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教育訓練-「前田建設幻想營業部」 – 員4

沒有持續為自己進化努力的夥伴,那來的幸福企業?

以下灰色字體部分是由員工 投稿 繳交的閱讀心得,除了將涉及法律事務職務機密的相關內容刪減,將全文登出,希望能獲得各界朋友理解我們不斷努力充實精進提升的目標是什麼,也希望能獲得大家善意的回饋互動。

此篇為員工自發性的選擇文本書寫心得,也希望能借用大家的視野讓我們更加進步與更多美好~

(繳交內容開始)

我看完其實沒有多少心得感想,甚至看了五遍,照理說應該要硬分析出些東西出來。我以為我再多付出點時間、心力,我就可以「贏在起跑點」上?我並不是不想寫,而是一種寫不出來的心理加身體反應。偏偏這個時候就可能需要去外面的咖啡廳或餐廳試試,疫情爆發沒有這個選項。同事說還是要揪去望高寮坐很遠一起寫,我怕我只想在那邊跟大家一起玩,在那邊大喊大叫狂奔,同事回說「我真的覺得你會」,講出來大家一起大笑安慰我。

又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每天思考這個「寫不出來」也沒有用,既改善不了我的心境,也無法敲開我的腦袋,我還是再把電影打開繼續觀看。再加上跟 XX (因牽涉到職務機密,以XX取代) 的一個小談話,他問我看到的重點,我說我著重在「團隊合作」上,他回應「我看到的不是這個。」雖然這個小對話沒有辦法刺激多大的漣沂,但多少提供看電影時能再多思考並注意其他的面向。

我每天都在尋找自己的靈感,下筆的契機,看著臉書上的分享的文章「很多事情心境上過不去,其實沒有什麼,如果拉長到一輩子,現在遇到的挫折,反而那些事情會讓你沈澱,成為下一階段的領悟。」

但我看著看著突然想到,我越來越消極是怎麼回事,以上打出來的內容盡是些應該做不到這件事的內容,這跟電影一開始時,三位同事不斷地在主管背後潑冷水,甚至言語上刺激已經投入的同事,根本毫無意義。

一開始是單位內的排擠,再來是公司其他單位也排擠,可明明是利用下班時間而做,為什麼公司其他單位也會產生質疑?營業部長也提到:「勞務費,運轉費用,都是有生命的,報價如此草率,亂用技術、設計,影響到公司形象怎麼辦?」這讓我想到「事情做完」、「事情做好」的差異性,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攸關公司的形象。

「向公司提案後」可能會分成幾種情況~

有一種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很認真工作、讓別人感受到自己有在思考,反正提案後一定會被打槍,以反正不可能做執行的心態提出。那接下來就算初步通過,也會在提案執行後,繳交出許多無法執行的報告書。到最後就會出現人們津津樂道的一種「爽缺」的崗位。反正每日就是寫寫分析報告,安穩的領取每個月的薪水。

另一種是:在提案前,就已經想好任何可能的風險分析,執行上可能遭遇的困難,並也先規劃好困難解決方案,提高報告時通過的成功率,甚至在任何人提出質疑時,已經搶先一步處理完成,也會讓同事感受到勢在必行的覺悟,進而影響整個團隊義無反顧的前進。但事情進行中,最為人厭惡,最容易被人家說嘴。

職場上這些人都有,也不一定哪種人適合當主管,也沒有哪一種人就不是好員工,只能是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若希望自己的專案可以順利推動,就需要承受質疑的聲音及壓力,並一個一個解決。

最難處理的就是「人」的部分,該如何讓自己的團隊,投入到這件事情上。如何「感染」?而沒想到第一個被感染到的是公司警衛。像這種大型建設公司,做的是國家的大型建設,對一般小老百姓來說,無法感受到使用感。就像他說的「我本來很疑惑這個公司在做什麼?」連公司警衛都不知道公司在做什麼。而呼應了宣傳部最簡單的工作,就是讓不知道的人知道這間公司在做些什麼。

最喜歡的橋段是呈現出正在挖隧道的場景、機械,說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才能做出一個完整的隧道,讓我想到台北到宜蘭只需要三十分鐘的雪隧,歷經16年的工程。雖然我不認同他說這是一項很枯燥乏味的工作項目,因為我看了雪隧的故事,裡面的每一個動作,都隱藏著危險,犧牲了人的性命、時間,可以說挖掘是一項非常需要精密計算、了解地質、完善規劃進行的一項任務。

在工作上找到有趣的點,實際投入之後,本來不存在信念就會因感染而存在自己的心裡面。

(繳交內容結束)

因考量整體閱讀速度,本次繳交期限為於 07/05 23:00,此同事的閱讀心得於於 07/05 19:17 繳交。

個人建議:

無。

依照文章內容給予適當的獎金,因此本文作者可於 06月份獲得 4% 的 iPhone 12 pro Max 128G,此獎勵將累積至 100% 才進行兌換。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