弄出人命這種以鵝傳鵝的不當資訊,但是,順利懷孕與生產完畢這麼重大的訊息,竟然也總是完全沒空來訊、一整個隻字不提」
「直到…這些孕媽咪想要順利擠出第二胎時,這才突然又想到我在這個星球上的存在感。」
「然後,就開始瘋狂搶著預約名額,無論如何、誰都擋不住她一定要跑回來投懷送抱、找曾經被她遺忘的醫師來好好調理。」
「這種該屎患者,真的是 TMD 超現實 煮義麵來吃的~~~~~~~」我最後連珠炮的對著空氣指桑罵槐、又烙下了一整串自以為的狠話。(為了避免被舉報到嗯吸吸這裡有不雅文字出沒,我來不負責任翻譯一下。TMD:太美的)
噗嗤笑出聲的她,聽了以上這些白痴醫囑後,似乎有比較安心,隨即道了謝之後,就被我們家送客送的訓練有素的助理們請出診間了。

2023/09
已經七週的自然受孕
「麻煩請跟心容醫師說我懷孕了,目前寶寶為七週,還有想請問可以預約回診的日期時間?」。
光陰如梭,一晃眼兩個月瞬間過去了,我好不容易從外頭鬼門大開、群魔亂舞的暑假期間、日本竟然還熱到完全不能考慮入境的厭世人生中,掙扎著生還,就馬上忽然的收到這位高挑美女的來訊。
七週?已經七週了!?
我掐著我 A夢叮噹般的手指一算,你…這…那不就表示我上次發放滾蛋證書給你,才隔了一個月的美好時光,就這樣直接順利自然懷孕了?
你們這也太猴急了吧!?(等等,到底是誰猴急?)
好啦,其實我完全能理解世事就是這麼難以預料、心容醫師我本人跟豬木媽朗瘋一樣高不可攀、跟瑪莉雅海溝一樣就是這麼深不可測、求孕好幾年的夫妻就是會這麼猴急。這一位才完成三個月的初步好孕療程、剛被我放走,就在我不大不小中醫師的精準專業評估後,仍建議要盡快借助試管療程來控制免疫指數的好孕患者,竟然就這樣順利自然受孕了。
我急忙打了暗號請身旁的跟診助理特別協助安排最急件的好孕門診空檔,很火速的排定隔日的特急召回。同時間,我心裡嘀咕著:「免疫性甲狀腺炎,影響層面最明顯時間通常就是懷孕初期,因為這個時候的胚胎是最不穩定的情況。」
「你美女的,整整拖到第七週才想到要告訴我這個專業醫師小妹,會不會太晚了點!?」
「點值真的不用那麼努力想要累積到第八點才突然按服務鈴要來兌換!」
不過,因為我曾經叮囑她:「要在一驗到兩條線時,就要直接回診風濕免疫科」,我在想她的風免醫師,現在神經應該是繃得比我還要更緊張。
一想到這裡,我就瞬間釋懷、露出甜美又滿意的表情了~(到底,這是什麼不服輸的阿Q捅麵心態啦?)
2023/09/15
自然受孕後的第一次回診
「我已經開始在 S醫師的婦產科門診開始產檢,而今天剛好是懷孕滿第 8週。」
隔天被召喚回診的她,很激動地如實陳述。
「我之前一驗到懷孕,也有謹遵您的醫囑建議,直接就瞬間衝回風濕免疫科。」
「今天早上最新的血栓數值 D-Dimer 是 0.23,而兩週前的 D-Dimer 是 0.19。」
「 蛋白S 是 72。」
「但是,從懷孕至今的 ATA ,還是就這樣一直維持在4000…」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懷孕 8週 】
1️⃣ ATA:4000。(異常)
2️⃣ D-Dimer :0.23。(正常)
3️⃣ 蛋白S:72。(正常,一週前的數字)
風免醫師在知道她懷孕後,已經又追加每日一顆的安思平(原本只有每日2顆奎寧)。但是,自從她懷孕後的每次回診,也都被風免醫師直接抓去施打類固醇,由此可知風免醫師也是很緊張的~
然而,也因為目前的血栓數值都還算正常,所以,肝素、伯基 這兩兄弟等抗凝血劑則是尚未登場。
抗凝血劑沒登場沒關係,因為我已經透過摸手手機制,來接收到眼前高挑孕美女的第一手受孕後體況資料,也確實精算好要在中醫藥處方裡加入何等何能的相關調理藥材,以藉此確實避免「萬一好屎不使的 蛋白S 真的開始快速下降,那恐怕會來不及處理」。
由於 蛋白S 的檢驗報告,通常必須要等待一週以上,與血栓監測無法同步,因此我都會習慣先繞到它的背後暗藏一把刀、先抵著,預先適當的進行控制總是會比較能順利保住人命。
雖然她懷孕後沒有像其他好孕媽咪們一樣吐得唏哩花啦,但是,高挑美女的體況仍是:「吃到比較油的食物還是會想吐,也常常打嗝、晚上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現象,還有便秘狀況,大便三天才上一次,初期顆粒狀後軟,量也不多,另外就是容易疲倦,許久沒有發作的鼻子過敏狀況又出現,常常覺得鼻塞有痰,白天很容易累,也會覺得口乾舌燥」。
也因為這些都是懷孕初期的常見症狀,因此眼前這個中醫師沒花多少力氣就飛速的開立好處方,直接要她一週後回診。(為何突然變成第三人稱視角?是影分身之術嗎?)
至於所有患者的回診頻率,這你不用問、我也會斬釘截鐵的說:「絕對 10000000% 都是以患者的體況與需求,為唯一考量!」
因為一來她下週就會再次產檢,我希望能先掌握胎兒的狀況;另外,就是比較不好意思的是兩週後我人已經在京都納涼了,所以我還是努力一點、在出門前先把眼前的準媽咪情況都穩住了再去享受可以如何好好的納涼~
2023/09/22
領到 S醫師發放的媽媽手冊
「 S醫師已經發放媽媽手冊給我了~」
她。
「他說懷孕九週的胚胎 2.6公分,目前的發育速度算是正常。」
「一週前抽血的 蛋白S ,已經掉到 56.1。」
「但是,我的胃口還是不好,懷孕後反而掉了 2 ~ 3公斤。」
「對於肉類、蛋味的氣味變得異常敏感。」
「不過,在吃中藥之後,便秘情況確實改善很多,我現在幾乎每天、最多兩天就都會大便一次。」
雖然 蛋白S 掉下來了,但也因為這其實是在我原本預測之中,所以我也就沒有特別擔心,還是維持原本精算好的處方路線。
這次的回診,我順道同時也提醒她要多留意一下 TSH 數值,雖然她的 TSH 在孕前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因為懷孕後的母體能量需求會大幅提高,因此 TSH 還是要積極列入風險控管項目之中。
【 TSH 】
TSH 這個部分的詳細說明,煩請自行參照前一篇文章:《 〈AMH 0.5、甲狀腺雙側切除〉吃苦三個月就自然好孕的35歲美女 》(可點選超連結)。
2023/10/14
畢業養胎去
三週後,我從京都帶著夏天的尾巴回到台灣。沒錯,今年的京都竟然到了十月初的白天還逼近30度,但是更可惡的是等我一出境,就直接進入秋涼季節了,這到底是花惹法克?!
「目前已經滿 12週,寶寶約 4公分,也做完五合一檢查。」
三週後回診的她,這麼報告著。
「但是,我前二日的免疫數值 ATA 依然是 4000。」
「而 Anti TPO 已經降到 338。」
「 D-Dimer 數值,雖然上升到 0.47,但是 蛋白S 穩住在 59.6。」
「而我的風免醫師,也追加了每日一顆的伯基。」
「腸胃脹氣已經改善,清淡烹調的肉蛋可以少量進食,但是有時候還是會反胃、打嗝。」
「胃食道逆流的情況減輕。」
「不過,我的體重卻還是沒什麼增加。」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懷孕 12週 】
1️⃣ ATA:4000。(異常)
2️⃣ Anti TPO:338。(異常)
3️⃣ D-Dimer:0.47。(正常)
4️⃣ 蛋白S : 59.6。(稍微偏低,一週前的數字。)
我安慰她:「之前我也遇過好孕媽咪在懷孕期間一直狂吐,但是,肚子裡的寶寶卻還是可以自顧自的長得完全是合乎國家標準局的超完美塞絲。」
「這就是侏羅紀公園裡所謂的生命自有出路,你真的不要過度煩惱進食的問題。」
「原則上是: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少量多餐,什麼樣的食物都可以嘗試看看。」
說真的,到了這個階段,在胚胎穩定、沒有出血的情況下,除了我持續耳提面命的「不要自己進補、要盡量避免菸酒」之外,其他的想吃什麼就去適度的吃吧!
又再一次的經過敝院的審慎的評估,在懷孕滿 12週的這個摩門特,我決定就鬆開雙手、讓她畢業、回家去好好養胎~
只是一般來說、為了保險起見,像這樣在敝院開啟療程的免疫體質好孕媽咪,我也通常都會持續追蹤她們的血栓、蛋白S指數,積極建議要與敝院保持聯繫通暢,一直到順利生產你要直接封鎖我們宇宙或銀河系也都沒關係啦~~~~
畢竟,艱辛的難孕療程要真有個萬一、有臨時的狀況,我們也可以直接安排瞬間召喚的特急件服務。這對於 神經兮兮、 處事嚴謹、一有風吹草動就決定守夜 嚇到睡不著 的準媽咪們來說,多一位專業的醫師關心自己的整體狀況,應該可以多一份安心吧~
更畢竟,在我個人的理念中,從孕前、孕期乃至產後的關懷及協助,都是敝院能力所及的服務項目重點啊!
「血栓數值略為上升到 0.51。」
在發放安產御守之後的二週,升格為準媽咪的高挑美女回報。
「不過 蛋白S 指數,也明顯回升到 70.5。」
「第一孕期的五合一產檢也順利過關。」
看到這個訊息,我心安理得、順理成章、生米煮成熟飯…的在「 S醫師轉介好孕門診,而我不小心髒到自然受孕的落落長名單」中,再添上個人名。
這種自己轉介的患者得自己產檢照顧的完璧歸趙感覺,真的很不錯(咦,聽起來好像怪怪的…),而我接下來也要準備在這個有點開始變冷的銀杏季,帶著不斷努力吃胖的助理員工們,一起到東京進行名為賞楓賞銀杏旅遊的員工教育訓練。
【 檢驗報告重點數字・懷孕 14週 】
1️⃣ 血栓:0.51。(正常,接近標準值上限)
2️⃣ 蛋白S:70.5。(正常)
這回的東京員工旅遊,是目前這屆幼齒妹妹們,可終於挺過三年疫情以來的首次揪團出國考察暨教育訓練之員工旅遊,不過大家可別真的以為 BOSS 贊助出國好棒棒。
我們可是安排了許多可以觀察細節、感受文化差異的參訪行程,讓在我們這個場域工作的所有同事都能實地充分體認到真正台日的龜毛差異,最終目的是讓大家在東京梭哈、回台之後就沒存款可以離職,帶回職場、融入到敝院的醫療服務能力上。
這一切花費可不只是要去吃吃喝喝看鐵塔(據說銅絲們說還想去看脫衣舞?!)而已,這些旅遊住宿與吃喝玩樂,可是要繳出一篇又一篇不准白花花、必須“蚊禽並茂”的華麗心得報告啊~
「不要為了自己獨特的想法而感到恐懼,因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所有常識,都曾經是獨一無二的。」
Do not fear to be eccentric in opinion, for every opinion now accepted was once eccentric.
出自《自由思想的十誡》
── 伯特蘭・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延伸閱讀、延續好孕氣、好運並非偶然 (超連結)
因為敝院能力不足,無法無限制的提供精準診治的門診能量,因此積極建議【 一定要事先按照敝院流程完成 Line 預約 】,目前 皆因滿額而無法接受現場掛號 ,若造成困擾,懇請見諒~
亦或是您可就近尋找您所期待的合適中(西)醫師診斷,無須刻意遠方而來到敝院,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只會更增加身體負擔。
此文章為醫師看診經驗,並非宣稱療效,依照醫療法規限制、與患者個體狀況不同,我們無法保證根治根除、無法保證療程療效、也無法保證絕對能弄出人命讓您好孕。若因此造成不便,懇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